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伯利採用的是什麼切割
❶ 請問金佰利和金伯利的區別在哪裡
問題太不清楚了吧
直接點:金佰利的佰和金伯利的伯不一樣。
呵呵
❷ 金伯利鑽石採用什麼切工
大品牌的鑽戒基本都是最好的3EX的切工。
❸ 蒂芙尼此次新品切割鑽石石採用什麼方式切割的呢
切割鑽石主要是採用梨形切割、圓形明亮式切割和枕形切割鑽石,展現鑽石自然華彩。
❹ 鑽石是用什麼切割的
目前常見的鑽石切割方式有三種:
一,沿著鑽石本身的解理方向劈鑽。
拓展資料:
對於明亮型切割而言,標準的切割方式是57面體切割。
如下各個部位的稱謂請參考鑽石的4C標准:
冠部(CROWN):鑽石上面的部分稱為冠部,包括1個桌面(TABLE)、8個星面(STAR FACET)、8個風箏面(BEZEL FACET)與16個上腰面(UPPER GIRDLE FACET),總共33個切面
腰圍(GIRDLE):鑽石最寬的部位,也是分割鑽石上面的冠部與底下亭部的交界處,腰圍是珠寶鑲嵌時用來固定鑽石的地方。
亭部(PAVILION)鑽石下面的部分稱為亭部,也就是從腰圍以下到鑽石尖端的部分。包括16個腰面(LOWER GIRDLE FACET)、8個亭部切面(PAVILION FACET)與1個最底下的尖底面(CULET),總共25個切面;因為鑽石並不一這有尖底面,所以無尖底面的鑽石亭部只有24個切面,切面總數為57個切面。
明亮型切割以下常見的切割方法
對於同等大小凈度的鑽石而言,品牌之間除了用鑲嵌方法突出自己經典的加工工藝以外,也漸漸用獨特的切割方式來章顯自己的切割技藝。新奇的切割方法都可以申請專利。不過要說多新奇倒也說不上,不過是以上一些切割方法的融合,對切割機器的要求倒是很高。
參考資料:網路-鑽石切割
❺ 金伯利岩的發現和開采
金伯利是南非的小鎮,1867年世人首次在那裡發現蘊藏金剛石的母岩,於是將這種岩石命名為金伯利岩,其中含金剛石的佔20%~30%,具工業價值的不足5%。具有工業意義的含金剛石金伯利岩體,主要分布在南非、波札那、扎伊爾、澳大利亞、俄羅斯和中國等國。中國的金剛石的地質勘查工作始於20世紀50年代,已發現金伯利岩脈有400餘條,分布於遼寧、山東、新疆3省,雖部分含金剛石,但具工業價值的極少。
1866年,世界金剛石的找礦史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在南非第一次發現金剛石。到1870年直接參加找金剛石的人數達到5萬多人。 先後在奧蘭治河及其支流發現了規模大、品位高的金剛石砂礦。1870年首次發現了含金剛石的金伯利岩岩筒「亞赫斯豐坦」岩筒和「杜托依茨潘」岩筒。1871年在金伯利城附近又發現了世界著名的「金伯利」、「德比爾斯」和「伯特豐坦」3個岩筒,並由此產生了「金伯利岩」的命名。
在1870年以前,世界各國發現的金剛石都產自砂礦。南非一個最大的「普列米爾」金伯利岩岩筒發現於1902年,該岩筒1903年投產以來,截止上世紀70年代末巳采出金剛石7800萬克拉。該岩筒還產出了許多著名的大金剛石,如最大的寶石金剛石「庫利南」等。該岩筒金剛石種類也十分豐富,達1000多種,且金剛石質量很好, 寶石級金剛石約佔55%。19世紀中葉以來,南非就取代了巴西,成為世界上金剛石的主要產地。
1907年,美國地質學家賈諾特(Janot)在扎伊爾普查金礦時在奇米尼納河的沖積物中偶然發現一顆重量0.1克拉的金剛石。 此後,人們用類似淘金的方法又找到許多金剛石砂礦。經過30多年的勘查工作,不僅找到了世界上最豐富的殘坡積和沖積砂礦,並於1946年在姆布吉瑪伊市附近發現了第一批金伯利岩岩筒群。 此後不久,在姆布吉瑪伊市西南30km處的基布阿地區又找到了新的金伯利岩岩筒群。自1953年以後,扎伊爾的金剛石產量超過了南非,一躍成為世界上產出金剛石最多的國家。
1908年在納米比亞(西南非洲)發現了金伯利岩岩筒。後來的勘查工作證明,這里蘊藏著世界上最大的濱海金剛石砂礦,金剛石的質量也最好,寶石級金剛石約佔95%。
