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怎麼切割
『壹』 塑料盒子里的阿膠怎麼拿出來切開
將阿膠放在砧板上,或一個較硬的平面(我選了這個,就家裡廚房的花崗岩內工作台)上,用菜刀容的刃面壓在阿膠上用力來回切幾下,讓阿膠平面有一點凹槽,用菜刀的刃面壓在凹槽上,用手掌輕拍刀背,阿膠自然會斷開。切出來的阿膠不會碎,而且切面較平整,適合女同志分開服用。
『貳』 阿膠生產的主要流程是
阿膠修治工藝
百年堂 老膠坊,冬至一到熬膠忙,
祭祀井神拜膠神,浸皮賣柴砌大灶,
七天七夜泡驢皮,刮毛去脂盪滌垢,
細細切塊進金鍋,熬膠必用桑木柴,
金鍋銀鏟阿井水,綿火細熬九晝夜,
擔柴九九八十一,擔水八八六十四,
膠汁濃稠撈皮塊,換口金鍋再細熬,
金鍋輪換九大口,銀鏟不停時時翻,
九天九夜膠汁成,九鍋膠汁再濃縮,
合並濃縮成一鍋,加酒加糖加豆油,
吊猴發泡掛旗時,收膏凝膠進冰窖,
膠坨分解有絕活,開片刀過不留痕,
晾膠三日要悶膠,擦水換床再晾膠,
接著瓦箱再晾膠,一天翻膠十二次,
七個膠坊輪流住,四十九天靈膠成,
千挑萬選合格品,擦膠印字才出廠,
真命天膠浴水火,不老聖葯妙葯成,
陰陽相濟得永生,有血有肉有情物,
國葯一絕千年香,阿膠一品百年堂。
這首民謠唱的是東阿道地阿膠的製作工藝。修治標准精選料,制好膠,這是東阿道地阿膠2500多年一以貫之的准則。在生產上,也可以讓一口鍋一直燒水,最後也能夠熬出膠來。但百年堂謹遵古法制膠。百年堂阿膠傳統的製法流程如下:經七天七夜,七七四十九個環節,九九八十一個道工序,用銅鍋銀鏟,桑木做柴火,控制好每一道關鍵程序,最終成就上等好膠。這就是所謂的「亂世出英雄,阿膠修治浴水火」。
制膠,對中間的每一個流程,講究的是起轉承合。這近似於是在寫一篇千古絕唱,又像是在譜一首傳世名曲。因為,百年堂認為,只要一道工序出錯,則滿盤皆廢,最後出品的,肯定不會是好膠。
百年堂在每一道制膠工序上,近似於苛刻。百年堂人堅守 「遵古訓戒見利忘義必堂堂正正做人,求正品忌粗製濫造必道道地地真膠」之祖訓,恪守「心為真心,方為古方,皮為真皮,膠為真膠,價為實價,必為真膠」之堂訓,遵循「精聖葯炮製之法,明阿膠葯性之理;修醫家仁德之心,守葯者欺妄之戒」之座右銘,恰恰體現了一種科學的工藝精神,百年堂就是秉承了這2500多年的阿膠文化精髓。
據百年堂張傳福介紹,阿膠古法修治工藝,主要有泡皮、刮毛、焯皮、化皮、靠汁、打沫、過濾、沉澱、出膠、切膠、晾膠、翻膠、擦膠等49道工藝。按古法制膠,阿膠製作非常講究:
首先是備料,必須取放牧獅耳山,飲水郎溪河的「葯驢」的皮,以為「葯驢」「吃的沙參、枸杞、天門冬,喝的全是礦泉水,拉的盡是十全大補丸」,這樣的皮做原料是熬好膠的關鍵。
其次是泡皮。張傳福說:「清代康熙時浙江山陰(今紹興)人金埴在其著作《巾箱說》中說:制阿膠之法:至冬取皮浸河一月,刮毛滌垢,務極潔凈。然後運回作坊切割、烹煮。」書上說不科學,可能是道聽途說記載的——皮子泡一個月,不泡爛了嗎?
