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澆築切割縫怎麼設置
A. 混凝土澆築前應該怎樣設置施工縫的位置
預先設置施工縫是由於技術上或組織上的原因混凝土不能連續澆築完畢。施工縫的位置應設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和便於施工的部位,且應符合下列規定:柱、牆應留水平縫,梁、板的混凝土應一次澆築,不留施工縫。
(1)柱的施工縫應留置在基礎的頂面、梁或吊車梁牛腿的下面、吊車梁的上面、無梁樓板柱帽的下面。
(2)與樓板連成整體的大斷面梁,施工縫應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處。當板下有梁托時,應留置在梁托下部。
(3)對於單向板,施工縫應留置在平行於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築,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間1/3的范圍內。
(5)牆上的施工縫應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范圍內,也可留在縱、橫牆的交接處。
(6)樓梯上的施工縫應留在踏步板的1/3處。樓梯的混凝土宜連續澆築。若為多層樓梯,且上一層為現澆樓板而又未澆築時,可留置施工縫,應留置在樓梯段中間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縫面應斜向垂直於樓梯軸線方向。
(7)水池池壁的施工縫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500mm的豎壁上。
(8)雙向受力樓板、大體積混凝土、拱、殼、倉、設備基礎、多層鋼架及其他復雜結構,施工縫的位置應按設計要求留設。
B. 路面砼建築收縮縫如何設置
大面積混抄凝土地坪伸縮縫的傳統做法是,基層夯實找平後,根據混凝土地坪的厚度固定伸縮縫分格模板,然後澆築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一定的強度後,取出分格模板,最後在縫內澆灌熱瀝青。
這種做法的缺點是:由於施工機械和施工人員的往來等原因,造成分格模板變形和位移,因此會出現伸縮縫不直、縫口兩側不平和在縫口兩側出現鋸齒狀等現象,影響了整個地坪的質量和觀感。
我們在近幾年的大面積混凝土地坪施工過程中,改變了傳統的施工方法,採用混凝土路面切縫機切割混凝土地坪,以形成伸縮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體的施工方法是:在混凝土地坪施工時不留伸縮縫,一次性澆築混凝土抹平壓光,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後,在地坪上按照設計要求彈出伸縮縫位置線,然後用混凝土路面切縫機順線切出伸縮縫。最後在縫內嵌填建築油膏即可。
採用這種方法施工,伸縮縫平直美觀,高低一致,而且無鋸齒狀,同時還可以節約部分人工和木材。這種方法簡便易行,避免了傳統施工方法所存在的問題。
C. 施工縫怎麼設置的
施工縫的位置設置要看一下混凝土規范,一般設置位置多是剪力最小的地方。在建築版構件中,剪力最小的位置,彎權矩最大。這就是施工縫為什麼要垂直構件斷面設置的原因,垂直設置可以傳遞彎矩,但是絕對不可設置在剪力作用區段內。一般主梁、次梁跨中1/3,樓板短向1/3處.避開剪力較大箍筋加密區,負彎矩筋端頭處.
D. 混凝土地面切縫規范
路面混凝土切縫具體深度:路面的縫有兩種,伸縫和縮縫。這個工藝,你要首先熟悉內縮縫及縮縫的容概念的。用模板留置的縫就是伸縮縫,切割的縫只是縮縫呀。(伸縫的全稱就叫伸縮縫,功能是涵蓋伸、縮功效的),伸縫要貫通到底,縮縫深度不小於1/3。
路面混凝土切縫不是就是伸縮縫,路面混凝土切縫深度具體不小於1/3路面厚度為宜,做審計,施工方混凝土地面破除後又恢復,結算書上路面混凝土切縫實際為20cm不可能,他們採用什麼切割的,最多7cm,因為路面混凝土厚度最多也就200厚,一般割縫也就5cm。
E. 鋼筋混凝土路面怎樣設置縮縫
伸縮縫縱向不大於6米,橫向不大於12米。
一般是混凝土澆築完成後2-3天用切割鋸切割,切割片一般7mm,切割深度50mm。
F. 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因故需要停止澆築,施工縫怎麼設置
混凝土施工縫的留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柱:宜留置位置在基礎、樓板、梁的回頂面、梁和答吊車梁牛腿、無梁樓板柱帽的下面;
2、與板連成整體的大截面梁(高超過1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cm處。當板下有梁托時,留置在梁托的下部;
3、單向板:留置在平行於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樓板,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圍內;
5、牆: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范圍內,也可留在縱橫牆的交叉處;
6、雙向受力板、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拱、穹拱、薄殼、蓄水池、斗倉、多層剛架及其他結構復雜的工程,施工縫的位置應按設計要求留置。
G. 混凝土施工縫的設置原則
由於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上的原因,不能連續將結構整體澆築完成,並且間歇的時間預計將超出表10-71規定的時間時,應預先選定適當的部位設置施工縫。
設置施工縫應該嚴格按照規定,認真對待。如果位置不當或處理不好,會引起質量事故,輕則開裂滲漏,影響壽命;重則危及結構安全,影響使用。因此,不能不給予高度重視。
