什麼叫絲線切割有哪些功能
❶ 線切割是什麼概念
線切割 電火花線切割機
電火花線切割機(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簡稱WEDM),屬電加工范疇,是由前蘇聯拉扎林科夫婦研究開關觸點受火花放電腐蝕損壞的現象和原因時,發現電火花的瞬時高溫可以使局部的金屬熔化、氧化而被腐蝕掉,從而開創和發明了電火花加工方法。線切割機也於1960年發明於前蘇聯,我國是第一個用於工業生產的國家。其基本物理原理是自由正離子和電子在場中積累,很快形成一個被電離的導電通道。在這個階段,兩板間形成電流。導致粒子間發生無數次碰撞,形成一個等離子區,並很快升高到8000到12000度的高溫,在兩導體表面瞬間熔化一些材料,同時,由於電極和電介液的汽化,形成一個氣泡,並且它的壓力規則上升直到非常高。然後電流中斷,溫度突然降低,引起氣泡內向爆炸,產生的動力把溶化的物質拋出彈坑,然後被腐蝕的材料在電介液中重新凝結成小的球體,並被電介液排走。然後通過NC控制的監測和管控,伺服機構執行,使這種放電現象均勻一致,從而達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狀精度的產品。電火花線切割機按走絲速度可分為高速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Reciprocating type High Speed 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俗稱「快走絲」)、低速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Low Speed one-way walk 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俗稱「慢走絲」)和立式自旋轉電火花線切割機(Vertical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machine tool With Rotation Wire)三類。又可按工作台形式分成單立柱十字工作台型和雙立柱型(俗稱龍門型)。
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走絲速度為6~12 m/s,是我國獨創的機種。自1970年9月由第三機械工業部所屬國營長風機械總廠研製成功「數字程序自動控制線切割機床」,為該類機床國內首創。1972年第三機械工業部對工廠生產的CKX數控線切割機床進行技術鑒定,認為已經達到當時國內先進水平。1973年按照第三機械工業部的決定,編號為CKX — 1的數控線切割機床開始投入批量生產。1981年9月成功研製出具有錐度切割功能的DK3220型的坐標數控機,產品的最大特點是具有1.5度錐度切割功能。完成了線切割機床的重大技術改進。隨著大錐度切割技術逐步完善,變錐度、上下異形的切割加工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大厚度切割技術的突破,橫剖面及縱剖面精度有了較大提高,加工厚度可超過1000mm以上。使往復走絲線切割機床更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滿足了國內外客戶的需求。這類機床的數量正以較快的速度增長,由原來年產量2~3千台上升到年產量數萬台,目前全國往復走絲線切割機床的存量已達20餘萬台,應用於各類中低檔模具製造和特殊零件加工,成為我國數控機床中應用最廣泛的機種之一。但由於往復走絲線切割機床不能對電極絲實施恆張力控制,故電極絲抖動大,在加工過程中易斷絲。由於電級絲是往復使用,所以會造成電極絲損耗,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降低。
低速走絲線切割機電極絲以銅線作為工具電極,一般以低於0.2m/s的速度作單向運動,在銅線與銅、鋼或超硬合金等被加工物材料之間施加60~300V的脈沖電壓,並保持5~50um間隙,間隙中充滿脫離子水(接近蒸餾水)等絕緣介質,使電極與被加工物之間發生火花放電,並彼此被消耗、腐蝕,在工件表面上電蝕出無數的小坑,通過NC控制的監測和管控,伺服機構執行,使這種放電現象均勻一致,從而達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狀精度的產品。目前精度可達0.001mm級,表面質量也接近磨削水平。電極絲放電後不再使用,而且採用無電阻防電解電源,一般均帶有自動穿絲和恆張力裝置。工作平穩、均勻、抖動小、加工精度高、表面質量好,但不宜加工大厚度工件。由於機床結構精密,技術含量高,機床價格高,因此使用成本也高。
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早期只有國外公司的獨有機種。台灣的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起步雖然較晚,但這幾年來發展迅速。其關鍵的一個舉措就是由若幹家電加工機床製造企業共同出資,在有關部門一定限度的支持下,由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做關鍵技術的開發。經過10多年的攻關,在控制系統及電源等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台灣各企業製造的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目前應屬中檔機的范圍,近3年每年達到20%~30%的增長率,估計未來5年,台灣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的年產量能達2000台,可佔世界市場的25%以上。