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木耳需要什麼設備
① 種植木耳需要什麼條件
(1)營養
黑木耳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必須從基質中攝取碳源、氮源、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可作為黑木耳的碳源種類很多,如纖維素、半纖維素、澱粉、蔗糖、葡萄糖、乳糖等。可利用的氮源的主要有蛋白質、氨基酸、尿素、氨態氮等。此外,在黑木耳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還需要少量的無機鹽類,如鈣、磷、鉀、鐵、鎂等。
(2)溫度
黑木耳是一種中溫型食用菌,溫度是影響黑木耳生長發育的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黑木耳擔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的溫度范圍6~36℃,適宜溫度是22~32℃,在-20~-30℃保藏13天,在48℃的恆溫箱內培養24小時仍可存活。菌絲在15~27℃的條件下均能分化為子實體。以18~25℃較為適宜。溫度低,子實體生長慢,但色深肉厚;溫度高,子實體生長快,色淡肉薄;若在高溫高濕下,易造成「流耳」現象。
(3)水分和濕度
黑木耳菌絲在耳木中生長的含水量要求約40%,子實體發生時為45%~50%;在袋料栽培中,培養料的含水量60%左右,空氣的相對濕度為85%~95%。
(4)光照
黑木耳的出菇是絕對需要光線的,但菌絲生長階段可完全不需要光線。子實體卻需要充足的光線。400~1000勒克斯的光線可取得最佳出耳效果。在15勒克斯的光照條件下,黑木耳的子實體是白色的;在200~400勒克斯條件下,黑木耳子實體易成為淺黃白色;在400勒克斯以上的光照條件下,黑木耳的子實體才是黑色的。紫外線對防止產生細菌性的流耳有重要作用。
(5)空氣
黑木耳屬於好氣性真菌,無論菌絲還是子實體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都需要充足的氧氣。在二氧化碳濃度高的環境中時,子實體容易畸形。黑木耳是好氧性的真菌,菌絲生長是有氧代謝,在缺氧的條件下,菌絲靠酵解維持生命,消耗大量營養,容易造成菌絲衰老、窒息、自溶、死亡。
(6)酸鹼度
黑木耳菌絲生長的酸鹼度范圍pH4~7之間,其中以pH5.0~6.5為適宜。在代料栽培中,可在培養基中添加碳酸鈣來調節酸鹼度,從而使培養基不致因pH下降而影響黑木耳菌絲的正常生長。
② 種植黑木耳所要做的准備及需要哪些東西,和材料
首先,要一棵榆樹木放在背陽處,往上澆水,最好是雨水,等木頭腐爛時就長出木耳了,腐爛越厲害長出的越多,我在老家養過的,木頭始終保持濕潤,保證供家庭使用沒問題
③ 黑木耳養殖技術
(一)母種的制備
用試管製成斜面培養基,並接種原始試管種(保留種,並用於生產的母種即為生產母種,可用於擴接原種。
1.培養基配方
配方一綜合馬鈴薯培養基
馬鈴薯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氫二鉀2克硫酸鎂0.5克
維生素B110毫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
配方二合成培養基
馬鈴薯2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氫鉀2克蛋白腖10克牛肉膏5克
酵母膏5克硫酸鎂0.8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
2.培養基製作方法
先將馬鈴薯洗凈去皮切成簿片,稱取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鍾,用4層紗布過濾,取其濾液並補足水至1000毫升,加入瓊脂20克,再加熱,瓊脂溶化後,再加入其它配方中的葯品。
培養基的分裝,應在培養凝固前進行(瓊脂培養基40℃凝固)一般用漏斗,或分裝瓶,下端連接一段軟橡皮管,橡皮管下面再連接一水段玻璃管,在橡皮管上安裝一個止水彈簧夾,分裝時將玻璃管細口插入試管內,但不要碰到管壁,每支試管裝入量為度管長度1/4。裝好後塞上棉塞,每10支試管扎一捆,棉塞上用塑料紙封紮好,用線繩捆紮起來。
