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切割成cell是什麼意思
㈠ 矽片為什麼要切去一邊,切出來的邊叫啥
確定晶向,切斷面粘接碳棒或者玻璃,安裝於設備固定。
簡單來說就是確定晶向,以利於將來切割,設計圖形時要考慮這一點,再要問深入一點,就要看看書了。
三極體一般用111面,MOS一般110面
這樣做的原因是跟摻雜、腐蝕等後期製作有關,而且,不同晶向的外層電子的活躍性不一樣,勢能也不一樣。
其實早期的矽片並不切邊,但隨著微電子業發展開始切邊,原因如下:) W2 i: J; `& n$ W% L* M1 s
1, 微電子器件在晶圓上可以做n多個,需切割下來,而單晶硅生長是有晶向要求的,切割沿某一方向好切不亂裂,就是專業上稱的解理面.切邊就告訴您解理方向.
2, 矽片分N型和P型,有規范的切邊還告知您它是n型電特性還是p型電特性,, u$ J2 z/ h" \9 ~- O
3, 現在微電子生產己經自動化,例如光刻的曝光若沒有切邊定位,那麼掩膜版與晶片圖型會相差180度或某種不定位置,生產效率會很低...,
4, 矽片的用途很多,除了n/p還要有晶向,例如做mems要求腐蝕各向異性會用到<110>等晶向,而mos產品為減小表面態影響要求用<100>晶向...
總之,晶圓的主對准邊和副對准邊的標准組合會告訴用片人它是什麼導電類型和晶向,是個身份標識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㈡ 晶圓是什麼
晶圓是微來電子產業的行業術語之一。自
高純度的硅(純度,99.99.....99,小數點後面9-11個9),一般被做成直徑6英寸,8英寸或者12英寸的圓柱形棒。
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把這些硅棒用激光切割成極薄的矽片(圓形),然後在上面用光學和化學蝕刻的方法把電路、電子元器件做上去,做好之後的每片矽片上有大量的一片片的半導體晶元(小規模電路或者三極體的話,每片上可以有3000-5000片),這些加工好的圓形矽片就是晶圓。
之後它們將被送到半導體封裝工廠進行封裝,之後的成品就是我們看到的塑封集成電路或者三極體了。
㈢ 晶圓是什麼提煉的
硅是由沙子所精練出來的,晶圓便是硅元素加以純化(99.999%),接著是將這些純硅製成長硅晶棒,成為製造積體電路的石英半導體的材料,經過照相製版,研磨,拋光,切片等程序,將多晶硅融解拉出單晶硅晶棒,然後切割成一片一片薄薄的晶圓。我們會聽到幾寸的晶圓廠,如果硅晶圓的直徑越大,代表著這座晶圓廠有較好的技術。另外還有scaling技術可以將電晶體與導線的尺寸縮小,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在一片晶圓上,製作出更多的硅晶粒,提高品質與降低成本。所以這代表6寸、8寸、12寸晶圓當中,12寸晶圓有較高的產能。當然,生產晶圓的過程當中,良品率是很重要的條件。
晶圓是指硅半導體積體電路製作所用的硅晶片,由於其形狀為圓形,故稱為晶圓;在硅晶片上可加工製作成各種電路元件結構,而成為有特定電性功能之IC產品。晶圓的原始材料是硅,而地殼表面有用之不竭的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礦石經由電弧爐提煉,鹽酸氯化,並經蒸餾後,製成了高純度的多晶硅,其純度高達0.99999999999。晶圓製造廠再將此多晶硅融解,再於融液內摻入一小粒的硅晶體晶種,然後將其慢慢拉出,以形成圓柱狀的單晶硅晶棒,由於硅晶棒是由一顆小晶粒在熔融態的硅原料中逐漸生成,此過程稱為「長晶」。硅晶棒再經過研磨,拋光,切片後,即成為積體電路工廠的基本原料——硅晶圓片,這就是「晶圓」。
㈣ 晶圓切割的由來
晶體硅在加工出來之後,為了方便光雕設備,所以有一定的規格,一內般是盤狀的,很大一片容;成品晶元的面積很小(例如CPU的晶元面積差不多和小拇指的指甲那麼大,CPU算是我見到最大的晶元了),光雕是批量的,一大塊上全部雕好之後,就需要一塊一塊切下來,然後繼續加工,然後測試,封裝,包裝····
㈤ 半導體中名詞「wafer」「chip」「die」的聯系和區別是什麼
一、半導體中名詞「wafer」「chip」「die」中文名字和用途
①wafer——晶圓
