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氧氣乙炔離火源多少米
① 乙炔氣瓶離火源及乙炔氣瓶/氧氣瓶之間的安全距離要求是多少
按規程好像是五米吧!
② 乙炔氣瓶,氧氣瓶於明火熱源的安全距離是多少米
1、根據《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第六十三條第三點 儲存乙炔瓶,應遵守下列規定:乙炔瓶的儲存倉庫或儲存間,應避免陽光直射,並應避開放射性射線源,與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距離不得小於15m。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工行業標准》廠區動火作業安全規程 HG 23011 - 1999 一、《氧氣瓶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庫內溫度不得超過30℃,距離熱源明火在10米以外。
(2)切割氧氣乙炔離火源多少米擴展閱讀:
使用注意事項
1、氧氣瓶與明火距離應該不小於10米、不得靠近熱源、不得受日光暴曬。
2、宜存放在乾燥陰涼處,氣瓶不得撞擊。 氧氣瓶嘴、吸入器、壓力表、及介面螺紋嚴禁沾有(染)油脂。
3、氧氣瓶在運輸和裝卸時,要關緊瓶閥,擰緊帽蓋,輕移輕放,不得碰撞滑滾,拋甩墜落。
4、供氧器在移動、停放、使用過程中,請注意瓶體和閥門的保護,防止氣瓶傾倒,以免造成附件的損壞。
5、使用中如發現漏氣,請立即關閉氣瓶閥門。
6、請不要自行修理。
7、嚴禁私自拆卸氧氣瓶閥、閥門開關、壓力表等閥上的零部件。
8、用戶嚴禁私自充裝氧氣。
9、氧氣瓶充氣壓力不得超過規定壓力,嚴禁超裝;氣瓶每3年檢驗一次,合格後方可繼續使用,檢驗在充氣單位進行。
10、氧在液態和固態時是藍色,故氧氣瓶身塗藍色漆,但是氧氣瓶內的氧氣是以高壓氣體的形式存在而並非液氧。
③ 在進行切割作業時氧氣與乙炔的距離究竟是3米,還是5米
乙炔—氧氣切割、炳烷—氧氣切割、各種金屬切割氣—氧氣切割及汽油—氧氣切割的切割原理與切割方式沒有什麼不同(完全相同),它們都是氧氣切割。唯一不同的,只是燃料不同罷了。燃料是產生火焰的必需品,它可以決定火焰的最高溫度,同時也決定了氧氣的消耗量。所以,氧氣切割簡稱氣割,也稱氧——火焰切割。氧氣切割原理和過程鋼材的氧氣切割是利用氣體火焰(稱預熱火焰)將鋼材表層加熱到燃點,並形成活化狀態,然後送進高純度、高流速的切割氧,使鋼中的鐵在氧氛圍中燃燒生成氧化鐵熔渣同時放出大量的熱,藉助這些燃燒熱和熔渣不斷加熱鋼材的下層和切口前緣使之也達到燃點,直至工件的底部。與此同時,切割氧流的動量把熔渣吹除,從而形成切口將鋼材割開。因此,從宏觀上來說,氧氣切割是鋼中的鐵(廣議上來說是金屬)在高純度氧中燃燒的化學過程和借切割氧流動量排除熔渣的物理過程相結合的一種加工方法。整個氧氣切割過程可分為互有關聯的4個階段:
1.起割點處的金屬表面用預熱火焰加熱到其燃點,隨之在切割氧中開始燃燒反應。
2.燃燒反應向金屬下層傳播。
3.排除燃燒反應生成的熔渣,沿厚度方向割開金屬。
4.利用熔渣和預熱火焰的熱量將切口前緣的金屬上層加熱到燃點,使之繼續與氧產生燃燒反應。
上述過程不斷重復,金屬切割就連續地進行。
註:普碳鋼的燃點,據水津寬一等實驗測定為970℃,但文獻也指出另一些文獻的實驗值為870℃。據稱,可能是實驗方法不同所造成的。
SO
要5M
④ 用乙炔和氧氣進行焊接或切割時,乙炔瓶與氧氣瓶最小要離多少米
答:應正確使用焊炬和割炬等焊接工具,正確使用防護用品;(1)使用的氧氣瓶內和乙炔瓶應定期進容行安全檢驗合格,現場焊接時應分開進行放置,且距離大於5米。乙炔瓶放置應注意防火,氧氣瓶放置應注意防摔;(2)氣瓶開啟閥應注意妥善保管,防止因變形影響正常工作;(3)要注意氣割炬的回火處理,焊炬的火嘴瞬間堵塞易造成回火。發生回火時切記不能慌張,應用持炬手的食指迅速將助燃氧氣閥關閉,另一手的拇指、食指將乙炔燃氣閥門關閉,即可完成回火處理;(4)進行氣割時應先對工件進行預熱,當達到金屬燃點時,開啟氧氣閥吹割,或將焊條熔於工件上進行焊接,從而達到焊接和切割的目的。
⑤ 為什麼氣割時氧氣,乙炔瓶之間的距離不能小於10米
為什麼氣割時氧氣,乙炔瓶之間的距離不能
安全規程規定:氣割時氧氣、乙炔瓶之間的距離不能小於10米!為防止氣瓶泄漏、回火時氧氣助燃造成氣瓶爆炸.