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的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可以獲得較高的回報,是電加工行業各個廠家的「必爭之地」、「戰略高地」。也可以說,誰掌握了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的技術,誰就獲得了下一步企業發展壯大的機遇。為了搶佔中國市場,日本、瑞士、台灣的電加工機床製造企業在中國大陸設廠生產這類機床。我國的科技工作者在科技部專項基金的支持下,投入了較大的研發力量,已完成新一代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的研發,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擁有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並佔領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其性能指標可達中檔機水平。目前還有一些國內企業則希望通過與台灣相關企業的合作,來發展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技術。
立式自旋轉電火花線切割機(卧式自旋轉電火花線切割機)。立式回轉電火花線切割機的特點與傳統的高速走絲和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均有不同,首先是電極絲的運動方式比傳統兩種的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多了一個電極絲的回轉運動;其次,電極絲走絲速度介於高速走絲和低速走絲直接,速度為1~2m/s。由於加工過程中電極絲增加了旋轉運動,所以立式迴旋電火花線切割機與其他類型線切割機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走絲系統。立式回轉電火花線切割機的走絲系統由走絲端和放絲端兩套結構完全相同的兩端做為走絲結構,實現了電極絲的高速旋轉運動和低速走絲的復合運動。兩套主軸頭之間的區域為有效加工區域。除走絲系統外,機床其他組成部分與高速走絲線切割機相同。
與單向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相比,往復高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在平均生產率、切割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等關鍵技術指標上還存在較大差距。針對這些差距,本世紀初,國內有數家高速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生產企業實現了在高速走絲機上的多次切割加工(該類機床被俗稱為「中走絲」 Medium Speed 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所謂「中走絲」並非指走絲速度介於高速與低速之間,而是復合走絲線切割機床,其走絲原理是在粗加工時採用8-12m/s高速走絲,精加工時採用1-3m/s低速走絲,這樣工作相對平穩、抖動小,並通過多次切割減少材料變形及鉬絲損耗帶來的誤差,使加工質量也相對提高,加工質量可介於高速走絲機與低速走絲機之間。因而可以說,用戶所說的「中走絲」,實際上是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借鑒了一些低速走絲機的加工工藝技術,並實現了無條紋切割和多次切割。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內幾乎所有生產高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廠家都在生產及銷售中走絲,但最終表明不是所有的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都能進行多次切割,或者說不是所有的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採用多次切割技術後都能獲得好的工藝效果。多次切割是一項綜合性的技術,它涉及到機床的數控精度、脈沖電源、工藝資料庫、走絲系統、工作液及大量的工藝問題,並不是簡單地在高速走絲機上加上一套運絲變頻調速系統即可實現的,只有那些製造精度高,並在諸方面創造了多次切割條件的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才能進行多次切割和無條紋切割,並獲得顯著的工藝效果。因此我們的生產企業必須充分注意到這個問題,一定要按系統工程來做,真正把這一技術用好,把這一產品做好。如目前已有一些企業為進一步提高機床本體精度,X、Y坐標工作台採用了直流或交流伺服電機作驅動單元直接驅動滾珠絲杠,同時採用了帶螺距補償功能的全閉環控制,可以利用數控系統對機床的定位精度誤差進行補償和修正。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減小因長期使用而導致的加工精度下降,延長機床的使用壽命。運絲系統方面採用特殊(大多數採用金剛石)電極絲保持器,保持電極絲的相對穩定,減小加工過程中電極絲的張力變化。冷卻系統方面改變常用的粗放冷卻方式,採取多級過濾並對介電常數等關鍵參數加以控制,確保精加工的順利進行。控制軟體方面提供開放的加工參數資料庫,可以根據材料的質地、厚度、粗糙度等條件選擇對應的加工參數。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多次切割技術將會更加完善,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技術也將得到更好的應用和發展。
