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切割分中如何打脈沖
1. 線切割中如何調整脈沖寬度
工件越厚,脈寬越大,速度也會變慢
2. 線切割脈沖選擇六個2怎麼調
那麼這種程度的話,必須要調節它的控制面板,另外的一方面的話就是調節它檔位車身這個雙管齊下才可以達到一個好的效果。
3. 關於線切割脈沖間隔
換個間隔開關試試
4. 線切割脈沖設置,是什麼
設置的是切割時高頻的脈寬和脈間,脈寬是切割時的有電的部分,脈間是兩個脈沖間的空當部分,合理范圍內脈寬越大,切割電流越大,加工效率越高,但光潔度會差,脈間用於放電,不宜過小
5. 線切割高頻脈沖怎麼調
調節分2部分:1脈寬調整分8、16、32、64
2脈間調整分2、4、6、8
按下一鍵表示使用其上的數字,如按下16表示用16的脈寬,4鍵可累加。如按下16後再按32,表示使用48的脈寬
6. 線切割的脈寬脈間怎麼調節啊
脈間的大小直接影響加工電流(電流表的指示值)的大小,脈間越大電流越小,切割速度越慢。
脈間的大小變化可以改變放電間隙中的冷卻狀態,脈間大冷卻狀態好,所以可以通過加大脈寬使加工獲得穩定。越厚的工件需要的脈間越大就是這個道理。
脈間調大加工電流變小,要注意『電流變小』是平均電流小了,放電的峰值電流並沒有變小,而過大的峰值電流同樣也會導至斷絲 。
調節脈間首要考慮的是加工穩定,其次是在加工穩定的前提下脈間越小越好。脈間小於3倍脈寬時很難獲得長時間的穩定加工,因此建議脈間不要小於3倍。
(6)線切割分中如何打脈沖擴展閱讀:
導致粒子間發生無數次碰撞,形成一個等離子區,並很快升高到8000到12000度的高溫,在兩導體表面瞬間熔化一些材料,同時,由於電極和電介液的汽化,形成一個氣泡,並且它的壓力規則上升直到非常高。
然後電流中斷,溫度突然降低,引起氣泡內向爆炸,產生的動力把溶化的物質拋出彈坑,然後被腐蝕的材料在電介液中重新凝結成小的球體,並被電介液排走。然後通過NC控制的監測和管控,伺服機構執行,使這種放電現象均勻一致。
控制軟體方面提供開放的加工參數資料庫,可以根據材料的質地、厚度、粗糙度等條件選擇對應的加工參數。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多次切割技術將會更加完善,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技術也將得到更好的應用和發展。
7. 線切割怎麼分中
線切割分中:粗加工時採用高速(8-12mm/s)走絲,精加工時採用低速(1-3mm/s)走絲。
一次切割任務主要是高速穩定切割,可選用高峰值電流,較長脈寬的規准進行大電流切割,以獲得較高的切割速度。
第二次切割的任務是精修,保證加工尺寸精度 。可選用中等規准,使第二次切割後的粗糙度Ra在1.4~1.7μm之間。第三次、第四次或更多次切割(目前中走絲控制軟體最多可以實現七次切割)的任務是拋磨修光 ,可用最小脈寬(目前最小可以分頻到1μs)進行修光,而峰值電流隨加工表面質量要求而異,走絲方式則像第二次切割那樣採用低速走絲限速進給即可。
(7)線切割分中如何打脈沖擴展閱讀:
線切割分中的前提:
1、鉬絲與工件的被加工表面之間必須保持一定間隙,間隙的寬度由工作電壓、加工量等加工條件而定。
2、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加工時,必須在有一定絕緣性能的液體介質中進行,如煤油、皂化油、去離子水等,要求較高絕緣性是為了利於產生脈沖性的火花放電,液體介質還有排除間隙內電蝕產物和冷卻電極作用。鉬絲和工件被加工表面之間保持一定間隙,如果間隙過大,極間電壓不能擊穿極間介質,則不能產生電火花放電;如果間隙過小,則容易形成短路連接,也不能產生電火花放電。
3、必須採用脈沖電源,即火花放電必須是脈沖性、間歇性,圖1中ti為脈沖寬度、to為脈沖間隔、tp為脈沖周期。在脈沖間隔內,使間隙介質消除電離,使下一個脈沖能在兩極間擊穿放電
8. 線切割脈沖和脈間怎麼調整
我早有回答,自己去找答案吧,你應該是菜鳥級的
9. 線切割中脈寬和脈間如何使用
波形(GP)的選擇
數控線切割有兩種波形可供選擇:「0」
為矩形波脈沖;「1」為分組脈沖。
A:矩形波:波形如圖1-3,矩形波加工
