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激光切割 » 切割的籽料如何判定

切割的籽料如何判定

發布時間: 2021-02-11 00:13:11

⑴ 誰會切料子,重要事情說三遍,切籽料,切籽料

你這塊牌子應該是青花籽料大料切牌。肯定不是青海料的青花,青海料的青花有淡淡的紫色,我們叫煙青色。也不是青花山料,且末的山料也不是這個樣子的。籽料的青花!

⑵ 什麼是籽料 以及如何辨別籽料

經過自然的長期風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再經雨水沖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乾涸,在河床中採集的玉塊稱為籽料。在岩層中以人工開採的稱山料,山料的品質並不是很好。高質量的和田玉籽料均采自和田河中,它經過長時間的河水漂流變得細膩晶瑩、如凝如脂,才成為著名的和田玉。 籽玉其中最珍貴的白玉是羊脂玉,凝如白脂。目前1公斤羊脂玉價值30萬元以上。真正的羊脂玉,不僅白若羊脂,且絕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達到羊脂級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敵的。羊脂玉取得難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可以這樣說,現在就是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精絕之品羊脂玉。而現如今自稱羊脂玉的,其實大多數是高白色的山玉或子玉。如市面上時常看到的所謂羊脂玉,如不帶皮的,大部分為高白的山料。 和田玉器的市場價格分析:羊脂玉最高、籽料高、山流水次之、山料更次之。 辨別和田籽料的真假皮第一種: 拋光料加假皮 難分辨指數★☆☆☆☆ 第一眼就看到那顏色太不自然了.最多的是橘紅色,這類籽料基本沒汗毛孔.料子也透.大多為次品料,非和田玉.一般玩家都可以分辨的出,賣家不會在行家面前拿出來.這類東西大多歸納為一個箱子.所以建議入行未深的朋友遇到這類賣家要表現出很懂的樣子才不會被蒙. 第二種 次品籽料滾後加皮 難分辨指數★★☆☆☆ 初級加皮法,分辨這類料就需要仔細看上面的汗毛孔,一般賣家會搽上很多發膠,難以看清,要放自然光下用布使勁搽後再仔細辨別,有的料子上面會看見機械痕跡.皮色較第一種自然.可也難不倒有經驗的買家.這類假皮同上沒有層次或浮於表面,或類似糖霜.也好辨別. 第三種 山料滾成籽料模樣加皮掩蓋痕跡 難分辨指數★★★☆☆ 一般體現為大件.有時候我們會看見肉質較好的材料,重量都在1公斤以上,可是上了假皮.本來那塊料就可以賣上好價錢,但是為什麼賣家還會上假皮呢?有好幾種可能,有的希望賣上更高的價錢,可是行家裡手都看的出來是假皮啊!在反復咨詢了玉器廠資深師傅以後,毛塞頓開.做這類假皮只是一種障眼法,把行家裡手的注意力轉移到皮上,使其疏忽了料子的真假,其實這種所謂的籽料是由山料或山流水模仿籽料的樣子切割、雕琢,可以說是以假亂真.特別是在賣家那種日光燈下更難辨別.不過經過玉器師傅加工成山籽也就野雞變鳳凰了. 第四種 皮上加皮 難分辨指數★★★★☆ 這類假皮一般做在上等籽料上,在本身帶皮,皮色不艷麗的情況下在自然皮上加色,從而達到皮色鮮艷,價格翻倍的效果,也可稱為加強皮這類假皮層次分明,有真有假,極難分辨!或許可以帶些84洗滌液反復檫洗,不過現在做假皮的原料更新教快,不是所有假皮都可以用84洗掉的.有時行家裡手都會被這些皮子所迷惑,舉棋不定. 第五種 用礦物質做物理假皮 難分辨指數★★★★★ 這類假皮是最高檔的了,只會運用到高檔籽料上,一般為羊脂級的.他利用生成籽料皮的天然礦物質用一種重金難求的配方縮短皮子形成時間,在很短時間里使材料上形成他想要的各種皮色,如果說前幾種皮子還可以用84或其他洗滌用品辨別的話,這種皮子是用什麼辦法都辨別不了的,屬於高級做法,一般賣家都無法獲得此配方.顧購買低端材料時是不會遇到此類情況的。不過這種假皮在某種程度上講也屬於真皮了,假亦真時,真亦假。 和田籽料之鑒別A、籽料作假:和田玉籽料由於長期受河水沖刷、浸潤、取天之靈氣,地之精華,其精華內蘊,細膩無暇,體態滋潤。上等白籽料晶瑩如脂,這種質感和光澤是其他白玉所不及的。 人造籽料,通常做假的方法是:把山料玉或其他相似玉石甚至大理石等切割打磨,做出籽玉的外形,再輔之以染色做皮而成。當然,對這種做假,鑒定不是難事。天然籽玉表面系在河流中經年累月地被水沖,砂磨,既潤澤又到處充滿像毛膚一樣的細小砂眼,形成的是凹凸不平的麻皮坑,並且外形弧線非常自然,而人工的假籽玉必然會留下生硬的痕跡。 