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隻羊腿怎麼切割
⑴ 一隻整羊怎麼剔(也就是怎麼分割)
很簡單,先把前腿、後腿分別切下來(從關節處切,不傷刀),然後排骨、龍骨,再分別剔肉下來。
ok!
⑵ 分割羊肉技巧
俗話說,羊肉全身都是寶,這話一點也不為過。羊肉不同部位的營養與滋味也各有所長。
千百年來,羊肉作為中華民族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通過燉、涮、爆、烤等不同的烹飪方法,每種方法均適合不同的羊肉部位,其蘊含的營養成分也被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
12
羊肉部點陣圖解
12
羊肉各部位食用特點
1、頸肉 Neck
也叫羊脖子,其肌肉發達,肥瘦兼具,肉質干實並夾有細筋。
主要產品:頸肉、頸肉條、頸肉塊、頸排小切
頸肉適合用於製作羊肉餡及羊肉丸子,適宜燉、燜的烹飪方式。
2、肩肉 Shoulder Meat
羊肩肉由兩塊相互交叉肉組成,相比之下,其纖維較細,口感嫩滑。
主要產品:肩肉排、方切肩肉、肩排
適宜燉、烤及紅燜。
3、羊腱子 Shank
羊腱是指羊大腿上的肌肉,其肌肉包裹內藏筋,硬度適中,口感筋道。
主要產品:法式後腱、羊後棒
適宜醬、燉、燒、鹵等烹飪方式,頗有嚼頭。
4、肋排肉 Rib Set
肋排肉是連著肋骨的肉,肥瘦互夾且無筋,外覆薄膜,肥瘦相均。其肉特點越肥越嫩,脂肪覆蓋率較好,質地松軟,肉質鮮嫩多肉汁。肋排肉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與氨基酸。
主要產品:羔羊肋排、羔羊干肋排、肋排粒、肋排條
肋排肉適宜涮、烤、炒、爆、燒、燜等中餐各種烹飪方式及西餐法式菜餚。
5、腰脊部 Short Loin
羊背部可分為:外脊、裡脊以及肋脊排
【外脊】Backstrap
羊外脊別名也叫紐約克,外脊肉主要是指脊骨外面,其呈長條形,長如扁擔,所以也俗稱扁擔肉。
外脊其肉有一層皮帶筋,纖維呈斜形,鮮嫩多汁、肌肉細膩。作為羊肉分割的上乘部位肉,因其出肉率不高所以尤為珍貴。
主要產品:精選紐約客、油紐約客
適合整條燒烤或切成塊燒烤
【肋脊排】Rack
連著肋骨額脊骨的肉,其肥瘦互夾但無筋,外覆薄膜,肥瘦相間,越肥越嫩,其脂肪覆蓋率較好,質地松軟,鮮嫩多汁,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
主要產品:法式羊排、八骨法排、法排小切、羊背、背排小切等
6、裡脊 Tenderloin
羊裡脊別名也叫羊菲力,是緊靠脊骨後側的呈條狀肉,因其形似竹筍,纖維細長,所以也叫「竹筍羊肉」。
肌肉纖維豐富、肉質細膩且鮮嫩多汁,是全羊身上最鮮嫩的兩條瘦肉。羊裡脊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受人喜愛。
主要產品:羊菲力
適宜熘、炒、炸、煎等烹飪方式,作為燒烤原料,口味更佳。
7、臀肉 Outside
臀肉肌肉較多,脂肪及筋膜較少,故其肉質較鮮嫩、肌肉纖維豐富。
適宜中餐和西餐的煎、烤、烹、炸。
8、羊後腿部位 Leg
【尾龍扒】Chump
尾龍扒是指羊的臀尖肉,也俗稱「大三叉」。其部位文理順暢,肉質較好,肌肉纖維豐富,上部帶有一層夾筋,去筋後均為嫩肉,可替代裡脊肉使用。
適宜中餐和西餐的煎、烤、烹、炸。
【燴扒】Outside
