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管理技術經濟指標有哪些
1. 工程技術經濟指標指的是什麼
工程造價當中技術經濟指標指的是建築公司對各種設備、各種物資、各種資源利用狀況及其結果的度量標准。它是技術方案、技術措施、技術政策的經濟效果的數量反映。技術經濟指標可反映各種技術經濟現象與過程相互依存的多種關系,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經濟成果。各部門和企業都有一套與本部門、本企業的技術裝備、工藝流程、所用原料、燃料動力以及產品特點相適應的技術經濟指標。
技術經濟指標是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管理、指導、控制、監督和檢查的重要工具。利用技術經濟指標,可以:
①查明與挖掘生產潛力,增加生產,提高經濟效益;
②考核生產技術活動的經濟效果,以合理利用機械設備、改善產品質量;
③評價各種技術方案,為技術經濟決策提供依據。
技術經濟指標既屬於經濟指標但又區別於經濟指標,如消耗總量、產品產量等單純表示資源消耗與經濟成果的指標不是技術經濟指標,只有將兩個相關的經濟指標進行比較而得到的經濟指標才是技術經濟指標。技術經濟指標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三種:
①雙計量單位表示法。即將消耗與成果進行比較時所得到的指標,如產值能耗、勞動生產率等,用雙計量單位表示:產值能耗用「噸/萬元」表示,勞動生產率用「價值量(實物量)/人(人年、人日、人時)」表示。
②百分率表示法。即在某一總體中某一部分所佔比重,如優質品率、材料利用率等均用「%」表示。
③指數表示法。即在兩個相關指標中,用「一個為100時,另一個為多少」表示。如百元產值提供利潤、百元資金提供產值等都是用這種方法表示。
2. 經濟指標有哪些
經濟指標是指反映一定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經濟現象的名稱用經濟范疇表述,經濟范疇的數量方面則通過數值反映。
國內生產總值(GDP): 是某一國在一定時期其境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值。反映一個國家總體經濟形勢的好壞,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被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視為「最富有綜合性的經濟動態指標」。主要由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額四部分組成。數據穩定增長,表明經濟蓬勃發展,國民收入增加,有利於美圓匯率;反之,則利淡。一般情況下,如果GDP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則被視為衰退。此數據每季度由美國商務部進行統計,分為初值、修正值、終值。一般在每季度末的某日北京時間21:30公布前一個季度的終值。
工業生產(INDUSTRIAL PRODUCTION): 某國工業生產部門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全部工業產品的總價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有很大比重。由於工業部門僱傭了大量工人,其變動對整個國民經濟有著重大影響,與匯率呈正相關。尤其以製造業為代表。此數據由美聯儲統計並在每月15日左右晚間21:15或22;15發布。
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 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數據上升說明經濟發展受阻,反之則看好。對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失業率在4%左右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過9%,則說明經濟處於衰退。此數據由美國勞工部編制,每月第一個周五21:30公布。
貿易赤字(TRADE DIFICIT): 國際間的貿易是構成經濟活動的重要環節。當一國出口大於進口時稱為貿易順差;反之,稱逆差。美國的貿易數據一直處於逆差狀態,重點是在赤字的擴大或縮小。赤字擴大不利於美圓,反之則有利。此數據由美國商務部編制,每月中、下旬某日晚間21:30公布前一個月數字。
經常項目收支: 經常帳為一國收支表上的主要項目,內容記載一國與外國包括因為商品/勞務進出口、投資所得、其他商品與勞務所得以及片面轉移等因素所產生的資金流出與流入的狀況。如果為正數,為順差,有利本國貨幣;反之,則不利於本國貨幣。此數據由美國商務部編制,每月中旬某日21:30公布。