20世紀以來,在非洲許多國家陸續發現了金剛石。1910年在利比利亞,1912年在安哥拉,1913年在坦尚尼亞和中非共和國,1919年在迦納,1929年在象牙海岸,1930年在獅子山,1955年在馬里,1967年在波札那等國家都找到了金剛石。這些國家發現的主要都是金剛石砂礦,只有少數是金伯利岩原生礦床。
坦尚尼亞在1913年就發現金剛石。 此後近30年時間內雖找到200多個金伯利岩岩體,但大多不含有金剛石。直到1940年,在辛陽加地區由加拿大地質學家J.T.威廉森採用重砂追索法找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含金剛石的金伯利岩岩筒, 命名為「姆瓦杜伊」岩筒, 該岩筒地表面積146萬平方米, 估計金剛石儲量約有5000萬克拉。
波札那從1955年開始用重砂法進行金剛石普查找礦,經過10多年的大量工作,直到1967年才發現世界第二大金伯利岩岩筒「歐拉帕」岩筒。1973年又發現了富含寶石級金剛石的「傑旺年」岩筒。從此,波札那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剛石生產國。
俄羅斯和前蘇聯找尋和發現金剛石礦床, 更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歷史過程。 俄羅斯第一顆金剛石是1829年在烏拉爾的含金、鉑砂礦中發現的。此後,在一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中,一直圍繞烏拉爾這個地區普查和尋找金剛石, 除發現少量金剛石砂礦外, 始終沒有找到金剛石原生礦床。1937年,著名地質學家B.C.索波列夫將西伯利亞地台和盛產金剛石的南非地台對比,發現二者地質特徵十分相似,據此推測在西伯利亞地台可能存在有金伯利岩型原生金剛石礦床。從1945年開始,蘇朕在西伯利亞地台進行金剛石普查找礦,經過10年的工作,直到1954年沿達爾登河用鎂鋁榴石作為標志礦物進行重砂追索,才發現第一個金伯利岩岩筒-「閃光」岩筒。 1955年以後,該區又陸續發現許多金伯利岩岩筒。這樣,到1971年以後,蘇聯的金剛石產量就超過南非,僅次於扎伊爾,躍居為世界第二位。
澳大利亞1851年在東南部的新南威爾士用採金船開采黃金和錫石砂礦時首次發現金剛石。經歷一個多世紀以後,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將金剛石找礦的重點地區由東部轉移到西北部,在西澳的金伯利地區發現了一批含金剛石的金伯利岩岩筒。其中最大一個岩筒地表面積84萬平方米,金剛石含量較高,質量也較好。特別是1979年又發現了金剛石原生礦床的新類型-鉀鎂煌斑岩型金剛石原生礦床, 使澳大利亞一躍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剛石產地。值得指出的是,澳大利亞「阿蓋爾」岩管中含有一定數量的色澤鮮艷的玫瑰色和粉紅色的寶 石級金剛石,屬稀世珍寶,平均每克拉金剛石售價超過3000美元。其中一顆重3.5克拉的玫瑰色高凈度優質寶石級金剛石銷售價達到350萬美元。此外,還發現數量極少的藍色寶石級金剛石。
新疆省和田地區墨玉縣發現金剛石 1945年,墨玉縣出土了一顆重0.5克拉的金剛石,被一個蘇聯人收購,存放在蘇聯莫斯科展覽館內。1963年為我國駐蘇大使館發現,將此事轉告國家地質部,地質部又責成新疆地質局調查,調查任務交給駐和田第寸』地質大隊。經過二十多年的訪問調查,終於在1984年證實了這一事實。{日出土地點不是原來所記載的波朋村,而是在吐斯阿克其。吐斯阿克其距和田65公里,距墨玉縣城40公里。 1984年10月17目,墨玉縣前進公社二管理區三大隊二小隊社員買賣提奴爾麻木提在吐斯阿克其發現第二顆金剛石。這顆金剛石重O.2028克拉,主晶形為八而體,晶棱彎曲呈弧形,略帶黃棕色,透明。