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大棚需要哪些設備
(一)曬場 曬場是利用太陽能使新鮮灰樹花脫水乾燥的加工設施。曬場應選擇地勢平坦、乾燥、無遮蔭的地方建造,面積視生產規模而定。全場用水泥抹平,要有千分之一左右的坡度以便排水。四周築10厘米高的場沿,排水的一面要留有排水口。
(二)烘乾室 熱風乾燥室四周用磚砌成,全長8~10米,寬2米,分乾燥室、散熱管和送風設備三部分。乾燥室長5~7米,可放5~7床篩架(由角鋼或木製,寬180厘米,長90厘米,放8層菇篩,層距20厘米,每層放3個菇篩,以竹製為佳,長90厘米,寬60厘米,篩眼15~20毫米),牆上開有4個20厘米見方的玻璃窗,窗內各掛1支溫度表,以便觀測溫度。散熱管由兩行豎立鋼管組成,每行6根,每根粗16厘米,上端焊在兩根粗20厘米的橫鋼管上,下端焊在10厘米厚、40厘米見方的鋼板上。鋼板下面是火坑,深60厘米,寬40厘米。火坑距乾燥室1米,坑牆外是燒火口。對面砌80厘米見方、高4米的煙囪與火坑相連。送風設備是一台10千瓦電動機帶動的大型電風扇,安裝在距散熱管30厘米處。電風扇後面牆上開50厘米見方魚鱗片式吸氣窗,以增加通風量。為了排除灶內水分,乾燥室上部有1米高的排氣層,一端上方開80厘米見方的通風天窗。
(三)烘乾機 烘乾機主要用於灰樹花干品加工。該類機械有大、中、小型之分,烘乾鮮菇的量分別為500千克以上、200~500千克、200千克。代表性的機型特點如下:
1.6XGH-500 內置式1次交換熱風爐供熱裝置,以煤、柴為燃料。由4台軸流風機橫向送風,強制熱風平行穿過菇層流動循環,溫、濕度由人工調節進風門和排濕窗的大小來控制。烘乾室有3個分室,總鋪放面積約58米2。
2.ZF-l 內置式電熱供熱裝置。由1台軸流風機縱向送風,強制熱風從下而上連續穿過菇層流動循環,溫度自動控制,通過機械裝置可調節排濕窗開度,機械化、自動化程度較高,烘乾室分兩室。總鋪放面積14米2。
3.FS-1400 外置式兩次交換熱風爐供熱裝置,以煤、柴為燃料。由2台軸流風機橫向送風,熱風的流動方式和溫、濕度控制同6XGH-500機。烘乾室有8個分室,總面積82米2。
4.MG-600 外置式1次交換熱風爐供熱裝置,以煤或柴為燃料。由1台離心式風機強制熱風自下而上連續穿過菇層,熱風不能循環使用。單一烘乾室,總鋪放面積4.2米2。
5.5HB-10 外置式混合交換熱風爐供熱裝置,以煤、柴或炭為燃料。熱風靠自然對流,溫度通過調節風門控制。單一烘乾室,總鋪放面積10平方米。
上述5種小型脫水機的主要技術性能綜合如表7-2。
表7-2 小型脫水機的生產率和能耗量
要選購到滿意的機型,除事先了解各類機型的結構特點外,還應對各生產廠家的產品的適用性、可靠性、溫濕度自控力和價格作較全面的比較,特別是對一些老用戶的拜訪更為重要,了解到的問題會更真實。
(四)熱泵乾燥機 熱泵是一種能從低溫熱源吸取熱量,在較高溫度下釋熱的熱能裝置。它能夠有效地利用環境熱源,因而能耗比最低。美國農業部的統計資料表明,農副產品乾燥消耗的能源要比農業機械作業消耗的能源多得多。為了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加工品質,美、日、德等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把熱泵用到農副產品乾燥作業中。國內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乾燥作業中應用熱泵的嘗試,一些企業引進國外熱泵裝置乾燥魚、青菜、水果、茶葉、糧食種子。近年來,熱泵裝置開始用於乾燥灰樹花、香菇、美味牛肝菌等,取得了節約能源和提高質量的雙重效益。
