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與熱切割需要什麼防護
1、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持有專業技術資格上崗證書;2、施工時必須配電必要的勞內動保護用品,比如絕緣鞋容,絕緣手套等;3、在外架、預留洞口及危險處必須佩戴安全帶;4、用電設備必須加裝安全保護設備(最高加裝過載保護設備,同時禁止為提高工作效率將設備電流開至最大,對於焊接機是最危險的);5、在用電設備末端必須重復接地,接地要牢固;6、電源控制箱處安裝漏電保護開關及熔斷器;
『貳』 焊接與切割作業的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
面罩,防護眼鏡,高溫手套焊接手套,袖套,工作鞋,工作服,滅火器。
『叄』 電焊工應具備什麼安全防護用品
電焊工應具備的安全防護用品如下:
1、電焊專用的防護工作服、手套和皮鞋。
2、焊工作業時必須穿絕緣鞋、戴專用絕緣手套。
3、焊接時,焊工及周圍其他人員應配戴防塵毒口罩,減少煙塵吸入體內。
4、焊接時焊工及周圍作業人員應穿戴好勞保用品。禁止不戴電焊面罩、不戴有色睛鏡直接觀察電弧光;盡可能減少皮膚外露,夏天禁止穿短褲和短褂從事電焊作業;有條件的可對外露的皮膚塗抹紫外線防護膏。
溫馨提示: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焊工的防護設備都是不一致的,要區別對待。
(3)焊接與熱切割需要什麼防護擴展閱讀:
安全操作規程:
1.作業人員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發給許可證後,持證上崗操作。操作人員應遵守《氣瓶保管使用安全操作規程》,徒工必須在持證作業人員的監護和指導下才准進行操作。
2.焊接場地禁止放易燃易爆物品,應備有消防器材,保證足夠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風。
3.在操作場地10米內,不應儲存油類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氣體產生的器皿管線)。臨時工地若有此類物品,而又必須在此作業時,應通知消防部門和技安部門審批同意,並在現場監護的情況下,採取臨時性安全措施後方可進行操作。
4.工作前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操作時所有工作人員必須戴好防護鏡或面罩。仰面焊接時應扣緊衣領,扎緊袖口,戴好防火帽。
5.在缺氧危險作業場所及有易燃、易爆、揮放物氣體的環境,設備、容器應經事先置換、通風,並經檢測合格。
6.對壓力容器、密封容器、爆料容器、管道的焊接,必須事先泄壓、敞開,置換清洗除掉有害物質後再施焊。潮濕環境,容器內作業還應採取相應電氣隔離或絕緣等措施,並設人監護。
7.在焊接、切割密閉空心工件時,必須留有出氣孔。在容器內焊接,外面必須設人監護,並有良好通風措施,照明電壓應採用12伏。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噴塗過塑料的容器內焊接。
8.電焊機接零(地)線及電焊工作迴路不準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準接在管道和機床設備上。工作迴路線應絕緣良好,機殼接地必須符合安全規定。一次迴路應獨立或隔離。
9.電焊機的屏護裝置必須完好(包括一次側、二次側接線),電焊鉗把與導線連接處不得裸露。二次側接頭應牢固,焊接迴路線接頭不宜超過三個。
10.下雨天不準露天下電焊,在潮濕地帶工作時,應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並穿好絕緣鞋。