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採用多次切割技術後,雖加工質量有明顯提高,但它仍然屬於高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的范疇,切割精度和光潔度仍與低速走絲機存在較大差距,且精度和光潔度的保持性也需要進一步提高。「中走絲機」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以及使用消耗少等特點,因此也有其生存的空間,目前執行的標准仍然是高速走絲機的相關標准,因此生產企業在對用戶的宣傳上要注意,一定要實事求是。
線切割的發展史
20世紀中期, 蘇聯拉扎林科夫婦研究開關觸點受火花放電腐蝕損壞的現象和原因時,發現電火花的瞬時高溫可以使局部的金屬熔化、氧化而被腐蝕掉,從而開創和發明了電火花加工方法, 線切割放電機也於1960年發明於蘇聯。當時以投影器觀看輪廓面前後左右手動進給工作檯面加工,其實認為加工速度雖慢,卻可加工傳統機械不易加工的微細形狀。代表的實用例子是化織噴嘴的異形孔加工。當時使用之加工液用礦物質性油(燈油)。絕緣性高,極間距離小,加工速度低於現在械械,實用性受限。
1969年巴黎工作母機展覽會中展出,改進加工速度,確立無人運轉狀況的安全性。但NC紙帶的製成卻很費事,若不用大型計算機自動程序設計,對使用者是很大的負擔。在廉價的自動程序設計裝置(Automatic Programed Tools APT)出現前,普及甚緩。
1970年9月30日 國營長風機械總廠研製成功「數字程序自動控制線切割機床」,為該類機床國內首創
http://ke..com/view/95609.html?wtp=tt
❷ 什麼叫線切割 要詳細資料!!!
電火花線切割簡稱線切割。它是在電火花穿孔、成形加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不僅使電火花加工的應用得到了發展,而且某些方面已取代了電火花穿孔、成形加工。如今,線切割機床已佔電火花機床的大半。
電火花線切割機(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簡稱WEDM),屬電加工范疇,是由前蘇聯拉扎林科夫婦研究開關觸點受火花放電腐蝕損壞的現象和原因時,發現電火花的瞬時高溫可以使局部的金屬熔化、氧化而被腐蝕掉,從而開創和發明了電火花加工方法。線切割機也於1960年發明於前蘇聯,我國是第一個用於工業生產的國家。其基本物理原理是自由正離子和電子在場中積累,很快形成一個被電離的導電通道。在這個階段,兩板間形成電流。導致粒子間發生無數次碰撞,形成一個等離子區,並很快升高到8000到12000度的高溫,在兩導體表面瞬間熔化一些材料,同時,由於電極和電介液的汽化,形成一個氣泡,並且它的壓力規則上升直到非常高。然後電流中斷,溫度突然降低,引起氣泡內向爆炸,產生的動力把溶化的物質拋出彈坑,然後被腐蝕的材料在電介液中重新凝結成小的球體,並被電介液排走。然後通過NC控制的監測和管控,伺服機構執行,使這種放電現象均勻一致,從而達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狀精度的產品。電火花線切割機按走絲速度可分為高速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Reciprocating type High Speed 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俗稱「快走絲」)、低速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Low Speed one-way walk 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俗稱「慢走絲」)和立式自旋轉電火花線切割機(Vertical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machine tool With Rotation Wire)三類。又可按工作台形式分成單立柱十字工作台型和雙立柱型(俗稱龍門型)。
編輯本段原理
其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繞在運絲筒4上的電極絲1沿運絲筒的回轉方向以一定的速度移動,裝在機床工作台上的工件3由工作台按預定控制軌跡相對與電極絲做成型運動。脈沖電源的一極接工件,另一極接電極絲。在工件與電極絲之間總是保持一定的放電間隙且噴灑工作液,電極之間的火花放電蝕出一定的縫隙,連續不斷的脈沖放電就切出了所需形狀和尺寸的工件。
❸ 線切割(快走絲)是干什麼的啊
是來精密切割金屬的,用的是鉬絲通高壓電,和工件之間保持很小的距離(乳化液冷卻),通過行走裝置連續切割想要的形狀!精度應該是可以達到0.02mm左右!