燴扒是指臀尖下面的兩腿相觸處,俗稱「磨檔肉」,肉質粗且松,肥多瘦少,邊上稍有薄筋。與其相連處的部位為「黃瓜條」,其肉色淡紅,形似黃瓜,肉質嫩滑。
適宜中餐和西餐的煎、烤、烹、炸。
【羊霖】Knuckle
羊霖是指腿前段與腰窩部位相近處,有一塊凹形肉,也叫「元寶肉」。其部位纖維細緊,肉外有三層夾筋,肉質瘦且嫩。
適宜中餐煎、烤、烹、炸及西餐羊扒。
後腿部位主要產品:羔羊後腿、腿排小切、方切後腿、後干棒
9、腹肉 Flap
【胸腹肉】Breast and Flap
胸腹肉,位於腹部,肉質較韌,口感醇厚、口味醇香。
主要產品:羊腩卷
適宜清燉、紅燜等烹飪方式。
【胸肉】Breast
羊胸肉主要指的是前胸軟骨兩側的肉,其肉薄長,有一定脂肪覆蓋,制熟後肥而不膩。
主要產品:羔羊排
適合燉、煮的同時,也同樣適合燒、燜、清真等烹飪方式。
12
羊肉各部位烹飪方式
1、不同用途適宜的部位肉
羊肉餡:適宜用頸肉、肩肉等,因其肉質肥瘦兼具、肉質緊實、出餡率高;
燉燴:適宜用胸肉、腹肉等部位肉,這些部位肉制熟後肥而不膩;也適宜使用腱子,其肉制熟後頗有嚼勁;
烹炒:適宜選用裡脊、外脊、上腦及三扒一霖等;
涮鍋:適宜使用羊前腿、腰腹肉等進行涮制。
燒烤:最常見用於燒烤的部位為後腿肉,並搭配羊尾油,是烤羊肉串的絕配組合。
2、不同餐飲飯店選用的部位肉
涮肉、火鍋:上腦、外脊、裡脊以及胸腹肉;
韓式燒烤店:羊霖、帶骨腹肉以及外脊;
西餐廳:羊排肉、外脊。
3、常用部位適用的烹調方式
頸肉:肉質嫩,適宜制餡和丸子;
肩肉:肉質較硬,適宜製作燜羊肉;
胸肉:肉質厚嫩,適宜制餡、煎與清蒸;
羊腩:肉質較韌,適宜燉;
腰腹肉:肉質嫩滑,適宜溜、煎及烤;
臀肉:肉質脂肪含量低,纖維緊實細嫩,適宜燒烤羊肉串、煎及烤;
腱子:其肉中含筋,具有規則的肉質紋路,適宜燉、煮、醬
⑶ 怎麼把羊腿肉片下來啊!!~
首先羊腿得夠大,一刀垂直進去到腿骨,然後刀沿著骨頭切一圈兒,切下來的肉卷好凍冰箱,等凍硬了再拿出來切片。
這是個技術活,一般生手估計難。
⑷ 羊肉好吃嗎羊肉怎麼分割的給個羊肉分割圖最好了。
羊肉的顏色一般呈暗紅色,脂肪為白色,肌肉纖維細軟,膻味較重,但綿羊肉與 山羊肉還是有區別的。 綿羊肉肉質堅實,顏色暗紅,肉纖維細而軟,肌肉很少夾雜脂肪。經過育肥的綿羊,肌肉中夾有白色脂肪。 山羊肉的色澤較綿羊肉淺,呈較淡的暗紅色。皮下脂肪稀少,但在腹部卻積貯較多的脂肪。不論肌肉或脂肪均 有山羊特有的膻味,肉質不如綿羊。 按著烹調的需要,羊肉除頭、蹄以外,一般分為13個部位。 1、脖頸即脖頸肉。質地老,筋多,韌性大。適於燒、燉及制餡。 2、上腦位於脖頸後、脊骨兩側、肋條前。質地較嫩,適於熘、炒、氽等。 3、肋條即連著肋骨的肉。外覆一層層薄膜,肥瘦很合,質地松軟。適於扒、燒、燜和制餡等。 4、哈利巴包著前腿上端棒子骨的肉。筋肉相連,質地較老,適於燉、燜、燒等。 5、外脊脊骨兩側的肉。纖維細短,質地軟嫩。適於熘、炒、煎、爆等。 6、胸口脖頸下、兩前腿間。肥多瘦少,無筋。適於燒、燜、扒等。 7、裡脊緊靠脊骨後側的小長條肉。纖維細長,質地軟嫩。適於熘、炒、炸、煎等。 8、三岔脊椎骨後端,羊尾前端。有一層夾筋,肥瘦各半。適於炒、爆等。 9、磨檔即尾下臀部上的肉。質地松軟,適於爆、炒、炸、烤等。 10、黃瓜條(包括底板)磨檔前端,三岔下端。質地較老,適於炸、爆等。 11、腰窩後腹部,後腿前。肥瘦夾雜,有筋膜。適於燉、扒等。 12、腱子前後腿上的肉胡,前腿上的稱前錘子,後腿上的稱腱子。肉中夾筋 ,筋肉相連,適於醬制 13、羊尾綿羊尾全是脂肪,肥嫩濃香,膻味較重,適於炸和拔絲。 