11.移動式電焊機從電力網上接線或拆線,以及接地、更換熔絲等工作,均由電工進行。
12.推閘刀開關時身體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後開啟電焊機;停機時,要先關閉電焊機,才能拉斷電源開關。
13.移動電焊機位置時,須先停機斷電;焊接中突然停電,應立即關好電焊機。注意焊接電纜接頭移動後應進行檢查,保證牢固可靠。
14.焊接有色金屬器件時,應加強通風排毒,必要時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修理機械設備時,應將其保護零(地)線暫時拆開,焊完後再行連結。
15.焊機啟動後,焊工的手和身體不應隨便接觸二次迴路導體,如焊鉗或焊槍的帶電部位、工作台、所焊工件等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使操作者自身成為焊接迴路的一部分。
16.換焊條時應戴好手套,身體不要靠在鐵板或其它導電物件上。敲渣子時應戴上防護眼鏡。
17.工作場地必須設置滅火器材。工作完畢後,先切斷設備控制電源,最後切斷總電源及關閉氣源開關和水源,清掃工作場地。
焊接方法根據焊接時加熱和加壓情況的不同,通常分熔焊、壓焊和釺焊三類。
熔焊是在焊接過程中將焊件接縫處金屬加熱到熔化狀態,一般不加壓力而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時,熱源將焊件接縫處的金屬和必要時添加的填充金屬迅速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隨熱源的移動而延伸,冷卻後形成焊縫。
利用電能的熔焊,根據電加熱的方法不同,分為電弧焊、電渣焊、電子束焊和激光焊幾種。熔焊的適用面很廣,在各種焊接方法中用得最普遍,尤其是其中的電弧焊。
壓焊是在加壓條件下(加熱或不加熱)使焊件接縫連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在壓焊過程中一般不加填充金屬。壓焊根據焊接機理的不同可分為電阻焊、高頻焊、擴散焊、摩擦焊、超聲波焊等。
其中以電阻焊應用最廣。多數壓焊方法沒有熔化過程,沒有像熔焊那樣有有益合金元素燒損和有害元素浸入焊縫的問題。但壓焊的施焊條件苛刻,適用面較窄。
釺焊是用熔點比焊件低的材料(釺料)熔化後粘連焊件,冷卻後使焊件接縫連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
『肆』 在封閉空間焊接與熱切割作業時,通過安全衛生操作防護有什麼要求
根據國際標准,封閉空間施焊的主要的防護措施有:
1) 狹窄空間的分離(關閉閥回門、答法蘭連接斷開)
2) 排空和清理
3) 通過容器內部結構部分對危險物質實施防護措施
4) 氣體措施(過濾或通風)
5) 人身保護措施(呼吸保護罩、重型火焰加工點火裝置)
6) 安全哨位(必須時刻與工作者保持接觸、不得擅自離崗)
如果具備以下條件,安全哨位可以不設:
——狹窄空間與其它設施分離
——狹窄空間進行排空和清理
——狹窄空間具有通風設施,可將危險物質排出
——狹窄空間無其它組件或裝置
——工作人員不用其他人幫助即可離開
『伍』 火焰切割及焊接需要哪些個體防護
在氣體焊接及火焰切割技術中,燃氣與氧氣或空氣在吹管內混合,所生在的火焰之溫度足以使有關的表面熔合,或於切割時足以使有關金屬產生熔化的氧化物。供氣系統故障或使用過程產生的灼熱的熔渣,皆可引致辭火警炸等危險情況,此外,過程產生的有毒煙霧及輻亦可危害健康。
火警及爆炸危險