在紫外線下不發光;x射線下發天藍色,經自治區地質局鑒定,確為金剛石。 1985年7月6日,吐斯阿克里再傳喜訊,墨玉縣金礦職工王峻青在該地距地面2.5米深處,發現~顆重O.221克拉的金剛石。這樣,吐斯阿克其先後出土金剛石三顆。金剛石是碳在高溫度高壓下形成的結晶體,為自然界最硬的礦物,硬度lO,~-般川作高級研磨切割材料,亦用作首飾。孕育於地球深處人們常說百煉成鋼,鑽石的形成條件,要比其苛刻嚴酷何止千倍!早在億萬年前,地球誕生之初, 距地表150—200公里的地幔深處,存在著高達1000度至1300度的高溫,約4500——60000個大氣壓。在這樣的高溫、極高氣壓及還原(缺氧)環境下,碳原子才結晶成為珍貴的鑽石。這種條件極其罕見,地球數十億年形成的鑽石也極其珍貴有限。
她在地球深處沉睡了億萬年,一直等待著來到人間的機會。劇烈火山的爆發,讓這一切變成可能。 火山噴發形成了獨特的金伯利岩管,讓岩漿像一台升降機一樣,攜帶著150公里深處的鑽石及其他岩石和礦物,一起向上穿過地幔,沖破地殼,來到地表。他們以鑽石毛坯(原石)形式,被人類所發現和開采 。
歷經千切萬磨 終現美麗光芒
並不是所有的鑽石原石,都能成為首飾級鑽石。在開采出的金剛石中,平均只有百分之二十達到寶 石級,而其他百分之八十隻能用於工業。要得到1克拉鑽石的原石,需要250噸的金伯利岩,而且最終也只能打磨出大約20至50分的鑽石成品。從大量原礦中被精心遴選出鑽石毛坯,被運往美國、印度、以色列、比利時等鑽石加工切割基地。在這里,她們要完成從鑽石毛坯(原石)到稀世珍寶的蛻變。歷經上千次的切割、打磨和拋光,鑽石的克拉數在不斷損失,但其潔凈度日臻完美,顏色和光澤也日漸晶瑩剔透、熠熠生輝。無數個光潔如鏡的切面,讓鑽石折射出耀眼奪目、令人陶醉的美麗光芒。
❻ 金伯利鑽石的企業理念
上海金伯利鑽石有限公司堅持嚴謹務實、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致力於每一個環節的精準把握。1995年,率先在業內提出六保服務--保真、保質、保價、保換、保修、保洗,用優良的品質、優質的服務營造中國鑽石專家的品牌形象。其中公司獨有的全國范圍內終身保換服務更是想消費者所想,體現了金伯利親情化、人性化的服務理念。 在金伯利的鑽石世界裡,璀璨是唯一的顏色,精雕細琢是最高的切工,真誠是最純的凈度,品質永遠是沉甸甸的分量。作為專業的鑽石首飾生產銷售企業,公司的鑽石切磨中心和首飾鑲嵌中心,配有從國外引進的專業設備,各類專業技師、技術工人1000餘人。從鑽石切磨、首飾鑲嵌到配貨銷售,整個生產流程嚴格按照國際標准操作,並由專職檢驗人員監督,經過層層檢驗,以確保產品質量。 金伯利始終相信專業人做專業事,堅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嚴格按照企標及國標的規定,完善工藝流程,從生產的第一個環節加強質量管理。 生產過程中的每道工序,都由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技師嚴格把關,產品經過多次分檢,最後總檢,杜絕有任何問題的產品進入市場。 金伯利鑽石均採用世界頂級的比利時完美切割工藝,每一顆都經過精確計算、精心設計和完美切割拋磨,所以鑽石顆顆光芒閃耀、火彩照人。除了來自極品鑽石產地南非之外,優質切工是決定金伯利鑽石璀璨火彩的重要因素。金伯利鑽石分布在全國各地的600多家專營店所經營的優質鑽石,均採用世界頂級的比利時完美切割工藝,每一顆都經過精確計算、精心設計和完美切割拋磨,使光線充分折射出鑽石頂面,所以鑽石顆顆光芒閃耀、火彩照人。一顆鑽石的價值不菲,除了它的有形價格,還包含著它的無形價值。
❼ 我上次去通靈,他們說是比利時切工,但金伯利也說是比利時切的,到底哪個是真的
哪個都是詩梵諾切工,或者叫藍色火焰切工,不過我還是喜歡叫他發大財切工,給你張圖片,自己看看,就明白這種廉價切工了。
❽ 是不是只有金伯利鑽石是比利時的切割工藝
