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激光切割 » 限制性內切酶切割什麼

限制性內切酶切割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07 04:03:41

❶ 限制性內切酶有幾類各有什麼特點

根據限制酶的結構,輔因子的需求切位與作用方式,可將限制酶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第一型(Type I)、第二型(Type Ⅱ)及第三型(Type Ⅲ)。

第一型限制酶

同時具有修飾(modification)及識別切割(restriction)的作用;另有識別(recognize)DNA上特定鹼基序列的能力,通常其切割位(cleavage site)距離識別位(recognition site)可達數千個鹼基之遠。例如:EcoB、EcoK。

第二型限制酶

只具有識別切割的作用,修飾作用由其他酶進行。所識別的位置多為短的迴文序列(palindrome sequence);所剪切的鹼基序列通常即為所識別的序列。是遺傳工程上,實用性較高的限制酶種類。例如:EcoRI、HindⅢ。

第三型限制酶

與第一型限制酶類似,同時具有修飾及識別切割的作用。可識別短的不對稱序列,切割位與識別序列約距24-26個鹼基對。例如:HinfⅢ。

(1)限制性內切酶切割什麼擴展閱讀

限制性內切酶分類性質

根據酶的功能特性、大小及反應時所需的輔助因子,限制性內切酶可分為兩大類,即I類酶和Ⅱ酶。最早從大腸桿菌中發現的EcoK、EcoB就屬於I類酶。其分子量較大;反應過程中除需Mg2+外,還需要S-腺苷-L甲硫氨酸、ATP;在DNA分子上沒有特異性的酶解片斷,這是I、Ⅱ類酶之間最明顯的差異。

因此,I類酶作為DNA的分析工具價值不大。Ⅱ類酶有EcoR I、BamH I、Hind Ⅱ、Hind Ⅲ等。其分子量小於105道爾頓;反應只需Mg2+;最重要的是在所識別的特定鹼基順序上有特異性的切點,因而DNA分子經過Ⅱ類酶作用後,可產生特異性的酶解片斷,這些片斷可用凝膠電泳法進行分離、鑒別。

限制性內切酶識別DNA序列中的迴文序列。有些酶的切割位點在迴文的一側(如EcoR I、BamH I、Hind等),因而可形成粘性末端,另一些Ⅱ類酶如Alu I、BsuR I、Bal I、Hal Ⅲ、HPa I、Sma I等,切割位點在迴文序列中間,形成平整末端。

❷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的原理和方法是什麼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的原理: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作用於雙鏈DNA的磷酸二酯回鍵,這種酶能識別特定的鹼基答序列,並且有特定的切割位點。

不同的限制性內切酶作用方式都不一樣。不過大體來說,限制性內切酶都能夠特異性識別並結合核酸的特殊反向迴文序列(Inverted repeat palindromes ),然後催化斷裂核苷酸鏈。

❸ 限制性內切酶是什麼

在生物體內有一類酶,它們能將外來的DNA切斷,即能夠限制異源DNA的侵入並使之失去內活力,容但對自己的DNA卻無損害作用,這樣可以保護細胞原有的遺傳信息。由於這種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內部進行的,故名限制性內切酶(簡稱限制酶)

❹ 限制酶切割什麼序列

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限制性內切酶: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識別並切割特異專的雙鏈屬DNA序列的一種內切核酸酶。
首先,它是一種酶,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其次,他是具有選擇性的,可以在DNA的雙鏈上找到與自己特定的粘性末端,並進行切割,沒有說限制性內切酶具體是切割什麼DNA序列,因為DNA的序列是多種多樣的,對於每3個脫氧核糖核苷酸(它由磷酸 脫氧核糖 鹼基構成 由於鹼基的不同分為 A核苷酸 G核苷酸 C 核苷酸 T核苷酸 )而言,組合形式多樣,所以就有多樣的限制性內切酶與之對應,從而達到切割DNA鏈的作用...

希望給你幫助

❺ 什麼是限制性內切酶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識別並切割特異的雙鏈DNA序列的一種內切核酸酶。

[別名] Endodeoxyribonuclease

[酶反應] 限制性內切酶能分裂DNA分子在一限定數目的專一部位上。它能識別外源DNA並將其降解。

[單位定義] 在指明pH與37℃,在0.05mL反應混合物中,1小時消化1μg的λDNA的酶量為1單位。

[性狀] 製品不含非專一的核酸水解酶(由10單位內切酶與1μg λDNA,保溫16小時所得的凝膠電泳圖譜的穩定性表示)。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命名;一般是以微生物屬名的第一個字母和種名的前兩個字母組成,第四個字母表示菌株(品系)。例如,從Bacillus amylolique faciens H中提取的限制性內切酶稱為Bam H,在同一品系細菌中得到的識別不同鹼基順序的幾種不同特異性的酶,可以編成不同的號,如HindII、HindIII,HpaI、HpaII,MboI、MboI等。