❹ 線切割中走絲和快走絲有什麼區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械製造技術有了深刻的變化。由於社會對產品多樣化的需求更加強烈,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的比重明顯增加,中走絲線切割機床採用傳統的普通加工設備已難以適應高效率、高質量、多樣化的加工要求,機床數控技術的應用,大大縮短了機械加工的前期准備時間,並使機械加工的全過程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也增強了製造系統適應各種生產條件變化的能力。
線切割機床分:中走絲、慢走絲、快走絲都是指的電火花線切割機床。電火花線切割機(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簡稱WEDM).
什麼是中走絲線切割,中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Medium-speed 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簡寫MS-WEDM),屬往復高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范疇,是在高速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上實現多次切割功能,被俗稱為「中走絲線切割」。中走絲技術在這里指出,所謂「中走絲」並非指走絲速度介於高速與低速之間,而是復合走絲線切割機床,即走絲原理是在粗加工時採用高速(8-12m/s)走絲,精加工時採用低速(1-3m/s)走絲,這樣工作相對平穩、抖動小,並通過多次切割減少材料變形及鉬絲損耗帶來的誤差,使加工質量也相對提高,加工質量可介於高速走絲機與低速走絲機之間。因而可以說,用戶所說的「中走絲」,實際上是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借鑒了一些低速走絲機的加工工藝技術,並實現了無條紋切割和多次切割。中走絲技術在實踐中得出,在多次切割中第一次切割任務主要是高速穩定切割,可選用高峰值電流,較長脈寬的規准進行大電流切割,以獲得較高的切割速度。第二次切割的任務是精修,保證加工尺寸精度 。可選用中等規准,使第二次切割後的粗糙度Ra在1.4~1.7μm之間。 為了達到精修的目的,通常採用低速走絲方式,走絲速度為1~3m/s,並對跟蹤進給速度限止在一定范圍內,以消除往返切割條紋,並獲得所需的加工尺寸精度。 第三次、第四次或更多次切割(目前中走絲控制軟體最多可以實現七次切割)的任務是拋磨修光 ,可用最小脈寬(目前最小可以分頻到1μs)進行修光,而峰值電流隨加工表面質量要求而異,實際上精修過程是一種電火花磨削,加工量甚微,不會改變工件的尺寸大小。走絲方式則像第二次切割那樣採用低速走絲限速進給即可。中走絲技術在加工過程中,多次切割還需注意變形處理,因為工件在線切割加工時,隨著原有內應力的作用及火花放電所產生的加工熱應力的影響,將產生不定向、無規則的變形,使後面的切割吃刀量厚薄不均,影響了加工質量和加工精度。因此需根據不同材料預留不同加工餘量,以使工件充分釋放內應力及完全扭轉變形,在後面多次切割中能夠有足夠餘量進行精割加工,這樣可使工件最後尺寸得到保證。
快走絲是電火花線切割的一種,也叫高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WEDM-HS),其電極絲(一般採用鉬絲)作高速往復運動,走絲速度為8~10m/s,電極絲可重復使用,加工速度較高,走絲容易造成電極絲抖動和反向時停頓,使加工質量下降,是我國生產和使用的主要機種,是我國獨創的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模式。1960年,蘇聯首先研製出靠模線切割機床。中國於1961年也研製出類似的機床。早期的線切割機床採用電氣靠模控制切割軌跡。當時由於切割速度低,製造靠模比較困難,僅用於在電子工業中加工其他加工方法難以解決的窄縫等。1966年,中國研製成功採用乳化液和快速走絲機構的高速走絲線切割機床,並相繼採用了數字控制和光電跟蹤控制技術。此後,隨著脈沖電源和數字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多次切割工藝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切割速度和加工精度。