羊肉不同部位的不同吃法 寒風中走在回家的路上,假如你聽到遠處傳來「白水羊頭」的叫賣聲會是什麼感覺?在這深冬的季節,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著「涮羊肉」聊著天那會是一種溫暖、浪漫的感受…… 羊肉是百姓喜歡食用的主要肉類之一,在寒冷的冬天又是進補和禦寒的食物。 ■羊肉是冬季進補的好食物 祖國醫學認為,羊肉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促力。人們適時多吃些羊肉、喝些羊蠍子湯,可以祛濕氣、避寒冷。現代營養學也認為,羊肉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其實,要想真正吃出美味還是要選擇好羊肉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吃法。 ■涮羊肉燉羊肉汆丸子都對號入座 羊頭肉少,羊尾肥嫩,頸肉結締組織多,腱子肉、胸脯肉含筋較多,肋條肉質嫩且肥瘦相間,前腿肉脆適宜燒扒,脊背、後腿則肉質細嫩。不同部位選用的烹調方法也有不同,選購羊肉時也應有目的性。 利用溜、爆、炒、炸、涮烹調方法時,因為加熱時間短,菜餚成品質感鮮嫩,應選用脊背、後腿肉,取其質嫩易熟的特點。如:蔥爆羊肉、滑溜裡脊、涮羊肉等。利用燒、燉、醬、鹵等方法時,因加熱時間長,成菜要求香醇、軟爛。可選用腱子肉、肋條、胸脯、羊頭、羊尾。如:醬羊肉、清燉羊肉、白水羊頭。頸部因結締組織多,不易成形,適宜製作餡和丸子。如:紅燒丸子、蘿卜汆丸子等。 ■吃羊肉也有忌 四大名補並非人人能補---在我國,狗肉、羊肉、甲魚、雞湯一直是公認的補品,然而它們也有一些禁忌,並非所有人都能食用。 常吃羊肉容易上火,所以要搭配些蘿卜冬瓜等蔬菜。有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嗽的應少吃。另外,羊肉不可燒焦、烤糊,否則不僅肉質不嫩,還會產生致癌物。涮羊肉時不能一味地追求嫩,一定要等肉完全變色再吃。否則導致腹瀉等。
⑸ 羊肉怎麼切
羊肉切法:
切前要將羊肉的粘膜剔除,炒熟後膜硬肉爛,吃到嘴裡不好吞咽。按照羊肉的橫絲這樣比較好切;而且要選把鋒利的菜刀。小羊羔的腿和尾巴兩個地方肉質鮮嫩,可以隨便切。
刀與肉的紋理要呈90度的垂直;逆著肉的紋理來切,老羊肉橫著切,一定要切薄。不要順著紋理切,切出來的肉片容易咬不動。
羊肉的食用禁忌:
羊肉性質溫熱能助火,富含蛋白質和脂肪,我們在食用時一定要注意:內熱體質者和腹瀉患者不能吃,體質強壯者、小孩或肝病患者要少吃,夏季最好搭配性質寒涼的蘿卜、蓮藕或白菜等蔬菜一起吃,禁止使用銅製品烹飪羊肉。
(5)一整隻羊腿怎麼切割擴展閱讀:
其他肉類的切法:
1、豬肉。豬肉的肉質比較細要斜切,刀和肉的紋理呈水平線;豬肉筋較少,如果橫切炒熟後會變得凌亂散碎;豬肉要順著肉的紋理斜切,即不會碎爛,也不會塞牙。如果逆著豬肉的紋理切,炒出來的肉會散豬肉纖維細,如果橫著切,炒完滑溜肉片就變炒肉末了。
2、雞肉。雞肉含筋很少順著纖維切,炒的時候才能使肉不散碎,而且入口有味。可是老母雞肉卻應斜切或橫切。如果雞肉的肉質比較嫩,只要能有個傾斜的角度就可以。切雞肉,沒有切牛羊肉和豬肉那麼多講究;雞的肉質十分細膩,橫切、斜切、順切都可以,講究沒其他肉類那麼多。
3、牛肉。牛肉的筋腱也比較多;並且順著肌肉纖維埋在裡面。如果豎切牛筋腱便會整條地保留在肉絲內,炒熟後很難嚼動。橫切牛肉要橫著紋切斷牛肉的纖維,這樣牛肉粗纖維就很容易咬斷,因此為了吃在嘴裡容易嚼爛,所以要這樣切!