資本帳收支: 主要描述一國的長、短期資本流動情況,包括長期資本、非流動性短期私人資本、特別提款權、誤差與遺漏,以及流動性短期私人資本等項目。資本項目在金融日益國際化、自由化的今天,影響不亞於經常帳項目,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越高,影響越大。其對匯率的影響的觀察方法與經常帳基本相同。
利率(INTRESTRATE): 利率是借出資金的回報或使用資金的代價。一國利率的高低對貨幣匯率有著直接影響。高利率的貨幣由於回報率較高,則需求上升,匯率升值;反之,則貶值。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由美聯儲的會議來決定。
歷史老照片不能說的秘密
慈禧軍閥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生產物價指數(PPI): 主要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的情形。數據上升說明生產旺盛、通脹有上升的可能,聯儲傾向於提高利率,有利於美圓;反之,則不利於美圓。此數據由美國勞工局編制,每月第二個周五的21:30分公布。
消費物價指數(CPI): 以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針,是討論通脹時最主要的數據。數據上升,則通脹可能上升,聯儲趨於調高利率,對美圓有利;反之,則不利美圓。 但是,通脹應保持在一定的幅度里,太高(惡性通脹)或太低(通縮),都不利於匯率。數據由美國勞工局編制,每月第三個星期某日23:00公布。
躉售(批發)物價指數(WPI): 是根據大宗物資批發價格的加權平均價格編制而得的物價指數。 包括在內的產品有原料、中間產品、最終產品與進出口品,但不包括各類勞務。討論通貨膨脹時,最常提及的三種物價指數之一,觀察方法與CPI、PPI基本相同。每月中旬公布前一個月的數據。
領先指標: 由股價、消費品定單、周均失業救濟金索求、建築批則、消費者預期、製造廠商交貨定單變動、貨幣供應、銷售業績、敏感原料價格變動、廠房設備定單、平均工作周等項目構成,是觀察未來6----12個月內經濟走向的指標。數據好,匯率上升;反之則下降。
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代表個人從各種所得來源獲得的收入總和。包括工資薪水、社會福利、支出儲蓄、股利收入等。數據提高,代表經濟好轉,消費可能增加,有利於本國貨幣;反之則不利。由美國經濟研究局編制,每月月初某日21:30公布。
商業庫存(INVENTORIES): 包括工廠存貨、批發業存貨、零售業存貨。主要用以評估生產循環狀況。存貨低於適當水準,將增加生產,經濟向好,對貨幣有利;反之則不利。數據由美國商務部編制,每月中旬某日21:30或23:00公布。
采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 是衡量製造業的重要指標。考察製造業在生產、新定單、商品價格、存貨、雇員、定單交貨、新出口定單和進口等方面。數據以50為強弱分界點,在以上表示製造業向好對貨幣有利;反之則意味著衰退,對貨幣不利。數據由供應管理協會(ISM)編制,每月初某日23:00公布。
耐久財訂單(Durable Good Orders): 所謂耐久財是指不易耗損的財物,如汽車、飛機等重工業產品和製造業資本財。其它諸如電器用品等也是。耐久財訂單代表未來一個月內製造商生產情形的好壞, 數據與貨幣匯率呈正相關,但需要注意其國防定單所佔的比重。耐久財訂單由美國商務部統計,一般在每月的22號至25號晚上21:30或23:00公布。
設備使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 是工業總產出對生產設備的比率。涵蓋的范圍包括生產業、礦業、公用事業、耐久財、非耐
久財、基本金屬工業、汽車和小貨 車業及汽油等八個項目。代表上述產業的產能利用程度。當設備使用率超過95%以上,代表設備使用率接近極限,通貨膨脹的壓力將隨產能無法應付而急速升高,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升高情況下,對美元是利多。 反之如果產能利用用率在90%以下,且持續下降,表示設備閑置過多,經濟有衰退的現象,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降低情況下,對美元是利空。每月中旬公布前一個月的數據。
房屋開工率: 一般新屋興建分為兩種,個別住屋與群體住屋。新屋開工率與建築許可的增加,理論上對於美元來說,偏向利多 ,不過仍須合並其它經濟數據一同作考量。每月的16號至19號間公布。
3. 主要經濟指標有哪些
主要經濟指標有哪些?