東阿道地阿膠的製作泡皮傳統方法一般是三天三夜到四天四夜,不超七天七夜,只要泡到皮子發脹,皮子上的毛用手扯,可以扯得下來就可以了。
第三步刮毛。將「泡透」的驢皮,置於木凳上,先將裡面的腐肉和脂肪除去,再將表面的毛刮掉;《巾箱說》金老先生說「運回作坊切割、烹煮」也是不對的,運回作坊去刮毛,驢毛刮下來還得沖洗,運回去多麻煩啊,我們以前刮毛都是就地搭個工棚,支個木樁就開始幹活了。
百年堂老膠工也常說:「刮毛只要刮到一半或三分之二的毛就可以了」,可不是像殺豬一樣把皮子颳得乾乾凈凈的,完全沒有毛的皮子出膠率上不去,按現在科學的說法是:毛囊里蛋白質含量很豐富,這種蛋白質是可以熬出來的。還有,皮子刮好也不是馬上拉回作坊,還有一道工序就是再泡皮,要再放到河裡浸漂2—3天才運回膠坊切塊。
第四步切皮。也叫鍘皮,百年堂老膠工說刮完毛,再泡2-3天皮後,就要把皮子運回作坊去鍘皮了,鍘皮的要點是將去毛的驢皮切成長寬40cm左右的方塊;
第五步洗皮。切碎的皮塊還要再清洗一遍,就是把皮塊倒入洗皮池內,加入清水,再來回漂洗,重復7-10次多次。
第六步焯皮。(焯Chuo,第二聲)將洗凈的驢皮投入鍋內,加水加熱焯洗,至皮塊打卷後取出,供煎膠用。
第七步化皮。也就是煎取膠汁。工藝師先將熬膠專用的竹簍置於銅鍋內,然後把已處理好的小塊驢皮倒在竹簍上,加水淹沒過皮面,用文火加熱,保持微沸1-2天。
百年堂張傳福解釋為什麼要加竹簍呢?因為是竹簍可以避免鍋底溫度過高,皮子被燒焦,影響質量。在這個過程最傳統的方法是,還沒當膠汁濃稠,就把未熬化的皮子撈出來,換一口鍋熬,對已經熬出來的膠汁做上標示,是第幾鍋。
張傳福說:「這個工序明朝的劉述金老先生記述道,皮入水已化,則每日遞減一口,聚其融化之極者,止得一口,然後搭於架上,任其順下而不斷。凡四晝夜,膠乃成」。
當然,小戶作坊熬膠就沒那麼復雜,他們一般是熬到膠汁濃稠就傾出煎液,加水接著熬,先後共煎3-5次,直至皮子完全化掉,充分煎出膠質為度。
張傳福介紹化皮有五個關鍵:
1、加水量很關鍵。加入的水以淹沒過皮面最好,保持鍋內一直是冒泡泡的微沸狀態。
2、火力控制很重要。提取時用猛火加熱,煮至沸騰,然後控制火力,文火保持煎熬,只要鍋內微沸即可。這樣膠液內的雜質容易浮到上水面,當雜質由鍋邊聚集到中央時,就可以打抹。
3、補水很重要。為了把原料中的膠汁盡可能煎出,除保持溫度和足夠水分外,加熱提取過程中應隨時補充因蒸發所失去的水分,以免因水分不足而影響膠汁的煎出。
4、煎煮的時間也極為重要。煎煮的時間一般為8—48小時,先後反復煎煮3—5次,至煎出膠液中膠汁甚少為止。
5、每次煎出膠汁,應趁熱過濾,否則冷卻後因黏度較大而過濾困難。
第八步的工藝是提沫。又稱打沫,當膠液達到適當濃度時,便兌入適量涼水,稀釋後,用武火煮至沸,再用文火緩緩加熱,這樣膠液內的雜質便浮上水面。當雜質由鍋邊聚集到中央時,用打沫瓢或打沫刀將其取出。此操作稱為「打沫一個」。一般一小時左右打沫一個。打抹的用水非常有講究的,必須使用陽谷阿城的古阿井的井水。
百年堂張傳福介紹:打沫是熬膠中最重要的工藝,打沫是為了把驢皮中的雜質除去的過程。打沫就要來回加阿井水,因為阿井水比重大,水裡面有很多礦物質,這些礦物質很容易和驢皮結合,形成絡合物飄起來,容易去除阿膠不需要的雜質,但是阿井水極為難得,老東阿和新東阿的膠坊,老東阿離阿城有30多公里,新東阿離阿城有50多公里,取一擔水很費勁。
第九步是過濾。也就是每次所煎膠液,先用細篩濾過,然後用絲棉濾過。
第十步是澄清。過濾後的膠汁加入明礬適量,攪拌混勻,靜置沉澱,再過濾。
百年堂張傳福介紹:由於膠汁黏度較大,其中所含雜質不易沉降,常常用沉降法或沉降、濾過二法合用。一般在膠液中加入適量的明礬(每100千克原料加入明礬60~90克,甚至120克),經攪拌靜置數小時,待細小雜質沉降後,分取上層澄清膠液,或用細篩或絲棉濾過後,再置鍋中用文火進行濃縮。