氣體焊接及火焰切割引致的火警及爆炸危險,主要是由於供氣系統故障、或是由於所用火焰或灼熱熔渣的高溫所引致,此等危險包括: 易燃氣體或氧氣泄漏引致火警和爆炸。這些氣體可從供氣系統的接合處、氣喉的接駁位或配件等位置的縫隙漏出; 因下列事件引致供氣系統內著火和爆炸:
點火前氣喉內的空氣未能完全排放、或燃氣迴流入氧氣喉或氧氣迴流至燃氣喉,以致吹管回火; 吹管回火、或乙炔氣瓶過熱、以致乙炔在缺氧或缺空氣的情況下分解或被引爆;
高壓氧氣(在無燃氣的情況下)促進某些物料燃燒,如油脂、潤滑油、有機物、鋁金屬及其合金、以及用於閥門墊和密封圈的彈膠物等物料;
供氣系統壓力過高引致爆炸;
吹管的火焰、灼熱的工件表面、或過程產生的熔渣燃著工地附近的易燃或可燃物料而引致火警。
對健康的危害
氣體焊接及火焰切割對健康的危害,主要是由過程產生的輻射和有毒煙霧或氣體等所致,此等危害包括: 眼部損傷
由熔化的金屬散發的紅外線輻射起熱內障,導致視覺模糊不清; 由過程散發的紫外線輻射引起弧眼,導致眼痛並流淚水;
其它損傷,如由外物(熔渣及切割的火花等)引致角膜潰瘍及結果炎等; 過度暴露於輻射致皮膚受到剌激及發紅; 吸入以下在過程中產生的煙霧或氣體 新生金屬氧化物的煙霧,引致金屬熱病; 有毒的金屬煙霧如鉛、鎘、鈹等;
有毒氣體如氧化氮和氟化物等,引致支氣管及肺部受刺激; 被吹管的火焰、灼熱的熔渣或工件表面灼傷; 因體力處理氣瓶或大型工件引致身體損傷。
供氣系統及有關安全裝置
氣體焊接及火焰切割所用的每一種氣體(燃氣或氧氣)一般都是由一個氣瓶供應,其它方法可能是由多個氣瓶以集管聯接的確良裝置或大量供氣裝置供氣;燃氣與氧氣皆分別經由軟喉連接到吹管,以適當的比例混合並燃燒,形成供焊接或切割所需的火焰。 燃氣和氧氣供應的氣瓶和軟喉應使用適當的顏色,以資識別;為減低供氣系統內發生火警及爆炸的危險,所需的安全裝置包括: 壓力調節器和壓力儀表,以便調節及監察氣體供應的壓力;
止回閥,設於吹管每個氣體的入口,防止氧氣迴流到燃氣供應、或燃氣至氧氣供應; 防止回火安全掣,附有壓力或溫度斷流閥,防止回火由吹管和氣候蔓延至氣瓶內。
氣瓶的安全存放與處理
燃氣和氧氣一般以高貯存於氣瓶內,燃氣如乙炔、氫氣和丙烷等皆為易燃氣體,兼且乙炔本身不穩定,能在缺氧或缺空氣的情況下劇烈地分解,因此,存放及外理氣瓶的安全方法應包括以下名點;
接收氣瓶時,確保該氣瓶是用適當的顏色、附有正克制的標簽、及並無漏氣跡象。
將氣瓶存放於陰涼和通風的地方,遠離任何熱源或火種;使用中的氧氣瓶亦應與進行焊接及切割的位置保持一定的距離。 無訟在貯存或使用期間須將氣瓶豎立安放,並穩固地固定於堅穩的支撐物上。 在切實可行范內,把貯存氣瓶的數量減至最低,並符合相關法律的要求。 小心處理氣瓶,切勿拋擲或猛力加以碰撞。
若發現氣瓶受到損壞,立即通知供貨商。移動氣瓶時,應使用特為此而設計的有輪手推車,並把氣瓶穩固地系於手推車上,以防止氣閥受到損壞及減低受傷的危險。
保障健康與通風設備
進行氣體焊接及火焰切割時,採用適當的個人防護施和安全工作程序,能減低由輻射和體力處理操作所導致的灼傷及其它損傷等危險,至於減低由過程發出的危險煙霧或氣體而危險健康方面,則應首先採用合適的工程式控制制措施通風設備。
通風設備為清除過程中發出的危險煙霧和氣體,及為工人供應新鮮空氣,提供一個有效的方法,所需的通風設備應依據工地環境、工作量及過程中發出的危險煙霧或氣體等因素來評估,而危險煙霧則包括由鉛、鎘鈹和鋅等金屬所衍生的煙霧。
一般的通風設備
當該焊接及切割工作並不經常進行且短暫,同時不會發出有毒煙霧,並在空曠地方或通風良好的廠房內進行,一般的通風設備(以採用機械方法為佳)已足應付所需。
局部抽氣
若該焊接及切割工作涉及繁重的戶內生產,或過程發出有毒霧或氣體,則須採用局部抽氣的通風設備,而抽氣罩應設於盡可能接近該作業的位置,以便有效地排去有毒煙霧。
個人防護用品 眼部防護
以氧炔火焰進行的焊接及切割工作為《工廠安全衛生條例》的指明工序,工廠須為進行該工序及可能受到影響的工人適當的提供以下的眼部防護:
