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人員如何確定編制
『壹』 人員編制的編制方法
1、正向定編
即先確定企業的定編人數,再分解為部門定編,然後落實各專小組定編人員具體數量。
2、逆向屬定編
先進行小組人員定編,再進行部門人員匯總,最後得到企業人員定編總數。
3、綜合定編
一般先確定生產人員定編數量,再確定管理人員及非生產人員與生產人員的比例,最後確定非生產人員及管理人員的定編數量。
『貳』 如何進行崗位編制管理
首先把本企業崗位分為:特殊、關鍵、一般崗位,然後根據企業發展、人才狀態、人才使用等情況,分別按崗、按人才進行管理。
『叄』 在做小區物業管理方案時,如何確定人員編制
根據小區的實際收費面積先做成本核算,然後根據企業資質,總戶數確定,同時,要看當地物業管理辦公室有什麼特別的要求沒有
『肆』 如何制定部門人員編制
編制定員的方法
定員工作要求做到先進合理,要符合高效率、滿負荷、充分利用工時的原則。如果是一個新建企業,在一開始就要做好這項工作。在現代社會中,哪怕辭退一名多餘的員工也不是一件得人心的事情,還會影響員工的情緒,這樣會使企業陷入兩難境地。所以選擇科學的定員方法是很重要的。
定員計算的基本原理是按生產工作量確定人數,勞動定額作為計算工作量的標准,在定員計算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只要有勞動定額的崗位都應該考慮使用勞動定額資料來定編。下面介紹的幾種方法都是以勞動定額為基礎的。
一、按時間定額定員
由於不同工種不同加工對象之間不能直接比較,而時間定額是最通用的勞動消耗標准,一旦不同工種和對象的勞動量換算成時間量就能比較了。用時間定額可以計算企業所有的基本生產工人的定員數。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生產任務是指計劃期內以時間定額表示的生產任務總量,工人的定額任務指一位工人在計劃期內應該完成的以時間定額表示的工作量。應用時要考慮工人的超額因素,如果定額非常准確,工人一天的定額任務為480分鍾,但通常工人實際完成的定額任務都超過480分鍾,在定員時要考慮這一現象。
這個方法適用於許多場合,當用來計算全廠的基本生產工人定額人數時,只要取全廠的生產任務總量;計算車間的基本生產工人定額人數時,生產任務取車間總量;同樣地,如果計算某一工種的定員人數,生產任務取該工種的總計值就可以了。其餘情況可以類推。
二、按產量定額定員
這種方法的計算公式與時間定額法基本相同,只是公式中的生產任務和工人的定額任務用產量定額表示。此方法有較大的局限性,只適用於勞動對象單一的場合。如生產量大並且穩定的零件製造廠,可以按零件的加工任務量計算定員,總加後得到全廠的基本生產工人定員人數。
三、按看管定額定員
根據機器數量、開動的班次和工人看管定額計算定員人數。
公式中的機器台數指參與生產的設備台數,工人看管定額是一個輪班內的數值。這種方法比較簡單,適合於實施多機床看管的企業。對於實行一人一機的勞動組織方式的企業,採用這種方法不一定合理。使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生產任務必須飽滿,機器沒有停工時間,否則得出的定額人數會偏大。
四、按崗位定員
根據工作崗位的數量、崗位的工作量、操作人員的勞動效率、勞動班次和出勤率等因素計算定員人數。按崗定員的方法與生產量無直接關系,與生產類型有關,它適合大型聯動裝置的企業。如發電廠、煉油廠、煉鋼廠等。也適合於無法計算勞動定額的工種和人員。例如,輔助工、機修工、後勤服務人員等。用這種方法定員很難找到計算公式,工作抽樣是比較適合的一種方法。通過對操作人員實際的工作情況抽樣,分析工作量是否飽滿,如果工作量不足,可減少人員或者增加看管崗位。
五、按比例定員
就是按企業職工總人數或某一類人員的總人數的某個比例計算出其他人員的定員人數。企業中的衛生保健人員、炊事人員、某些輔助工人可以採用此法定員,使用的比例數是個經驗數據,可以用工作抽樣方法分析比例數的准確性。
六、按業務分工定員
即根據組織機構、職務崗位的工作種類和工作量來確定人數。這種方法定性成分很大,又主要適用於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定員。這些人員的工作內容廣泛,工作量不容易計算,工作效率又與每人的能力、工作態度和勞動熱情有關,具體操作時有一定的難度。工作抽樣也適用於處理這個問題。