以RG-110型熱泵乾燥機為例,介紹閉式結構熱泵的主要特點,以及在灰樹花加工中的突出優點。
1.熱泵乾燥省能源 灰樹花富含水分(一般含水率在80%以上)、糖、蛋白質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以及芳香類特殊物質,在儲藏、運輸及加工成食品之前、之中,都必須進行乾燥而消耗大量能源。熱泵乾燥機不需要加熱裝置,省去了鍋爐,熱風爐和電加熱器等發熱設備,箱體不需要加保溫層材料,節省了建設投資和生產費用。
2.熱泵乾燥技術特點 熱泵乾燥機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開式結構,用調節配氣比例實現溫度自動控制,應用於連續乾燥作業;第二類是閉式結構,是在開式結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用調節冷凝器實現溫度自動控制,氣流在乾燥箱內循環,無廢氣排放,熱能利用有效系數更高。
RG-110型熱泵乾燥機,是一種應用閉式熱泵裝置的箱式乾燥機。近年來應用於灰樹花、蔬菜種子、中葯材、蔬菜等的乾燥加工生產及試驗。此機結構簡單,熱泵裝置安裝在箱體的一側,除去必要的風道,餘下的地方用來安放分層托盤,待乾燥的物料均勻地攤放在托盤上。其工作原理和特點如下:
循環風機驅動空氣按風道引導的走向在箱體內循環往返。熱泵裝置先是通過其蒸發器從空氣中吸取熱量,使空氣的溫度迅速下降到露點溫度以下,這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凝露析出(析出的露水被排出箱體外)。接著把從空氣中吸取的熱量用來加熱被脫了水的乾燥冷空氣,使空氣升溫而相對濕度大幅度降低,成為載濕能力很強的乾燥熱空氣。隨後,乾燥熱空氣被引導均勻地通過待乾燥物料,在流經待乾燥物料時,和物料中的水分發生著熱交換和相平衡作用,物料中的水分子吸收了空氣中的熱能,迅速地從物料中逸出而被氣流帶走,物料因而得到乾燥。從待乾燥物料中帶走水分的空氣重新進入熱泵裝置被脫水和加熱,開始了又一個循環。空氣不斷地循環,物料則被不停地乾燥,直到符合生產要求為止。
在熱泵乾燥中,物料水分蒸發所需的熱量來自水蒸氣凝結時發出的熱量,整個乾燥過程,無須對物料進行額外加熱。因而不必附加任何形式的發熱裝置,這使得熱泵乾燥方法比別的乾燥方法能夠降低能源消耗。這是熱泵乾燥的主要特點。
和其他氣流乾燥不同,熱泵乾燥的另一個特點是它通過對氣流進行脫水來獲得介質的強載濕能力,所以能夠在常溫以下獲得強載濕能力的乾燥空氣。這就使得乾燥作業能夠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一般乾燥溫度選擇在15~30℃的范圍內。在這樣低的乾燥溫度下,可以有效地抑制待乾燥物料中的細菌的滋生,防止了蛋白質受熱變性,含糖物質受熱結焦,易熔物質受熱溶融,有生命的種子受熱失效以及物料個體的變形、變色和芳香類物質的逃逸等等,這對於灰樹花如灰樹花、香菇、美味牛肝菌、羊肚菌的乾燥,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熱泵乾燥機是一種氣流乾燥設備,氣流在箱體內循環,無廢氣煙氣排放,流出的水是由露滴集合的清澈的蒸餾水,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污染,雜訊也只有60分貝,是一種環保型的乾燥設備。它還可以在風機上安裝變頻調速器,方便地調控箱體內的氣流速度;通過調節冷凝器工質的流量大小,就可以實現乾燥溫度的自動控制。