⑥ 氧氣瓶和乙炔瓶工作間距不應少於多少米﹖各種氣瓶距明火距離多少米﹖
氧氣瓶和乙炔氣瓶的距離不得小於5m;距離熱源明火在米以外。
國標GB26164.1-2010,2011-01-14發布,2011-12-01實施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第14.4.9條規定:「 使用中的氧氣瓶和乙炔氣瓶應垂直放置並固定起來,氧氣瓶和乙炔氣瓶的距離不得小於5m。」
保管和使用時應防止沾染油污;放置時必須平穩可靠,不應與其他氣瓶混在一起;不許曝曬、火烤及敲打,以防爆炸。庫房周圍不得放易燃物品。庫內溫度不得超過30℃,距離熱源明火在10米以外。氧氣瓶減壓閥,壓力計、接頭與導管等,要塗標記。
(6)切割氧氣乙炔離火源多少米擴展閱讀:
氣瓶的安全使用要求規定:
1、防止氣瓶受熱。使用中的氣瓶不應放在烈日下暴曬,不要靠近火源及高溫區;不得用高壓蒸汽直接噴吹氣瓶;禁止用熱水解凍及明火烘烤,嚴禁用溫度超過40℃的熱源對氣瓶加熱。
2、氣瓶使用到最後應留有餘氣,主要用以防止混入其他氣體或雜質而造成事故。氣瓶用於有可能產生迴流(倒灌)的場合,必須有防止倒灌的裝置。
3、氣瓶使用單位不得自行改變充裝氣體的品種、擅自更換氣瓶的顏色標志。確實需要更換時應提出申請,由氣瓶檢驗單位負責對氣瓶進行改裝。
⑦ 氧氣瓶和乙炔瓶工作間距不應少於多少米
氧氣瓶和乙炔瓶工作間距不應少於米。
強制性國家標准GB26164.1-2010《電業安全工作規程 第1部分:熱力和機械》第14.4.9條規定:
使用中的氧氣瓶和乙炔氣瓶應垂直放置並固定起來,氧氣瓶和乙炔氣瓶的距離不得小於5m。
該標准與2011年1月14日發布,2011年12月1日起實施。
本標准適用於電力生產,且5m是使用中的距離,其不用時的存放距離沒有明確。
標GB26164.1-20112011-01-14發布2011-12-01實施《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機械部)》第14.4.9條規定: 使用氧氣瓶乙炔氣瓶應垂直放置並固定起氧氣瓶乙炔氣瓶距離於5m。
《氣焊(割)消防安全操作規程》第二條寫明氧氣瓶、乙炔氣瓶應放置間距少於5米。
(7)切割氧氣乙炔離火源多少米擴展閱讀:
安全使用方法
1、氧氣瓶是貯存和運輸氧氣的專用高壓容器,它是由瓶體、瓶箍、瓶閥和瓶帽4部分組成。
2、其瓶體外部有兩個防震膠圈,瓶體為天藍色,並用黑漆標明「氧氣」兩字,用以區別其它氣瓶。
3、氧氣作為一種理想的助燃氣體,廣泛應用於焊接和切割中。
4、由於氧氣瓶是一種盛裝助燃壓縮氣體的移動式容器,壓力高,裝卸運輸頻繁,使用環境雜亂,往往使氧氣瓶的使用處於不安全的狀態,一旦發生氣瓶爆炸事故,將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
⑧ 使用氧氣和乙炔瓶的有效距離是多少米
氧氣瓶和復乙炔瓶之間的安制全距離不小於8米,使用時其各自與明火距離不小於10米.附:《溶解乙炔氣瓶安全檢查規程》第50條乙炔瓶使用規定"同時使用氧氣瓶和乙炔瓶時放置時不得小於安全距離.與明火距離一般不小於10米".《氣焊、割消防安全操作規程》中第2條規定"氧氣瓶、乙炔氣瓶應分開和垂直放置並有防倒措施,氧氣瓶和乙炔氣瓶的使用安全距離不得小於8m,防止不正確使用引起爆炸,未使用時距離不得小於5m