企業的編制定員是企業人員數量及其構成的基本標准,是個相對穩定的勞動人事資料,企業不可能經常進行定編工作,有個較長的穩定期。但是,企業的生產量在不同季節不同月份往往變動很大,為了保證任務和人力相匹配,在每個計劃期(年計劃和月計劃)都需要做人員需求計劃,以指導勞動力的餘缺調整和補充。這里指的主要是基本生產工人。如果生產任務減少,基本生產工人就應該等比例減少,減下來的人員可以臨時安排一些其他工作,甚至可以參與產品推銷,這比窩工要好得多。
『伍』 人員編制的分類
1、按橫向行業結構分,例如部隊人員編制標准、學院(師生)人員標准、企業管理人員編內制標准等。容2、按綜合程度分,單項人員編制標准(以單台設備、單個崗位、單項工作群體為對象制定的定員標准)和綜合定員標准(選擇某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能夠綜合反映一單位勞動效率的綜合指標來制定人員定員標准,如1979年交通部規定,每輛營業汽車配3.86~4.81人)。
3、按微觀組織結構分,企業人員編制、部門人員編制和小組人員編制三級。
『陸』 公司要求每個部門提供人員定編的數量,請問一下如何確定設備維護部門的人員數量每個崗位人員定編的依據是
設備維護部門人員定編常用方法有:設備定編法
定義:根據機器設備專的數量、設備開動班次屬和工人看管設備的定額來計算定編人數;
適用范圍:以機器設備操作為主的工種,特別是有大量同類型設備的崗位;
分類:
(一)單機設備定編
定編人數=(台班定編*設備開動台數*班制數)/ 出勤率
如機器製造企業的各類機床,冶金企業的高爐、平爐
(二)多機台設備定編
定編人數=(設備開動台數*每台設備開動班次)/ (工人看管定額*出勤率)
如紡織企業的織布機等
當然實際操作中可與多種方法相結合,如勞動效率定額法、崗位定編法,本次只做簡要的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祝工作順利!
『柒』 設備專職點檢人員編制檢修計劃的依據是什麼
設備點檢:為了提高、維持生產設備的原有性能。通過人的五感(視、聽、嗅、味、觸)或者藉助工具、儀器。按照預先設定的周期和方法。對設備上的規定部位(點)進...
『捌』 如何規劃企業的人員編制
人員編來制方法:
1、正向定源編:即先確定企業的定編人數,再分解為部門定編,然後落實各小組定編人員具體數量。
2、逆向定編:先進行小組人員定編,再進行部門人員匯總,最後得到企業人員定編總數。
3、綜合定編:一般先確定生產人員定編數量,再確定管理人員及非生產人員與生產人員的比例,最後確定非生產人員及管理人員的定編數量。
對人員編制的管理辦法有:
1、控制人員編制總額;
2、實行人員編制單列;
3、制定定員標准;
4、嚴格人員編制使用范圍;
5、制定人員比例標准。
(8)設備人員如何確定編制擴展閱讀:
人員編制與人力資源預算相結合,其目的在於:
1、避免組織機構過度膨脹
將人員數量、人力成本控制的責任分解給每個部門,從源頭上控制員工數量過快增長。
3、強化部門負責人職責
部門負責人不但要對工作任務目標負責,也要對本部門精簡機構、提高人員效率負責。
3、避免部門間工作量不均造成的不公平
鼓勵人員冗餘部門通過縮減編制的方式使人員工作量飽和,實現各部門員工工作量動態調整逐步消除部門間忙閑不均的現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員編制
『玖』 設備管理制度怎樣表編制
我公司的,僅供參考:
設備管理制度
1 目的
加強設備管理,確保生產設備處於完好狀態和正常運行,以滿足生產需要。
2 適用范圍
適用於本公司生產設備的管理。
3 職責
3.1 生產部負責生產設備的歸口管理。
3.2 使用部門負責設備的正確使用和日常維護、保養。
4 工作程序
4.1 設備的購置
增添設備由使用部門或生產部提出申請,經總經理組織有關人員論證後批准,采購部負責購置。
4.2 設備的安裝、調試
設備采購到貨,經點驗無誤後,由生產部組織安裝、調試。
4.3 設備的驗收、移交和管理
4.3.1 設備安裝、調試後,由生產部組織使用部門與安裝人員一起進行驗收。
4.3.2 驗收按製造廠出廠檢驗項目進行,如設備的外觀、空運轉、負荷運轉、操縱傳動部分的靈活性、電器控制部分狀況、液壓裝置、安全裝置、附件、專用工具、隨機配件、技術文件和裝箱清單等。
