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怎麼切割
A. 鹿茸頂端軟了還能吃嗎,鹿茸如何切割成段
鹿茸頂端(就是鹿角尖)那一部分是鹿茸營養最高的部分。
鹿茸從頂端依次往下,通常分為版蠟片\粉片權\血片\骨片.(鹿茸是越頂端營養成分越高).
如果要切片的話, 把茸放到電飯鍋或是鍋里蒸(視鹿茸大小決定),蒸到軟了就可以切了(注意:是「蒸」不是煮) ,有微波爐的話,用濕毛巾把鹿茸包好,用微波爐加熱3-5分鍾,軟了就可以切了~
還有一種方法是,將鹿茸鋸口位置鋸掉,然後灌入高度白酒,再用濕毛巾包好放置一天,軟了就可以切了.
切成薄片後晾乾就可以儲存待用了~
B. 鹿茸什麼時候割
小公鹿頭年來取茸約在6月中旬。源兩年生以上的鹿,需待茸長成二杠、頂端呈凹形而第三個分叉還未長出時割取,此時的鹿茸質量好,價值高。
因為整個收茸期基本是盛夏,為了避免因炎熱所造成的鹿體力消耗過大,鋸茸失血過多,杜絕事故的發生及方便加工等,鋸茸應於早晨涼爽時、飼喂之前進行,並應保證收茸環境的安靜。
一般在6月下旬取頭茬,8月下旬取二茬,取茸前應在其臀部注射麻葯,注射了麻葯的鹿倒地後,即用碘酒在其茸根部四周消毒,割茸後再用碘酒把茸茬消毒。
(2)鹿茸怎麼切割擴展閱讀:
鋸茸的部位與方法:待鹿保定確實後,鋸茸人一手持鋸,另一手輕握茸體,在珍珠盤上1.5厘米左右處將茸鋸下,要求鋸口的斷面與珍珠盤平行,切勿損傷珍珠盤和掰裂茸皮。
梅花鹿一般壽命在15年左右,公梅花鹿長到三歲,就可以產鹿茸了。一頭公鹿一年可以割兩次鹿茸, 根據飼養的技術、環境和鹿的質量等因素鹿的壽命最多的可以達到20多年。
每次割鹿茸時,抽出剩餘的鹿茸血,可以加工成鹿茸血酒。割完鹿茸後,在被割處都會長出一個比石頭還硬的「角帽」,等「角帽」掉了才會開始長新鹿茸。
C. 鹿茸用什麼切割
如果要切片的話, 把茸放到電飯鍋或是鍋里蒸(視鹿茸大小決定),蒸到軟了就可以切了(注意:是「蒸」不是煮) ,有微波爐的話,用濕毛巾把鹿茸包好,用微波爐加熱3-5分鍾,軟了就可以切了~
D. 鹿茸的加工大概有哪些步驟
整支鹿茸加工方法 1、去毛及打開底部封口:鹿茸表面有細毛,需先去掉。方法:先用刀颳去掉一部分毛、然後在煤氣爐上用小火燒,將細小的毛也去掉(就像豬蹄去毛一樣)。鹿茸底部有膠狀物質封口,用刀將其撬開,將其去除,打開封口。 2、酒浸:將去過毛及封口打開的鹿茸放入密封袋(或其它密封容器),用40度以下白酒灌滿密封袋,浸泡一天一夜。 3、隔水蒸:將浸好的鹿茸放入蒸鍋中,隔水蒸約20分鍾,蒸至表皮變軟,然後用刀切割成片。 4、成品備用:將切好的鹿茸片吹乾、晾乾。干鹿茸片可長期保存備用。鹿茸的食用方法——家庭食用鹿茸的幾種常用方法 1、泡製葯茶: 葯茶療法是中醫傳統的治療方法之一。因為鹿茸本身就可以是薄片狀,所以能直接泡茶飲用,最後嚼食吞下。作為保健葯茶飲用,單味葯服食,鹿茸以3~5克為好,可採用隔日飲用法,不必每日都服。 2、煎煮葯粥: 參茸葯粥,通常有兩種做法:一是將鹿茸的薄片直接和粳米加水煎煮,熬粥食用,最後將鹿茸的殘渣嚼食吞服;另一種是將人參或鹿茸加工成為粉劑,在清晨或晚上食粥時,調入少許粉末攪和均勻後即可用。