B、皮色作假:和田籽玉外表分布的一層褐紅色或褐黃色玉皮,因此習慣上稱為皮色籽玉。有秋梨、蘆花、棗紅、黑等等顏色,琢玉藝人以各種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籽、虎皮籽、棗皮紅、灑金黃、黑皮籽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帶有此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麗。利用皮色可以製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稱為得寶。 和田籽玉色皮的形態各種各樣,有的成雲朵狀,有的為脈狀,有的成散點狀。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很薄(約厚1MM),系氧化所致。自古以來,同等的帶皮色的籽料價格要比不帶皮色的籽料貴得多。自然燦爛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徵,也是真貨的標志。 市場上既有做假的籽玉在招搖撞騙,當然就有造假皮的籽玉在到處誘惑消費者。帶皮色的玉等於籽玉這本是一種較粗略鑒別籽玉的方法,現在卻被造假者利用為欺騙手段------有些是假籽玉做皮色,也有的是真籽玉做皮色(由於有些籽玉的原料質地,顏色不夠好,為了賣個好價錢而做皮)。 一般做假皮的方法是先將玉料燒熱,而後放入深色的顏料等化學染劑中浸泡。使其浸入變色。做假的皮色一般給人的感覺是顏色生硬,不活,不自然,由於運用高溫,原料表邊所產生的裂紋中吃進的顏色也不自然,同那些受大自然熏陶和氧化而形成的天然皮色相比完全不一樣。人工處理假皮色的方法有很多,所以需要我們非常仔細的去識別。下面介紹的,是玉器愛好者總結出的從皮色毛孔看和田玉籽料的幾條有效方法。 和田玉無論如何造假,總還有讓人識破的地方。比如從皮色及滾料識別入手,當可窺見一二。 一、活皮。真籽料在河水中經千萬年沖刷磨礪,自然受沁,它會在質地軟松的地方沁入顏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這種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它的顏色浸入玉內有層次感,
過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覺是一致的。皮上的顏色應是由深入淺,裂隙上的顏色應是由淺到深。其實好玉是不長皮的,即便有,也是星星點點,或在細小的裂子里。 二、死皮。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愛玉者喜愛各種皮色的傾向。造假皮的方法是絕密的,但據說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綿吸足染料,把玉放在裡面,再設法滲透。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環境下受沁的金屬鹽同樣的東西,大多是棗紅皮。這種皮浮於表面,顏色太鮮艷,無過渡的自然層次感,且干澀,不滋潤。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質疏鬆的地方,叫死皮。這種皮色用開水一燙就容易掉色變淡。 三、滾料。市場上多見冒充籽料的滾料。滾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羅斯料、岫玉料的下腳料小塊,放入滾筒機內滾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後再染假皮冒充。造假者甚至把大塊山料開成小料磨光。 四、汗毛孔。汗毛孔在這里是一個代用詞。有無汗毛孔,是鑒別真假籽料的真招。真正的籽料,無論多麼細膩,它的表面,會有無數細細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膚上的汗毛孔。這種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表面現象,絕不是人工可以偽造出來的,在十倍放大鏡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用汗毛孔來鑒別真假籽料非常有效。因為滾料上面有滾磨過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沒有自然狀態下的汗毛孔。 掌握了皮色、滾料及汗毛孔的基本知識,鑒別籽料真假,當不會很難了。