什麼是慢走絲線切割機床?低速走絲線切割機電極絲以銅線作為工具電極,一般以低於0.2m/s的速度作單向運動,在銅線與銅、鋼或超硬合金等被加工物材料之間施加60~300V的脈沖電壓,並保持5~50um間隙,間隙中充滿脫離子水(接近蒸餾水)等絕緣介質,使電極與被加工物之間發生火花放電,並彼此被消耗、腐蝕,在工件表面上電蝕出無數的小坑,通過NC控制的監測和管控,伺服機構執行,使這種放電現象均勻一致,從而達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狀精度的產品。目前精度可達0.001mm級,表面質量也接近磨削水平。電極絲放電後不再使用,而且採用無電阻防電解電源,一般均帶有自動穿絲和恆張力裝置。工作平穩、均勻、抖動小、加工精度高、表面質量好,但不宜加工大厚度工件。由於機床結構精密,技術含量高,機床價格高,因此使用成本也高。 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早期只有國外公司的獨有機種。台灣的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起步雖然較晚,但這幾年來發展迅速。其關鍵的一個舉措就是由若幹家電加工機床製造企業共同出資,在有關部門一定限度的支持下,由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做關鍵技術的開發。經過10多年的攻關,在控制系統及電源等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台灣各企業製造的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目前應屬中檔機的范圍,近3年每年達到20%~30%的增長率,估計未來5年,台灣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的年產量能達2000台,可佔世界市場的25%以上。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的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可以獲得較高的回報,是電加工行業各個廠家的「必爭之地」、「戰略高地」。也可以說,誰掌握了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的技術,誰就獲得了下一步企業發展壯大的機遇。為了搶佔中國市場,日本、瑞士、台灣的電加工機床製造企業在中國大陸設廠生產這類機床。我國的科技工作者在科技部專項基金的支持下,投入了較大的研發力量,已完成新一代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的研發,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擁有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並佔領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其性能指標可達中檔機水平。目前還有一些國內企業則希望通過與台灣相關企業的合作,來發展低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技術。
❺ 線切割機床常見功能
簡單說,兩類主要功能:第一,小批量切割加工模具類工件。第二,大批量切割用於太陽能電池的多晶硅、單晶硅。
❻ 中走絲線切割優點有什麼
中走絲是結合快走絲與慢走絲的優點與一體,
1 速度比慢走絲快
2 光潔度,誤差比快走絲強
3 成本適中
❼ 中走絲線切割在加工中的性能特點是什麼
中走絲線切割的普遍機型就是在傳統快走絲的基礎上增加多次切割功能,降低鉬絲的運行速度或者加裝寶石導絲器,以此幾項功能,中走絲在開始使用的前期(頭兩個月),切割工件的精度和表面光度較之快走絲線切割有提高;但隨著時間推移,中走絲線切割的加工效果就逐漸弱化,以致於到後來,許多客戶購買的中走絲線切割都當作快走絲線切割在使用了。
中走絲線切割主要問題是:
