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基板能切割多少塊手機屏
⑴ 一個手機屏幕碎了,能正常使用,要多少塊錢。
如果是全貼合屏幕就貴了,不是的話就便宜
⑵ 做手機屏幕的薄片叫什麼
LC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簡稱)液晶顯示器。LCD 的構造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當中放內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設置容TFT(薄膜晶體管),上基板玻璃上設置彩色濾光片,通過TFT上的信號與電壓改變來控制液晶分子的轉動方向,從而達到控制每個像素點偏振光出射與否而達到顯示目的。
⑶ 手機液晶模塊的生產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液晶生產工藝流程圖(圖)
● 通過前玻璃基板/彩色濾光基板工藝過程形成精確排列的彩色濾光層。
● 薄膜基板工藝形成薄膜晶體管液晶(TFT)陣列及顯示器像素控制所用其它電子元件。每個像素一般對應三個薄膜晶體管液晶(TFT),每個像素控制一個共同構成一個像素的「色點」。薄膜形成工藝採用與半導體製造技術相類似的CVD、Etch及PVD等工藝技術。此類工藝步驟應反復數次,連續膜層方可形成一個功能元件(圖2)。
圖2. TFT-LCD的典型陣列工藝步驟
● 兩塊基板合二為一,中間注入液晶材料。
● 最後組裝背光及驅動電子元件,製造出TFT-LCD 模塊
液晶顯示器的結構
一般地,TFT-LCD由上基板組件、下基板組件、液晶、驅動電路單元、背光燈模組和其他附件組成,其中:下基板組件主要包括下玻璃基板和TFT 陣列,而上基板組件由上玻璃基板、偏振板及覆於上玻璃基板的膜結構,液晶填充於上、下基板形成的空隙內。圖1.1顯示了彩色TFT-LCD的典型結構,圖1.2圖進一步顯示了背光燈模組與驅動電路單元的結構。
在下玻璃基板的內側面上,布滿了一系列與顯示器像素點對應的導電玻璃微板、TFT半導體開關器件以及連接半導體開關器件的縱橫線,它們均由光刻、刻蝕等微電子製造工藝形成,其中每一像素的TFT半導體器件的剖面結構如圖1.3所示。
在上玻璃基板的內側面上,敷有一層透明的導電玻璃板,一般為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 簡稱ITO)材料製成,它作為公共電極與下基板上的眾多導電微板形成一系列電場。如圖1.4所示。若LCD為彩色,則在公共導電板與玻璃基板之間布滿了三基色(紅、綠、藍)濾光單元和黑點,其中黑點的作用是阻止光線從像素點之間的縫隙泄露,它由不透光材料製成,由於呈矩陣狀分布,故稱黑點矩陣(Black matrix)。
液晶顯示器的製造工藝流程
彩色TFT-LCD製造工藝流程主要包含4個子流程:TFT加工工藝(TFT process)、彩色濾光器加工工藝(Color filter process)、單元裝配工藝(Cell process)和模塊裝配工藝(Mole process)[1][2]。各工藝子流程之間的關系如圖2.1所示。
圖2.1 彩色TFT-LCD加工工藝流程
加工工藝(TFT process)
加工工藝的作用是在下玻璃基板上形成TFT和電極陣列。針對圖1.3所示TFT和電極層狀結構,通常採用五掩膜工藝,即利用5塊掩膜,通過5道相同的圖形轉移工藝,完成如圖1.3TFT層狀結構的加工[2],各道圖形轉移工藝的加工結果如圖2.2所示。
第1道圖形轉移工藝 (b) 第2道圖形轉移工藝 (c) 第3道圖形轉移工藝
第4道圖形轉移工藝 (e) 第5道圖形轉移工藝
圖2.2 各道圖形轉移工藝的加工結果
圖形轉移積工藝由淀積、光刻、刻蝕、清洗、檢測等工序構成,其具體流程如下[1]:
開始?玻璃基板檢驗?薄膜淀積?清洗?覆光刻膠
曝光?顯影?刻蝕?去除光刻膠?檢驗?結束