⑶ 如何辨別和田籽料

和田籽料 第一種: 和田玉籽料拋光料加假皮 難分辨指數★☆☆☆☆ 第一眼就看到那顏色太不自然了.最多的是橘紅色,這類籽料基本沒汗毛孔.料子也透.大多為次品料,非和田玉.一般玩家都可以分辨的出,賣家不會在行家面前拿出來.這類東西大多歸納為一個箱子.所以建議入行未深的朋友遇到這類賣家要表現出很懂的樣子才不會被蒙. 第二種 次品籽料滾後加皮 難分辨指數★★☆☆☆ 初級加皮法,分辨這類料就需要仔細看上面的汗毛孔,一般賣家會搽上很多發膠,難以看清,要放自然光下用布使勁搽後再仔細辨別,有的料子上面會看見機械痕跡.皮色較第一種自然.可也難不倒有經驗的買家.這類假皮同上沒有層次或浮於表面,或類似糖霜.也好辨別. 第三種 山料滾成籽料模樣加皮掩蓋痕跡 難分辨指數★★★☆☆ 一般體現為大件.有時候我們會看見肉質較好的材料,重量都在1公斤以上,可是上了假皮.本來那塊料就可以賣上好價錢,但是為什麼賣家還會上假皮呢?有好幾種可能,有的希望賣上更高的價錢,可是行家裡手都看的出來是假皮啊!在反復咨詢了玉器廠資深師傅以後,毛塞頓開.做這類假皮只是一種障眼法,把行家裡手的注意力轉移到皮上,使其疏忽了料子的真假,其實這種所謂的籽料是由山料或山流水模仿籽料的樣子切割、雕琢,可以說是以假亂真.特別是在賣家那種日光燈下更難辨別.不過經過玉器師傅加工成山籽也就野雞變鳳凰了. 第四種 皮上加皮 難分辨指數★★★★☆ 這類假皮一般做在上等籽料上,在本身帶皮,皮色不艷麗的情況下在自然皮上加色,從而達到皮色鮮艷,價格翻倍的效果,也可稱為「加強皮」這類假皮層次分明,有真有假,極難分辨!或許可以帶些84洗滌液反復檫洗,不過現在做假皮的原料更新教快,不是所有假皮都可以用84洗掉的.有時行家裡手都會被這些皮子所迷惑,舉棋不定. 第五種 用礦物質做物理假皮 難分辨指數★★★★★ 這類假皮是最高檔的了,只會運用到高檔籽料上,一般為羊脂級的.他利用生成籽料皮的天然礦物質用一種重金難求的配方縮短皮子形成時間,在很短時間里使材料上形成他想要的各種皮色,如果說前幾種皮子還可以用84或其他洗滌用品辨別的話,這種皮子是用什麼辦法都辨別不了的,屬於高級做法,一般賣家都無法獲得此配方.顧購買低端材料時是不會遇到此類情況的。不過這種假皮在某種程度上講也屬於「真皮」了,假亦真時,真亦假。 作假和田籽料 A、籽料作假:和田玉籽料由於長期受河水沖刷、浸潤、取天之靈氣,地之精華,其精華內蘊,細膩無暇,體態滋潤。上等白籽料晶瑩如脂,這種質感和光澤是其他白玉所不及的。 人造籽料,通常做假的方法是:把山料玉或其他相似玉石甚至大理石等切割打磨,做出籽玉的外形,再輔之以染色做皮而成。當然,對這種做假,鑒定不是難事。天然籽玉表面系在河流中經年累月地被水沖,砂磨,既潤澤又到處充滿像毛膚一樣的細小砂眼,形成的是凹凸不平的麻皮坑,並且外形弧線非常自然,而人工的假籽玉必然會留下生硬的痕跡。 B、皮色作假:和田籽玉外表分布的一層褐紅色或褐黃色玉皮,因此習慣上稱為皮色籽玉。有秋梨、蘆花、棗紅、黑等等顏色,琢玉藝人以各種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籽、虎皮籽、棗皮紅、灑金黃、黑皮籽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帶有此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麗。利用皮色可以製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稱為得寶。 和田籽玉色皮的形態各種各樣,有的成雲朵狀,有的為脈狀,有的成散點狀。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很薄(約厚1MM),系氧化所致。