鹿茸粉每次用量3~5克。功效:溫通血脈補氣、補腎壯陽、強身健體。 3、浸泡葯酒:葯酒是採用酒精濃度為50~70度的白酒作溶劑,將鹿茸(或含有其它葯物的復方)放入瓶中,加入500~1000ml白酒,加密閉貯存,每隔2~3天晃動一下酒瓶,使其有效成份充分析出,一般要浸泡半個月才能飲用。每次飲用10~50毫升不等,男子虛勞精衰,精血兩虧,陽痿不舉,腰膝酸痛,畏寒無力,骨弱神疲,遺尿滑精,眩暈耳聾,小兒發育不良,婦女宮冷不孕,崩漏帶下均可飲用。凡是平素有肝、腎損害疾病者或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均不宜選用葯酒進補。
E. .為什麼鹿茸要及時割
提到鹿茸,人們就會想到鹿頭上樹枝一樣的角。鹿角是實心的,外面不包角鞘專。鹿角每年脫換一次,舊角脫屬下來,隨後又長出新角。新長出的角,質地鬆脆,外面蒙著一層棕雹黃色的毛絨絨的皮,皮上分布著血管,可以輸送養分,供鹿角生長。這新長出的"嫩"鹿角,我們叫它鹿茸。鹿茸長到八九月份以後,外面茸皮脫落,就變成了又硬又光滑的骨質角。在沒有變成骨質角之前,就應該及時割茸,這樣,才能保證它的葯用價值。但並不是所有的鹿都有角,梅花鹿、馬鹿、黑鹿等只是雄鹿有角,惟有馴鹿是雌雄鹿都有角。每年春天從鹿茸基部鋸下來的茸叫鋸茸,宰鹿後連同一部分頭骨砍下來的叫確茸。鹿茸是我國自古以來用作滋補的良葯。據科學家分析,鹿茸里含有內分泌素鹿茸精,可以強身健腦,增強人體的各種機能和心臟的活動。
F. 鹿茸太硬怎麼能切
鹿茸片是鹿茸切成的片和磨成的粉。是鹿茸加工的一種形式,方便利用,鹿茸片分原片(厚片)和薄片兩種。 1)茸片(厚片)加工原茸片即是鹿茸經過軟化後,用特製的切具切成的薄片。這是鹿茸利用的古老形式,因此加工方法很多。大體分為軟化和切片兩道工序。切片前准備:首先用無煙火(酒精燈、電爐等)燎去鹿茸茸毛,用竹刀刮凈。也有不去毛的,然後將枝杈分解。 1.軟化:基本方法是50--55度酒浸法,可往鹿茸髓質部灌酒,亦可將茸放在酒內浸泡,較多用的是將茸的斷端浸在酒內0.5--l小時,通過毛細作用,使鹿茸被酒浸潤。可用50℃熱酒浸潤,也可用20℃溫度下的涼酒浸潤。被酒浸潤的鹿茸加熱更易軟化,加熱方法有三: ①在50--60℃烘烤2--3小時; ②用鍋蒸,水沸騰後,悶1—1.5小時; ③放在罐中悶2--3天,翻動3--4次,低溫涼酒浸潤可自然軟化;用酒浸潤後的茸段還可用炭火烤,使茸軟化後再切片,邊切邊烤,直至切完為止。 2.切片:切鹿茸原片的工具有手刀,即如切菜方法,有的用中葯的切刀或特製的半自動切片機。切片厚度為0.5--1.0毫米,邊切邊逐片擺在事先用吸潮紙釘成本子的各頁上,然後用特製的壓力器壓平乾燥。之後按不同等級分開包裝。肖氓(1981)介紹泰國原茸片加工與我國稍有不同:先將鹿茸鋸口、釘眼用石蠟封嚴,刮毛,用葯液(特製)反復洗刷,再用清水洗凈,白布包裹,硫磺熏蒸,60℃烘箱加溫2小時,軟化後縱軸切開--分為二,刮平鋸面和刮掉茸皮,向切面噴白酒,再裝入布袋中軟化,分段切成0.35--0.45毫米厚的片,按枝段拼在一起呈茸形,包裝出售。 