國內生產總值(GDP): 是某一國在一定時期其境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值。反映一個國家總體經濟形勢的好壞,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被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視為「最富有綜合性的經濟動態指標」。主要由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額四部分組成。數據穩定增長,表明經濟蓬勃發展,國民收入增加,有利於美圓匯率;反之,則利淡。一般情況下,如果GDP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則被視為衰退。此數據每季度由美國商務部進行統計,分為初值、修正值、終值。一般在每季度末的某日北京時間21:30公布前一個季度的終值。
工業生產(INDUSTRIAL PRODUCTION): 某國工業生產部門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全部工業產品的總價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有很大比重。由於工業部門僱傭了大量工人,其變動對整個國民經濟有著重大影響,與匯率呈正相關。尤其以製造業為代表。此數據由美聯儲統計並在每月15日左右晚間21:15或22;15發布。
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 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數據上升說明經濟發展受阻,反之則看好。對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失業率在4%左右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過9%,則說明經濟處於衰退。此數據由美國勞工部編制,每月第一個周五21:30公布。
貿易赤字(TRADE DIFICIT): 國際間的貿易是構成經濟活動的重要環節。當一國出口大於進口時稱為貿易順差;反之,稱逆差。美國的貿易數據一直處於逆差狀態,重點是在赤字的擴大或縮小。赤字擴大不利於美圓,反之則有利。此數據由美國商務部編制,每月中、下旬某日晚間21:30公布前一個月數字。
經常項目收支: 經常帳為一國收支表上的主要項目,內容記載一國與外國包括因為商品/勞務進出口、投資所得、其他商品與勞務所得以及片面轉移等因素所產生的資金流出與流入的狀況。如果為正數,為順差,有利本國貨幣;反之,則不利於本國貨幣。此數據由美國商務部編制,每月中旬某日21:30公布。
資本帳收支: 主要描述一國的長、短期資本流動情況,包括長期資本、非流動性短期私人資本、特別提款權、誤差與遺漏,以及流動性短期私人資本等項目。資本項目在金融日益國際化、自由化的今天,影響不亞於經常帳項目,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越高,影響越大。其對匯率的影響的觀察方法與經常帳基本相同。
利率(INTRESTRATE): 利率是借出資金的回報或使用資金的代價。一國利率的高低對貨幣匯率有著直接影響。高利率的貨幣由於回報率較高,則需求上升,匯率升值;反之,則貶值。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由美聯儲的會議來決定。
歷史老照片不能說的秘密
慈禧軍閥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生產物價指數(PPI): 主要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的情形。數據上升說明生產旺盛、通脹有上升的可能,聯儲傾向於提高利率,有利於美圓;反之,則不利於美圓。此數據由美國勞工局編制,每月第二個周五的21:30分公布。
消費物價指數(CPI): 以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針,是討論通脹時最主要的數據。數據上升,則通脹可能上升,聯儲趨於調高利率,對美圓有利;反之,則不利美圓。 但是,通脹應保持在一定的幅度里,太高(惡性通脹)或太低(通縮),都不利於匯率。數據由美國勞工局編制,每月第三個星期某日23:00公布。
躉售(批發)物價指數(WPI): 是根據大宗物資批發價格的加權平均價格編制而得的物價指數。 包括在內的產品有原料、中間產品、最終產品與進出口品,但不包括各類勞務。討論通貨膨脹時,最常提及的三種物價指數之一,觀察方法與CPI、PPI基本相同。每月中旬公布前一個月的數據。
領先指標: 由股價、消費品定單、周均失業救濟金索求、建築批則、消費者預期、製造廠商交貨定單變動、貨幣供應、銷售業績、敏感原料價格變動、廠房設備定單、平均工作周等項目構成,是觀察未來6----12個月內經濟走向的指標。數據好,匯率上升;反之則下降。
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代表個人從各種所得來源獲得的收入總和。包括工資薪水、社會福利、支出儲蓄、股利收入等。數據提高,代表經濟好轉,消費可能增加,有利於本國貨幣;反之則不利。由美國經濟研究局編制,每月月初某日21:30公布。
