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埃及對女孩子的切割
A. 埃及的法老為何要娶自己的姐妹或者女兒呢
古埃及的法老就相當於我國古代的皇帝,屬於最高統治者的地位。而在古埃及,為何具有法老娶自己的女兒或妹妹為妻這項傳統,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01.在埃及的文化中,法老被認為是神,而古埃及神話中的神,是可以和姐妹近親結婚,同理法老亦可。
法老最初是代指王室居所,隨著後來的發展,被用來專指國王。古埃及皇室的血親結婚制度,與埃及的宗教神學體系關系密切。
古埃及人始終保持著較為古老的原始生活方式,在婚姻制度上也是如此,謹慎遵守血親結婚方式,且認為它的存在是件合理的事情。
即使在現代理念看來,古埃及這種血親結婚制度,是不可取的。但這個現象也是埃及文明的一些體現,對其進行研究,是後人窺探埃及文化核心的一種重要途徑。
B. 關於埃及,強人請進
一樓太強了。。內。容
http://www.smaiji.com/
C. 在埃及或古埃及,什麼樣的女孩是最美麗的(樣子)最好那張圖片來看看......
不好意思,現在的埃及女孩都是穆斯林,她們非常保守的,不會輕易上傳照片到互聯網上,我的埃及朋友照片是有,但是我不能發
D. 割禮到底是割什麼
割禮,是一種宗教儀式。割禮這種習俗據說起源於猶太教,有2000多年的專歷史。在猶太人中間,割禮實屬際上是履行與上帝之立約、確定猶太人身份、進入婚姻許可范圍的一種標志。穆斯林、猶太人、美國人是幾個割除包皮比率較高的族群。
通常是指對男孩施行的割禮,方法是把陰莖上的包皮割去。在某些地區亦有對女孩進行的割禮(專業名為:陰蒂切開手術),但各地施行方法並不一樣,有隻割去陰蒂附近的皮膚,至把陰蒂及小陰唇全部割去都有。
出了男孩子有之外,也有一些地方實施女孩子割禮的殘酷習俗。(衣索比亞、厄利垂亞以及甘比亞、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與菲律賓)
女孩子的割禮是一種儀式,於四歲至八歲間進行,目的是割除一部分性器官,以免除其性快感,並且確保女孩在結婚前仍是處女,即使結婚後也會對丈夫忠貞。
現在,割禮早已不局限於猶太人,也不限於男子,而是盛行於世界很多民族的少男少女之中。在非洲,50多個國家中有30多個在不同范圍內實行割禮。其中,肯亞、烏干達、衣索比亞、索馬里、蘇丹等國家,大約有80%的男女實行過這種手術。
E. 女孩割禮手術是什麼
你好!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定義,女性割禮或者說女性生殖回器割禮,或者說女性生殖器切答除,指的是對女性施行的部分或者完全切除外生殖器或者對女性生殖器官造成其他傷害的所有外科手術包括切除陰蒂和外陰部等。
女性割禮大致有四類:
第一,最簡單的只切除部分陰蒂或只去除陰蒂包皮。
第二,切除或部分切除小陰唇、切除或部分切除陰蒂。
第三,將大陰唇的部分或全部切除,並將外陰唇用洋槐刺穿在一起或用腸線縫合封鎖,僅留一個小孔用於排尿與經血。
第四,不移除組織細胞,而採用刺扎、穿戳、燒灼陰蒂、陰唇。
更殘忍的是,女孩割禮時並不顧及隱私,受禮人的父親、兄弟、鄰居等都會應邀觀看手術,並舉行慶祝儀式。
縫合陰道的方式對女孩子造成的麻煩最大,結婚時必須進行陰道開口,否則沒法進行性生活,生孩子時還得做一次切割手術。
F. 女性割禮是怎麼回事啊
在非洲不少國家,判定少男少女是否成年,不是根據其年齡,而是看其是否舉行過成年禮。所謂成年禮,就是割禮。長到一定年齡,男子必須割除陰莖的包皮,而女子則必須部分或全部割除陰核和小陰唇,甚至將陰道口部分縫合。
割很多年了