3.滅菌
將分裝後的試管扎捆好,放入高壓蒸氣滅菌鍋,在1公斤/厘米壓力下(鍋入溫度達121℃)滅菌20分鍾,使微生物包括芽子色全部殺死。待壓力降到0度時,慢慢放出鍋內氣體,趁培養基沒有凝固時,將試管擺成斜面。
4.接種、培養
通過無菌操作方法將菌種接入試管斜面上,置28℃、3天後將溫度降至24℃繼續培養,12—15天左右,菌絲長滿整個試管斜面,即成(生產)母種。
(二)原種、制備
母種接種到原種培養基上,進行擴大繁殖育種即為原種,原種一般採用廣口瓶或袋裝。
配方一木屑麩皮培養基
闊樹木78%麩皮20%糖1%石膏粉1%水65%PH值自然
配方二棉籽殼木屑混合培養基
棉籽殼90%糖1%麩皮5%過磷酸鈣3%石膏粉1%PH值自然
2.拌料與裝袋
選用新鮮無霉變原料,根據生產所需的數量,計算配料總量,將麩皮、石膏粉均勻的混合在培養料里,糖和過磷酸鈣溶於水解後,按上述乾料量加入水,比例為1:1、3拌勻,培養料含水量60%為宜,含水量以手緊握培養料指縫間有水欲滴為宜。堆悶30分鍾後,裝瓶(袋)。用機械或人工裝袋稍加壓實。(塑料袋規格通常為9*21*0、04即,而袋寬9厘米,長21厘米,單層厚4厘米)實,在袋口外套入塑料環,形成象瓶子一樣,然後在袋口內塞松緊適宜棉塞、或用牛皮紙包紮好。
原種滅菌方法有兩種,高壓滅菌和常壓滅菌。高壓滅菌又稱加壓蒸氣滅菌,滅菌原理:在高溫(120℃)、高壓(1公斤/厘米2)條件下滅菌2-3小時,將芽孢在內的微生物全部殺死。常壓滅菌稱流通蒸氣滅菌,由於滅菌設備、條件和基本因素的不同,溫度變動在90-103℃之間,其熱力、穿透力不強,在一定溫度下維持足夠時間達到滅菌目的,通常在100℃下維持8-10小時。
4.接種與培養
不論用接種箱或接種室接種,在接種前,需對接種箱或接種室用0、2%的來蘇水或漂白粉進行消毒處理,然後將滅菌過的料瓶(袋)放入接種箱內或接種室內,用紫外線燈照射30分鍾後,在無菌條件下進行接種,或在接種前用煙霧劑密閉薰蒸消毒。即煙霧劑點燃消毒時應關閉門窗。接種室消毒,一間房需點燃3盒50克規格煙霧劑;接種箱消毒每次僅用重量為40克,但又細分為20包的其中2包點燃即可(每包2克)。一般18×180厘米,母種試管每支可接4—6瓶(袋)原種。將接種後的菌種瓶(袋)放入發菌室培養。以培養室溫度22-26℃,相對濕度為80%以下,光線為弱散射光,發菌期間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原種從接種到菌絲長滿瓶(袋)需30—40天。
(三)栽培種制備
原種進一步擴繁,即為栽培種。栽培種一般採用塑料袋制備,規格為15×33×0、05,用無棉蓋體封口。一瓶原種可接50瓶(袋)栽培種。栽培種培養基配方及拌料、裝袋、滅菌、接種、發菌管理與原種用塑料袋制備時一致。
(四)菌種質量鑒定
菌種質量不僅與能否成功發菌有關,也關繫到產量和效益,從事木耳栽培必須嚴把質量關。菌種的質量鑒定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分離培養的菌種是否是栽培所需種類。二是菌種是否為優良菌株。黑木耳菌種正常菌絲應潔白,生活力旺盛,發菌培養45天後,瓶(袋)間自上而下會出現菊花狀或梅花型膠質原基,顏色明褐至黑褐色。如果瓶(袋)底積淡黃色液體,或上半部出現黃色粘液,培養基收縮,為過期老化菌種,應予淘汰。
如果菌種菌絲僅發至瓶(袋)1/3-1/2處時出現淡黑色的膠狀耳基,說明菌種早熟,或擴大次數太多,或由於培養室光線過強。若菌絲只長一個角落而不蔓延,可能是培養基太干、過濕或干濕不均引起。若菌絲蔓延停止不前,並有一明顯抑制線,多為雜菌所致。在發菌過程中,發現雜菌應及時檢出不用。
④ 人工養殖木耳