施工縫的位置應設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於施工的部位。留縫應符合下列規定:
1.柱子留置在基礎的頂面、梁或吊車梁牛腿的下面、吊車梁的上面、無梁樓板柱帽的下面
2.和板連成整體的大斷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處。當板下有梁托時,留在梁托下部。
3.單向板,留置在平行於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築,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三分之一范圍內。
5.牆,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范圍內,也可留在縱橫牆的交接處。
6.雙向受力樓板、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拱、彎拱、薄殼、蓄水池、斗倉、多層剛架及其他結構復雜的工程,施工縫的位置應按設計要求留置。下列情況可作參考:
(1)斗倉施工縫可留在漏斗根部及上部,或漏斗斜板與漏斗主壁交接處;
(2)一般設備地坑及水池,施工縫可留在坑壁上,距坑(池)底混凝土面30~1250px的范圍內。
承受動力作用的設備基礎,不應留施工縫;如必須留施工縫時,應徵得設計單位同意。一般可按下列要求留置:
(1)基礎上的機組在擔負互不相依的工作時,可在其間留置垂直施工縫;
(2)輸送輥道支架基礎之間,可留垂直施工縫。
在設備基礎的地腳螺栓范圍內,留置施工縫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施工縫的留置,必須低於地腳螺栓底端,其與地腳螺栓底端距離應大於150mm;直徑小於30mm的地腳螺栓,水平施工縫可以留在不小於地腳螺栓埋入混凝土部分總長度的四分之三處;
(2)垂直施工縫的留置,其地腳螺栓中心線間的距離不得小於250mm,並不小於5倍螺栓直徑。
H. 如何設置,處理混凝土施工縫
一、施工縫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於素混凝土 結構,應在施工縫處埋設直徑不小於16mm的連接鋼筋。連接鋼筋埋入深度 和露出長度均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0d,間距不大於20cm,使用光圓鋼筋時 兩端應設半圓形標准彎鉤,使用帶肋鋼筋時可不設彎鉤。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還應符合下列要求:
1、當舊混凝土面和外露鋼筋(預埋件)暴露在冷空氣中時,應對距離新、 舊混凝土施工縫1.5m范圍內的舊混凝土和長度在1.0m范圍內的外露鋼筋(預 埋件)進行防寒保溫。
2、當混凝土不需加熱養護、且在規定的養護期內不致凍結時,對於非凍 脹性地基或舊混凝土面,可直接澆築混凝土。
3、當混凝土需加熱養護時,新澆築混凝土與鄰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 介質間的溫差不得大於15°C;與混凝土接觸的地基面的溫度不得低於2°C。 11.3.11混凝土開始養護時的溫度應按施工方案通過熱工計算確定,但不得低 於5°C,細薄截面結構不宜低於10°C。
4、應鑿除已澆築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弱層,鑿毛後露出的新鮮混 凝土面積不低於75%。鑿毛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用人工鑿毛時,不低於2.5MPa。
2)用風動機等機械鑿毛時,不低於10MPa。
5、經鑿毛處理的混凝土面應用水沖洗干凈,但不得存有積水。在澆築新 混凝土前,對垂直施工縫宜在舊混凝土面上刷一層水泥凈漿,對水平施工縫 宜在舊混凝土面上鋪一層厚10mm~20mm、比混凝土水膠比略小的膠砂比為1: 2的水泥砂漿,或鋪一層厚約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澆築混凝土減 少 10%。
6、施工縫為斜面時,舊混凝土應澆築成或鑿成台階狀。
二、施工縫(construction joint)指的是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因設計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澆築,而在先、後澆築的混凝土之間所形成的接縫。 施工縫並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縫」,它只是因先澆築混凝土超過初凝時間,而與後澆築的混凝土之間存在一個結合面,該結合面就稱之為施工縫。
I. 關於混凝土場地切縫
硬抄切縫 即在混凝土凝襲結產生一定的強度時 用切縫機切入一定深並灌注灌縫料 切縫的目的是讓水泥混凝土路面收縮時按照切縫位子斷開 使應力釋放 灌縫的目的是不使路面的雨水等順流進基層 切縫只切入一定深度的目的是讓切縫以下不規則自由斷開 斷開處可以傳遞相鄰板塊的荷載 當然也可以設置傳力桿傳遞相鄰板荷載。
軟切縫,一種剛澆築完混凝土路面後就切割的變形縫,一般為橫向縮縫。一般使用軟切縫機施工,它配置行走輪、電機和切割鋸片的L形主機架,設置有支承輪及切深調整機構的支承機架,其主機架與支承機架以行走輪軸為軸心鉸接成剪夾結構;在主機架的前端設置有主要由橋架、彈簧導桿結構及弓形壓板組成的壓角機構;與行走輪配合設置有主要由摩擦驅動輪、驅動電機、減速箱、凸輪擺桿及搖桿機構組成的自行走驅動及離合機構。本實用新型可在混凝土路面尚未完全硬化的情況下即上路進行切縫,有利於提高路面工程質量,縮短施工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