割禮這種習俗據說起源於猶太教,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猶太人中間,割禮實際上是履行與上帝之立約、確定猶太人身份、進入婚姻許可范圍的一種標志。現在,割禮早已不局限於猶太人,也不限於男子,而是盛行於世界很多民族的少男少女之中。在非洲,50多個國家中有30多個在不同范圍內實行割禮。其中,肯亞、烏干達、衣索比亞、索馬里、蘇丹等國家,大約有80%的男女實行過這種手術。
最不該在女人身上下手
女子割禮歷來都顯得有點神秘,因為都是私下個別進行。除少數人到醫院去做之外,大多數人一如既往,都由民間巫醫、助產婦或親友操持。一位精於此道的烏干達老嫗告訴我們,傳統的切割工具是鐵刀或小刀片,縫合使用的是一般針線,有的地方甚至使用荊棘。用這樣落後、原始的器具切割身體的敏感部位,而經常又不使用麻醉劑,肉體上的痛苦是難以言說的。手術過程中,不但疼痛難忍,還經常發生大出血。最常使用的止血劑不過是樹膠或草灰。簡陋的醫療條件,器具從不消毒,因而手術後經常發生感染。據肯亞的瓦吉爾地區統計,手術後發生破傷風、閉尿症、陰道潰爛者約佔30%。而陰戶縫合手術不僅容易引起這些疾病,還往往導致嬰兒難產,造成母嬰雙亡。割禮對婦女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已引起非洲各國以及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從1979年開始,非洲婦女組織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幫助下,先後在喀圖穆、盧薩卡等地召開專門會議,通過了從最盛行女子割禮的東非和北非開始,逐步在整個非洲廢止這一陋習的決議。肯亞、索馬里等國的議會,經過激烈辯論,也都通過了立即廢止的法令。
G. 埃及的所有女人都被割過嗎
埃及早就不割來了。
女性的割源禮是一種儀式,於四歲至八歲間進行,目的是割除一部分性器官,以免除其性快感,並且確保女孩在結婚前仍是處女,即使結婚後也會對丈夫忠貞。一般估計,全球大約有一億三千萬名婦女接受割禮,而且每年還以二百萬人次成長。在衣索比亞、厄利垂亞以及甘比亞等三國,幾乎所有女性都必須接受這項痛苦萬分的手術,在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與菲律賓,接受割禮的人數也很多。
H. 女子割禮的割禮風俗
在非洲地區,一位十幾歲的少女,被幾個身強力壯的女人從家裡拖到聖壇下的一塊草席上,蒙住雙眼,剝去衣服,頭和四肢被死死按住。親友和村民圍在四周一面敲鼓,一面高歌起舞。在震耳欲聾的鼓聲和少女悲慘的哀嚎聲中,一位被稱為「格達」的年老女巫手持一把明晃晃的廚刀或隨便什麼鋒利工具,把少女的全部生殖器(包括陰蒂、大陰唇、小陰唇在內)一點不剩地切割下來,再用鐵絲、植物刺把血淋淋的傷口縫合起來,只在陰道外留一個細如火柴棍的小孔。然後把少女雙腿用繩子緊緊捆住,使傷口長合。整個過程中,不用任何麻葯。不久,少女陰部除了一個細細的小孔外,全部長在一起封閉起來。
這種慘無人道的行徑,是當今非洲廣大地區的一種由古代流傳下來最野蠻、最殘酷的女子割禮風習。這實際上是一種最原始最落後的殘害女子的外陰切除扣鎖手術。現在,非洲西部、北部和東部,至少有32個國家,每年有幾百萬不幸少女經受這種人世間最悲慘的折磨,並從此開始她們更加痛苦的一生。
無人確知割禮起源於什麼時代。考古發現,幾千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中就有受過割禮的婦女。因此,許多人把這種殘酷習俗稱之為「法老式割禮」。在非洲這些地區,女子割禮被認為是真正女性的標記,是貞操的憑證和社會的需要,也是女子進入成年,走向社會的重要儀式。在尚比亞,有80%以上的女子在10-15歲時就進行割禮儀式,在非洲一些地區,年僅4-8歲的幼女就施行割禮術了。