自古以來,同等的帶皮色的籽料價格要比不帶皮色的籽料貴得多。自然燦爛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徵,也是真貨的標志。 市場上既有做假的籽玉在招搖撞騙,當然就有造假皮的籽玉在到處誘惑消費者。「帶皮色的玉等於籽玉」這本是一種較粗略鑒別籽玉的方法,現在卻被造假者利用為欺騙手段------有些是假籽玉做皮色,也有的是真籽玉做皮色(由於有些籽玉的原料質地,顏色不夠好,為了賣個好價錢而做皮)。 一般做假皮的方法是先將玉料燒熱,而後放入深色的顏料等化學染劑中浸泡。使其浸入變色。做假的皮色一般給人的感覺是顏色生硬,不活,不自然,由於運用高溫,原料表邊所產生的裂紋中吃進的顏色也不自然,同那些受大自然熏陶和氧化而形成的天然皮色相比完全不一樣。人工處理假皮色的方法有很多,所以需要我們非常仔細的去識別。 下面介紹的,是玉器愛好者總結出的從皮色毛孔看和田玉籽料的幾條有效方法。 和田玉無論如何造假,總還有讓人識破的地方。比如從皮色及滾料識別入手,當可窺見一二。 一、活皮。真籽料在河水中經千萬年沖刷磨礪,自然受沁,它會在質地軟松的地方沁入顏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這種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它的顏色浸入玉內有層次感,過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覺是一致的。皮上的顏色應是由深入淺,裂隙上的顏色應是由淺到深。其實好玉是不長皮的,即便有,也是星星點點,或在細小的裂子里。 二、死皮。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愛玉者喜愛各種皮色的傾向。造假皮的方法是絕密的,但據說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綿吸足染料,把玉放在裡面,再設法滲透。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環境下受沁的金屬鹽同樣的東西,大多是棗紅皮。這種皮浮於表面,顏色太鮮艷,無過渡的自然層次感,且干澀,不滋潤。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質疏鬆的地方,叫死皮。這種皮色用開水一燙就容易掉色變淡。 三、滾料。市場上多見冒充籽料的滾料。滾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羅斯料、岫玉料的下腳料小塊,放入滾筒機內滾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後再染假皮冒充。造假者甚至把大塊山料開成小料磨光。 四、汗毛孔。汗毛孔在這里是一個代用詞。有無汗毛孔,是鑒別真假籽料的真招。真正的籽料,無論多麼細膩,它的表面,會有無數細細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膚上的汗毛孔。這種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表面現象,絕不是人工可以偽造出來的,在十倍放大鏡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用汗毛孔來鑒別真假籽料非常有效。因為滾料上面有滾磨過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沒有自然狀態下的「汗毛孔」。 掌握了皮色、滾料及汗毛孔的基本知識,鑒別籽料真假,當不會很難了。