2)薄茸片加工鹿茸薄片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出現於香港市場上。因其只有幾微米厚,放在口中可以自然溶化,用起來更加方便,曾一度受到用戶的歡迎。但因其在加工過程中使茸內有機成分流失和以蛋清、鹿皮等作整型輔料,從而降低了鹿茸的有效成分含量,此加工方法不可取。其加工工藝簡介如下: 1.分段、開條:將鹿茸燎去茸毛、洗凈,從主幹頂部開始,鋸成15--20厘米的茸段。在清水中浸泡30分鍾,或在濕稻殼中埋6--12小時,使乾燥的鹿茸充分吸收水分,然後在籠屜上蒸1--1.5小時,蒸軟的鹿茸去掉茸表皮後再剝下真皮備用。依茸的粗細不同縱向切成4--6條(茸頂端可切蠟片部分切勿開條)。每段茸切條後要用線按原茸樣纏住,在80--90℃條件下乾燥l--2小時,再使鹿茸脫掉水分。 2.蒸纏:將乾燥的茸條放在雞蛋清中(目的在於增加茸的韌性)浸泡12--24小時,使茸條充分吸收雞蛋清後再將茸條拼在一起,包裹白布,用細繩纏緊,在籠屜上蒸1小時左右,取出重新用白布纏裹,用細繩纏緊,使茸粗度變細,再上籠屜蒸,再纏、再蒸,反復3次,這時茸的粗度減少1/3--2/3。去掉白布,包裹鹿茸真皮,真茸皮外再包裹脫毛刮凈的鹿皮,鹿皮外再包裹白布,細綿纏緊再蒸,反復兩次,這就是所謂的「六蒸五纏」,使鹿茸與茸皮、鹿皮融為一體。這時茸的直徑為2厘米左右。 3.乾燥:將經過蒸纏的茸條去掉白布進行乾燥處理。方法是:先將高粱米、大米煮開花,烘乾,盛在木箱或鐵箱等容器內,將茸條埋在烘乾的高粱米(花)、大米(花)中,每天更換一次烘乾的米,持續6--8天,使茸條達到硬而脆、軟而挺堅、有彈性的程度。 4.刨片:刨茸片的刨刀是用優質刃鋼製成,寬10--13厘米。將刨床鑲嵌在長凳上,用硬質木板等調整好刨片的厚度。刨片時,將茸條用特製的茸夾夾好,均勻有力,反復在刨刀上刨,厚度要求在7--10微米。將刨出的茸片放在吸性好、韌性強的紙頁里擺平夾好,用加壓器壓平,脫水,干後分成等級,即可包裝出售。1990年吉林省四平市種鹿場又研製出一種新的薄茸片加工法:由鹿角膠取代蛋清作充填賦形物,用機械一次成型,改變了衛生條件,減少了鹿茸有效成分的損失,提高工效和質量,此項成果已通過省級鑒定。現在國內已生產各種型號的鹿茸切片機,工作起來效率高,質量好。 3)鹿茸粉加工鹿茸粉是利用鹿茸的最簡便形式,只是人們擔心其純度,所以應用並未流行。其加工方法有酒炙法或烘乾法幾種。 1.酒炙法:是將鹿茸切成厚片,將茸片放在鐵絲篩內文火烘烤,到燙手程度(50--60℃)放在白酒內漬淬,取出再烤熟、再漬淬,反復3--5次,直至茸片邊上泛起小泡,呈深黃色並有酥香味,茸質鬆脆,冷涼後粉末。酥炙法:將銅鍋放在沸水上浴熱,放入茸片翻炒,炒至徽黃,放在牛乳中漬淬,反復3--5次,酥至金黃色,有酥香氣,茸質酥脆,冷涼後粉末。 2.烘烤法:將鹿茸切片或砸成碎塊,在80--100℃乾燥箱內烘烤5--小時,斷面呈徽黃色,可取出冷涼粉碎。