3.熱泵乾燥應用實例 李雲林等報道了熱泵乾燥香菇的結果。香菇的加工主要是干制,干香菇的含水率要求在13%以下。鮮香菇的水分含量一般在85%左右,蛋白質和各種營養成分含量豐富。採用蒸汽熱風式或火力熱風式烘乾設備乾燥,因烘烤溫度較高(一般在40~70℃),烘房內上下溫度不均勻,乾燥速度變化不易掌握,常使烘烤出來的香菇外型過分收縮,開裂變形,表面出現硬化結殼現象,手感硬而脆;同時在烘烤過程中香菇特有的清香氣味會逃逸,符合出口外銷標準的成品僅佔10%左右。而用熱泵式燥機乾燥的香菇,成品符合外銷標準的佔60%以上,外形收縮均勻,不變形,菇形圓整,菇品顏色為深褐色,色澤悅目,菇褶為乳白色,條紋清晰不倒,氣味清香純正,不帶有煙味、焦味,深受日本市場歡迎。
RG-110型熱泵乾燥機,日加工鮮香菇600千克,可得干香菇產品92千克,耗能費用為0.68元/千克,只是普通烘乾機平均耗能費用1.19元/千克的57%,節能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產品符合部頒標准。以加工5厘米以上的春薄香菇為例,質量上等的外銷菇價格為人民幣160元/千克,內銷價30元/千克,人工栽培香菇以每立方米菇木產干菇15千克,若用傳統方法加工,其優質外銷菇的比例只有10%,產值只能達到645元;而用熱泵乾燥機加工,優質外銷菇比例提高至60%,產值可達1620元,每立方米菇木增加凈產值高達975元。
灰樹花在干制過程中不適宜高溫乾燥,在高溫條件下,其外表會變色,因而產品達不到出口日本的標准。用熱泵乾燥機乾燥灰樹花,產品乾燥均勻,片面平整,不扭曲卷邊,顏色美觀,芳香氣味純正。含水量12%以下,耗能費用為0.80元/千克,優質干品率高,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五)鹽漬大廳 鹽漬灰樹花需要經過選菇、漂洗、殺青、冷卻、分級、制備飽和鹽水及調酸劑、鹽漬、倒缸、裝桶、打包等工序。其中不少工序需要較大的面積。為了方便操作,能夠流水作業,其設施最好建成大廳形式。面積根據生產規模而定。大廳應兩面開門,門的大小要能進出中型汽車。這樣就能做到一門進原料,二門出成品。兩面牆壁均開較大窗戶,以保持廳內光線充足,空氣流通。全部水泥抹地,並設排水溝渠。廳內水電齊備。
(六)成品貯藏庫 貯藏加工成品的倉庫,要求乾燥、低溫、通風,而又能防蟲、防鼠。最好建在高燥及加工設施附近,還要方便運輸。倉庫面積根據產品數量而定。全部磚、石、水泥結構,為了防止外界冷熱氣候的影響,牆中間最好加填充物,庫頂建成人字形或加鋪絕熱層。庫門也應製成有絕熱填充物的雙層,且為封閉較嚴密的推拉門。
⑵ 建一個小型的食用菌菌種廠需要哪些設備
一個小型的菌種廠需要有手提高壓滅菌器,接種箱,高壓罐或常壓滅菌灶專。恆溫箱(屬也可自製),冰箱,培養室,培養床架。如果有條件,還應該有拌料機,裝袋機等設備。其他的小型的有天平。量杯,試管,酒精燈等實驗室設備。
⑶ 栽培食用菌通常用什麼設施
食用菌栽培按場地可分為室內栽培與露天栽培兩大類。露天栽培又有露天封閉式栽培與露天開放式栽培之分,前者包括陽畦栽培、塑料棚窯栽培、太陽能溫床栽培、地下式、半地下式溫室栽培、淺溝式栽培、土埂式栽培、冬暖式日光溫室栽培及簡易日光溫室栽培等幾種;後者是指與田間作物、林木的間套種植。故生產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栽培季節及場地內的溫度等變化狀況,本著「經濟、方便、有效」的原則,因地制宜,自主選擇。
(1) 菇房