栽培技術 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與代料栽培等多種,現主要介紹段木栽培。①制種:菌種有鋸木屑菌種與枝條菌種,前者用鋸木屑與麥麩等配製成培養基;後者用直徑1cm的枝條切成1.5cm長,加入蔗糖、米糠等營養成分,裝瓶後高壓滅菌,接入母種,在25~28℃下培養1個月,菌絲即可長滿瓶。②耳木准備:栽培場地選好後就應准備耳木,常用的耳木種類有完斗科和樺木材的樹種,選胸高處直徑10~12cm的耳樹,砍伐後截成1~1.2m長段,截面用新石灰塗刷,然後置於通風向陽處架曬。③接種:接種用的工具應預先用乙醇消毒。先在耳木上;用電鑽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鋸木屑菌種則應填滿穴,按緊後蓋好預制的樹皮蓋。枝條菌種插入接種孔後用錘敲緊,使之與段木表面平貼、無孔隙。④定植管理:首先應上堆發菌,將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內溫度以20~28℃為宜,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方3~4星期,北方需要4~5星期,當菌絲已伸延到木質部並產生少量耳芽時,應及時散堆排場。一般採用平鋪式排場,用枕木將耳木的一端或兩端架起,整齊地排列在栽培場上,經過1個月左右即可起架。搭架一般採用「人」字形方法,先埋兩根有杈的木樁,地面留出70cm高,杈日上橫放一根橫木,耳木斜立在橫木兩側。呈「人」字形,相距7cm,角度約45°為宜,晴天或新耳木角度可大些,雨天或隔年耳木角度應小些。起架階段栽培場的溫、濕、光、通氣條件必須調節好,但管理中心是水分問題。起架後最好隔
3d有一場小雨,半月有一場中、大雨,乾旱時應人工噴水,解決乾乾濕濕的問題,保持相對濕度在90%~95%左右。噴水應在早晨和傍晚進行。
病蟲害防治 危害黑木耳的主要雜菌有環紋炭團菌、麻炭團菌、韌草茵、朱紅栓菌、絨毛栓菌等。主要蟲害有偽步行蟲、蛀枝蟲、四斑麗(蟲甲)、薊馬等。可用生石灰(1:100倍液)、退菌特(1:100倍液)、氯化鋅(1:50倍液),防治雜菌污染。另外也可採用除蟲菊、雷公藤等生物農葯防治蟲害。
⑤ 如何養殖黑木耳
養殖黑木耳的條件:
1、時間
黑木耳最佳種植的時間在每年的五、月份以及十月進行養殖天氣太熱了不行,太冷也不行,種植木耳的最佳季節應該是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所以我們對種植的時間一定要把握好,我們看市場上常年都有黑木耳在出售,種植業和加工廠一直在直線向上發展。
2、溫度
黑木耳種植達到一定的溫度才能正常的生長,黑木耳在種植室的溫度要達到二十到二十六度的標准,在平常種植的時候要嚴格的把控,黑木耳在前期對它溫度的要求要偏低然後慢慢的升高,然後達到一定的程度在慢慢的降低,因為這樣可以大大的增加黑木耳的增長速度。
3、濕度
黑木耳在長大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抓好它的種植環境濕度,種植的的耳樹的十分要達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空氣中的濕度要控制在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三左,需要根據黑木耳的出菌情況以及菌種的生長情況來對它進行一個相應的濕度控制,生長過程中種植濕度一定不能低於百分之七。
4、光照
黑木耳和其它的菌類不一樣,它是一種比較獨特的菌種,它和其他的菌類有比較大的區別,黑木耳在接種一直到發菌這個時間段是一定不能有光照的,一旦有光照就很難發菌成功,要注意它發菌核出菌的時間,一旦它慢慢成長起來我們又需要光照有了光照才能成長。
5、耳樹
我們要知道種植黑木耳的時候要嚴格挑選樹木,我們在選擇耳樹的時候要選時間比較長久的最好是十年往上的,因為這更利於它們的生長我們要把樹鋸短,大概一米三左右的段段,在有利於黑木耳生長的環境發酵。
6、消毒
黑木耳養殖的過程中一定要進行消毒,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吃的黑木耳不消毒的話,會有很大的毒性,工作人員在它剛生長的時候就要對它進行消毒,以免細菌進入,影響到黑木耳的正常生長,先對飼養它『』的食物進行消毒,接種也要進行消毒,種植木耳的設備也要進行消毒。

(5)養殖木耳需要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黑木耳的葯理作用:
1、降血糖作用 木耳多糖對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高血糖有防治作用,使實驗小鼠葡萄糖耐受量及耐受量曲線得到明顯改善,還能減少糖尿病小鼠飲水量。