⑨ 為什麼氣割時氧氣、乙炔瓶之間的距離不能小於10米
安全規程規定:氣割時氧氣、乙炔瓶之間的距離不能小於10米!
為防止氣瓶泄漏、回火時氧氣助燃造成氣瓶爆炸。
⑩ 乙炔氣瓶、氧氣瓶於明火熱源的安全距離是多少米
1、根據《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第六十三條第三點 儲存乙炔瓶,應遵守下列規定:乙炔瓶的儲存倉庫或儲存間,應避免陽光直射,並應避開放射性射線源,與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距離不得小於15m。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工行業標准》廠區動火作業安全規程 HG 23011 - 1999 一、《氧氣瓶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庫內溫度不得超過30℃,距離熱源明火在10米以外。
(10)切割氧氣乙炔離火源多少米擴展閱讀
乙炔氣瓶安全技術操作規定
1、乙炔氣瓶在使用、運輸、貯存時,環境溫度不得超過40℃。
2、乙炔瓶的漆色必須保持完好,不得任意塗改。
3、乙炔氣瓶在使用時必須裝設專用減壓器。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須檢查是否好用,否則禁止使用,開啟時,操作者應站在閥門的側後方,動作要輕緩。
4、使用壓力不超過0.05Mpa輸氣流量不應超過1.5-2.0米3/時瓶。
5、使用時要注意固定,防止傾倒,嚴禁卧入使用,對已卧入的乙炔瓶,不準直接開氣使用,使用前必須先立牢靜止十五分鍾後,再接減壓器 使用,否則危險。禁止敲擊,碰撞等粗暴行為。
6、氣瓶不得靠近熱源和電器設備,夏季要有遮陽措施防止暴曬,與明火的距離要大於10米(高空作業時是與垂直地面處的平行距離)。
7、瓶閥凍結時,嚴禁用火烘烤,可用10℃以下溫水解凍。
8、工作地點頻繁移動時,應裝在專用小車上,乙炔瓶和氧氣瓶應避免放在一起。
9、嚴禁銅、銀、汞等及其製品與乙炔接觸,與乙炔接觸的銅合金器具含銅量須不得高於70%。
10、使用中的乙炔瓶內氣體不得用盡,剩餘壓力應符合安全要求:當環境溫度<0℃時,壓力應不低於0.05MPa;當環境溫度為25~40℃時,應不低於0.3MPa。
11、在用汽車、手推車運輸乙炔瓶時,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
12、裝運時,應妥善固定汽車裝運乙炔瓶向放置時,頭部應朝向一方,裝車高度不得超過車箱高度,直立排放時,車箱高度不得低於瓶高的三分之一。
13、夏季要有遮陽措施,防止暴曬,嚴禁與氯氣瓶、氧氣瓶及易燃物品同車運輸。
14、裝運乙炔瓶的車輛禁止煙火。
15、乙炔瓶在使用現場或班組小庫內儲量不得超過5瓶,可與耐火等級不低於二級的廠房相鄰建造,相鄰的牆應是無門窗洞的防火牆,嚴禁任何管線穿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