商業庫存(INVENTORIES): 包括工廠存貨、批發業存貨、零售業存貨。主要用以評估生產循環狀況。存貨低於適當水準,將增加生產,經濟向好,對貨幣有利;反之則不利。數據由美國商務部編制,每月中旬某日21:30或23:00公布。
采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 是衡量製造業的重要指標。考察製造業在生產、新定單、商品價格、存貨、雇員、定單交貨、新出口定單和進口等方面。數據以50為強弱分界點,在以上表示製造業向好對貨幣有利;反之則意味著衰退,對貨幣不利。數據由供應管理協會(ISM)編制,每月初某日23:00公布。
耐久財訂單(Durable Good Orders): 所謂耐久財是指不易耗損的財物,如汽車、飛機等重工業產品和製造業資本財。其它諸如電器用品等也是。耐久財訂單代表未來一個月內製造商生產情形的好壞, 數據與貨幣匯率呈正相關,但需要注意其國防定單所佔的比重。耐久財訂單由美國商務部統計,一般在每月的22號至25號晚上21:30或23:00公布。
設備使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 是工業總產出對生產設備的比率。涵蓋的范圍包括生產業、礦業、公用事業、耐久財、非耐
久財、基本金屬工業、汽車和小貨 車業及汽油等八個項目。代表上述產業的產能利用程度。當設備使用率超過95%以上,代表設備使用率接近極限,通貨膨脹的壓力將隨產能無法應付而急速升高,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升高情況下,對美元是利多。 反之如果產能利用用率在90%以下,且持續下降,表示設備閑置過多,經濟有衰退的現象,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降低情況下,對美元是利空。每月中旬公布前一個月的數據。
房屋開工率: 一般新屋興建分為兩種,個別住屋與群體住屋。新屋開工率與建築許可的增加,理論上對於美元來說,偏向利多 ,不過仍須合並其它經濟數據一同作考量。每月的16號至19號間公布。
4. 技術經濟指標包括哪些內容
技術經濟指標是來指國民經自濟各部門、企業、生產經營組織對各種設備、各種物資、各種資源利用狀況及其結果的度量標准。它是技術方案、技術措施、技術政策的經濟效果的數量反映。
技術經濟指標可反映各種技術經濟現象與過程相互依存的多種關系,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經濟成果。各部門和企業都有一套與本部門、本企業的技術裝備、工藝流程、所用原料、燃料動力以及產品特點相適應的技術經濟指標。
各行業的技術經濟指標內容各有不同,比如建築行業的經濟技術指標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有:
1.房屋完好率:50-60%
2.年房屋完好增長率:2-5% 年房屋完好下降率:不超過2%
3.房屋維修工程量:100-150平方米/人、年
4.維修人員勞動生產率:5000元/人、年
5.大、中修工程質量合格品率:100%,其中:優良品率30-50 %
6.維修工程成本降低率:5-8%
7.安全生產,杜絕重大傷亡事故。年職工負傷事故頻率:小於3‰
8.小修養護及時率:99%
9.房屋租金收繳率:98-99%
10.租金用於房屋維修率:不低於60-70%
11.流動資金佔用率:小於30%
12.機械設備完好率:85%
5. 設備經濟性有哪些指標,怎麼評價
設備經濟性是指在滿足工藝對設備性能要求的條件下,設備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消耗情況,任何設備能否在生產中得到應用,主要是由它的性能和經濟性決定的,經濟性太差的設備是難以應用的。
設備經濟性指標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費用指標
如設備的購置費和營運成本。營運成本包括原材料、能源消耗、運轉維修費、設備操作人員工資、設備折舊費等。
2、收益指標
如設備的直接收益和使用費用節約額。
3、時間指標
如設備的壽命期。設備的性能是其先進程度的具體體現。設備的尢進忭常常和高速、大型、精密、自動化相聯系。一般大型化設備,都具有高效率、低消耗、低成本的特點。所以,設備的經濟評估就是要在設備的性能和其消耗收益之間作一合理的選擇,既要考慮項目對工藝技術的基本要求。又要權衡設備的費用支出和收益。通常,在滿足技術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采購價廉的設備,並要綜合考慮運費和其他費用因素。
設備經濟性的評價方法:
1、年費用法。它是把設備購置一次支出的投資費用,依據設備的壽命周期,按復利計算,換算出相當於每年的費用支出,然後加上每年的使用費,得出年費用總額,以此進行比選的方法。顯然,住其它條件一定的情況下,年費用總額最少的設備為最優設備。
2、投資回收期法。它是用設備選購的投資費用和所選購設備帶來的經濟效益提高額或成本節約額計算的投資回收期對設備進行評價的方法。它是靜態評價方法,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顯然,在共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設備回收期越短,經濟效益越好。
