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切割斷絲後怎麼調整補償
A. 線切割怎樣補償
補償是指你割工件的時候,因為你的線碰到工件的是銅絲的外圍,而你割的時內候拿數是以你銅絲容的中心來定,所以你必須除去銅絲的半徑,假如你要保留左邊的,你銅絲就必須得往右邊移去銅絲的一半,相反,假如你要保留又邊的工件,你就必須往左邊移!另外就是加上你放電的參數,給於一定的放電間隙.如為某一凹模配切凸模,配合間隙要求為0.02mm,鉬絲半徑0.06mm,放電間隙為0.01,求切割凸模的間隙補償量.如果配合的雙面間隙為0.02mm,凸模間隙補償量為+0.06mm.
如果配合是單面間隙為0.02mm,凸模間隙補償量為+0.05mm.
B. 中走絲線切割的補償應該怎麼補
計算線切割機床的補償值要說難也不是很難,這關鍵取決於線切割機床的性能特點,能量大就加一點,如果是擁有多年技術的操作人員的話,那麼久對此是很熟悉的,下面是計算的公式:電極絲的線半徑+放電間隙 =補償值。
其實也就是一根線從實物上面拉過去,如果沒有補償,那麼就會比實際要小一些,如果有補償那麼就會跟圖檔上面的一樣。計算線切割的補償值不能使用公式不能用實際的數值來套用。
在線切割程序加工的時候,補償量Δ的計算方法為:Δ=電極絲半徑+電火花單邊放電間隙±模具單邊配合間隙,單邊的放電間隙對於線切割機來說,一般是0.01mm,一般的模具時能滿足要求的,如果要是對於高精度的模具來說,來套用這個方法就不行,編制高精度模具程序的時候,應該需要根據模具的具體要求來決定,需要適合的修改單邊放電的間隙並且考慮一定的研磨量,這樣步進大大的提高了模具的效率,也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
以上就是蘇州漢奇數控專家介紹的中走絲線切割的補償值來怎麼計算的方法,另外提示,不是所有的線切割機器都能適用,但是公式都是一樣的,可以先試著用廢料來切割。
C. 線切割補償怎麼補
補償量 打 0.03mm 按照制實際補償量是0.14mm鉬絲+0.02mm放電間隙=0.16mm/2 這是雙邊間隙所以得除2 結果就是0.08mm 。現在放大0.1mm 就把0.16-0.1mm=0.06mm/2就是 這是割孔。如果不補償的話孔就會大0.16mm 。 自己思考下吧
D. 線切割快走絲鉬絲補償是怎麼補的
很簡單,
首先
,
你的鉬絲是0.18的沒錯吧,就打個比喻,一根線從一個實物上面拉過去版,如果沒有補權償的話,就會比你電腦上面的要小,所以呢,就得要把補償給打上就會跟圖檔上面一樣拉,就是
把鉬絲的半徑加上火花值就可以拉,明白了嗎?
E. 線切割18絲如何補償
鉬絲位18絲加上放電間隙2絲就是20絲,打個比方:割一個10MM乘10MM的正方形,如果不回加補償他割出來的答就是9.8乘9.8,那是因為鉬絲的圓心只會走你畫圖的寬度的那條線,沒有加鉬絲半徑(想讓孔大10絲鉬絲向圓內偏0.05MM)
F. 線切割中途斷絲怎麼處理
如果設計的程序是回到原點的,可以空放到原點後換好新絲後,可以從頭開始割專或者反割屬。若設計的程序不是回到原點的,需要空放完後反割,進行換絲。
斷絲過程開始於加工過程的不穩,加工不穩定促放電在一點上集中,放電集中又引起放電在時間上密集。這就使輸入間隙的能量增加且集中於一點,造成局部高溫,致使電極絲被燒斷。斷絲的全部過程."斷絲的原因斷絲的直接原因是輸入間隙的熱負載增加且集中在一點上。
而起因是加工過程的不穩定.既然斷絲的起因是加工過程的不穩定,那麼根據加工過程不穩定的信號,採取有效措施使之盡快進入穩定狀態,才是從根本上克服斷絲問題的方法。
(6)線切割斷絲後怎麼調整補償擴展閱讀:
線切割加工原理
1、線切割——數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的簡稱。