第十一是濃縮。膠液過濾並經澄清後,合並進行濃縮。
百年堂張傳福介紹:這個工作就是把經過濾處理的膠液濃縮至糖漿狀後取出,靜置24小時,待沉澱下降後,傾出上清液,將澄清的膠汁置於銅鍋中以文火加熱濃縮打沫,1小時左右打一個沫,期間要不斷攪拌防止焦化;至一定濃度、雜質提凈、膠液不透紙時,即可加入冰糖,攪拌至全部溶解後繼續濃縮。
百年堂老膠工也說:「濃縮收膠,火力不宜過大,並不斷攪拌,如有泡沫產生,應及時除去。隨著水分的不斷蒸發,膠液的黏度也越來越大,這時應防止焦化。
第十二步是掛珠。掛珠的作用是可根據膠液的流速,判斷其含水量。所謂的掛珠是膠液濃縮至一定程度後,用膠鏟挑起,膠液呈連珠狀慢速流下。這個時候就要加入豆油。
第十三步是砸油。掛珠加入豆油後,應進行「砸油」,即膠液中加入油類後,用出膠勺將加入油類的膠液舀起,再用力將其砸入鍋中與鍋中膠液混合,此時應用力將膠液攪拌,使油與膠液充分混合,使油分散均勻,以免膠內出現小油泡。
第十四步是吊猴。膠液濃縮至一定程度時,至出膠水分接近出膠,即開始「吊猴」(用膠鏟挑起,膠液則懸吊於膠鏟上形如猴狀),攪拌加入黃酒。此時火力更要減弱,並強力攪拌,以促使水分蒸發並防止焦化。
第十五步是發鍋。膠液濃縮至一定濃度,輔料加完後,用文火加熱一段時間,膠液表面鼓起饅頭狀較大氣泡,俗稱「發鍋」,此時應將膠膏停止加熱,使膠液內的氣泡自然揮散。
第十六步是醒酒。至「發鍋」時就要「醒酒」,膠鍋中出現「發泡」現象表示即將要出膠,停止加熱,使鍋內的熱氣自然逸出,這樣膠液內就不會有油泡、氣泡了,這個過程稱之為「醒酒」。
第十七步掛旗。又稱掛鏟。膠液濃縮至—定程度時,用膠鏟鏟起,膠液粘附於鏟上,呈片狀,緩緩墜落。挑起「掛鏟」時收膠,將膠液傾入凝膠盤內,使之自然冷凝,即得「凝膠」。
至挑起膠液則粘附在棒上呈片狀,而不墜落(也叫掛旗),膠液濃縮至無水蒸汽逸出為度。濃縮程度應適當控制,水分過多,成品在乾燥過程中常出現四面高、中間低的塌頂現象。
第十八步膠凝,膠液煉成後,趁熱傾入凝膠盤內自然冷凝,使膠液凝固成大膠塊。此過程稱為膠凝。
阿膠熬成後。趁熱傾入已塗有植物油的凝膠盤內,使膠液自然凝固成膠坨。凝膠前將凝膠盤洗凈,揩乾,塗少量麻油或豆油,傾入熱膠液後放置於室中(寒露—穀雨季節生產),經12~24小時即可凝成膠坨。膠液凝固後即可切成規定規格的小片狀。
第十九步開片。膠凝之後是開片、悶膠。對已濃縮收得的膠液進行冷凝得膠坨,將膠坨用刀切成規定規格的小片即得阿膠片,此過程俗稱「開片」。
百年堂老膠工強調:手工操作要求刀口平,一刀切過,以防出現刀痕。
第二十步陰涼室陰晾。膠片切成後,置於晾膠室內,放在晾膠木板床上,開片後的小膠塊陰晾數日後,整齊裝入木箱內密閉悶之,此過程稱為悶膠,又叫 「伏膠、瓦箱」。其目的是使膠片內部的水分向外擴散,以縮小膠片內外的水分差,並可起到整形的作用。
將切得的膠片陰晾、悶膠(含瓦箱、立箱、倒箱、悶箱)、晾膠、擦膠、印字、滅菌、包膠(包小塊、裝盒、貼簽、包大皮、裝箱、封箱)、檢驗、入厙即得。
第二十一步乾燥室晾膠。3~5天後轉移到竹簾子床上,分層置於乾燥室內,使其在陰涼的條件下乾燥。一般3~5天將膠翻面一次,使兩面水分均勻散發,以免成品發生彎曲現象。
第二十二步,悶膠。數日之後,待膠面乾燥至一定程度,便裝入木箱內,密閉悶之,使膠片水分向外擴散,稱之「悶膠」,也有稱之為「伏膠」或「瓦膠」的。
第二十三步,倒箱,立箱。在悶膠過程中,還應不斷地倒箱、立箱。
第二十四步,擦水2~3天後將膠片取出並用布拭去表面的水分,然後放在竹簾子換溫度更高的晾膠室晾之。
第二十五步乾燥室晾膠,數日之後,又將膠片置於木箱內密封2~3天。