認可護眼用具,如眼罩、面盔、眼鏡、面罩等; 認可護盾,如頭盔、手提護盾等; 認可固定護盾,如護屏等。
防護衣物
防護衣物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工人,免受吹管的火焰、灼熱的熔渣或工件所灼傷,應依據該焊接及切割工作的工作量、性質及位置而選用適當的防護衣物,包括面罩、圍裙、手套、安全鞋、鞋罩等。
呼吸器
為使工人避免吸入有毒煙霧,呼吸器能提供額外的保護,但採用呼吸器只可作為輔助而並非替代有效的通風系統。在密閉空間進行焊接及切割工作時,除設有有效的通風系統外,亦應為工人提供供氣式呼吸器。
一般安全工作方法
以下的工作方法,為訂立一套適用於氣體焊接及火焰切割工作的安全作業程序,提供一般性的指引: 作業前的准備
評估有關作業的危險情況,以便選用適當的工程式控制制措及個人防護設備,特別注意個別序的情況,如處理大型工件、高空作業、密閉空間內作業等。 訂立安全作業程序。 為工人提供指導及培訓。
確保工作的地方潔凈,並已採取適當的防火措施。 進行設備的用前檢查。
『陸』 焊接與切割安全要求
你好,焊接與熱切割的安全要求一般從以下幾個大方面著手,
1,安全用電
2,防火防爆
3,個人防護
望採納。
『柒』 在焊電焊是最需要注意什麼對於身體需要做什麼防護
電焊是工業生產中極為常用的一種生產工藝。由其產生的光、熱、煙塵等對操作工人帶來很多危害及危險。這些危險包括:對只呼吸系統的危害、對皮膚及服裝的危害、對視力的危害,此外,還有可能引起火災及觸電事故等。現就電焊工的 身體防護 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1、改善作業場所的通風狀況,加強煙塵凈化處理。 通風方式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其中機械通風的除塵、排毒效果較好,因而在自然通風較差的場所,封閉或半封閉結構焊接時,必須有機械通風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手工電弧焊場所,特別在夏天使用風扇直接吹散煙塵通風,這會造成煙塵彌漫整個車間,危害更大。目前常見的機械通風就是用工業風扇將產生的煙塵驅散,這種方法的缺點就是驅散的煙塵其實還是存在在車間內,只是不集中在某個區域而已。所以,一些條件好的工廠開始陸續安裝煙霧凈化器,將煙霧收集並進行凈化。這種方法除了能夠保護操作工及車間內的其他員外,還可以保護大氣環境。煙霧凈化器根據安裝方法可以分為固定式與移動式。 2、呼吸防護 加強焊工的 呼吸防護 ,可以有效地防止焊接時產生的有毒氣體和粉塵的危害。焊接作業人員必須使用符合職業病衛生要求的防塵面罩、防塵口罩, 3M口罩 中的8515型即是一種效果好的經濟型口罩;若在封閉或半封閉機構內工作時,還需佩戴使用送風面罩,當然,這種方式目前並不多。而且很遺憾的是,很多工廠的電焊作業甚至沒有戴任何口罩,這一方面是工廠可能沒有此方面的預算,另一方面也是操作工嫌麻煩,缺乏職業健康意識。希望有電焊作業的各方,從政府到工廠管理層直到焊工本身,都 來注重這個問題。 3、眼面保護 電焊所產生的弧光對視力的刺激很大,所以視力防護是在電焊工藝中普遍運用的一種方式。選擇護目鏡或 焊工面罩 主要一是考慮到對視力、面部的保護,同時也要考慮到佩戴的便利程度、舒適度、及在不同光線下轉換明暗度的方便性。中國目前一般採用手持式的簡易面罩,操作極為不方便。這里推薦一些相對比較新的產品,以更好地保護視力或者給工作帶來更大的便利或者增加焊工的舒適性。當前比較好的當屬自變光的面罩了,進口產品中巴固面罩的OSE evolution、OSC 系列可以推薦,當然,價格比較貴,現在也有一些國產品牌可以替代。在自變化產品之後,這里推薦巴固面罩的BD-2720系列的經濟型面罩,性價比比較高。