wafer 即為圖片所示的晶圓,由純硅(Si)構成。一般分為6英寸、8英寸、12英寸規格不等,晶片就是基於這個wafer上生產出來的。晶圓是指硅半導體集成電路製作所用的硅晶片,由於其形狀為圓形,故稱為晶圓;在硅晶片上可加工製作成各種電路元件結構,而成為有特定電性功能的集成電路產品。
②chip——晶元
一片載有Nand Flash晶圓的wafer,wafer首先經過切割,然後測試,將完好的、穩定的、足容量的die取下,封裝形成日常所見的Nand Flash晶元(chip)。晶元一般主要含義是作為一種載體使用,並且集成電路經過很多道復雜的設計工序之後所產生的一種結果。
③die——晶粒
Wafer上的一個小塊,就是一個晶片晶圓體,學名die,封裝後就成為一個顆粒。晶粒是組成多晶體的外形不規則的小晶體,而每個晶粒有時又有若干個位向稍有差異的亞晶粒所組成。晶粒的平均直徑通常在0.015~0.25mm范圍內,而亞晶粒的平均直徑通常為0.001mm數量級。
二、半導體中名詞「wafer」「chip」「die」的聯系和區別
①材料來源方面的區別
以硅工藝為例,一般把整片的矽片叫做wafer,通過工藝流程後每一個單元會被劃片,封裝。在封裝前的單個單元的裸片叫做die。chip是對晶元的泛稱,有時特指封裝好的晶元。
②品質方面的區別
品質合格的die切割下去後,原來的晶圓就成了下圖的樣子,就是挑剩下的Downgrade Flash Wafer。這些殘余的die,其實是品質不合格的晶圓。被摳走的部分,也就是黑色的部分,是合格的die,會被原廠封裝製作為成品NAND顆粒,而不合格的部分,也就是圖中留下的部分則當做廢品處理掉。
③大小方面的區別
封裝前的單個單元的裸片叫做die。chip是對晶元的泛稱,有時特指封裝好的晶元。cell也是單元,但是比die更加小 cell <die< chip。
(5)晶圓切割成cell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半導體基本介紹
半導體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半導體在消費電子、通信系統、醫療儀器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如二極體就是採用半導體製作的器件。無論從科技或是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半導體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
今日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如計算機、行動電話或是數字錄音機當中的核心單元都和半導體有著極為密切的關連。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有硅、鍺、砷化鎵等,而硅更是各種半導體材料中,在商業應用上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
半導體晶元的製造過程可以分為沙子原料(石英)、硅錠、晶圓、光刻,蝕刻、離子注入、金屬沉積、金屬層、互連、晶圓測試與切割、核心封裝、等級測試、包裝等諸多步驟,而且每一步里邊又包含更多細致的過程。
㈥ 晶圓是如何切割成片的
用晶圓切割機切割,用水來切割的
㈦ 晶圓是什麼
晶圓是微電子產來業的行業術語自之一。
高純度的硅(純度,99.99.....99,小數點後面9-11個9),一般被做成直徑6英寸,8英寸或者12英寸的圓柱形棒。
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把這些硅棒用激光切割成極薄的矽片(圓形),然後在上面用光學和化學蝕刻的方法把電路、電子元器件做上去,做好之後的每片矽片上有大量的一片片的半導體晶元(小規模電路或者三極體的話,每片上可以有3000-5000片),這些加工好的圓形矽片就是晶圓。
之後它們將被送到半導體封裝工廠進行封裝,之後的成品就是我們看到的塑封集成電路或者三極體了。
㈧ 什麼是晶圓級晶元尺寸封裝
晶圓級晶元封裝技術是對整片晶圓進行封裝測試後再切割得到單個成品晶元的回技術,封裝後的晶元答尺寸與裸片一致。
WL-CSP 與傳統的封裝方式不同在於,傳統的晶片封裝是先切割再封測,而封裝後約比原晶片尺寸增加20%;而WL-CSP則是先在整片晶圓上進行封裝和測試,然後才劃線分割,因此,封裝後的體積與IC裸晶元尺寸幾乎相同,能大幅降低封裝後的IC 尺寸.