如此反復操作3~4次,即可達到乾燥的目的。
第二十六步,擦膠。膠片充分乾燥後,用粗布醮取擦膠水(擦膠水:先將水加熱至沸騰,然後再冷卻至適宜溫度)拭其表面,使膠片六面光亮有光澤,有直而明顯的粗布紋理。
第二十七步,印字。用銀珠印上品名
第二十八步,包裝。
第二十九步,檢驗。貯存於密封容器,置陰涼乾燥處,防止受潮、受熱、發霉、軟化、粘連及變質等;但膠片也不能過分乾燥,以免膠片碎裂。
這阿膠的古法修治,是層層轉合,一招不慎,則滿盤皆輸,小小驢皮,做出了聖葯文章,著實不易正這可謂:
『叄』 請問想把一塊阿膠切一下,怎麼切啊用刀似乎切不動啊!
阿膠服用前一般是將阿膠砸碎:用干凈紙或布裹著膠塊,放在較為堅硬的檯面上,用錘子砸成碎末
阿膠服用方法
1、烊化法:將阿膠砸碎,取3--9克(約每塊的三分之一)放入杯中,加冰糖少許,用沸水或葯汁適量沖開,攪拌,放冷後即可服用。
2、傳統法:取阿膠250g,砸碎置於帶蓋的容器內,加冰糖、黃酒、水各250g(或ml),浸泡24~48h,至膠軟化無硬塊後,根據需要加入適量的黑芝麻、核桃仁、大棗、桂圓肉等攪勻,放入鍋中隔水蒸制0.5~1h,待其全部溶化,取出放涼,加蓋置陰涼處或冰箱內,每日1~2次,每次1~2湯匙,開水沖服即可。對腰膝酸軟,怕冷,易感冒,耳鳴,四肢無力等均有明顯療效。經常用此法服食阿膠,可以強身健體,延緩衰老,起之延年益壽的作用 。
3、食療法:
用戶可根據自已的喜好,在做飯、炒菜、喝水時,均可加入阿膠食用。如:
① 阿膠粥
取糯米100g煮熟,候熟入阿膠15g稍煮,攪令烊化即成。
功用:養血止血,滋陰潤肺安胎。
②阿膠雞蛋湯
將阿膠適量燉化加蜂蜜一匙,沖雞蛋一個,每日早餐前服用效果更佳。
主治:咳喘不止,久咳不愈,及哮喘等症。
③阿膠蔥白蜜
用新水煎蔥白三片,去蔥,入阿膠二錢、加蜂蜜二匙溶開,食前溫服。
功效:養陰生津,潤腸通便。主治:老人虛人大便秘澀。
④阿膠甜肉
製作:瘦肉250g洗凈切塊,先燉入成熟時入阿膠20g白糖50g、花椒5粒燉至熟,火靠濃汁。功用:治貧血。
⑤ 阿膠酒
將阿膠80g切成小塊(或砸碎),置小壇內,倒入適量黃酒,將壇放在文火上煮沸,邊煮邊向壇內續添黃酒,直至酒添盡,阿膠化完,葯酒約有500ml時可取下放冷,收入瓶中。每日早、中、晚各1次, 每次空腹溫飲20~30ml。
功效:補血止血,滋陰,潤肺。
主治:血虛萎黃,虛勞羸瘦,面色無華,眩暈心悸,陰虛咳嗽等。
⑥阿膠燉野雉
將野雉肉塊200克洗干凈,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撈起放入燉盅里,加入湯水,阿膠(30克蒸溶的),紅棗12枚,薑片,蔥結,精鹽,蓋上燉盅蓋,上籠旺火燉2小時,出籠後,放去薑片,蔥結,撒入胡椒 粉,淋香麻油即可。
⑦阿膠煮紅棗
取大棗10枚置鍋內,加水適量煮熟,加入搗碎的阿膠6g,溶化,紅糖適量調味。飲湯食棗。功效:養血健脾。主治:心脾兩虛,心悸失眠等。
禁忌】糖尿病患者、外感發熱者禁服。
【注意事項】1.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2.本品宜飯前服用。3.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4.兒童、孕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5.服葯2周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提起中葯有句口頭禪:「中葯三大寶,人參、鹿茸和阿膠」。阿膠(又稱「驢皮膠」),具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它採用優質驢皮熬制、提煉而成。