4.3.3 驗收合格後,由生產部辦理設備移交手續,編寫設備驗收移交報告,經參加驗收人員會簽後,正式移交使用部門,驗收文件由生產部歸檔保存。
4.3.4 生產部負責設備的歸口管理,進行統一編號,建立台帳、檔案,並健全管理制度。
4.3.5 專用工具移交操作人員保管使用;備品備件由生產部負責保管。
4.4 設備的編號規定
4.4.1 編號的規則
□ □ □ □ □
類別代號 順序號
4.4.2設備類別的規定
類 別 類別代號
金加工 J
壓力 Y
焊接 H
搬運 C
生產線 Z
其它 Q
4.5 設備的使用
4.5.1 由生產部組織編寫設備操作規程,發相關部門遵照執行。
4.5.2 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關鍵設備應指定專人使用 ,經生產部組織培訓考核合格後上崗,操作時應做好設備的運行。
4.5.3 設備的附件和專用工夾具應有專用櫃架擱置,標識清楚,保持整潔,防止碰傷,並不得外借作其他用途。
4.5.4 設備的專用工裝、模具應建立台帳,進行管理。
4.6 設備的維護和保養
4.6.1 設備的維護保養指:「日常維護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種:
1) 日常維護保養
每個工作日班前班後由操作人員認真檢查,擦拭各部位,視設備要求,按規定加潤滑油,使設備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潤滑、安全,重要設備作好「設備日檢點」記錄。
2) 一級保養
每年一次,以操作人員為主,維修人員配合。按計劃對設備進行局部拆卸和檢查、清洗規定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換或清洗潤滑油、濾油器、調整設備配合間隙、緊固設備各部位、檢查各處安全裝置是否完好等。一級保養後由維修人員進行確認,並填寫《設備保養記錄》。
3) 二級保養
以維修人員為主,操作人員配合。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和維修,更換和修復磨損件、清洗換油、檢查修理電器部分和安全防護裝置,二級保養後維修人員填寫《設備保養記錄》並由生產部部長進行確認。
4.6.2 每年年終由生產部編制「年度設備保養計劃表」,並組織實施。
4.6.3 每台設備必須有明顯的狀態標識,只有標識「設備完好證」的設備才能投入使用。
4.7 設備的檢修
設備的二級保養、大修,無,周期規定,根據設備的實際需要,由生產部臨時提出申請,經總經理批准後安排。
4.8 設備的報廢
因生產工藝變化、設備陳舊或其他原因,達不到使用要求或無修理價值的設備,可申請報廢,由生產部提出申請報告,經總經理批准後實施,報廢設備掛「報廢」牌。
4.9 各使用部門負責設備的正確使用和日常維護、保養,生產部組織定期檢查,作好檢查記錄。
5 質量記錄
5.1 設備登記台帳
5.2 年度設備保養計劃表
5.3 設備保養記錄
5.4 年度設備維修記錄
5.5 設備報廢申請單
5.6 設備日檢點卡
擬制: 日期:
審批: 日期:
『拾』 如何確定事業單位在編制內人員
黨政機關、公檢法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國企都有人事檔案權,你到檔案存放的部門查詢,就可以自己是否是事業單位的在編工人,很容易的。 事業單位分為四種,即參公(參照公務員待遇)、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等。上述四種待遇的單位都屬於國家承認的正規的事業單位。至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編制,你可以到單位存放檔案的部門(大的單位有人事部門,小單位辦公室負責人事管理)去查詢自己的崗位級別,即是工勤人員,還是職員,還是專業技術人員。如果有,那就說明你有正式的編制,如果沒有,那肯定就是編外人員,即臨聘人員。還有一個就是現在凡進必考,即如果你沒經過任何的正規考試,那也說明你沒有正式編制。 本回答由社會民生分類達人 魏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