在生物體內有一類酶,它們能將外來的DNA切斷,即能夠限制異源DNA的侵入並使之失去活力,但對自己的DNA卻無損害作用,這樣可以保護細胞原有的遺傳信息。由於這種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內部進行的,故名限制性內切酶(簡稱限制酶)。限制酶是基因工程中所用的重要切割工具。科學家已從原核生物中分離出了許多種限制酶,並且已經商品化,在基因工程中廣泛使用。根據限制酶切割的特點,可將它們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切割部位無特異性的;另一類是可特異性地識別核苷酸序列,即只能在一定的DNA序列上進行切割。這種能被特異性識別的切割部位都具有迴文序列,也就是在切割部位,一條鏈正向讀的鹼基順序與另一條鏈反向讀的順序完全一致。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多數是後一類酶。限制酶在特定切割部位進行切割時,按照切割的方式,又可以分為錯位切和平切兩種。錯位切一般是在兩條鏈的不同部位切割,中間相隔幾個核苷酸,切下後的兩端形成一種迴文式的單鏈末端,這個末端能與具有互補鹼基的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連結,故稱為黏性末端。這種酶在基因工程中應用最多。另一種是在兩條鏈的特定序列的相同部位切割,形成一個無黏性末端的平口。

在基因操作過程中,除了限制酶以外,還要用一系列的酶類,才能完成全過程。例如,鹼性磷酸酯酶、DNA多聚酶、末端轉移酶、多核苷酸酶、逆轉錄酶等。這些酶都有各自特殊的催化功能,現在都有商品出售,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選用。

簡短定義:

DNA限制性內切酶:
生物體內能識別並切割特異的雙鏈DNA序列的一種內切核酸酶。它可以將外來的DNA切斷的酶,即能夠限制異源DNA的侵入並使之失去活力,但對自己的DNA卻無損害作用,這樣可以保護細胞原有的遺傳信息。由於這種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內部進行的,故名限制性內切酶(簡稱限制酶)。

❻ 什麼是限制性內切酶

限制性內切酶是能夠識別並附著雙鏈DNA分子中特定脫氧核苷酸序列,並由此切割DNA雙鏈磷酸二酯鍵的一類酶,並由此產生的兩種切割末端,粘性末端和平齊末端。

影響限制性內切酶活性的因素有多種,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導致酶切反應的失敗,除了常見的底物濃度、反應溫度等因素,還有以下三種需額外注意。

1、保護鹼基

酶蛋白在進行切割時,需占據識別位點兩邊的若干個鹼基,被稱為保護鹼基。

2、質粒高級結構

部分限制性內切酶無法切割高級結構的質粒,這時候就需適當加大酶的使用量,或用可適應高級結構的限制酶線性化質粒後再行切割。

3、甲基化保護

甲基化是細菌用來保護自己的基因序列不被內源性內切酶切割的一種機制。常見甲基化:Dam+、Dcm+、EcoKI+、EcoBI+與CpG(真核細胞)等。在實驗中一定要注意宿主細胞的甲基化信息。

(6)限制性內切酶切割什麼擴展閱讀

限製作用實際就是限制酶降解外源DNA ,維護宿主遺傳穩定的保護機制。

甲基化是常見的修飾作用,可使腺嘌呤A和胞嘧啶C甲基化而受到保護。通過甲基化作用達到識別自身遺傳物質和外來遺傳物質的目的。所以,能產生防禦病毒侵染的限制酶的細菌,其自身的基因組中可能有該酶識別的序列,只是該識別序列或酶切位點被甲基化。

但並不是說一旦甲基化,所有限制酶都不能切割。大多數限制酶對DNA甲基化敏感,因此當限制酶目標序列與甲基化位點重疊時,對酶切的影響有3種可能,即不影響、部分影響、完全阻止。

對甲基化DNA的切割能力是限制酶內在和不可預測的特性,因此,為有效的切割DNA,必須同時考慮DNA甲基化和限制酶對該類型甲基化的敏感性。另外,大部分商業限制酶如今專門用於切割甲基化DNA。