國內任何一家珠寶品牌的鑽石,絕大部分都是從裸鑽商手上進貨的,裸鑽商的裸鑽來源一般為印度、香港及深圳。
金伯利不是看貨商,沒有資格到DTC英國總部拿裸鑽或者原石。
金伯利的量還沒有達到讓比利時的鑽石切割廠來專門為它切割鑽石,周大福都沒有這樣的特權。
我N多朋友都在金伯利做過看石員(看石員:是一個職位,專門幫公司挑選裸鑽的人)。
他們說每一家的鑽石都有看,只是看品質而已,不管來源的。
香港的品牌只有以下幾個:周大福、謝瑞麟、周生生、六福;金至尊算半個,因為它源自香港但被深圳的老闆收購了。
其餘的如;周大生、喜福、周六福、金大福、香港六福、六六福等等,都不是香港的品牌,都是深圳的,諸多英國法國的品牌,其實也是深圳的。
通靈TESIO確實是被國外的一家珠寶品牌收購了。
最後想告訴你的是,鑽石的切割造型有圓鑽形、心形、水滴形、橄欖形、橢圓形、祖母綠形
以及方形。這7種切割方式都源自於比利時。所以說,凡是鑽石,都可以說是比利時切工。
但是購買的鑽石,是不是在比利時切割的,好像沒有人能證明啊,
是不是比利時完美切工也不好說。
印度人切割的鑽石也是採用比利時的切割方法,但是印度的裸鑽卻是切工最差的。
關鍵是要自己多看鑽石的火彩,火彩越亮越大切工越好。
滿意給分吧
❾ 金伯利鑽石怎麼樣
「金伯利鑽石」品牌在1995年進入中國,是中國第一家以鑽石為主營的專業品牌公司。金伯利鑽石品牌來源於鑽石的歷史淵源,1870年,人們在南非發現了孕育鑽石的母岩-金伯利岩。從此,「金伯利」成為了鑽石的代名詞。而金伯利鑽石公司則是率先注冊了「金伯利」這個商標,經過20多年的發展,金伯利鑽石現今已經擁有800多家的專營店,並且銷售網路及辦公機構遍布中國大陸、香港、加拿大及比利時等海內外市場。那金伯利鑽石的品質是不是也非常優異呢?答案是肯定的。
金伯利與普通品牌鑽石的區別分析
一、原胚
1、金伯利鑽石原胚
金伯利是孕育鑽石的母岩,1870年在南非的金伯利鎮故被發現而出名,經過千挑萬選,鑽石的品質****。
2、普通鑽石原胚
普通鑽石不能像金伯利鑽石,能夠保證每顆鑽石都是高貴卓越的出身,普通的鑽石可能會產生比例失調,是不規則的便宜毛胚鑽。
二、切工
1、金伯利鑽石切工
金伯利的鑽石享譽全球,傳承5個世紀的大品牌,採用獨特的鑽石切工,保證每個鑽石面都釋放出璀璨的火彩,充分體現鑽石的晶瑩剔透,堪稱「瑰寶」。
2、普通鑽石切工
普通鑽石的切工會刻意保留毫無價值的克拉重量,這樣就會喪失鑽石真正的價值與美感,因此導致市面上出現「魚眼效應」、「煙囪鑽石」等廉價切工的鑽石,欺騙消費者。
三、工藝
1、金伯利鑽石工藝
金伯利的鑽石品牌建立了嚴格的質量標准以及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鑽石在提煉過程中經過上百道工序,質量嚴格把關。而且鑽石出品前更有資深的鑽石大師親自鑒定,以確保每一件鑽飾達到精確、嚴格的標准。
2、普通鑽石工藝
普通鑽石的工藝就很粗糙,為了降低成本,鑽石的拋光打磨工藝不考究亮度、視覺效果、時間久了還會出現斷裂、褪色等問題。
❿ 金伯利是哪裡的品牌
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中國本土的民族企業,正在走向全世界。
正如HRD總裁,喬治布萊斯專所說的:很為金伯屬利鑽石感到驕傲,這是一個民族品牌,正在走向全世界,也同樣在比利時安特衛普非常的有名氣,金伯利鑽石在安特衛普也成立了公司,所以能直接在安特衛普購買到世界上最好的鑽石。
從95年至今已經走過16個春秋,現如今擁有800多家專營店,銷售網路遍布全國。鑽石都是從比利時進口的,採用的安特衛普切工。
2010年比利時歐盟館官方鑽石合作夥伴,產品在展廳中展出,飾品作為簡訊抽獎禮品。
2011年,董事長獲比利時最高國家榮譽「利奧波德騎士勛章」,從勛章設立至今的一百多年歷史里,只有兩位華人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