其中刻蝕方法有干刻蝕法和濕刻蝕法兩種。上述各種工序的加工原理與集成電路製造工藝中使用的相應工序的加工方法原理類似,但是,由於液晶顯示器中的玻璃基板面積較大,TFT加工工藝中採用的加工方法的工藝參數和設備參數有其特殊性。
濾光板加工工藝
玻璃基板 (b) 阻光器加工 (c) 濾光器加工
濾光器加工 (e) 濾光器加工 (f) ITO淀積
圖2.3濾光器組件的形成過程
濾光板加工工藝的作用是在基板上加工出如圖1.4所示的薄膜結構,其流程如下:
開始?阻光器加工?濾光器加工?保護清洗?檢測?ITO淀積?檢測?結束
上述主要工序或工藝的加工效果示意如圖2.3所示。
在濾光基片上設置的一系列由不透光材料製成的並以矩陣形狀分布的黑點,它們通過相應的圖形轉移工藝(也稱為阻光器加工工藝)加工出,並安排於濾光器加工工藝的開始階段,所述圖形轉移工藝依次包含如下工序:濺射淀積、清洗、光刻膠塗覆、曝光、顯影、濕法刻蝕和去除光刻膠,各工序基本原理分別如圖 2.4(a)-(g)所示。
濺射淀積 (b) 清洗 (c) 光刻膠塗覆 (d) 曝光
顯影 (f) 濕法刻蝕 (g) 去除光刻膠
圖2.4阻光器圖形轉移工藝
阻光器加工完畢後,進入濾光器加工階段,三種濾光器(紅、綠、藍)分別通過3道圖形轉移工藝完成加工,由於三種濾光器直接由不同顏色的光刻膠製成,該圖形轉移工藝與前述圖形轉移工藝有所不同,它不包含刻蝕和除光刻膠的工序。其具體流程為:彩色光刻膠塗覆?曝光?顯影?檢驗,各工序的原理示意如圖 2.5所示。
阻光器加工結束後,經過清洗和檢測工序後,進入ITO淀積工藝,最後在濾光器層上敷上一層導電玻璃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 簡稱ITO),形成濾光板的公共電極。
彩色光刻膠塗覆 (b)曝光 (c)顯影 (d)檢驗
圖2.5彩色濾光器圖形轉移工藝
液晶顯示器的典型製造工藝
液晶顯示器的製造工藝與集成電路的製造工藝基本相似,不同的是液晶顯示器中的TFT層狀結構製作於玻璃基板上,而不是矽片上,此外,TFT加工工藝所要求的溫度范圍是300~500oC,而集成電路製作工藝要求的溫度范圍是1000 oC。
淀積工藝
應用於液晶顯示器製造工藝的淀積(Deposition)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離子增強型化學氣相淀積法,另一種是濺射淀積法。離子增強型化學氣相淀積的基本原理是:將玻璃基板至於真空腔室中,並且加熱至一定的溫度,隨後通入混合氣體,同時RF電壓施加於腔室電極上,混合氣體轉變為離子狀態,於是在基體上形成一種金屬或化合物的固態薄膜或鍍層。濺射淀積法的基板原理是:在真空室中,利用荷能粒子轟擊靶,使其原子獲得足夠的能量而濺出進入氣相,然後在工件表面淀積出與靶相同材料的薄膜。一般地,為不改變靶材的化學性質,荷能粒子為氦離子和氬離子。濺射淀積法有直流濺射法、射頻濺射法等多種。
光刻工藝
光刻工藝(Photolithography process)是將掩膜上的圖形轉移至玻璃基板上的過程。由於LCD板上的刻線品質取決於光刻工藝,因此它是LCD加工過程中最重要的工藝之一。光刻工藝對環境中的粉塵顆粒很敏感,因此它必須置於高度潔凈的室內完成。
刻蝕工藝
刻蝕工藝分為濕法刻蝕工藝和干法刻蝕工藝,濕法刻蝕工藝用液體化學試劑以化學方式去除基板表面的材料,其優點是用時短、成本低、操作簡單。干法刻蝕工藝是用等離子體進行薄膜線條腐蝕的一種工藝,按照反應機理可分為等離子刻蝕、反應離子刻蝕、磁增強反應離子刻蝕和高密度等離子刻蝕等類型,按結構形式又可分為筒型、平行平板型。干法刻蝕工藝的優點是橫向腐蝕小,控制精度高,大面積刻蝕均勻性好,利用ICP技術還可以刻蝕垂直度和光潔度都非常好的鏡面,因此,干法腐蝕在製作微米及深亞微米,納米級的幾何圖形加工方面,有很明顯的優勢。
液晶顯示器製造工藝的發展趨勢
的發展趨勢