2、降血脂作用 木耳多糖能明顯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清游離膽固醇、膽固醇脂、三醯甘油、 9—脂蛋白含量,降低高膽固醇引起的小鼠高膽固醇血症的形成。
3、抑制血小板聚集 腺苷及相關的幾種水溶性低分子物,能明顯延長凝血酶原時間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濃度,證明腺苷是一種強效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它可被小腸完整無損地吸收,但該活性物不影響[14C]花生四烯酸合成凝血惡烷,顯示該物質不抑制血小板環氧化酶的功能。
4、抗血栓形成 木耳多糖可明顯延長家兔特異性血栓及纖維蛋白血栓的形成時間,縮短血栓長度,減輕血栓濕重和乾重,減少血小板數,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液粘度,並可明顯縮短豚鼠優球蛋白溶解時間,降低血槳纖維蛋白原含量,升高纖溶酶活性,具有明顯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5、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木耳多糖對機體免疫功能有明顯促進作用,包括增加脾指數,半倍溶血值和[玫瑰花結形成率,促進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細胞轉化率,增加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具有顯著及抗腫瘤活性。
6、抗衰老作用 木耳多糖可使小鼠心肌血組織褐指質含量下降,使腦和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加,對小鼠離體腦B型單氨氧化酶(HA0—B)活性起抑製作用,提示木耳多糖具有抗衰老活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黑木耳
⑥ 黑木耳養殖需要哪些設備及技術
黑木耳養來殖需要高壓或常源壓蒸料滅菌設施。以及拌料機,裝袋機,接種箱等設備。需要准備棉籽殼,或者木屑,麥麩,石膏等原料。栽培管理重點掌握黑木耳培養料配製,無菌操作。溫度,濕度,空氣,光照等環境氣候生長條件。這是重點。
⑦ 求黑木耳養殖需要的設備廠家一定要好用耐用的!在求一份養殖木耳製作流程 拜謝
牡丹江貴龍食用菌機械廠
黑木耳是我國人民傳統的高檔食品,也是我國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黑木耳營養豐富,風味可口,另外還具有益氣強身、活血、通腸等醫療效果。最近的研究發現,木耳還有預防和減輕腦血栓的作用,做為一種保健食品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和重視。 把黑木耳的菌袋擺放在室外的向陽田塊上進行出耳管理,稱為地栽黑木耳。這種栽培方法模擬了黑木耳野生的生活環境,操作方便,方法簡單。黑木耳在7月初之前採收的叫春耳;7-8月採收的叫伏耳;9月份後採收的叫秋耳。伏耳耳片薄,蟲耳多,爛耳多,並因已到雨季不易曬干,所以,不提倡栽培。1、菌種選擇
國內地栽黑木耳優質高產品種較多,主推黑29、延明1號、黑916、延農11、長白山7號等。一般干耳單產每袋都能達到50克。黑木耳品種按其形狀可分菊花型和多片型,地栽黑木耳一般要選擇多片型,按其後熟過程所需積溫不同,可分早、中、晚熟三個品種。早熟品種一般菌絲快長滿袋或剛長滿袋時劃口,就可以出耳,此時產量也最高,如果劃口不及時,產量就會受影響;晚熟品種菌絲長滿袋後還需要後熟過程,其所需積溫達500℃以上(日平均溫度×天數),如果後熟過程所需積溫未達到之前就劃口,劃的口裡不長木耳,還容易污染,長出雜菌;早熟和晚熟之間的品種叫中熟品種。現在延邊地區一般種植春耳,因春耳耳片肥厚,顏色深黑,品質好。但春耳是冬季生產,所以對培養室有一定要求;一是保溫性好,二是具備增溫條件,地栽黑木耳的經濟效益首先是靠技術,但更重要的是靠規模,假如有一間培養室,一次能養菌一萬袋,就做一萬袋,生產的數量少,相對就增加了生產成本。