『肆』 誰知道阿膠糕應該切多厚多大
自製阿膠糕配料
一、原料:阿膠、黑芝麻、核桃仁、冰糖、黃酒(或者水)
原料比例1:1:1:1:1,冰糖可根據個人口味添加,如果不喜歡酒味太重而影響口感,黃酒可以少加(一半黃酒一半水也可以)或直接用水替代也可以。
注意:核桃仁要選用當年產新鮮核桃仁,不變味、不出油。
黑芝麻必須淘洗干凈晾乾再用,核桃仁也必須干凈,以防止有細沙而牙磣
黃酒最好選紹興加飯酒或古越龍山、會稽山等品牌,量不能多,以防酒味太重
二、熬制步驟:
1、將黑芝麻、核桃仁分別炒香,黑芝麻炒 2-3 分鍾(聽到芝麻的爆響聲,有香氣即可),核桃炒1-2分鍾,炒到略顯黃色有香氣即可出鍋,要防止炒糊。
2、將冰糖砸成冰糖粉備用(部分豆漿機有打粉功能,可直接打成粉末)
3、用小毛刷沾少許香油均勻的塗在不銹鋼盤內表面,備用。
4、在不銹鋼鍋內加入黃酒,依次將冰糖粉、阿膠粉加入(冰糖粉完全溶化後加入阿膠粉),開始用文火加熱,要不斷攪拌使其慢慢溶化;在攪拌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其沸騰的狀況,看到泡沫由淺變深時,並加速攪拌,火候控制在600W-800W;(大概需要20多分鍾時間)
5、鍋內的阿膠液體會越熬越粘稠,用鏟子挑起鍋內熬好的阿膠液體,當由原來的幾條線變成一線時(俗稱掛旗)可停火,加入炒香的黑芝麻、核桃仁,然後加速攪拌使之均勻;
6、將熬好的阿膠膏倒入刷過香油的不銹鋼盆里(刷油是為了防止粘連),將表面按平即可放入冰箱冷卻,等變硬成型之後,取出用刀切成小塊即可食用。
四、注意事項 在熬制過程中一定要不斷的攪拌以免粘鍋而變糊(非常關鍵)。
此外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慎用,感冒期間不易食用。
『伍』 我的一個朋友托熟人買的福牌阿膠,成塊的那種,說是直接從廠家買的,50塊錢一斤,這么便宜是不是假的啊
阿膠是用爐皮做出來的,一斤阿膠要用3.5斤左右的爐皮才可熬出來,爐皮現一斤在50元左右,也就是說要用175元實計成本才可熬出一斤阿膠,還不含人工等費用。
真假阿膠基本辨別方法
◆包裝
「福」 牌、「東阿鎮」 牌阿膠包裝比較精美,圖案清晰。偽品包裝往往印刷粗糙,常有錯字、漏字現象,且常有生產批號編制錯誤。
◆防偽標示
正品「福」 牌「東阿鎮」 牌阿膠自99年11月份以後,每盒產品上都貼有防偽標簽,刮開防偽塗層,可見防偽唯一的密碼,消費者首先撥打電話查詢真偽。
◆塊形
「福」牌,「東阿鎮」牌阿膠有31.25克/塊(薄塊)和62.5克/塊(厚塊)兩種規格,膠片大小、厚薄均一,塊形方正、平整,表面光亮,有粗布擦過的縱向條紋,無油孔、氣孔。膠片上字體方正、大方,薄片上印有「山東東阿鎮」字樣,厚片上印有朱紅色「山東阿膠」字樣。偽品往往膠片大小厚薄不一,塊兒重差異大,有油孔氣孔,膠片上字體歪斜。 ◆硬脆度
拿「福」 牌「東阿鎮」 牌阿膠用力拍在桌面上,碎裂成數塊,即"硬而脆",保持了「擊之易碎」的傳統特色。偽品往往較堅韌而不脆,甚至可彎曲。
◆氣味
將「福」牌,「東阿鎮」牌阿膠粉碎後會稍有異味(膠味),熬制後會有膠香味,假品熬制後會出現腥臭味。
◆溶化性 正品「福」 牌「東阿鎮」 牌阿膠粉碎後加熱水攪拌,易全部溶化,無肉眼可見顆粒狀異物。偽品不易溶化,有的出現不溶化的絮狀物,溶化後的膠液中常有肉眼可見顆粒異物。
◆凝凍性
正品「福」 牌「東阿鎮」 牌阿膠加水燉化,再放冷,成凝凍狀,偽品往往不凝固。
◆化學分析
『陸』 淘寶東阿縣阿膠碎塊是不是真的
阿膠碎塊是阿膠切割過程中品相不好和邊角,確有,但真假就不是光看能說明的,毛毛養生還是祝您購買順利吧!