由於玻璃底板的大小對生產線所能加工的LCD最大尺寸,以及加工的難度起決定作用,所以LCD業界根據生產線所能加工的玻璃底板的最大尺寸來劃分生產線屬於哪一代,例如5代線最高階段的底板尺寸是1200X1300mm,最多能切割6片27英寸寬屏LCD-TV用基板;6代線底板尺寸為 1500X1800mm,切割32英寸基板可以切割8片,37英寸可以切割6片。7代線的底板尺寸是1800X2100mm,切割42英寸基板可以切割8 片,46英寸可以切割6片。圖4.1給出了1~7代的玻璃底板尺寸界定情況。目前,全球范圍已經進入第6代和第7代產品生產的階段,預計在未來兩年裡,第 5代及第5代之前的生產能力的增加幅度將逐漸減小,而第6代和第7代的生產能力在近兩年將形成加快增長的態勢。目前,各大設備廠商也紛紛推出了能夠與第6 代以上生產線配套的設備,如尼康公司的面向第6代、第7代和第8代生產線應用的步進投影式平板顯示器光刻機FX-63S,FX-71S和FX-81S。
⑷ 液晶顯示器能切割成手機顯示屏嗎用什麼切割
你好!
這個是不行的,因為液晶顯示器的面板周邊的迴路已經整合在玻璃裡面
你切割只是將裡面的液晶部分切割出來
這個是無法實現的
⑸ 手機液晶屏有哪幾種
常用液晶屏分類
TN:Twist Nematic,即扭曲向列型液晶。將塗有透明導電層的兩片玻璃基板間夾上一層正介電異向性液晶,液晶分子沿玻璃表面平行排列,排列方向在上下玻璃之間連續扭轉90°。然後上下各加一偏光片,底面加上反光片,基本就構成了TN型液晶。
STN:Super Twisted Nematic,跟TN型結構大體相同,只不過液晶分子扭曲180°,還可以扭曲210°或270°等,特點是電光響應曲線更好,可以適應更多的行列驅動。是我們接觸得最多的LCD了,因為我們過去使用的灰階手機的屏幕都是STN的。和其它幾種LCD相比,它的好處是功耗小,具有省電的最大優勢,一般最高能顯示65536種色彩。
CSTN:Color STN,在正常光線及暗光線下顯示效果都很好,但在戶外,尤其在日光下,很難辨清顯示內容而背光需要電源產生照明光線,要消耗電功率。
DSTN:Double STN,上下屏分別由兩個數據通道傳送數據,由於很多液晶屏內部增加了驅動電源的變換部分,所以無需外部輸入高驅動電壓,通常可以實現單電源供電。STN(DSTN)液晶只可以實現偽彩色(一般人眼可以分辨218色即262144色,所以達到218色和超過218色的被稱之為真彩色,否則稱之為偽彩色)顯示,可以實現VGA、SVGA等一些較高的解析度,但由於構成它們的矩陣方式是無源矩陣,每個像素實際上是個無極電容,容易出現串擾現象,從而不能顯示真正的活動圖像。
TFD:Thin Film Diode薄膜二極體,它是TFT和STN的折衷,有著比STN更好的亮度和色彩飽和度,卻又比TFT更省電。TFD的特點在於「高畫質、超低功耗、小型化、動態影像的顯示能力以及快速的反應時間」。
TFT:Tine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體管有源矩陣液晶,在每個像素點上設計一個場效應開關管,這樣就容易實現真彩色、高解析度的液晶顯示器件。它改善了STN閃爍(水波紋)模糊的現象有效地提高了播放動態畫面的能力。和STN相比,TFT有出色的色彩飽和度、還原能力和更高的對比度,但是缺點就是比較耗電,而且成本也比較高。現在的TFT型液晶一般都實現了18bit以上的彩色,在解析度上,已經實現VGA(640×480)、SVGA(800×600)、XGA(1024×768)、SXGA(1280×1024)甚至UXGA(1600×1200)。
UFB:Ultra Fine&Bright,通常可顯示65536種色彩,能夠達到128×160像素的解析度,同時,它對比度是STN液晶顯示屏的兩倍,在65536色時亮度與TFT顯示屏不相上下,而耗電量比TFT顯示屏少,並且售價與STN顯示屏差不多,可說是結合這兩種現有產品的優點於一身。UFB是三星的專有技術。TFT雖然效果出色,但成本太高和功耗太大成為手機廠商的難關。UFB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由三星電子研製出來的。UFB相對於TFT在功耗和成本方面確實有一定的改善,但顯示效果卻也打了折扣。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在手機屏幕材質上屬於新崛起的種類,OLED顯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輕更薄,可視角度更大,並且能夠顯著節省電能。