對於非洲這些國家廣大婦女來說,觸目驚心的割禮儀式只是她們悲慘人生的第一步。她們此後的一生中,至少還要經歷兩次苦難。第二次是從結婚到懷孕這個時期,割禮手術造成陰道閉合給女子結婚後性生活帶來一種無法忍受的痛苦,許多人不得不進行陰道開口術。第三次是生育時,還必須再進行切割術。在手術中,許多嬰兒的頭部被毀壞而夭折。在非洲某些地區嬰兒死亡率為38%,與這種習俗直接有關。
然而,對於這些不幸的非洲婦女來說,即使熬到了生育之後,也並不意味著苦難的結束,如果丈夫外出一段日子,他可以要求妻子再把陰道部重新切割封閉起來,悲慘的命運,無窮的苦難又重新開始了。
如果說中世紀歐洲盛行的披在婦女身上的「貞節帶」是套在婦女身上的精神枷鎖的話,那麼,非洲的婦女割禮則是另一種給她們帶來無窮精神及肉體痛苦的血肉「貞節帶」。它比印度寡婦自焚殉夫的「沙帝」風習更加野蠻殘酷,這種習俗理應受到非洲廣大婦女的對抗和輿論的譴責。
長久以來,不斷有人起號召婦女反對、抵制這種習俗,但是,可悲的是由於婦女落後,愚昧和宗教的毒害,為數很多的非洲婦女卻狂熱地維護它。盡管在《可蘭經》上根本沒有提到這種割禮風習,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婦女卻堅信這是伊斯蘭教義所規定的。在許多地方,甚至那些受到殘害的婦女也堅信,未經割禮的女人是骯臟的,要受譴責,沒有權利結婚。有些人相信,不進行割禮的女人不能生育。一些地區甚至認為,未經割禮的女人生下的孩子要給整個村莊和部落帶來災難。
在廢除割禮方面,坦尚尼亞早在1998年就制定法律規定,凡對18歲以下少女施行割禮手術者,將視情節輕重處5年至15年有期徒刑,或罰款30萬坦先令(約合210美元),也可能監禁與罰款並處,因手術造成死亡者將依法嚴懲。
坦尚尼亞許多人士正呼籲修正法律,將保護對象擴大到18歲以上的女性,因為割禮對女性造成的身心傷害與年齡無關。
I. 為什麼埃及的通婚如此......
古埃及的婚姻
古埃及普通人的婚姻與家庭關系與我們在今天世界上所能看見經歷的並沒有什麼標志性的不同。古埃及人視婚姻為神聖的契約關系。這一點在許多雕像上表露無疑,並以文字來描繪男女之間這種彼此依靠的關系。許多有關古埃及人婚姻習俗的觀念都是不真實的。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很多人認為埃及男人會娶許多妻子,這一點被證明與事實大相徑庭。不過有些國王為了保證能有繼承人,是會娶不少妻妾,平民百姓中要是誰的妻子不能產子,也允許他有一個以上的配偶。過繼或收養孩子的事例在古埃及人的歷史也有記載。
亂倫曾被認為在古埃及是很普遍的事。這其實是對埃及語言里語意的誤解。當研究歷史的學者一開始破譯象形文字時,他們遇到了不少涉及男女彼此稱呼的詞語,他們喜歡稱呼他們的配偶為他們的「兄弟」或者「姐妹」。「兄弟」與「姐妹」的稱呼只是反映出兩人之間的親密感,並沒有世代相傳的親緣關系在裡面。
「我的哥哥用他的聲音來磨折我心,他讓我萎靡病弱;他就住在我母親家的隔壁,我不能去看他!哥哥,我以女神之名承諾於你!快到我身邊來,讓我看看你的模樣!」
浪漫的愛情和對幸福婚姻的憧憬是埃及婦女生活的重要內容,正如一首古老的情歌中對唱的:「他不知我多想擁抱他,為他要對媽媽說句話。」婦女相對獨立的地位給婦女一些參與社會,得以與男性保持一定婚前關系的機會。
古埃及男女理想的關系是婚姻,這是實現最終目的——生兒育女的最好開端。年輕人有較長的育齡期,傾向於推遲婚期。所謂傳授婚戀適當行為的智者警言及指南常勸誡男性:「覓妻青壯時,福來妻生子,子孫成群者,榮耀自後裔。」