菇房多用磚瓦和泥草建築而成。不論採用哪種建築材料,牆壁和屋頂都要盡量厚些,以減少自然溫度對菇房內溫度的影響。菇房一般坐北朝南,長7~10米,寬6~7米,不宜過大。若生產規模較大,菇房建造時要打隔斷分成若干間,並獨立開門,以便消毒滅蟲。南北兩牆要開窗,窗不宜過大,以利菇房內溫度、濕度和光強的控制。每個窗和門都要安裝窗紗,以防害蟲侵入。房頂要開排風筒(圖3-4)。
圖3-11 拱頂地溝菇棚橫剖面示意圖
1.菌袋 2.操作道 3.菇室 4.風窗 5.水溝
建造半地下菇棚時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造棚場地的土質必須是黏土或壤土,以黏土最好,砂壤土不適於建造半地下菇棚;二是菇棚四周必須挖排水溝,以防夏季積水灌入棚內;三是菇棚寬度不可過大,以免造成坍塌。
⑷ 生產食用菌原料需要什麼設備
下面是全面的食用菌原料生產設備
1 、自動接種機 JZ-B型號
2 、Y6 香菇自動回接種機
3 、ZD-3型 裝袋答生產線
4 、YX—150B型 自動裝袋機
5 、Y5 香菇自動接種線
6 、YX—130A型 卧式止漲裝袋機
7 、(BL-C)自走式翻堆拌料機
8 、JB-70型 原料I攪拌機
9 、立式常壓蒸汽滅菌爐800\900\1000型
10 、GY-80型 高壓滅菌鍋
11 、電動式扎口機
12 、玉米芯 秸稈粉碎機
可以根據自身生產規模選擇上述機器
⑸ 食用菌栽培設備包括哪些
食用菌栽培設備有工廠化和普通設施栽培的區別,以普通栽培設施為例。一般的設備包括。大棚。床架,拌料機。裝袋機,滅菌鍋爐,滅菌灶。接種箱等等、
⑹ 食用菌專用大棚建造要注意什麼
在蔬菜栽培中,完全用框架支撐使用塑料薄膜建造的蔬菜栽培設施內才稱為大棚,而在食容用菌栽培中,常將有屋面的各類溫室也統稱為大棚。在食用菌栽培中,有屋面的大棚要較框架支撐塑料薄膜建造的蔬菜栽培用大棚更好用,更適合食用菌生長對環境的要求。這種有屋面的大棚更利於保溫、保濕。
食用菌專用大棚建造要充分考慮食用菌喜陰喜濕、少光好氣的特點。各地氣候條件不同,食用菌的栽培季節也不同,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設計和建造。原則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保溫、保濕和通風性能良好,這就要求牆皮要厚,最好達到平均80厘米左右,北方冬季要達到早晨溫度8℃以上,最高溫度在30℃以下。
(2)建造方向要順應當地栽培季節的主要風向,以利通風換氣。要前後通風,形成對流,通風口不可一面有一面無,並備好不需要通風時通風口的封閉材料,通風口安裝窗紗防蟲進入。
(3)棚內外預留吊掛遮蔭層的裝置。
(4)面積不可過大,以利病蟲害的控制,以200~700米為好。
⑺ 食用菌種植機械設備
食用菌來栽培設備有工廠自化和普通設施栽培的區別,以普通栽培設施為例。一般的設備包括。大棚。床架,拌料機。裝袋機,滅菌鍋爐,滅菌灶。接種箱等等。 食用菌工廠化需要的設備有。:空調設備。保濕設備。通風設備。拌料,裝袋,滅菌,冷卻,接種,運輸設備等等。
⑻ 人工栽培食用菌需要的常用設備有哪些
人工栽培食用菌常用設備有大棚,拌料機,裝袋機,滅菌設備,接種設備等等。
⑼ 南方平菇栽培大棚需要哪些設備
長江中下游地區,來生自料栽培,9—10月份用棉籽殼,最簡單設備拌料用鐵鍬,流程:配料、拌料、裝袋接種、大棚發菌、排袋出菇。其他月份建議用發酵料,最好用熟料栽培,設備要再加裝袋機、滅菌鍋、接種用消毒滅菌材料。 建議你改變計劃,平菇已供過於求,不少老種植戶都攢不到錢···銷售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