CGS:Continuous Grain Silicon,可以提高LCD顯示的質量和亮度,降低功耗,提供更多的功能。GF:Glass Fine Color鏡銳彩屏,是STN的一種,由夏普公司研發,主要特點是保證較小功耗的前提下亮度比STN有所提高。
⑹ 手機屏幕的問題
你這只有暫時先用到。都壞了,以後再重新更換一個屏幕就可以了。
⑺ 可視面積1000*580是多少尺寸的屏
許多廠商在今年的Roadmap中,更將寬屏作為重點推廣對象。眾多廠商不遺餘力的推廣寬屏,原因無外乎兩點:寬屏的優秀視覺效果和較低的成本。
首先,與傳統4:3 LCD相比,寬屏擁有更好的亮度和對比度,這都得益於寬屏的先天優勢和物理構造。由於液晶本身並不發光,因此燈管就成為決定LCD顯示效果的重要因素。
傳統LCD燈管通常位於顯示器兩側,燈管較短,照射距離很長;寬屏燈管則通常位於LCD上方或下方,燈管較長而照射距離卻很短,光線利用程度更高。這就使寬屏本機在亮度和對比度方面擁有較大優勢,即便使用普通的液晶材料,也能達到較好的視覺效果。
而且,寬屏的生產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低於傳統4:3屏幕,不過這只限於擁有3.5代或4代生產線的廠商。以3.5代廠來說,一片玻璃基板切傳統12.1英寸只能得到6片,而切寬屏12.1英寸可以得到8片,有效節約了生產成本。
寬屏成本更低
以上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但很多廠商在宣傳寬屏的時候,還有一個很不嚴謹的說法——寬屏LCD能比普屏多20%。在這里,我們要特別關注「顯示面積」這個概念,顯示面積指顯像管的可見部分的面積。顯像管的大小通常以對角線的長度來衡量,以英寸單位(1英寸=2.54cm),常見的有14英寸、15英寸、17英寸、20英寸幾種。對於LCD來說,顯示面積等同於標稱尺寸。由於顯示面積用對角線來標稱,所以顯示器的形狀對實際尺寸有較大影響。眾所周知,對角線長度相等的矩形,越趨近於正方形,其真實面積越大。換種說法,如果拿14寸寬屏與14寸普屏相比,一定是後者的屏幕面積更大。
當然,一般來說,同尺寸下,寬屏的解析度更高,所以可以顯示更多內容,但這是以字體變小為代價的。我們決不否認寬屏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不否認寬屏更適合使用習慣,更不否認寬屏的視覺效果,只是質疑一下某些宣傳用語,同時提醒大家,眼神不好的朋友,慎用小尺寸寬屏.
一英寸=2.54厘米
普屏:19吋的高/寬比為3/4=0.75。對角線長度同為19寸,可計算出其高為11.4吋,寬為15.2寸,可視面積173平方寸。因此普19寸可視面積較寬19寸能多18.375平方寸的面積(勾股弦定律計算)。
寬屏:高/寬比為9/16=0.5625。對角線長度19寸,可計算出寬屏的高為9.326寸,寬為16.580寸,可視面積為154.625平方寸。
同理可用勾股定理算出,同樣的普屏比寬屏的實際面積大。
但是寬屏的優秀視覺效果和較低的成本,所以現在廠商都在推行寬屏。
⑻ 能不能把一塊比手機原裝屏幕大的屏幕插到手機主板上,當平板用
不行的,雖然有些手機的性能比平板都強,但是畢竟不是平板哦,有些手機還支持
雙系統
呢,你看到哪個手機能做到。另外顯示屏
排線
介面也不一樣,主板設計也不一樣。散熱更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