女孩們性成熟時開始考慮婚姻,看上去許多女孩十二三歲便結婚了。表親或其他近親間結親屢見不鮮,親兄弟姐妹結親卻只是王室才有,因為王室很看中血統和純正。婚禮只是家人賓客擺筵慶祝而已,不講宗教或世俗儀式。婚後,婦女按習俗與新婚丈夫同住或與其家人一起生活,在家她將擔負起家庭主婦的重任。
古埃及理想的婚姻是夫婦雙方互敬互愛。墓室壁畫反映了這種和諧關系,常繪有夫婦間極其溫存的姿態——雙手相握或是一方手臂輕柔地搭在對方的脖頸或肩上。在一些彩繪中,夫妻緊緊擁抱在一起,並且還有許多妻子形象邊注有「他的至愛」這樣的字句。
古埃及一些夫婦說起相互間永恆的愛戀,他們或許言真情切。這些夫妻期待死後能像生前那樣生活在一起,因此煞費苦心鑄造恩愛鎖鏈以延到來世。許多人僱工從事墓室藝術。墓繪墓雕中,他們一如往昔,富有青春活力,以確保他們來世生活幸福。
喪偶者在等待與亡故的配偶重聚的這段日子裡,他或她通過書信與亡者聯系。這類信中大多隻是些問話,請對方幫助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另一些是祈求對方幫接里消病祛窮。但也有不少信是訴說喪偶後人所共覺的痛苦與悲傷。一個喪妻者在亡妻的墓前最後悲痛留言道:「這事落到你頭上,我整整八個月沒怎麼吃喝。現今你看,我已鰥居三年,男人鰥居多不好,你看,我這么做只為你。」
婚姻是件私事,是一男一女一起建立一個普通的家庭。它不需要任何政府部門的認可,但要得到世俗社會或宗教的肯定。 要是結婚的雙方堅持,任哪一方反對也沒用。女孩經常是在十二或十三歲左右便結婚了,男孩的婚齡也大不了多少。何時結婚取決於他們的父母雙方,基本上是父親說了算,不過父母們做這種決定通常都是很慎重的。兩個數代同堂的家庭要合並到一起,必然會牽涉到社交與經濟方面的問題。
而對古埃及的一夫多妻制,如今也已有所了解。法老經常出於政治目的而娶上許多妻子,而他們的正妻通常都很得寵。一些法老甚至公開表現出對正妻的深深依戀。在平民百姓中,大多數的婚姻還是一夫一妻,這可能是因為經濟能力的關系。
[轉帖] 古埃及人的育兒小解紹
古埃及人十分珍視繁殖力,大多數婦女都渴望生兒育女。新婚的年輕婦女往往一兩年內就會生育。如果婦女久婚不孕,當時的一些醫療措施可幫助這些婦女懷孕。其中一種是讓婦女蹲下用蒸汽熏,葯液由乳香,油,棗和啤酒混制而成。
如果一個婦女懷疑自己有身孕,她可做一個尿檢——小便到種子上看種子是否發芽。盡管古埃及人不懂荷爾蒙,我們現在知道孕婦尿液里含有這些物質可促使穀物發芽。
埃及婦女很可能生產前照常勞作。一旦預產期到,女方親友,或許助產士前來為產婦助產,用咒語和葯方催生。一種葯方:松活產婦腹中的胎兒。採用海鹽,兩粒小麥和燈心草葯膏敷在產婦腹上。助產婦們祈求女神們——伊西斯(司生育與繁殖)、海瑟(牛頭人身,司愛情與歡樂)和塔沃里特(保佑孕婦的繁殖神)保佑分娩成功。產婦跪下或蹲下,有時蹲跪在磚上,以給助產婦空間好在分娩的最後一刻接住新生兒。
任憑家人、魔法和神的佑護,分娩還是有危險:產婦無疑死亡率很高。例如,十八王朝的穆特諾吉勞特王後很可能是死於難產:從她身體里可以看到發育完全的胎兒。此外,5歲以內嬰幼兒的死亡率高達50%。
對於那些不想懷孕的婦女,早期避孕法用植物纖維外塗鱷魚糞和酸奶,蜂蜜和泡鹼的懸浮體加鹽的棉狀隔離層。這些措施偶爾成功,因為奶中的乳酸和泡鹼這類鹼性物質可減緩精液的活動。
http://post..com/f?kz=12265609
與古往今來的大多數國家不同,古埃及女性在家庭中擁有極高的地位,特別是在平民階級中,這種地位甚至會超過男子。
「當你富有並建造房子的時候,更要熱愛你的妻子。讓她吃飽穿暖,並用油膏滋潤她的身體。你要終生使她快樂,因為她是屬於主的」(《普塔霍泰普訓言》)
婚姻與家庭