如果選擇晚、中、早熟品種就可以生產三萬袋。即12月中旬之前先生產一萬袋晚熟品種,2月初之前再生產一萬袋中熟品種,把長滿菌絲的晚、中熟種菌袋裝在編織袋裡、堆在室內保管就可以,最佳溫度0°-10℃,如果沒有地方放,可放在室外,苫好就可以,最後再生產一萬袋早熟品種,這三個品種雖然生產菌袋時間不同,但都可以4月份劃口,並能同時出耳,比一萬袋規模有三倍的經濟效益。2、培養料的配製凡是闊葉樹木屑都可以做培養料。配料應注意原料合適的配比、料水比和酸鹼度,這些因素影響培養料的理化性質,與木耳菌絲生長發育有直接關系。配方一:鋸木屑78%、稻糠18.5%、黃豆粉2%、石膏粉1%、生石灰0.5%。配方二:鋸木屑86.5%,麥麩10%,豆餅粉2%,生石灰0.5%,石膏粉1%。配方三:鋸木屑78%、麥麩20%、石膏1%、白糖1%。各配方配料含水量60%左右。一般用手捏拌好的培養料,指縫間有水跡,滴水不超過一滴為宜。 3、拌料裝袋培養料最好用拌料機拌料,如果人工拌料,至少要保證「三三」制,也就是說,輔料先拌三遍,主料和輔料混合拌三遍,加水後再拌三遍。或者,先把輔料混合拌勻後,一層主料,一層輔料,混合後進行拌料,正反方向各2-3次就可以了。 培養料加水後,要拌勻,堆悶2小時,讓其水分浸潤濕透,不能混雜有乾料,以免影響滅菌效果。 裝袋可選用裝袋機,該機裝料打孔能一次完成,即節省人力,又保證了裝袋的質量。袋一定要選用17×33cm的聚乙烯袋,因聚乙烯袋在低溫時不易破損,質地柔軟,易收縮,袋壁緊貼菌棒上,開口出耳時保濕性能好,噴水時不易使菌袋內積水,減少了出耳期的後期污染。裝料要松緊適度,料松菌絲弱,易衰老,出耳時易污染,料過緊通氣不良,發菌慢。一般每袋填料1.1-1.2公斤。裝料後套上頸圈,壓上蓋。蓋和料面應保持3-5cm空間高度。 4、滅菌接種
裝完料的栽培袋要放入55×44×30公分的鐵筐內,再移入鍋內。滅菌方法多採用常壓滅菌。常壓滅菌時間應從鍋內溫度達到100℃時開始計算,持續6小時以上,再燜鍋2小時。如滅菌期間溫度降到100℃以下,滅菌時間至少要延長2小時以上,以做到徹底滅菌。 接種應嚴格無菌操作,熟練掌握接種技術,接種前用2天要用甲醛對接種箱(室)進行消毒,還應將所用的菌種瓶表面用2%的高錳酸鉀溶液洗滌,所用的接種工具也要消毒才能與菌種一起放入接種箱(室)。對有懷疑的菌種,可先拔掉棉塞聞味,若是清香味,屬合格菌種,若有酒、酸、臭味,則是壞菌種,應該淘汰。接種時要挖去瓶口老菌塊,不要將菌種弄得太碎,菌種太碎萌發緩慢,易遭黴菌感染。一般一瓶二級菌可接三級菌(栽培袋)40-50袋。5、培養選擇乾燥、衛生、通氣、避光、保溫性能好的房間作為培養室。在培養室內安裝培養架,高度由房間的高度來確定。一般高度3.1米的房間搭8層比較合適,高度3.4米的房間搭9層。一般是距地面0.45米以上,每隔30厘米搭一層,最上層距頂棚0.5米。最下層氣溫低時距地面稍高一些,上面留足通氣空間以利通風換氣。培養架的寬度以菌袋上、下架方便為原則,一般單面上架(靠牆)0.8米較合適,雙面上架以1.5-1.6米較合適。架床鋪木板要留有一定間隔以利於上下通氣。木板要求乾燥,沒有毛刺,防止刺破塑料袋。培養架之間要連接緊密,防止倒架造成損失。擺袋之前室內用甲醛進行消毒,擺袋時先把菌袋倒過來,使孔內菌種落下,然後正立擺袋,保證大部分菌種覆蓋料面,使少部分菌種落到孔內,接種後,開始的7天培養室溫度以25-28℃為宜,有利於菌種復活和定植,並降低污染率;7天後一般料溫高於室溫,為防止燒菌,培養室應降溫至20-25℃左右,促進菌絲加快生長和吃料。菌絲長滿袋後,培養室溫度應降至20℃左右繼續培養,使菌絲多積累養分,並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養菌10天後開始早晚各通風半小時以上,保持室內黑暗有利於菌絲生長,養菌期間如果發現雜菌,挑出來重新裝袋滅菌,也基本上不影響單產。另外應每天用來蘇水對培養室進行加濕消毒。每5天用甲醛熏蒸一次。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45-60%之間,保持室內「通風乾燥,宜干勿濕」。 每周應翻堆或倒架1次,以免燒菌。6、集中催耳芽期管理 耳場要建在靠近水源、水質良好、清潔衛生、無污染源、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地方。