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房的沖洗設備有哪些
『壹』 暗房的主要工具
所需要的工具:
1 量杯 1000ML 2個
2 量筒 100ML 2個
3 溫度計
4 剪刀
5 沖洗罐
6 固定夾
7 深色玻璃瓶
8 漏斗
9 暗袋
10 放大機
11 安全燈
上面回這些是除了答顯影液等葯水之外的必要設備,為了提高沖洗品質或者提高沖洗效率,還有很多的可選設備例如虹吸裝置、不同亮度的安全燈等等。
『貳』 有沒有一種可以自動沖洗膠卷的家用設備
是有一種叫來做富士魔自術手的自動沖洗膠片的機器,不過那一般是沖印店才有的,一台上萬元而且體積很大(幾台復印機加起來大小),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家用全自動沖印膠卷的小型設備 建議樓主送到外賣你的沖印店去沖曬,或者自沖也可,黑白膠卷全套暗房設備在200元左右,沖洗程序簡單環境要求低,在家就可自行沖卷,幾次即可熟練 反轉片(正片)和負片就比較麻煩一點,沖洗程序相對復雜嚴苛,而且環境要求比較高一點,自沖難度較高 詳情樓主可上網路查查資料,很多的,祝樓主成功
『叄』 我想在家建一個暗房,需要什麼設備,葯水,去哪裡找北京
建黑白復暗房,需可以完全遮擋制光線的房間,可利用衛生間,要求四周看不到漏光,在暗室內待會,伸手看不見指頭才算合格。需購置的物品:沖洗葯品(如不想麻煩,可購現成的顯影粉、定影粉,也有買的濃縮顯影液)、顯影罐、量杯、溫度計、貯存顯影夜和定影液的瓶子、顯影定影用的盤子、竹夾、放大機、計時器、安全燈、放大紙(選用塗塑放大紙比較方便,不需要上光,否則需要上光機,或用玻璃上光)、自來水。
上述物品可能有遺漏,但主要的都有了,你到北京五棵松或馬連道攝影器材城應該能找到。
『肆』 職業健康中所指的沖洗設備有哪些
沖眼器、流動水龍頭以及沖淋設備,GBZT 225-2010 標准條款如下:
4.4.6 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回毒、有害工作場所答配置沖洗設備
沖洗設備主要指沖眼器、流動水龍頭以及沖淋設備在可能發生皮膚粘膜或眼睛燒灼錢、
有腐蝕性、刺激性化學物質的工作場所應配備上述沖洗設備,特別強調沖洗設備應用取方便,
且不妨礙工作,保證在發生事故時.勞動者能在 10 秒內得到沖洗。沖洗用水應安全並保證
是流動水。設置沖洗設備的地方應有明顯的標識,醒目易找。
上述沖洗設備應保證能正常使用,並應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責任到位,有人負責,每
日巡檢,及時維修。
『伍』 整套暗房沖洗設備多少錢再推薦一套頂級的經典膠片單反。
現在頂級單反當然是日系了,可都早停產了。至於暗房沖洗設備花不了多少錢,可東西不好買了,只能淘舊貨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陸』 室內沖洗設備是怎樣的
沖洗設備一般有沖洗水箱和沖洗閥兩種。沖洗水箱按沖洗的水力原理分為沖洗式和虹吸式
『柒』 新手沖洗膠卷的設備有哪些
沖洗膠卷相復對於放大照片需制要的設備要簡單的多,對場地也沒有太過嚴格的要求了,一般而言有必要的設備如下:
顯影罐:
顯影罐要根據相對應的膠片規格來選擇,有135膠片以及120膠片。同時,不同的顯影罐的纏片方式不同,推薦德國AP牌的,纏片很方便,很多很便宜的顯影罐在纏片時很麻煩,而且容易對底片產生劃傷。
顯影液以及定影液:
顯影液
定影液
這兩個是必不可少的,市面上有液體劑也有粉劑,還是液體劑比較好,因為粉劑是需要自己按比例沖調的,很麻煩。牌子也有很多選擇,傳統的柯達和伊爾福是上佳選擇,但是作為新手來說,推薦買一些國產葯劑練手,熟練後再買好的。還有要根據不同的膠片選擇相對應的葯劑。常用的黑白用D72或D76,彩色負片用C41,彩色反轉片用E6。當然這都是比較常用的,不同品牌也會有各自的配方,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還進行調配。
定影完成後,進行水浴時還可以加上水滴斑防止液。
這個主要是防止膠片在掛干時留下水跡的,當然想要省錢可以拿洗滌靈代替。
最後你就需要找個地方把洗好的膠片掛起來,等待晾乾就好啦!
『捌』 暗房的沖洗技巧是什麼
暗房的沖洗技巧包括膠卷沖洗、照片放大、特殊效果製作(如色調分離、中途曝光、浮雕效果)等。隨著科技的發展,有許多暗房技巧可在電腦上輕易完成。
『玖』 玩暗房需要些什麼東西
唔..
上面的兄弟已經說得比較全了...
我發一下這些東西的用處吧...