3、年金法。也稱動態投資回收期法。它是將每種設備投資方案的現金流出和流入,不論是一次性的還是周期性的,統統化為「每年等額」形式的年金進行比較。由於這種方法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因素,克服了靜態投資回收期法的某些缺點,所以,分析的結果比較符合實際。
4、現值法。也稱總費用法。此法與年費法比較,區別於將每年維持費通過現值系數換算成相當於設備購置時支出的費用,而最初設備投資不變。
6. 物流設備管理的指標包括哪些方面
物流設備管理的指標:
物流設備管理的指標主要是指反映物流設備技術狀況的指標,一般包括以下幾個:
(一)設備完好率
設備完好率是反映設備技術狀況完好程度的指標。它等於一定時間內經檢驗合格的設備數在全部設備數中所佔的百分比。完好設備即經檢驗合格的設備。由於設備的工藝結構特點不同,完好的標准即檢驗合格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對每一台設備都有具體規定。但總的看來,設備完好的標准應包括:設備性能良好,零部件和附件完整無損;設備運轉正常,操作安全可靠;能耗消耗正常,經濟合理。
(二)設備故障率
它是反映設備各技術狀態的另一指標。它等於一定時問內故障停機時間與工作時問的百分比。
(三)設備新度
它指的是設備的新穎程度。設備的凈值是設備的原值減去折舊提成。目前,國外有些國家用設備新度來反映設備現代化的程度。D越大,設備新度越高,一般說明設備現代化程度越高。
(四)設備更新率
設備更新率是指一定時期設備更新原值與期末設備總原值的百分比。
(五)設備役齡
它是指設備投入使用的年限。一般來說,新設備較舊設備在性能、效率等方面總是要優越些。設備役齡越短,表示技術裝備水平越先進,因此,一個企業設備的平均役齡可以反映企業技術裝備的先進程度。
(六)設備可利用率
它是指設備實際開動時問與設備實際開動時間與故障停用時間之和的百分比。
(七)設備的綜合效益
設備的綜合效益是指設備壽命周期的輸出與設備壽命周期費用的比值。除了上述指標外,還有:設備壽命周期費用是指設備一生的總費用支出,包括設備購置費和一生的使用費用;設備壽命周期輸出,就是指設備一生在滿足安全、衛生、環境保護、貨物安全、交貨期等條件下的作業量,用價值表示。
7. 技術經濟指標指什麼
技術經濟指標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企業、生產經營組織對各種設備、各種物資、各種版資源利用狀況及其權結果的度量標准。它是技術方案、技術措施、技術政策的經濟效果的數量反映。技術經濟指標可反映各種技術經濟現象與過程相互依存的多種關系,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經濟成果。各部門和企業都有一套與本部門、本企業的技術裝備、工藝流程、所用原料、燃料動力以及產品特點相適應的技術經濟指標。
8. 技術經濟指標是什麼
技術經濟指標是反映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的某一方面情況的絕對數、相對數或平專均數。
如表屬現為絕對數的工業總產值的鋼、煤產量等指標; 表現為相對數的產品成本降低率、利潤率等指標; 表現為平均數的勞動生產率、每百元工業總產值佔用定額流動資金等指標。
它可分為計劃指標和統計指標兩類,前者表示計劃要求達到的目標,後者表示實際完成的情況。
(8)設備管理技術經濟指標有哪些擴展閱讀:
技術經濟指標的意義:
1、查明與挖掘生產潛力,增加生產,提高經濟效益;
2、考核生產技術活動的經濟效果,以合理利用機械設備、改善產品質量;
3、評價各種技術方案,為技術經濟決策提供依據。
9. 工程造價當中技術經濟指標指的是什麼
工程造價技術經濟指標
是指以單位工程為對象,按工程建築面積、體版積、長度或自然權計量單位反映的人工、材料和機械台班的消耗量和價格指標。
工程造價指數
反映一定時期的工程造價相對於某一固定時期或上一時期工程造價的變化方向、趨勢和程度的比值或比率。
工程造價指數是調整工程造價價差的依據。按照構成內容不同,可以分為單項價格指數信息、綜合價格指數信息。按照適用范圍和對象不同,可以分為建設項目或單項工程造價指數信息、設備工器具價格指數信息、建築安裝工程造價指數信息、人工價格指數信息、材料價格指數信息、施工機械使用費指數信息等。
補充知識(工程造價指數的概念及其編制的意義)各種單項價格指數
各種單項價格指數包括了反映各類工程的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報告期價格對基期價格的變化程度的指標。可利用它研究主要單項價格變化的情況及其發展變化的趨勢。其計算過程可以簡單表示為報告期價格與基期價格之比。
10. 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包含哪些內容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工業與民用建築)項目名稱:指
標
計量單位
說
明規劃用地面積
m2
總建築面積
m2
△住宅總建築面積
m2
△公建面積
m2
△建築密度
%
△容積率
%
△綠地率
%
鋼材總用量
噸
鋼材用量
Kg/m2
鋼筋:
T型鋼:
T水泥總用量
噸
設計值
實測值
廢水
木材總用量
m2
廢氣
總造價
萬元
廢渣
單位造價
元/
m2
用電kW.h/t
結構體系
用水m3/t
抗震設防烈度
場地類別註:1.上述指標計量以竣工決算為依據。2.△者,住宅設計項目必須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