『柒』 東阿阿膠的真假怎麼鑒別
阿阿膠真偽鑒別方法
一、產品包裝鑒別
東阿阿膠生產的阿膠產品包裝,印刷文字、標識、圖案美觀、清晰,色澤均勻、表面光滑。
二、產品鑒別
1)東阿阿膠每塊約長×寬×厚=9.0×3.8×0.7±0.1Cm,膠塊表面光亮、平整為棕褐色,斷面對光照視呈棕色半透明狀,質硬而脆,無油孔、氣孔及明顯刀紋,夏日不濕軟。
2)膠塊上印有吉祥雲及「東阿阿膠」字樣為朱印,字跡端正清晰,顏色均勻一致。
3)取東阿阿膠一塊拿在手中用力拍在桌面上,裂成數塊,即「質硬而脆」。
4)取東阿阿膠少許砸碎後,放入杯中,加沸水適量立即蓋上杯蓋,放置1~2分鍾,輕輕打開,嗅聞有輕微豆油和阿膠香味,無任何異臭味。
阿膠當以黃透如琥珀色,光黑如漆者為真。真者無皮臭味,夏日亦不濕軟。火試:取樣品少許放在坩堝內灼燒,初則迸裂,隨後膨脹融化冒白煙,有濃烈的麻油香氣,灰化後殘渣烏黑色,質疏鬆,呈片或團塊狀,不與坩堝黏結;水試:煮沸溶解,溶液呈淺棕紅色,混濁,並有白色物質析出,液面有油滴,取膠溶於水中,液澄明,無混濁;拍打:手持用力拍打桌面,碎片斷面呈棕色、半透明、無異物者為真,若拍打軟而不碎者,則疑為偽品。
阿膠的偽品一是牛皮膠,質硬不易破碎,灼燒有濃烈的濁臭氣,水試溶液液面無油滴;二是雜皮膠,灼燒有豆油香氣,水試溶液呈暗灰棕紅色,液面有少數油點;三是骨膠,表面不透明無光澤,有氣泡所致的小孔洞,側面有不規則的皺紋,質硬不易打碎,氣微臭;四是明膠類,平滑光亮,質脆,氣微或具墨汁樣臭。火試後變為白色片狀粉,不黏結。
此外,阿膠溶液靜置4小時後不凝集,偽品溶液凝集成糊狀。
另外,龜膠和鹿膠外形與阿膠相似,也應加以鑒別:龜膠,表面棕色略帶微綠,上面有黃色「油頭」,對光視之潔凈如琥珀、質堅硬;鹿膠,表面黑棕色,對光視之半透明,一面有黃白色多孔性薄層,質脆易碎,斷面紅棕色,具玻璃光澤。
『捌』 怎麼切割阿膠 就是將一塊一厘米厚 五厘米寬的阿膠切成四等份
對於干品的阿膠,
如果是用榔頭等工具硬砸,可能會嘣得到處都是碎渣,這樣會浪費。
較好的方法是,先用涼開水泡一段時間,待其軟化再分割,這樣就好了。
注意,泡的時間不可太長。
『玖』 阿膠塊背面的兩道規則分割道是什麼
有分隔道阿膠便於敲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