如果焊接工作不是長時間的,只是偶爾進行的,推薦巴固BD-1150 電焊護目鏡 ,佩戴與操作方便。 4、手部防護 由於手部接近焊花,所以選擇好的 電焊手套 很重要,選擇手套要考慮其隔熱、耐磨、防止飛濺物燙傷、阻擋輻射、同時有一定的絕緣性,還有操作的靈活度等因素。對於普通的手工焊作業,這里推薦 代爾塔的205515焊工手套 。對於TIG焊,則推薦威特仕手感寶(Sofoflex)手套,其獨特的「無縫食指」設計, 提升食指的耐用度及可以更靈活地輸送直徑極小的焊條和操作極輕小的焊炬能。 5、足部防護 對於足部及鞋襪褲子的防護,可以佩戴焊工腳蓋或者鞋蓋,該產品可以有效地防護焊花飛濺及燙傷燙壞。
『捌』 金屬焊接和熱切割作業人員應該遵守哪些基本安全要求
你好,金屬焊接和熱切割作業人員應該遵守如下要求:
(1)從事金屬焊接和熱回切割作業答人員應熟知本作業安全技術規程及有關安全知識,並經過專門培訓考核,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後方可上崗操作。嚴禁無證上崗
(2)焊、割場所必須有消防設施,並保證其處於完好狀態;
(3)保證工作場所有足夠照明,光線充足;
(4)工作前應檢查焊機、電線等設備器具是否完好,作業場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工作結束後應拉下焊機閘刀、切斷電源,關好氣體瓶閥和減壓閥,防止留下隱患;
(5)風力超過5級時,禁止露天進行焊接和氣割作業。
望採納,謝謝。
『玖』 金屬焊接與熱切割作業的安全操作規程有哪些
金屬焊接(切割)工安全操作規程
金屬焊接(切割)工是金屬焊接(切割)作業場所的安全直接責任者,對本崗位安全負責,金屬焊接(切割)工必須熟練掌握其操作規程及相關專業知識,並依法經過培訓,取得操作資格證,持證上崗。
(一)崗位職責
1、在金屬焊接(切割)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規章、標准和技術規范。
2、積極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操作安全知識和業務培訓,掌握其操作規程及相關專業知識,增強金屬焊接(切割)能力。
3、嚴格執行工藝過程和操作規程。
4、認真對作業現場進行安全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如實向上級匯報並積極處理。
5、經常檢查電焊機接地是否可靠,熟悉焊接設備、氧氣、乙炔的性能,確保在金屬焊接(切割)過程中安全可靠。
6、不準焊接和切割受力構件和有內壓的容器,焊割裝過易燃、易爆物品或油類的容器時,應先清洗干凈,並將所有蓋口打開,向上方經檢查合格後,方可進行工作。
7、在焊接工作場所不得存有煤油、汽油或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否則不得進行焊接工作。
8、有權制止、糾正他人的不安全行為,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並採取應急措施後撤離作業場所。
9、雨霧天,不得在露天場所進行電焊工作。
10、工作結束時,要立即切斷電源,盤好電源線,清掃場地仔細認真地檢查工作現場,確認無安全隱患後,方可離開工作現場。
11、在金屬焊接(切割)工作場所,按規定要求配備所需消防器材。
12、氧氣瓶、乙炔瓶間距5米以上,距明火距離10米以上,確保在作業過程中安全。
13、金屬焊接(切割)工必須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14、必須遵章守紀,杜絕「三違」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