到維庫電子通查一下吧
㈨ 什麼是晶圓
本概況晶圓是指硅半導體集成電路製作所用的硅晶片,由於其形狀為圓形,故稱為晶圓;在硅晶片上可加工製作成各種電路元件結構 晶圓,而成為有特定電性功能之IC產品。晶圓的原始材料是硅,而地殼表面有用之不竭的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礦石經由電弧爐提煉,鹽酸氯化,並經蒸餾後,製成了高純度的多晶硅,其純度高達99.999999999%。晶圓製造廠再把此多晶硅融解,再於融液里種入籽晶,然後將其慢慢拉出,以形成圓柱狀的單晶硅晶棒,由於硅晶棒是由一顆晶面取向確定的籽晶在熔融態的硅原料中逐漸生成,此過程稱為「長晶」。硅晶棒再經過切段,滾磨,切片,倒角,拋光,激光刻,包裝後,即成為積體電路工廠的基本原料——硅晶圓片,這就是「晶圓」。 [編輯本段]晶圓的基本原料硅是由石英沙所精練出來的,晶圓便是硅元素加以純化(99.999%),接著是將些純硅製成硅晶棒,成為製造積體電路的石英半導體的材料,經過照相製版,研磨,拋光,切片等程序,將多晶硅融解拉出單晶硅晶棒,然後切割成一片一片薄薄的晶圓。會聽到幾寸的晶圓廠,如果硅晶圓的直徑越大,代表著這座晶圓廠有較好的技術。另外還有scaling技術可以將電晶體與導線的尺寸縮小,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在一片晶圓上,製作出更多的硅晶粒,提高品質與降低成本。所以這代表6寸、8寸、12寸晶圓當中,12寸晶圓有較高的產能。當然,生產晶圓的過程當中,良品率是很重要的條件。http://ke..com/view/76100.htm
㈩ 晶圓是什麼
晶圓是製造IC的基本原料
硅是由沙子所精練出來的,晶圓便是硅元素加以純化(.999%),接著是將這些純硅製成長硅晶棒,成為製造積體電路的石英半導體的材料,經過照相製版,研磨,拋光,切片等程序,將多晶硅融解拉出單晶硅晶棒,然後切割成一片一片薄薄的晶圓。我們會聽到幾寸的晶圓廠,如果硅晶圓的直徑越大,代表著這座晶圓廠有較好的技術。另外還有scaling技術可以將電晶體與導線的尺寸縮小,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在一片晶圓上,製作出更多的硅晶粒,提高品質與降低成本。所以這代表6寸、8寸、12寸晶圓當中,12寸晶圓有較高的產能。當然,生產晶圓的過程當中,良品率是很重要的條件。
晶圓是指硅半導體積體電路製作所用的硅晶片,由於其形狀為圓形,故稱為晶圓;在硅晶片上可加工製作成各種電路元件結構,而成為有特定電性功能之IC產品。晶圓的原始材料是硅,而地殼表面有用之不竭的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礦石經由電弧爐提煉,鹽酸氯化,並經蒸餾後,製成了高純度的多晶硅,其純度高達0.99999999999。晶圓製造廠再將此多晶硅融解,再於融液內摻入一小粒的硅晶體晶種,然後將其慢慢拉出,以形成圓柱狀的單晶硅晶棒,由於硅晶棒是由一顆小晶粒在熔融態的硅原料中逐漸生成,此過程稱為「長晶」。硅晶棒再經過研磨,拋光,切片後,即成為積體電路工廠的基本原料——硅晶圓片,這就是「晶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