效率高,加工范圍廣,加工穩定性好,是快走
絲線切割常用的加工波形。
B:分組脈沖:波形如圖1-4,分組波適於
薄工件的加工,精加工較穩定。
(2)
脈寬(ON)的選擇
圖1
-
3本機脈寬的值為(ON+1)μS,最大為32μS。在特定的工藝條件下,脈寬增加,切割速度提高,表面粗糙度增大,這個趨勢在脈寬增加的初期,加工速度增加較快,但隨著脈寬的進一步增大,加工速度的增大相對平緩,粗糙度變化趨勢也一樣。這是因為單脈沖脈寬過大,也就是單脈沖放電時間過長,會使局部溫度升高,形成對側邊的加工量增大,熱量散
發快,因此減緩了加工速度。通常情況下,脈
圖1
-
4
寬的取值要考慮工藝指標及工件的材質、厚度。如果對表面粗糙度要求較高,工件材質易加工,厚度適中,脈寬取值較小,一般在3—10μS。中、粗加工,工件材質切割性能差,較厚時,脈寬取值一般為10—25μS。(3)
脈間(OFF)的選擇
本機脈間的值為(OFF+1)×5Μs,最大值160μS。在特定的工藝條件下,脈間減小,切割速度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大不多。這表明脈間對加工速度影響較大,而對表面粗糙度影響較小。但脈間不能太小,否則消電離不充分,電蝕產物來不及排除將使加工變得不穩定,易燒傷工件並斷絲。脈間太大也會導致不能連續進給,使加工變的不穩定。通常難加工、厚度大、排屑不利的工件,脈間應選長一些,為脈寬的5—8倍較合適。對於加工性能好、厚度不大的工件,脈間可選脈寬的3—5倍。脈間取值主要考慮加工穩定、防短路及排屑,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通常減小脈間以取得較高的加工速度。(4)
功率管數(IP)的選擇選擇投入放電加工迴路的功率管數,以0.5為基本選擇單位,取值范圍為0.5—9.5。管數的增、減決定脈沖峰值電流的大小,每隻管子投入的峰值電流為5A,電流越大切割速度越高,表面粗糙度增大,放電間隙變大。一般情況下,中厚度精加工為3—4隻管子,中厚度中加工、大厚度精加工為5—6隻管子,大厚度中粗加工為6—9隻管子。(5)
間隙電壓(SV)的選擇
用來控制伺服的參數,最大值為7。加工狀態的好壞,與間隙電壓取值密切相關。間隙電壓取值過小,會造成放電間隙小,排屑不暢,易短路。反之,加工速度下降,對薄工件一般取01—02,對大厚度工件一般取03—04。
10. 線切割的脈寬脈間怎麼調
脈沖寬度的選擇
操作方法:旋轉「脈寬選擇」旋鈕,可選擇8μs~80μs脈沖寬度,分五檔,分別為1檔為8μs,二檔為20μs,三檔為40μs,四檔為60μs,五檔為80μs
選擇原則說明:脈沖寬度寬時,放電時間長,單個脈沖的能量大,加工穩定,切割效率高,但表面粗糙度較差。反之,脈沖寬度窄時,單個脈沖的能量就小,加工穩定較差,切割效率低,但表面粗糙度較好。一般情況下:
高度在15mm以下的工件,脈沖寬度選1~5檔;
高度在15mm~50mm的工件,脈沖寬度選2~5檔;
高度在50mm以上的工件,脈沖寬度選3~5檔。
脈沖間隔的選擇
操作方法:旋轉「間隔微調」旋鈕,調節脈沖間隔寬度的大小,順時針旋轉間隔寬度變大,逆時針旋轉間隔寬度變小。
選擇原則說明:加工工件高度較高時,適當加大脈沖間隔,以利排屑,減少切割處的電蝕污物的生成,使加工較穩定,防止斷絲。因為在脈寬檔位確定的情況下,間隔在「間隔微調」旋鈕確定下,間隔寬度是一定的,所以要調節間隔大小就是旋轉「間隔微調」旋鈕。在有穩定高頻電流指示的情況下,旋轉「間隔微調」旋鈕時,電流變小表示間隔變大,電流變大表示間隔變小。
切割參數表(僅供參考)
工件厚度(mm) 加工電壓(V) 電工電流(A) 脈寬檔位(檔)間隔微調(位置) 脈沖幅度(級)
≤15 70 0.8--1.8 1—5 中間 3
15—50 70 0.8--2.0 2—5 中間 5
50—99 90 1.2--2.2 3—5 中間 7
100—150 90 1.2--2.4 3—5 間隔變大 9
150—200 110 1.8--2.8 3—5 間隔變大 9
200—250 110 1.8--2.8 3—5 間隔變大 9
250—300 110 1.8--2.8 3—5 間隔變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