普通埃及人的家庭是一夫一妻制的,每位男性(包括法老),只能有一名合法的正妻,對法老而言,妾則相當於奴隸。但同居和嫖妓是被允許的。許多村莊都有妓院,盡管在古代文獻中一再告戒年輕人,嫖妓是錯誤並且有害的,但卻沒有以法律手段加以禁止。相對而言,通姦的處罰則要嚴厲的多。在文學作品中,凡通姦者無一例外的被處死,但據說現實中會適當減輕。
埃及女性無須遵守什麼婚前操守,因此她們相對於其他國家的女性要更加開放。在求愛時也常會占據主動地位
「英俊的朋友啊,我的願望是作為你的妻子來掌管你的財產」(古埃及詩歌)
相比而言,男性則往往低聲下氣。
「這是妹妹的家,
但願我是她的看門人。
即使這會使她生氣,
聽到她的嗔怪我也感到愜意。
我在她面前,
敬畏地如同孩童侍立。
但願我是伴侍她的女奴,
整天形影不離,
目睹芳華,幸福無比。」(古埃及詩歌)
離婚在埃及是被允許的,並且男女雙方都有權提出離婚請求。通常的離婚理由可以是通姦、不孕、相互反感。古王國以後的離婚契約中明文規定,丈夫必須在離婚後付給妻子一筆財產,以補償妻子失去的貞操。並且,如果丈夫如果因通姦而使妻子決定離婚的話,他必須將自己三分之一的財產以及相應的罰金交給前妻。
離婚雙方都可再婚。
順便提一下,至少在大約公元前1000年之前,埃及人就掌握了用蘸有蜂蜜的布團來避孕的方法。先進的避孕方式使得人們不再帶著負罪感和功利感去面對性問題。這也是古埃及女性較其他地區開放的原因。以前看到種說法,認為近代以來女性思想解放和地位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避孕套的發明。
經濟生活
財產繼承製度上,婦女擁有不亞於男性的權利。據說在古埃及,更多的情況下,父母會將財產全部、或者大部分傳給自己的女兒,以致於「許多男人娶自己的姐妹為妻子,並不是出於愛情,而是為了得到他們的姐妹從母親那裡繼承來的財產」(註:此段摘自《在時間的長河裡》一書,可能有誤。因為據我所知,在埃及貴族階層中盛行血親通婚,但在平民間卻是被禁止的)
在古埃及,女性不僅有權利繼承並擁有財產,並且有權分配財產,以及立遺囑。通常父親負責家庭經濟,他要尊敬妻子,不能過問屬於妻子職權范圍內的事。
埃及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是極高的,許多方面甚至不亞於現代女性。
然而我們所熟悉的規律是,家庭往往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因此兩者間總存在一種相互對應的關系。那麼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埃及女性又擁有什麼樣的地位呢?事實證明,從社會角度而言,埃及女性很顯然是處於一種「配角」、「可有可無」的位置,這讓人感到十分費解。
這里所說的「配角」、「可有可無」是相對於埃及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而言的。其實相比於其他地區,埃及婦女在社會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首先,女性可以任職。但不會是什麼重要的、或者擁有很大權利的職務。通常來說是祭司和書吏(有些情況下也會擔任王室倉庫總管的職務)。
一般有地位的神祗,在其寺廟中都會有專門的女祭司,但大祭司無一例外的是男性。而書吏中,據我們所知,女性還是佔有一定比例的。這說明在古埃及,並不限制女性接受教育。相比於其他國家的女性,這點到是很開明的。