對老耳場要先清除廢棄的菌袋及殘留物,然後再翻耙、整平、做畦床,並將畦床澆透水,以利保濕,噴5%石灰水和800-1000倍DDV消毒、滅菌、殺蟲。在畦床面鋪1層塑料薄膜或塑料編織袋片、遮陽網、細紗網等,以免雨水將泥沙濺於耳片上,降低商品價值。劃口時間 春耳最佳劃口時間為5月初前後,7月初之前采耳要結束;秋耳劃口時間7月上旬至7月下旬,10月初采耳要結束,如果出不完,下年春季繼續出耳。 做出耳床對不同地勢應做不同的耳床,排水不好的地塊,應做高出地面5-30cm的出耳床;排水好的地塊應做比地面低5-25cm的出耳床,耳床寬150~200cm 為好,長度不限,但太長也不好管理,做好耳床後,應澆重水一次,使床面吃足、吃透水,然後每平方米撒上100克生石灰消毒。倒立劃口擺袋去掉菌袋的封蓋,袋口用手擰緊,倒立劃口,劃口多以劃「V」型口,口的角度50-60℃,角的斜長1.8-2cm,深度0.5-0.8cm,每袋劃4-5層,最低層應離地面5cm以上,每層劃4個口;菊花品種也可劃條型口,每袋順袋劃5條,頂端劃2條。另外黑龍江省有人採用釘子扎眼的方法劃口,效果也不錯,耳片均為單片,質量好。將噴水帶的小孔朝下順床放置床中間,兩邊把菌倒立擺袋,袋間隔10-12cm,然後蓋上草簾。也可集中催芽,袋間隔1cm,直立擺放,然後分床倒立擺袋。 ④催耳芽管理 催耳芽期一般需要10-15天,這期間床面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85%-90%,如濕度不夠時,把噴水帶接通水源數分鍾後,即可達到所需的濕度。如果白天床面溫度高於27℃,用通風方法使床面溫度保持在22-24℃之間。適當的散射光可誘導耳基形成,應早晚掀開草簾子半小時,並可同時滿足通風要求。 7、子實體生長期管理調節濕度
出耳芽後,可揭去草簾,每天早、晚噴霧狀水,最好用微噴。初期因耳芽抗逆性差,要勤噴、清噴、細噴,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以保持耳片濕潤、不卷邊。當耳芽長至扁平或圓盤狀時,應適當加大噴水量,使空氣相對濕度達到90%-95%,防止耳片蒸騰失水,促進迅速生長。要注意干、濕交替管理,特別是當耳莖和耳片生長緩慢時,應停水3-5天,使菌絲休養生息、積累養分,然後再噴水,使耳片健壯生長。耳片成熟前,宜減少噴水量,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5%-85%;耳片在這種濕度條件下,不僅能控制孢子彈射,而且耳片干凈無水,不易爛耳,肉質肥厚、有彈性,產品質量好。控制溫度
展耳期溫度以20-22℃為宜,利於耳片生長整齊、健壯、耳形好、色澤深,商品價值高。若溫度高於25℃,則開片難,再遇高溫天氣,子實體呼吸旺盛、細胞分裂加快、干物質積累少、耳片薄、產量低。因此,若遇高溫天氣,可蓋草簾並噴水降溫,以保證耳片良好生長。氣溫低於15℃或下雨時不必噴水。調節光照
子實體生長需要一定的光照條件。在光照充足的環境條件下,耳片肉厚、色深、鮮嫩茁壯;否則,生長緩慢、色淡、骨質軟,商品價值低。所以,對覆蓋物要定期揭掉,確保光照充足。通風 空氣新鮮有利於耳片良好地生長。若通風較差或擺袋過密,則耳片不易展開,易形成「雞爪耳」或「團耳」等畸形耳,失去商品價值,且易感染雜菌和爛耳,降低產量。應清除耳場內、外一切障礙物,定期揭掉覆蓋物,進行通風換氣,使耳片生長發育良好。 8、採收和加工耳片彈性減弱是成熟的標志,耳片成熟後,生理活性下降,若遇高溫、高濕極易感染雜菌,發生腐爛性「流耳」,因此,應及時採收,尤其是高溫、高濕季節,對有八、九分成熟的耳片也應採收,採收時留在菌袋上的耳根必須清除干凈,以免感染雜菌產生「流耳」。對採摘下的木耳,去除多餘的耳根後及時放在沙網上曬干,末干之前不必多次翻動,以免出現「拳耳」。9、黑木耳的病蟲害防治(1)黑木耳的黴菌污染及防治 地栽黑木耳中黴菌污染是最見的現象,給種植者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其污染的原因是: 其一,滅菌不徹底。因採用常壓滅菌,或裝袋、堆放、升溫不正常等等因素造成。防治措施:菇農應熟練掌握滅菌技術,消除人為因素導致的感染。 其二,菌種不良。