❼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的原理和方法

以DNA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為例
1DNA限制性內切酶相關簡介編輯
生物體內能識別並切割特異的雙鏈序列的一種內切核酸酶。它是可以將外來的DNA切斷的酶,即能夠限制異源DNA的侵入並使之失去活力,但對自己的DNA卻無損害作用,這樣可以保護細胞原有的遺傳信息。由於這種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內部進行的,故名限制性內切酶(簡稱限制酶)。
2DNA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原理編輯
限制性內切酶能特異地結合於一段被稱為限制性酶識別序列的DNA序列之內或其附近的特異位點上,並切割雙鏈DNA。它可分為三類:
Ⅰ類和Ⅲ類酶在同一蛋白質分子中兼有切割和修飾(甲基化)作用且依賴於ATP的存在。Ⅰ類酶結合於識別位點並隨機的切割識別位點不遠處的DNA,而Ⅲ類酶在識別位點上切割DNA分子,然後從底物上解離。
Ⅱ類由兩種酶組成: 一種為限制性內切核酸酶(限制酶),它切割某一特異的核苷酸序列; 另一種為獨立的甲基化酶,它修飾同一識別序列。Ⅱ類中的限制性內切酶在分子克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它們是重組DNA的基礎。絕大多數Ⅱ類限制酶識別長度為4至6個核苷酸的迴文對稱特異核苷酸序列(如EcoRⅠ識別六個核苷酸序列:5'- G↓AATTC-3'),有少數酶識別更長的序列或簡並序列。Ⅱ類酶切割位點在識別序列中,有的在對稱軸處切割,產生平末端的DNA片段(如SmaⅠ:5'-CCC↓GGG-3');有的切割位點在對稱軸一側,產生帶有單鏈突出末端的DNA片段稱粘性末端,如EcoRⅠ切割識別序列後產生兩個互補的粘性末端。
示意圖:
5'…G↓AATTC…3' →5'… G AATTC…3'
3'…CTTAA↑G …5' →3'… CTTAA G…5'

3影響因素編輯
影響條件
DNA純度、緩沖液、溫度條件及限制性內切酶本身都會影響限制性內切酶的活性。大部分限制性內切酶不受RNA或單鏈DNA的影響。
處理方法
當微量的污染物進入限制性內切酶貯存液中時,會影響其進一步使用,因此在吸取限制性內切酶時,每次都要用新的吸管頭。如果採用兩種限制性內切酶,必須要注意分別提供各自的最適鹽濃度。
若兩者可用同一緩沖液,則可同時水解。
若需要不同的鹽濃度,則低鹽濃度的限制性內切酶必須首先使用,隨後調節鹽濃度,再用高鹽濃度的限制性內切酶水解。也可在第一個酶切反應完成後,用等體積酚/氯仿抽提,加0.1倍體積3mol/L NaAc和2倍體積無水乙醇,混勻後置-70℃低溫冰箱30分鍾,離心、乾燥並重新溶於緩沖液後進行第二個酶切反應。
4DNA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圖譜編輯
圖譜簡介
DNA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圖譜,又稱DNA的物理圖譜,它由一系列位置確定的多種限制性內切酶酶切位點組成,以直線或環狀圖式表示。在DNA序列分析、基因組的功能圖譜繪制、DNA的無性繁殖、基因文庫的構建等工作中,建立限制性內切酶圖譜都是不可缺少的環節,近年來發展起來的RFLP(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技術更是建立在它的基礎上。
構建方法
構建DNA限制性內切酶圖譜有許多方法。通常結合使用多種限制性內切酶,通過綜合分析多種酶單切及不同組合的多種酶同時切所得到的限制性片段大小來確定各種酶的酶切位點及其相對位置。酶切圖譜的使用價值依賴於它的准確性和精確程度。
製作過程
在酶切圖譜製作過程中,為了獲得條帶清晰的電泳圖譜,一般DNA用量約為0.5-1μg。限制性內切酶的酶解反應最適條件各不相同,各種酶有其相應的酶切緩沖液和最適反應溫度(大多數為37℃)。對質粒DNA酶切反應而言,限制性內切酶用量可按標准體系1μg DNA加1單位酶,消化1-2小時。但要完全酶解則必須增加酶的用量,一般增加2-3倍,甚至更多,反應時間也要適當延長。希望能幫到你O(∩_∩)O哈哈~

❽ 限制性內切酶是什麼意思

在生物體內有一類酶,它們能將外來的DNA切斷,即能夠限制異源DNA的侵入並使之失去活力,但對自己的DNA卻無損害內作用,這樣可以保護細胞原有的遺傳信息.由於這種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內部進行的,故名限制性內切酶(簡稱限制酶).限制酶是基因工程中所用的重要切割工具.科學家已從原核生物中分離出了許多種限制酶,並且已經商品化,在基因工程中廣泛使用.

根據限制酶切割的特點,可將它們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切割部位無特異性的;另一類是可特異性地識別核苷酸序列,即只能在一定的DNA序列上進行切割.這種能被特異性識別的切容割部位都具有迴文序列,也就是在切割部位,一條鏈正向讀的鹼基順序與另一條鏈反向讀的順序完全一致.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多數是後一類酶.

❾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到底能切割什麼,什麼是限制性

不可抄以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是識別並切割特異的雙鏈dna序列的一種內切核酸酶。它能識別雙鏈分子的某種特定核苷酸序列,使每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開,而且只能切割dna,不能切割rna。另外,根據酶的專一性也能得出答案

❿ 什麼是限制性內切酶它識別和切割DNA分子有何特點

限制來性內切酶是一種可以源特異性識別特定的DNA位點並對該DNA分子進行切割的一種酶。它識別的位點一般為迴文序列,有這個位點就會切,但不一定是在特異性位點附近切割(可能會將具有這個位點的DNA隨意切割,也可能只在位點附近或位點處切割,要看這種內切酶的類型)。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