玻璃燒杯
①這是一個玻璃燒杯,它的容量最好能夠達到1000ml(毫升),因為每一種黑白攝影沖洗配方都以1000ml為基本單位。在沖洗的時候,我們既可以用這種燒杯配製葯液,也可以把它用作盛裝自顯影罐中倒出葯液的容器,因為用它裝葯一般要比往葯水瓶子里倒的速度快得多,同時也能清楚地看到葯液的渾濁程度,以及葯液的損失情況。這種玻璃燒杯多在玻璃儀器商店出售,價格一般為十幾元錢。攝影用品商店裡常見的量杯多為塑料製品,如非進口的名牌產品,價格不會太貴,但容量大的不多,用起來也很方便,但清洗起來似不如玻璃的更好,而且水溫過熱也容易變形。如果這兩種物品在您那裡都不易買到,找一個有刻度的生理鹽水瓶也可以替代。
天平
②我面前擺放的是一個最大稱重250克的架盤天平,這是稱量葯物的重要工具。雖然用來配製沖洗葯品的天平不一定非得要象高級的精密天平那樣精確,但至少也要能夠稱量0.1克的化學葯品。再大一些的天平(如500克)稱量定影葯品的時候可能會比小天平更加好用,但價格也許會高出許多。如果您那裡采購天平的問題不易解決,也可以用以「克」為單位的戥稱來代替,可買一個優質的戥稱並不一定便宜。
小型燒杯
③這是用來度量小劑量液態葯品的燒杯,一般有150ml的容量也就夠用了。在配製酸性定影液的時候,一定要用到這樣的小型燒杯,否則直接在有硫代硫酸鈉的大燒杯中倒進高濃度的冰醋酸,會導致葯液渾濁,以至失效。
攪拌葯液
④攪拌葯液要用這種專用的玻璃棒,因為玻璃的化學穩定性極好。但這種物品的缺點是易碎,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其實找一根不上油漆的竹筷子也能替代這根玻璃棒來使用,只不過由於竹木製品有吸附功能,顯影、定影要各配一根單獨使用。
溫度表
⑤這是度量葯液溫度的溫度表,它是一個很重要的膠卷沖洗用品,並直接關繫到膠卷沖洗的品質,不可購買劣質的產品。溫度表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配葯的時候用它衡量水溫;二是在膠卷顯影的過程中監視葯液的溫度。玻璃柱狀的溫度表有兩種,水銀介質的較為准確,但其顯示不甚明顯,破裂之後會有一定的危險(水銀中毒);酒精介質的一般精度較差,但顯示明確,而且價格便宜;金屬製作的顯影專用溫度表的指針式顯示最為直觀,但這種產品的價格也最貴,並且要經常測試它的准確性。遇到溫度表不準確的時候,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測定出它的誤差,以便在使用中加以矯正:取一杯30-40 C°之間的溫水,將被測的顯影溫度表與一隻水銀柱在最低限的體溫表同時放入水杯中,直至體溫表不再上升為止,這樣即可看出被測的顯影溫度表是否存在誤差。如果真的存在誤差也不要緊,在使用時記住補償也就是了。
密封葯液
⑥配製好的沖洗葯液一定要放在可以進行極好封閉,以及理化性能穩定的容器之中保存。這是兩只用來盛裝沖洗葯液的磨口玻璃瓶,深棕色的裝顯影液,因為顯影液會因強光而氧化;無色的是定影液的瓶子,用以區別顯影液。其他深色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也可以使用,但一定要有較好的密封,以防止葯液氧化或泄漏。
顯影罐
⑦這是明室手工沖洗膠卷的「主角」 ―顯影罐,我們要把膠卷安裝在裡面,然後經由它外面的避光溝槽把顯影液或者定影液倒入其中。顯影罐有溝槽式和膠帶式兩種,又有不銹鋼以及塑料製成的不同產品,這在以後的篇章里會詳細地介紹。如果一時買不到顯影罐,我還會向您介紹在暗室中使用顯影盤,甚至普通的飯碗、湯盤進行顯影膠卷的方法。
暗袋
⑧暗袋(也稱作暗房袋)是讓你能夠在明亮的環境中安全地將膠卷裝入顯影罐的方便工具。這種物品可以到攝影用品商店去購買,也可以自己動手製作,但必須使用能夠絕對避光的材料,如不透光的黑色綢緞、尼龍、呢子。如果你有一間避光良好的暗室,也可以省去這個暗袋,乾脆在暗室里拆裝膠卷。
漏斗
⑨這是一個塑料漏斗,想必它的作用大家都會知道,那就是為了往瓶子里倒進葯液的時候會更加地方便,如果在這個漏斗中鋪上一片脫脂棉或定性濾紙,還可以將葯液中的若干雜質潷濾干凈。葯液的漏斗還有搪瓷以及玻璃的製品,但搪瓷的極易生銹,而玻璃漏斗則容易破碎。應急的辦法可以剪一段塑料飲料瓶子的瓶口部分予以替代,也可用塑料片甚至厚紙疊成漏斗形狀以應急需。
我很喜歡你這種一直追求什麼的精神...
加油...
『拾』 沖洗膠卷的暗房都需要那些設備和用具
我不知道我這來個是不是很過時啊自,不過我們在學校都是這么沖洗的。
沖洗膠卷:需要顯影液和定影液(具體用量可以去查,我們原來用定影粉和顯影粉,不過用液的話方便很多,劑量還需要你根據自己的需求來確定);還有燒杯和攪拌棒用來制定影水和顯影水;還有溫度計得量溫度,這個溫度火候很重要的;還得用熱水,自己在家燒水就成了;還有最重要的卷膠卷的軸和盒子,用來盛放膠卷,你得自己手動會卷才行啊,不是很難,但卷的時候不能見光;所以還需要個暗袋,卷膠卷的時候在暗袋裡進行,裡面放把剪刀,最後卷完膠卷把它和膠卷外殼剪斷。差不多就這些。
發大照片:這可就海了去了..因為我們當時用的是一個很古老的機器,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這個東西,你可以去五棵松的攝影材料市場去問問,那個機器是用來調整放大膠卷,設定曝光時間什麼的;然後還是顯影和定影液;三個托盤,三個夾子,都是用來最後洗照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