菌種質量低劣,培養出的菌絲生長無力,細弱,抗逆性差,從而增加了雜菌侵染的機會。開袋後,雜菌很快在料面上生長,導致產量大幅下降。預防措施:應選純正、菌絲潔白、健壯、生活力旺盛的(培養料長滿菌絲後受光照,會形成梅花狀膠質原基)菌種。 其三,開袋過早。當菌絲滿袋後,應再培養1周,不要急於開袋出耳,否則因開口時間長不形成耳基雜菌會乘機侵入,在開口處出現棉絮狀物,1-3天後成霉斑,迅速蔓延至全袋,造成減產。此階段主要是木霉、青黴感染。預防措施:菌絲發滿袋後,在有光照的環境中,繼續培養10-15天,誘導出現膠質耳基後,方能開口擺袋出耳。其四,高溫高濕及水分管理不當。高溫高濕是污染的主要因素。在高溫下,黑木耳菌絲生長受阻,菌絲發黃,吐黃水,自溶,並引起子實體霉爛或發生流耳。因此,應盡量避開高溫季節開袋出耳。若遇短期高溫,應加強通風。管理中,應掌握「乾乾濕濕」的水分管理方法來防止流耳的發生。另外管理不當也是導致黴菌發生的主要因素,某些種植者為增濕,不斷向袋上灑水,結果出耳芽的口子經常積水,造成黴菌滋生,已出耳芽的因含水量長期處於飽和狀態,致使耳片腐爛。預防措施:開口擺袋後至耳芽未長大前以保濕為主,只向地面噴水,勿往袋上淋水。當耳芽封住開口後,可少噴、勤噴,以保持耳片濕潤為度。耳片開大後,可向耳片噴霧狀水保濕。若開口處已出現黴菌,用刀挖除霉斑,再用石灰粉覆蓋,可控制黴菌擴散。(2)流耳的預防
栽培黑木耳,防止流耳是增產增收的關鍵措施之一。特別是夏季,由於高溫高濕流耳現象尤其突出,若防治不及時,會造成大面積減產和黑木耳質量下降。預防措施是:第一,適時採收。採收不及時是流耳產生的原因之一。耳片成熟後,生理活性下降,若遇高溫高濕,極易感染雜菌,發生腐爛性流耳。第二,清除耳根。採收時留在菌袋上的耳根必須清除干凈,採收後殘留的耳根不會發芽生長,遇高溫高濕反而會感染雜菌產生流耳。因此,菌袋上勿使耳根殘留。第三,合理噴水。在氣溫高時,應在早晨和夜晚進行噴水,不能在氣溫高的中午澆噴,並且應以保持出耳場地的空氣濕度為主,菌袋上少噴,嚴防耳片積水太多,引起流耳。第四,控制溫濕度。高溫高濕和通風不良會滋生雜菌,並快速繁殖,這也是產生流耳的主要原因。因此,溫度應控制在25℃以下,濕度控制在85%左右。
(3)黑木耳的蟲害防治在黑木耳代料栽培中,主要有癭蚊、蚤蠅、果蠅、夜蛾、蟎、跳蟲、線蟲等危害菌絲體和子實體。如黃足蕈蚊的幼蟲蛀食耳片,造成耳片潰爛,有時也蛀食菌絲。對各種蟲害的防治主要以預防為主。當栽培場地有了蟲害,宜採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的殺蟲劑進行防治。可用除蟲菊酯、敵百蟲等,其用葯量應嚴格控制。也可利用某些害蟲有趨光性、趨腐性的特點進行誘殺,可達到更好的效果。
⑧ 夏天種植黑木耳噴水設備
黑木耳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國傳統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因生長於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
黑木耳栽培主要有段木栽培與代料栽培等方法。
段木栽培流程是:一是選擇場地。避風向陽,近有水源,便於進行人工噴水。二是預備菌種:既可購買也可自種。制菌方法有鋸木屑菌種與枝條菌種,前者用鋸木屑與麥麩等配製成培養基;後者用直徑1cm的枝條切成1.5cm長,加入蔗糖、米糠等營養成分,裝瓶後高壓滅菌,接入母種,在25~28℃下培養1個月,菌絲即可長滿瓶。三是准備段木:栽培場地選好後就應准備耳木,常用的耳木種類有完斗科和樺木材的樹種,直徑10~12cm的耳樹,砍伐後截成1~1.2m長段,置於通風向陽處架曬。四是接種:用電鑽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鋸木屑菌種則應填滿穴,按緊後蓋好預制的樹皮蓋。枝條菌種插入接種孔後用錘敲緊,使之與段木表面平貼、無孔隙。五是定植管理:首先應上堆發菌,將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內溫度以20~28℃為宜,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方3~4星期,北方需要4~5星期,當菌絲已伸延到木質部並產生少量耳芽時,應及時散堆排場。一般採用平鋪式排場,用枕木將耳木的一端或兩端架起,整齊地排列在栽培場上,經過1個月左右即可起架。搭架一般採用「人」字形方法,先埋兩根有杈的木樁,地面留出70cm高,杈日上橫放一根橫木,耳木斜立在橫木兩側。呈「人」字形,相距7cm,角度約45°為宜,起架階段栽培場的溫、濕、光、通氣條件必須調節好,但管理重點是水份問題。應採用人工噴水方式,保持相對濕度在90%~95%左右。噴水時間應在早晨和傍晚進行。出耳後,若遇連續3天以上陰雨,生長出來的木耳有可能發生腐爛,應及時採摘。