⑷ 怎麼樣辨別和田玉和籽料

一、新疆和田玉(白玉)之鑒別;新疆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為主,並含有蛇紋石、石墨、磁鐵等微量礦物質,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色澤。多數為單色玉,少數有雜色。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後呈脂狀光澤,硬度為5.5度至6.4度。新疆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經長期分化分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再經雨水沖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乾涸,在河床中採集的玉塊稱為籽玉,在岩層開採的稱山料,而暴露在山上或已被河水沖下居於上游未經長期沖刷的,則被稱為山流水料。抓住新疆和田玉這些主要特徵,鑒別起來並不難。
二、和田籽料之鑒別;A、籽料作假:新疆和田玉籽料由於長期受河水沖刷、浸潤、取天之靈氣,地之精華,其精華內蘊,細膩無暇,體態滋潤。上等白籽料晶瑩如脂,這種質感和光澤是其他白玉所不及的人造籽料,通常做假的方法是: 把山料玉或其他相似玉石甚至大理石等切割打磨,做出籽玉的外形,再輔之以染色做皮而成。當然,對這種做假,鑒定不是難事。天然籽玉表面系在河流中經年累月地被水沖,砂磨,既潤澤又到處充滿像毛膚一樣的細小砂眼,形成的是凹凸不平的麻皮坑,並且外形弧線非常自然,而人工的假籽玉必然會留下生硬的痕跡。B、皮色作假:和田籽玉外表分布的一層褐紅色或褐黃色玉皮,因此習慣上稱為皮色籽玉。有秋梨、蘆花、棗紅、黑等等顏色,琢玉藝人以各種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籽、虎皮籽、棗皮紅、灑金黃、黑皮籽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帶有此色,但不如新疆和田玉皮色美麗。利用皮色可以製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稱為得寶。和田籽玉色皮的形態各種各樣,有的成雲朵狀,有的為脈狀,有的成散點狀。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很薄(約厚1MM),系氧化所致。自古以來,同等的帶皮色的籽料價格要比不帶皮色的籽料貴得多。自然燦爛的皮色,是新疆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徵,也是真貨的標志。 市場上既有做假的籽玉在招搖撞騙,當然就有造假皮的籽玉在到處誘惑消費者。「帶皮色的玉等於籽玉」這本是一種較粗略鑒別籽玉的方法,現在卻被造假者利用為欺騙手段------有些是假籽玉做皮色,也有的是真籽玉做皮色(由於有些籽玉的原料質地,顏色不夠好,為了賣個好價錢而做皮)。一般做假皮的方法是先將玉料燒熱,而後放入深色的顏料等化學染劑中浸泡。使其浸入變色。做假的皮色一般給人的感覺是顏色生硬,不活,不自然,由於運用高溫,原料表邊所產生的裂紋中吃進的顏色也不自然,同那些受大自然熏陶和氧化而形成的天然皮色相比完全不一樣。人工處理假皮色的方法有很多,所以需要我們非常仔細的去識別。
下面介紹的,是玉器愛好者總結出的從皮色毛孔看新疆和田玉籽料的幾條有效方法新疆和田玉無論如何造假,總還有讓人識破的地方。比如從皮色及滾料識別入手,
一、活皮。真籽料在河水中經千萬年沖刷磨礪,自然受沁,它會在質地軟松的地方沁入顏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這種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它的顏色浸入玉內有層次感,過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覺是一致的。皮上的顏色應是由深入淺,裂隙上的顏色應是由淺到深。其實好玉是不長皮的,即便有,也是星星點點,或在細小的裂子里。
二、死皮。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愛玉者喜愛各種皮色的傾向。造假皮的方法是絕密的,但據說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綿吸足染料,把玉放在裡面,再設法滲透。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環境下受沁的金屬鹽同樣的東西,大多是棗紅皮。這種皮浮於表面,顏色太鮮艷,無過渡的自然層次感,且干澀,不滋潤。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質疏鬆的地方,叫死皮。這種皮色用開水一燙就容易掉色變淡。
三、滾料。市場上多見冒充籽料的滾料。滾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羅斯料、岫玉料的下腳料小塊,放入滾筒機內滾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後再染假皮冒充。造假者甚至把大塊山料開成小料磨光。 四、汗毛孔。汗毛孔在這里是一個代用詞。有無汗毛孔,是鑒別真假籽料的真招。真正的籽料,無論多麼細膩,它的表面,會有無數細細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膚上的汗毛孔。這種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表面現象,絕不是人工可以偽造出來的,在十倍放大鏡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用汗毛孔來鑒別真假籽料非常有效。因為滾料上面有滾磨過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沒有自然狀態下的「汗毛掌握了皮色、滾料及汗毛孔的基本知識,鑒別籽料真假,當不會很難了。那麼如何才能更好的鑒別皮 是不是做上去的還有顏色是不是加上的那
更多可以入手學習好料子,taobao搜:布吉-原石玉

⑸ 怎麼區分和田玉獨籽掛件和切料作品

朝隆合和田玉(taohetianyu)每天准點聊玉~

和田玉獨籽雕件是由一塊渾然天成的和田籽回料直接雕刻而成答,只在雕琢中去掉少量不需要部分。我們市面上經常見到的和田玉掛件大多是大料切的小料雕刻而成,獨籽的成品要比切料掛件收藏價值更高些,那應該如何區分獨籽和切料呢?1、獨籽籽料和田玉獨籽(Hetian jade single seed)指的是未經切割分解、保持玉料體形基本完好的和田玉籽料。獨籽首先必須是是和田玉籽料。將是大塊玉料切割分解成若干小塊再逐個雕琢,這樣就不能稱之為獨籽。特點:獨籽能保留其獨有的天然外型,而且籽料特徵明顯,有一種渾然圓潤、順滑油潤的質感。

2、切料籽料

切料指大的和田玉籽料原石切割下來的料子,通過雕刻成為作品,很多商家給藏家介紹都說是獨籽,因為同是籽料但是獨籽的價格會高於同質量的切料籽料。

特點:切籽不會保留獨籽那樣完整的毛孔、皮色,只會留有簡單的一點點毛孔或皮色,作為籽料的身份證。比如和田玉牌(Hetian jade)都是大料切成的。

怎麼區分和田玉獨籽掛件和切料作品?

