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浮漂切割為什麼合不嚴
A. 求教,手工製作蘆葦浮漂怎麼解決縫隙問題。
你先用塑料通管透明的,同樣的方法做一個模,然後用這個模來定型,漂尾和漂腳定型專好了屬再裝上去,就不會有這個問題,用白乳膠漆來定型,漂尾和漂腳裝上去後用棉線固定起來,好了就拆線打磨上防水漆,然後開始試漂,泡24小時看有沒有吃水,沒吃水就可以了!主要是要模具定型哪樣錐度、同心度才會好,希望能幫到你
B. 碳化蘆葦跟普通蘆葦浮漂的區別
碳化蘆葦是將普通蘆葦進行高溫脫脂後作成的浮漂,比普通蘆葦浮漂自重輕,吃鉛大,強度方內面感覺比容普通蘆葦漂略差。
蘆葦,多年水生或濕生的高大禾草,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長,蘆葉、蘆花、蘆莖、蘆根、蘆筍均可入葯。蘆莖、蘆根還可以用於造紙行業,以及生物制劑。經過加工的蘆莖還可以做成工藝品。古時古人用蘆葦制掃把。蘆葦是濕地環境中生長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長於池沼、河岸、溪邊淺水地區,常形成葦塘。余亞飛詩稱:「淺水之中潮濕地,婀娜蘆葦一叢叢;迎風搖曳多姿態,質朴無華野趣濃」。蘆葦莖稈直立,植株高大,迎風搖曳,野趣橫生。由於蘆葦的葉、葉鞘、莖、根狀莖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氣組織,所以它在凈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蘆葦莖稈堅韌,纖維含量高,是造紙工業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在湖邊長的比較多。
C. 關於蘆葦浮漂損壞的問題
不釣
D. 調蘆葦浮漂到一定時候為啥剪一點就高出好多
因為那個時候浮力和重力非常接近了,基本快要平衡了,稍微一點差別就能表現出來
E. 請教南方自製蘆葦浮標的高人關於蘆葦採集的問題
一、蘆葦漂我們通常到市場去買漂,一般都會說買蘆葦漂,其實買的都不是蘆葦漂而是南荻和芒草做的漂。那為什麼習慣上又說是蘆葦漂呢?現在為什麼又說蘆葦是空心的不能做漂了呢?我也一直感到困惑和不解。我現在是這么認為:很久很久的以前,人們沒有好的捕魚方法,只能用尖尖的木棒等工具去扎魚。江河湖海到處都是,魚很多很多也很大很大,人們捕魚很方便。慢慢地人口多了起來,簡單的捕魚方法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就發明出了網魚和釣魚。那時的魚仍然很多很大,小點的魚人們都不喜歡。網上和釣到都不是放掉就是給豬和雞狗吃了。釣魚的傢伙都是粗、大、糙的。為了避開小魚鬧採用的都是大浮漂。木棒、竹子和蘆葦等就成了很好的漂材。人們在釣魚活動中逐步發現蘆葦做的浮漂最靈賊,就逐步叫響了蘆葦漂的名號。那時的漂和現在的漂形狀肯定完全不同。隨著人口的增多,江河湖海的減少,魚也越來越難釣到。小魚人們也當作寶了。漂也越用越好,越用越小巧,人工的和自然的各種漂材是越來越多。於是蘆葦因其缺點多逐步被同科的(禾本科)南荻和芒草漂所替代。但蘆葦漂這個名稱老人們都叫習慣了,就象洋紅洋綠(食用染料)和轎車一樣沿用至今。蘆葦到底能否做漂?答案是肯定的!比如釣鰱鱅的漂和一些特殊用途的漂。但由於缺點多就不如南荻和芒草了!現在已經少有人用它來制漂了。工廠專業化生產的蘆葦漂都是用南荻和芒草了。二、蘆葦、南荻和芒草在DIY中常有朋友問起這三種植物是什麼樣的?我把它們發上來供朋友們參考。我以前也把南荻和芒草搞混。在網路後我才發現原來荻和芒是同科不同屬的兩種植物。由於我這地方沒有南荻,所以南荻的照片我都是從網上找到的。拍照那天是陰天,拍的不是很好請諒解!蘆葦名稱:蘆葦拼音:lú wěi別名:葦、蘆、蘆芛、Reed拉丁學名:Phragmites australis類別:水生科名:禾本科,蘆葦屬 形態特徵 多年水生或濕生的高大禾草,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等。蘆葦的植株高大,地下有發達的匍匐根狀莖。莖稈直立,稈高1~3米,節下常生白粉。葉鞘圓筒形,無毛或有細毛。葉舌有毛,葉片長線形或長披針形,排列成兩行。葉長15-45厘米,寬1-3.5厘米。