4、肥肉。將肥肉蘸上少許涼水,放在砧板上,一邊切一邊灑涼水。這種方法不僅讓肥肉不粘板,而且不會太滑,切起來還省力。
⑹ 一整隻帶皮羊腿,怎麼煮或放什麼,可以使內部的羊肉和外部的皮軟呢
材料:
羊腿一隻,胡蘿卜和芹菜最好要備一些。不用太多,一根就夠了。鹽 3勺,糖 2勺。
這個量得你自己嘗著決定,我估計差不多在這個量上下一兩勺糖鹽,但是糖一定不要多放太多。辣椒油,看你自己的口味放,當然還是辣一點好吃。老抽,加到湯變色就好,大約1/4量杯吧。孜然一把。(這個是一定要的)八角,半顆,蔥半顆,干辣椒2顆。
space
煮羊腿的正確方法
步驟:
1、羊腿要是只有前肢的話就不切,要是整支就要把上臂給卸下來。切到關節的時候要順著縫隙切,要小心不要切到手。
2、羊肉入鍋後,放水漫過羊肉。大火煮3到5分鍾,這時候會有血沫,最好能撇掉。
3、把其他亂七八糟的其他東東全扔進鍋,開到小火慢慢煮。
4、起碼1個半小時煮好。你用筷子去戳羊肉,戳進去了就差不多好了。
space
煮羊腿的正確方法
羊肉含有豐富的營養,是冬季驅寒的滋補佳品,但是因為羊肉有腥膻味,致使很多人不喜愛吃。只有把好挑選、清洗和烹調三 個關口,才可去掉羊肉的膻味。
把住挑選關,就是要挑選色澤淡紅、觸摸有彈性的鮮肉;然後就是把好清洗關,要用溫水洗除羊肉表層的細毛和雜質,切成小塊焯水,去盡血沫後,再沖洗干凈;烹調關更重要,烹調時採取的去膻辦法有加花椒、放點料酒和醋、與蘿卜或茶葉同煮等。
⑺ 整隻羊腿的做法
家裡一般不具備烤羊腿的條件,所以整個羊腿不切沒法完成。
⑻ 羊肉分割流程
羊肉分割流程圖如下:
⑼ 羊肉分割流程
待宰管理
將活羊趕入待宰圈停食靜養12-24小時,以便消除運輸途中的疲勞恢復正常的生理狀態,羊在宰殺前3小時停止飲水。
2.刺殺放血
活羊用放血吊鏈拴住一條後腿,通過提升機或羊放血線的提升裝置將羊提升進入羊放血自動輸送線的軌道上再持刀刺殺放血,羊放血自動輸送線上要完成的工序主要有:上掛、刺殺、瀝血、去頭等,瀝血時間一般設計為5min。
3.剝皮
將羊用扯皮機的夾皮裝置夾住羊皮,從羊的後腿往前腿方向扯下整張羊皮,根據屠宰的工藝,也可從羊的前腿往後腿方向扯下整張皮,將扯下的羊皮通過羊皮輸送機或羊皮風送系統輸送到羊皮暫存間內。
4.胴體加工
在胴體自動加工輸送線上完成開胸、取白內臟、取紅內臟、胴體檢驗、胴體修割。
5.同步衛檢
羊胴體、白內臟、紅內臟通過同步衛檢線輸送到檢疫區采樣檢驗。
6.胴體排酸
將修割、沖洗後的羊胴體進排酸間進行「排酸」,這是羊肉冷分割工藝的一個重要環節,排酸間的溫度:0-4℃,排酸時間不超過16小時。
7.剔骨分割包裝
吊剔骨:把排酸後羊胴體推到剔骨區域,羊胴體掛在生產線上,剔骨人員把切下的大塊肉放在分割輸送機上,自動傳送給分割人員,再有分割人員分割成各個部位肉。分割好的部位肉真空包裝後,放入冷盤內用晾肉架推到結冰庫(-30℃)結凍或到成品冷卻間(0-4℃)保鮮。將結凍好的產品托盤後裝箱進冷藏庫(-18℃)儲存。剔骨分割間溫控10-15℃,包裝間溫控:10℃以下。
現在網路上銷售的羊肉大都是分割好的,你想要哪個部位就買哪個部位很方便,而且很安全,比如某寶店鋪丹城優品,他家的羊肉是流水線生產分割,各種證件齊全,而且有國家地理標志認證,是值得信賴的好羊肉。
⑽ 自己家買了點羊腿肉,想切成片涮火鍋,怎麼切比較好,說詳細點,謝謝
鮮羊腿肉吃火鍋 應該切成約2毫米薄薄的肉片 火鍋店手切羊腿肉是絕回對不允許冷凍的答 因為冷凍後的肉口感和鮮味都被破壞了 所以冷凍肉跟鮮切肉的價格差距非常大 全靠師傅的刀工 把軟軟的肉切薄 而且這也不難 先把肉切成大長條 再按順序切就好了 自家吃 可以不必追求好看 只追求口感 所以不建議冷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