來源:朝隆合和田玉,轉載請標注出處!

⑹ 怎麼判定和田玉籽料,山料和戈壁料呢

和田玉包括:籽料、山流水、山料、戈壁料。一般情況下和田玉的質量也按照籽內料容,山流水,山料,戈壁料排列,亞克西和田玉給您建議;


料:風化的山石碎塊被洪水沖向河流中,長期沖蝕而成的鵝卵石。普遍塊頭較小,表面光滑,質地較緻密。常帶由於礦物沁入和沉澱形成的皮色,有自然形成行的「毛孔」。


料:是直接開山而采出的。山料塊度大小不一,有稜角,和籽料相比,山料質地較干,較粳,質量通常不如籽料。
戈壁料:崩落的山石碎塊被沖刷流入河中,有的被帶到了戈壁,就是戈壁料。產量非常少,塊頭一般不大,表面有不規則坑窩,和麻子一樣,質地堅硬。

⑺ 和田玉籽料的鑒別方法

第一,色系辨別,仔料拿在手上,在正常燈光或日光下看,遠看、近看色系都不變,屬於溫潤、柔和的白。山料,在正常燈光或日光下看,近看時白度正常,拿遠看則有點發青的感覺,尤其和仔料樣本放在一起,利用這個方法相比較時,近看、遠看,可以看出差異,由於這個目測法屢試不爽,是很好辨別玉料的方法。無論玉的白度看起來再怎麼白,不屬於和田仔料的玉帶遠看,還是會偏藍或青色系。此法和有無汗毛孔方法同樣適用於有皮色的仔玉。

第二,從籽玉的裂紋來辨認:大家都知道,皮色是籽玉的重要特徵之一,自古以來和田仔玉以皮為貴質虎皮籽,鹿皮籽,秋梨籽,都十分難覓,但是天然形成皮色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玉質緊密純凈的好籽玉根本不會形成皮色,很多的籽玉都沒有皮,很多山料磨光假皮仔已經達到可以亂真的地步,如何鑒別它的真偽呢?這時候,籽玉的裂就成了它的一個重要鑒別標志。籽玉在河床中歷經千百年的沖刷碰撞,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裂,裂隙中往往侵入皮色,這些裂只要不影響主體都是好料. 磨光籽和滾筒料料型相對都十分完美無缺,很少有裂,並且可以看出有多個初始的磨光的切面,所以裂也是辨別真籽玉的標志!

第三, 水草狀侵染,一些仔料表皮呈水草狀侵染,這可以說是仔料鐵的證據,因為這種水草狀侵染不是短時間人工染色能夠形成的,而是幾千甚至幾萬年礦物質侵染的結果。金屬鹽與仔玉長期接觸,沿淺裂隙向兩邊與仔玉的纖維狀結晶體之間發生物質交換,形成這種帶有毛刺狀的水草狀侵染,這是時間的印記,這種侵染潛伏在裂隙兩邊的玉皮之下一點點。水草狀侵染的各種形態見圖。(有加強皮籽料或次品無色籽料染色的,雖有汗毛孔但水草狀侵染現象是做不出來的;還有一種用酸蝕做出來的假汗毛孔,雖染假皮,但水草狀侵染現象是做不出來的)

第四,從籽料的皮色來入手,真籽料是在河水中經千萬年沖刷,自然受沁,只會在質地軟松的地方沁入顏色,在有裂紋的地方顏色比較深。這種皮色是相當的自然,也就是大家總講的活皮。它的顏色浸入玉內有層次感,皮和裡面的玉感覺是一致的。皮上的顏色應是由深入淺,裂隙上的顏色應是由淺到深。不過真正好的籽玉是不長皮的,即使是有,也是星星點點,或在細小的裂子里。那活皮的色是從玉里透出來的。