然而,正如前面所說,女性只能擔任這些「可有可無」的官職,真正的大權皆掌握在男性手中。男性法老(兩個女法老畢竟是特例)下屬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此機構由一名宰相掌管。從第4王朝開始,宰相通常由太子出任。地方上,以州為單位的下級行政機關被創立出來,州長一職通常是父子繼承製。同時,州長還兼任本州的大祭司,統管宗教事務。州長在其領土內,儼然就是個土皇帝。直到12王朝,州長的權勢才被中央政府所壓制。
由此看來,國家整個政治、宗教體制都是建立在以男性為主的基礎上的。
這里順便要提一下的是神的世界。我們發現,大多數「高級」神祗都是男性,如荷魯斯、阿奴比斯、拉、阿蒙等。女性神祗也有,如依西斯、巴斯特特。埃及有名可考的神有超過兩千名,我們不可能一一統計男女比例,但我們知道,神的世界往往是現實社會的反映。因此我們不妨也將神的社會劃分出「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統治階級是指那些擁有全國性影響的神祗,如拉;其他的地方性神祗則可化歸被統治者。這樣我們就會發現,在「統治階級」中,幾乎都是男性神祗。依西斯主要是由於她是荷魯斯的母親而受到全埃及的崇拜,因此也可算是一個例外。
現在讓人疑惑的就是,為什麼在一個男女平等,甚至某些情況下以女為尊的社會基礎上,會存在一個完全由男性掌控的上層建築。這違反了我們所熟悉的一般規律。
首先來分析埃及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擁有較高地位的原因。
毫無疑問,這很大程度上是母系氏族殘留的影響。在巴達里文化(約前4400年)遺址中發現的一些婦女雕像以及女性的墓地,往往要比男性的大一點。由此推測,此時的尼羅河流域尚處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而此時距我們通常所說的古埃及文明時期,已經不算是遙遠了,因此這種縱向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了另一個可能的因素,即整個社會的經濟生產情況。
經濟、生產力決定一切似乎已經成了一條真理,我們也不妨來進行這樣的分析:
首先,男性代表著力量、強壯。所以凡是能充分體現其優勢的社會,都是以男性為主的。女人無法從事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因此,當一切都要依賴於男人的時候,女人也就成了種附屬品,或者寄生者。這樣的情況在希臘、羅馬和中國都很突出。
而埃及卻有其自身的特點。
從農業生產角度而言,尼羅河為埃及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每年有長達四個月的澇期,河水的泛濫帶來了肥沃的淤泥。據希羅多德的記載,埃及有些地區甚至不用梨地,在水退後,直接將種子撒在田裡,放幾只豬進去拱拱就可以了。所以埃及農人的勞動強度相對而言是比較低的。
同時,埃及三面沙漠一面臨海的地形,使得它在早期很少遭受外來的入侵,而國內虔誠的信仰則保證了自身的穩定。對外無須抵抗,對內無須鎮壓。大多數埃及人的大腦中可能並沒有「軍隊」這個概念,盡管在前王朝時期就已經有了職業軍人。
19王朝時期,帝國逐漸形成,不斷的對外征伐導致了貴族階級中男性地位的上升,女權旁落,這也是必然的。
其次,在埃及,土地幾乎完全是屬於法老和神廟的。新王朝時期由於軍事上的需要,軍事貴族們也可擁有私有的土地財產。但對平民而言,只擁有地產的使用權及地產產品的佔有權,卻不是土地的所有者。
這種現象比較好解釋。尼羅河每年的泛濫都會沖刷掉原有的地界,因此,私有土地的劃分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在埃及,每兩年法老會專門派人測量、分配土地。