G. 梅花鹿是怎麼割鹿茸的
收鹿茸時,首先把鹿趕到一個空圈,然後用吹管打麻醉針。麻葯只能維持20-30分鍾, 強壯專的鹿屬一兩針不倒。如果不打麻葯的話,5~6個人都按不住。給鹿打麻葯是非常講究的:如果葯量過少,鹿茸鋸一半,鹿就站起來了,連著皮開裂、斷裂,茸就破相賣不出去了。打好麻醉,主人用麻袋覆蓋住鹿頭和眼睛,防止鹿看到刀、血害怕掙扎。用麻繩系緊緊勒住鹿茸的根部,然後開始割鋸鹿茸。有些人以為割鹿茸如同剪指甲一樣,其實不是的,鹿茸是鹿身上的一個可再生器官,還沒骨質劃變硬角之前,也是會流血的,扎繩子就是為了預防大出血。
不到5分鍾,兩只鹿茸角就可以割下來,鹿角盤還在滲血,這時要用草木灰止血,這種草木灰是把刺筋草和陳石灰及適量龍骨粉混勻,塗於茸茬處進行止血。效果立竿見影,馬上就不見有血滲出了。
H. 新割鹿茸如何保管
具體方法是這樣抄的:找襲一個質量比較好,而且可以密封的塑料袋,把剛割下的新鮮鹿茸裝入塑料袋中,如果能抽掉塑料袋中的空氣更好,保存時間更久。然後密封袋口,放入冰箱冷藏室就可以了。
新鮮鹿茸在冷凍密封保存期間,一定要注意不能讓其化凍,這樣保存2到3年是沒有問題的,不會影響其葯用功效。但如果保存的時間超過3年,鹿茸也有可能會出脫水干癟的現象,甚至有時會壞掉。
保存剛割下來的新鮮鹿茸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把鹿茸快速烘乾後放在通風處,然後用布一些花椒粒放在鹿茸防止生蟲,只要注意不讓鹿茸受潮,這樣可以保存三五年,葯效是不會發生變化的。還可以把烘乾後的鹿茸裝入可以密封並抽真空的容器中密封保存,保存的時間更久一些。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烘乾法一般不太適合家庭使用,
因為家庭不具備快速烘乾的條件,而且烘乾會損失鹿茸的部分葯效,
烘乾的時間越長,葯效損失越多。
I. 為什麼鹿茸要及時割
提到鹿茸,人們就會想到鹿頭上樹枝一樣的角。鹿角是實心的,外面不回包角鞘。鹿角每年答脫換一次,舊角脫下來,隨後又長出新角。新長出的角,質地鬆脆,外面蒙著一層棕雹黃色的毛絨絨的皮,皮上分布著血管,可以輸送養分,供鹿角生長。這新長出的"嫩"鹿角,我們叫它鹿茸。鹿茸長到八九月份以後,外面茸皮脫落,就變成了又硬又光滑的骨質角。在沒有變成骨質角之前,就應該及時割茸,這樣,才能保證它的葯用價值。但並不是所有的鹿都有角,梅花鹿、馬鹿、黑鹿等只是雄鹿有角,惟有馴鹿是雌雄鹿都有角。每年春天從鹿茸基部鋸下來的茸叫鋸茸,宰鹿後連同一部分頭骨砍下來的叫確茸。鹿茸是我國自古以來用作滋補的良葯
J. 如何切割鹿茸
你是問割鹿茸還是切鹿茸?
割茸是個技術活,這里講你也學不會,沒准還把鹿給版整死了~
切茸的話權,把茸放到電飯鍋或是鍋里蒸(視鹿茸大小決定),蒸到軟了就可以切了(普通的菜刀就可以)
注意:是「蒸」不是煮~
再者用濕毛巾把鹿茸包好,用微波爐加熱3-5分鍾,感覺到軟了就可以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