第五,從汗毛孔辨認,有無汗毛孔,是鑒別真假籽料的重要一點。真正的籽料,無論多麼細膩,它的表面,會有無數細細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膚上的汗毛孔。所以那一般就講汗毛孔.這種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表面現象,絕不是人工可以偽造出來的,在十倍放大鏡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肉眼一般看不到)。用汗毛孔來鑒別真假籽料非常有效。但差非所有全部的籽料都能清楚看見汗毛孔,特別是經過打磨拋光後的成品雕件。 因為滾料上面有滾磨過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沒有自然狀態下的「汗毛孔」。這點百試百靈的啊。

⑻ 怎麼判斷一塊料是和田玉籽料

首先,從玉的質地上講,山流水的玉質和籽玉的玉質也不盡相同,籽玉的質地比山流水的更加細膩,更加溫潤,色彩更豐富。有人又講,這是因為籽料經過水流的沖刷把山料外面的一層粗糙表皮磨掉了,只剩下中間的部分,當然就更好了。
所說的質地不是外面的不好,中間的就好,水流的沖刷是不可能改變玉的質地和顏色的,不可能將粗糙的沖刷成細膩的,也不能把暖色調的沖刷成冷色調的。比如現在很多人為了能將山料賣到籽料的好價格,就不惜造假,將山料稜角切割掉,再放入滾筒機中與砂石一起滾磨,人工磨成的籽玉就這樣做成了。這樣的籽料是不是質地就好了呢?仍然不好,略有經驗的人,一看便知是山料磨出來的。
其次,從皮色上來講,真籽料在河水中經千萬年沖刷磨礪,自然受沁,它會在質地軟松的地方沁入顏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這種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它的顏色浸入玉內有層次感,過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覺是一致的。皮上的顏色應是由深入淺,裂隙上的顏色應是由淺到深。其實好玉是不長皮的,即使有也只是星星點點,或在細小的裂子里。
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愛玉者喜愛各種皮色的傾向。造假皮的方法是絕密的,但據說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綿吸足染料,把玉放在裡面,再設法滲透。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環境下受沁的金屬鹽同樣的東西,大多是棗紅皮。這種皮浮於表面,顏色太鮮艷,無過渡的自然層次感,且干澀,不滋潤。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質疏鬆的地方,叫死皮。這種皮色用開水一燙就容易掉色變淡。
在市場上多見冒充籽料的滾料。滾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羅斯料、岫玉料的下腳料小塊,放入滾筒機內滾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後再染假皮冒充。造假者甚至把大塊山料開成小料磨光。這種假籽料充斥市場,蒙騙了很多人。滾料的價格不高,一般30元左右即可買下一塊。僅此就可斷定不是籽料。若是籽料,相同體積,怕都在幾百元至數千元之間。
再次,還要看汗毛孔,汗毛孔在這里是一個代用詞。有無汗毛孔,是鑒別真假籽料的真招。真正的籽料,無論多麼細膩,它的表面會有無數細細密密的小孔,像人身皮膚上的汗毛孔。這種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表面現象,絕不是人工可以偽造出來的,在十倍放大鏡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用汗毛孔來鑒別真假籽料非常有效。因為滾料上面有滾磨過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沒有自然狀態下的「汗毛孔」。
最後,就是看從籽玉的裂紋來辨認,大家都知道,皮色是籽玉的重要特徵之一,自古以來和田仔玉以皮為貴質虎皮籽,鹿皮籽,秋梨籽,都十分難覓,但是天然形成皮色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玉質緊密純凈的好籽玉根本不會形成皮色,很多的籽玉都沒有皮.很多山料磨光假皮仔已經達到可以亂真的地步,如何鑒別它的真偽呢?這時候,籽玉的裂就成了它的一個重要鑒別標志。
籽玉在河床中歷經百百年的沖刷碰撞,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裂,裂隙中往往侵入皮色,這些裂只要不影響主體都是好料.磨光籽和滾筒料料型相對都十分完美無缺,很少有裂,並且可以看出有多個初始的磨光的切面,所以裂也是辨別真籽玉的標志!

⑼ 求籽料詳細描述(形似鵝卵石的,以及切開後是什麼樣子)

去網路圖片上查查看


-:)淘寶網的【京東藏寶齋】


我這有幾個,看看,自己總結吧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