「(在古埃及)人們所繼承的財產幾乎沒有什麼價值,所以對它的分配不會引起任何困難。由於不存在私有世襲財產,女人保持了人的尊嚴。」(《第二性》西蒙·波娃)
正是這樣,埃及人的家庭中依然保留了從母系氏族繼承下來的對女性的尊重。
然而這不足以解釋我們的疑問。
我的結論是,一方面,男性掌控著整個上層建築似乎是順理成章的(這主要是從歷史經驗考慮,沒有歧視女性的成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在當時的埃及,統治者和平民似乎已經脫節了。
在埃及,似乎存在著兩種文化,官方文化和平民文化。
例如貴族們流行與姐妹通婚,而在平民中卻被禁止;
平民無法在死後被製成木乃伊,不能在棺材上刻上死者文書;
除非在重大節日,否則平民不被准許進入神廟,不允許祭祀神明;
古埃及識字的人不到3%,而真正懂得書寫的不到1%,且基本上都屬於貴族階級,平民根本沒有機會接受教育。
等等。
其實在諸多古文明中,統治階級脫離平民階級高高在上並不是什麼特別的現象,然而卻從沒有到象埃及這樣嚴重的地步。
我們可以看見,前面例舉的這些已經深入到了信仰、習俗和價值認知等領域。簡單的以製作木乃伊這例說明一下。
在古埃及,人們相信生只是死的一個階段,生是短暫的,而死卻是永恆的。所以埃及的法老們都希望為自己修建一座王宮,他們通過製作木乃伊,通過符咒、護身符,以及一系列的儀式來減低對死亡的恐懼。
前兩天看電影頻道的一部電影《盧浮魅影》,裡面就提到一個因為忘記了自己名字而無法獲得死亡的古埃及祭司的遊魂,他所做一切都是為了找回自己的名字,並進入「那個世界」。永生在埃及人眼中沒有什麼吸引力。
而對於平民,卻是另一種情況。他們懼怕死亡,因為他們的屍體將會腐爛,他們得不到神的祝福,他們死後沒有宮殿,等待他們的是無盡的黑暗。所以「他們愛自己的生活,並不渴望遙遠而不現實的天堂存在」(《在時間的長河裡》)在平民的墓室里,我們發現有許多壁畫——這也是他們唯一能擁有的——這些壁畫包含了他們全部的生活,有村莊、農田,跳舞的姑娘和美妙的音樂。他們希望將生前的一切帶到死後的生活里去。
可見,埃及的這種上下脫節的現象是十分嚴重的,這導致了社會上存在兩套標准。
在埃及的王室中,女性的地位依舊是很高的,但已經不再是與男性平等的地位了,而僅限於是一種尊重。也許這僅僅是種慣性使然。所以在喜克索人入侵之後,在新的觀念沖擊下,王室貴族中女性的地位開始衰落。19王朝的年年征討也加速了這個過程。而在平民的世界裡,直到拖勒密時代之前,女性一直擁有著和男性平等的地位。
參考書目:
《古代文明的金字塔—法老埃及》李曉東等
《悲壯的衰落—古埃及社會的興亡》金觀濤 王軍銜
《第二性》西蒙·波娃
《古代西亞北非文明》劉文鵬
《在時間的長河裡—西方文化五千年》馬克思·克魯澤
《世界文化史》解光雲
這里還有更多關於法老和祭司的文章
J. 非洲為什麼要女性割禮割的是什麼
一位10多歲的少女,被幾個身強力壯的女人從家裡拖到聖壇下的一塊草席上,蒙住眼睛剝去內衣服,頭和四容肢被死死按住。親友和村民們圍在四周一面敲鼓,一面高歌起舞。
在震耳欲聾的鼓聲和少女慘痛哀嚎中,一位被稱為「格達」的女巫醫手執一把明晃晃廚刀或隨便什麼鋒利工具,把少女的全部外生殖器官切割下來,再用鐵絲、植物刺把血淋淋的傷口縫合起來,只在陰道外留一個小孔。然後把少女雙腿用繩子緊緊捆住,使傷口長合。整個過程中,不用任何麻葯。不久,少女陰部除了一個細孔之外全部長在一起封閉起來。
這種慘無人道的景象是非洲廣大地區曾經盛行的一種自古代流傳下來的最野蠻、最殘酷的女子割禮風習。這實際是一種最原始最落後的殘害女子的外陰切除扣鎖手術。現在,非洲西部、北部和東部,至少有32個國家,每年有幾百萬不幸少女經受這種人世間最悲慘的折磨,並從此開始她們更加苦難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