圓錐花序分枝稠密,向斜伸展,花序長10一40cm,小穗有小花4—7朵;穎有3脈,一穎短小,二穎略長;第一小花多為雄性,余兩性;第二外樣先端長漸尖,基盤的長絲狀柔毛長6—12mm;內稃長約4mm,脊上粗糙。具長、粗壯的匍匐根狀莖,以根莖繁殖為主。生態習性 多生於低濕地或淺水中。 蘆葦是經常見到的水邊植物,蘆葦常會和寒芒搞混,區別是蘆葦的莖是中空的,而寒芒(芒草)不是,另外,寒芒到處可見,蘆葦是擇水而生。 夏秋開花,圓錐花序,頂生,疏散,長10~40厘米,稍下垂,小穗含4~7朵花,雌雄同株,花序長約15~25公分,小穗長1.4公分,為白綠色或褐色,花序最下方的小穗為雄,其餘均雌雄同花,花期為8~12月。蘆葦的果實為穎果,披針形,頂端有宿存花柱。產地分布蘆葦生長於池沼、河岸、河溪邊多水地區,常形成葦塘。世界各地均有生長,在我國則廣布,其中以東北的遼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和錫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博斯騰湖、伊犁河谷及塔城額敏河谷,華北平原的白洋淀等葦區,是大面積蘆葦集中的分布地區。
F. 如何使自製蘆葦魚漂天衣無縫
1、選好直徑後,你要截取一段比12厘米稍長兩毫米的漂材。
G. 我買的蘆葦漂上下都有四處刀口,正常嗎
你說的這個問題應該是正常現象,所有有殼蘆葦材料的浮漂,都回是採用幾片蘆葦拼接而答成,所以會有天然的接縫。但是如果裂痕非常大,那就是制漂師傅的手藝問題了。不過只要表面的防水漆層沒有損壞,都是沒有關系的,可以正常使用。
H. 蘆葦做漂,沒有塑型器塑型怎麼辦
自製浮漂其實就是釣友自己享受的一個過程,享受自己動手的樂趣,試想用自己製作的帶有自己名字的浮漂垂綸山水間,那是一份什麼樣的意境。我的這個製作過程是對初級製作浮漂的朋友來說的,工具隨地可取。
首先是工具的准備:壁紙刀、棉線、剪刀、砂紙(粗細都要有)、筆、尺子、膠帶、502膠水等。
材料的准備:南荻(要求園、直)、漂尾漆(紅、橙黃、綠、黑)、白乳膠、漂尾(玻纖幫)、漂腳(碳纖棒)。
下面就開始製作:
第一步:取一段圓度好、直度好的南荻(也就是所謂的蘆葦),兩頭在細砂紙上磨平。
第二步:取絕緣膠布纏在南荻上,留出要切割肩部的距離(我的是兩厘米)。
第三步:在肩部的橫截面均分八等分。
第四步:用四二刀法(十字刀法)切割至絕緣膠布處。
第五步:直接切割漂肩(預留打磨的空間)
第六步:漂腳部的切割,在漂腳部的橫截面均分為二。然後一刀下去至絕緣膠布處 . 用尺子畫線准備切割漂腳的位置 , 然後就是沿著畫好的線進行切割,刀法最好用拉的方式,不要用按的方式,一面外皮內卷。切割好後就是這個樣子。
第七步:漂尾漂腳切割好後的打磨(先用粗點的砂紙打磨,然後再用細點的打磨)
第八步:用准備的漂腳(碳纖棒)在打磨好後的漂腳內側事先壓出一個印 .
第九步:待軟化好後,取出南荻上白乳膠纏線至一半漂腳處時插入碳纖棒,然後慢慢纏線直至全部,一邊纏線一邊用手捏園塑形。
第十步:全部纏好和塑形好後,在桌邊來調整同心度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漂尾的粘合和調整也是一樣。然後就是插在一個地方乾燥24小時後再拆線打磨。
第十一步:整體拆線後打磨,先用粗砂紙打磨,再用細砂紙打磨。最後上漂床(自己用汽車錄音機的電機做的)進行細細的打磨,漂尾和漂腳的過渡區打磨的沒有阻擋感就可以了。順便打磨一下漂尾的錐度。
第十二步:既然是自己做的浮漂,那漂身的字最好還是自己來寫,我用的是水性筆,這個很好,上漆時一點都不會掉色。
第十三步:上加強線,也是裝飾線 .
纏好裝飾線後用502膠水全部塗一遍然後打磨平整(千萬不要打磨到纏好的線)。
第十四步:上漆,先上兩遍底漆,每上一遍底漆待干透後都要打磨掉,當然不能打磨掉自己寫的名字,然後就是上面漆,我是刷兩遍(每一遍都要進行水磨),再淋或者侵四遍,每一遍都比前一遍的要稀薄,一定要干透一遍後再上另一遍;漆我一般都是用汽車清漆或聚氨酯清漆,(硝基清漆和醇酸清漆也可以,硝基清漆有人說太硬,醇酸清漆就是乾的慢點。)調漆的比例我是按:漆1+固化劑1+稀料1。
第十五步:漂身的漆全部干透後就是漂尾的著色了,先用鉛筆畫好要上色的距離間隔。然後再上色,我是先綠色、橙色或紅色,最後是黑色,一般都上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