2、工作原理:利用移動的金屬絲作工具電極,並在金屬絲和工件間通以脈沖電流,利用脈沖放電的腐蝕作用對工件進行切割加工的。
3、由於它利用的是絲電極,因此,只能作輪廓切割加工。
G. 線切割中走絲補償方法
這個問題要和你的機床配套,因為你的機床的精度和本身有很多關聯的,不能單靠別人給你的片側去決定,有時就是固定的片側也會變的,多做點筆記,多留點心就可以做好的,你可以先試割幾個做個筆記調節下就可以了,
H. 線切割中走絲怎麼打補償
如果你是割420高的話~那你就別忙乎了!!基本上中走絲修刀的極限就120高。。。。
I. 線切割機床加工中斷絲怎麼處理
1、開始切割工件即斷絲產生原因:
a、進給不穩,開始切入速度太快或電流過大。
b、切割時,工作液沒有沒有正常噴出。
c、鉬絲在貯絲筒上繞絲松緊不一致,造成局部抖絲厲害。
d、導輪及軸承已磨損或導輪軸向及徑向跳動大,造成抖絲厲害。
e、線架部擋絲棒沒調整好,擋絲位置不合適造成疊絲。
f、工件表面有毛刺,氧化皮或銳邊。
排除措施:
a、剛開始切入,速度應稍慢些,而視工件的材料厚薄,漸調整速度至合適位置。
b、排除工作液沒有正常噴出的故障。
c、盡量綳緊鉬絲,使之消除抖動現象(必要時可調整導輪位置,使鉬絲完全落入導輪中間槽內)。
d、如果綳緊鉬絲、調整導輪位置效果不明顯,則應更換導輪或軸承(導輪和軸承一般3~6個月更換一次)。
e、檢查鉬絲在擋絲棒位置是否接觸或靠向里側。
f、去除工件表面的毛刺,氧化皮和銳邊等。
2、在切割過程中突然斷絲產生原因:
a、貯絲筒換向時斷絲的主要原因是,貯絲筒換向時沒有切斷高頻電源,致使鉬絲燒斷。
b、工件材料熱處理不均勻,造成工件變形,夾斷鉬絲。
c、脈沖電源電參數選擇不當。
d、工作液使用不當,太稀或太臟,以及工作液流量太小。
e、導電塊或擋絲棒與鉬絲接觸不好,或已被鉬絲割成凹痕,造成卡絲。
f、鉬絲質量不好或已霉變發脆。
排除措施:
a、排除貯絲筒換向不切斷高頻脈沖電源的故障。
b、工件材料要求材質均勻,並經適當熱處理,使切割時不易變形,且切割效率高,不易斷絲。
c、合理選擇脈沖電源電參數。
d、經常保持工作液的清潔,合理配製工作液。
e、調整導電塊或擋絲棒位置,必要時可更換導電塊或擋絲棒。
f、更換鉬絲,切割較厚工件要使用較粗的鉬絲加工。
J. 數控切割機切割割縫補償值如何設置
對於數控切割機切割軌跡的編程方面,軌跡的行走方向、起點位置都會對於最終的切割質量產生直接影響,一般優秀的切割軌跡要能保證良好的切割質量,又能盡量減少切割時間和燃氣用量。比如等離子切割時最大限度減少抬槍空行的距離節省時間,火焰切割時,由於火焰空行時不熄火,減少距離也意味著減少燃氣用量。
一:首先對數控切割機切割軌跡的順序及方向的安排。原則上存在內外輪廓的圖形要先切割內輪廓然後外輪廓,外輪廓的切割方向上要先將預留部分少的部分先切割。如果一個板面存在多種零件的切割下料,切割的先後順序要盡量減少熱變形,按照先小後大、先里後外的順序統一安排。
二:其次是切割引入、引出線的設置。為了達到良好的切割效果,建議用戶在編輯切割軌跡時都要設置引入線和引出線,如果對工件的要求不是太高或者有後期的加工處理可以不設引線直接切割。引線設置的原則是將一條軌跡斷開並延伸至預留區或廢料內,引線的長度至少要大於一個割縫的寬度。
三:最後是割縫補償,對於補償量的大小需要綜合考慮數控切割機切割方式、切割厚度以及切割速度,補償量為割縫寬度的一般。一般來說,火焰切割10mm以上和等離子切割6mm以內的板材,在其他工藝參數合適的情況下,其割縫寬約在2mm左右,其補償量可以在1-1.2mm較為合適,如果要特別精準還是建議用戶去試切割,實際測量割縫的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