1、中走絲的多次切割功能使得在加工同樣面積的工件後,鉬絲的損耗會增大,進而影響工件精度和光度,而市面上的絕大部分中走絲都是在延用原來快走絲線切割的脈沖電源,該脈沖電源根本不適應中走絲的多次切割的特性。
2、中走絲降低了鉬絲的運行速度,同時也減少了鉬絲加工過程中抖動性,這對提高工件的精度和表面光度是有幫助的,但真正對鉬絲抖動產生決定影響的還是前導輪的穩定性。有許多使用者一味相信降低絲速,多次小電流修刀就一定帶來高光度,但事實證明,導輪使用壽命一旦完結,中走絲在多次切割後加工工件的表面光度,還不及新裝導輪的快走絲線切割一次切割的工件表面。
3、中走絲線切割加裝寶石導絲器,主要是借鑒了慢走絲和穿孔機的導向器結構,慢走絲和穿孔機一個共通點是電極絲和電極的行進速度很慢,但中走絲線切割的*次切割運絲速度為慢走絲的40—60倍,這其中產生的高速摩擦和高溫,也使慢走絲和穿孔機上的寶石導絲器不適合中走絲的要求,很快損壞,影響加工效果。
❽ 中走絲線切割,快走絲線切割和慢走絲線切割有什麼區別
中走絲切割的精度光潔度根據走絲是不同的。慢走絲>中走絲>快走絲專。 按效率排名,中走絲>屬快走絲>慢走絲。用戶所說的「中走絲」,實際上是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借鑒了一些低速走絲機的加工工藝技術,並實現了無條紋切割和多次切割。技術在實踐中得出,在多次切割中第一次切割任務主要是高速穩定切割,可選用高峰值電流,較長脈寬的規准進行大電流切割,以獲得較高的切割速度。
推薦的中走絲切割機品牌是蘇州隆凱。蘇州隆凱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5月,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現有員工100餘人。蘇州隆凱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蘇州隆凱科技,是一家集研發、製造、銷售為一體的現代新型數控設備公司。公司主營噴絲板模頭、數控鑽床、數控穿孔機、快走絲線切割、中走絲線切割、炮塔銑床、平面磨床、電火花成型機等機電設備遠銷世界各地。
更多問題請咨詢隆凱機電客服!
❾ 中走絲線切割是什麼
中走絲線切割屬復於電火花加工,線制切割設備一般由脈沖電源、自動控制系統、機床床身和工作液循環過濾系統組成。脈沖電源為電火花加工提供放電能量;自動控制系統使電極與工件間維持適當的間隙距離(通常為數微米到數百微米),防止發生短路和拉弧燒傷等異常情況發生;機床給加工過程提供支撐,並使電極與工件的相對運動保持一定的精度,工作液有助於脈沖放電,並起冷卻及間隙消電離(使通道中的帶電粒子恢復為中性粒子)作用,循環過濾系統保證蝕出產物的有效排出,以防止工作液中的導電微粒過多而減小絕緣強度。
電火花線切割又分慢、中、快三種。其中慢走絲,精度、光潔度最高。快走絲是最差的一種。中走絲是其中性價比最高的一種,價格也只是慢走絲的三分之一,是快走絲的一倍。其中比較知名的廠家大部分在蘇州,如蘇州寶瑪等等幾家。
❿ 中走絲線切割有什麼主要問題
中走絲線切割的普遍機型就是在傳統快走絲的基礎上增加多次切割功能,降低鉬絲的運行速度或者加裝寶石導絲器,以此幾項功能,中走絲在開始使用的前期(頭兩個月),切割工件的精度和表面光度較之快走絲線切割有提高;但隨著時間推移,中走絲線切割的加工效果就逐漸弱化,以致於到後來,許多客戶購買的中走絲線切割都當作快走絲線切割在使用了。
中走絲線切割主要問題是:
1、中走絲的多次切割功能使得在加工同樣面積的工件後,鉬絲的損耗會增大,進而影響工件精度和光度,而市面上的絕大部分中走絲都是在延用原來快走絲線切割的脈沖電源,該脈沖電源根本不適應中走絲的多次切割的特性。
2、中走絲降低了鉬絲的運行速度,同時也減少了鉬絲加工過程中抖動性,這對提高工件的精度和表面光度是有幫助的,但真正對鉬絲抖動產生決定影響的還是前導輪的穩定性。有許多使用者一味相信降低絲速,多次小電流修刀就一定帶來高光度,但事實證明,導輪使用壽命一旦完結,中走絲在多次切割後加工工件的表面光度,還不及新裝導輪的快走絲線切割一次切割的工件表面。
3、中走絲線切割加裝寶石導絲器,主要是借鑒了慢走絲和穿孔機的導向器結構,慢走絲和穿孔機一個共通點是電極絲和電極的行進速度很慢,但中走絲線切割的第一次切割運絲速度為慢走絲的40—60倍,這其中產生的高速摩擦和高溫,也使慢走絲和穿孔機上的寶石導絲器不適合中走絲的要求,很快損壞,影響加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