段木種植,一般在春天來臨時開始種植,到第二年夏季結束。
我國的東北,湖北,浙江,雲南等地是木耳主產區。
木耳新鮮時軟,干後成角質。富含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8種氨基酸,口感細嫩,風味特殊,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
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氣不飢等,有補氣益智,潤肺補腦,活血止血之功效。故對於痔瘡出血、痢疾以及貧血、高血壓等心血管病症的食療。
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表明,還能減少血液凝塊,有效預防動脈硬化作用。
⑨ 人工怎麼養殖木耳啊
栽培技術 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與代料栽培等多種,現主要介紹段木栽培。①制種:菌種有鋸木屑菌種與枝條菌種,前者用鋸木屑與麥麩等配製成培養基;後者用直徑1cm的枝條切成1.5cm長,加入蔗糖、米糠等營養成分,裝瓶後高壓滅菌,接入母種,在25~28℃下培養1個月,菌絲即可長滿瓶。②耳木准備:栽培場地選好後就應准備耳木,常用的耳木種類有完斗科和樺木材的樹種,選胸高處直徑10~12cm的耳樹,砍伐後截成1~1.2m長段,截面用新石灰塗刷,然後置於通風向陽處架曬。③接種:接種用的工具應預先用乙醇消毒。先在耳木上;用電鑽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鋸木屑菌種則應填滿穴,按緊後蓋好預制的樹皮蓋。枝條菌種插入接種孔後用錘敲緊,使之與段木表面平貼、無孔隙。④定植管理:首先應上堆發菌,將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內溫度以20~28℃為宜,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方3~4星期,北方需要4~5星期,當菌絲已伸延到木質部並產生少量耳芽時,應及時散堆排場。一般採用平鋪式排場,用枕木將耳木的一端或兩端架起,整齊地排列在栽培場上,經過1個月左右即可起架。搭架一般採用「人」字形方法,先埋兩根有杈的木樁,地面留出70cm高,杈日上橫放一根橫木,耳木斜立在橫木兩側。呈「人」字形,相距7cm,角度約45°為宜,晴天或新耳木角度可大些,雨天或隔年耳木角度應小些。起架階段栽培場的溫、濕、光、通氣條件必須調節好,但管理中心是水分問題。起架後最好隔
3d有一場小雨,半月有一場中、大雨,乾旱時應人工噴水,解決乾乾濕濕的問題,保持相對濕度在90%~95%左右。噴水應在早晨和傍晚進行。
病蟲害防治 危害黑木耳的主要雜菌有環紋炭團菌、麻炭團菌、韌草茵、朱紅栓菌、絨毛栓菌等。主要蟲害有偽步行蟲、蛀枝蟲、四斑麗(蟲甲)、薊馬等。可用生石灰(1:100倍液)、退菌特(1:100倍液)、氯化鋅(1:50倍液),防治雜菌污染。另外也可採用除蟲菊、雷公藤等生物農葯防治蟲害。
⑩ 大棚種植木耳,設備得需要多少錢還有木耳的製作方法
您好!大棚種植木耳,設備根據您的生產規模來確定,少則1-2萬元,多則數版萬元,或者更多。權
黑木耳是熟料栽培的品種,應該事先製作菌袋,經過高壓消毒或者常壓消毒,然後接上菌種,讓其發菌後,搬運到大棚、溫室或者小拱棚內讓其出耳。出耳期的溫度在22~28℃條件下最適於耳片的生長,空氣相對濕度85%-95%,要求適當光照和通風換氣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