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屏設備是什麼
Ⅰ 多媒體計算機的觸摸屏屬於什麼設備
現在的電腦幾乎全屬於多媒體計算機。
「多媒體」一詞譯自英文「Multimedia」,媒體(medium)原有兩重含義,一是指存儲信息的實體,如磁碟、光碟、磁帶、半導體存儲器等,中文常譯作媒質;二是指傳遞信息的載體,如數字、文字、聲音、圖形等,中文譯作媒介。從字面上看,多媒體就是由單媒體復合而成的啦。
多媒體技術從不同的角度有著不同的定義。有人定義多媒體計算機是一組硬體和軟體設備;結合了各種視覺和聽覺媒體,能夠產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聽效果。在視覺媒體上,包括圖形、動畫、圖像和文字等媒體,在聽覺媒體上,則包括語言、立體聲響和音樂等媒體。用戶可以從多媒體計算機同時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媒體來源。也有人定義多媒體是 「文字、圖形、圖像以及邏輯分析方法等與視頻、音頻以及為了知識創建和表達的互動式應用的結合體」。概括起來就是:多媒體技術,即是計算機互動式綜合處理多媒體信息——文本、圖形、圖像和聲音,使多種信息建立邏輯連接,集成為一個系統並具有交互性。簡言之,多媒體技術就是具有集成性、實時性和交互性的計算機綜合處理聲文圖信息的技術。
一般多媒體系統的組成部分
一般的多媒體系統主要由如下四個部分的內容組成:多媒體硬體系統、多媒體操作系統、媒體處理系統工具和用戶應用軟體。
多媒體操作系統: 也稱為多媒體核心系統(Multimedia kernel system),具有實時任務調度、多媒體數據轉換和同步控制對多媒體設備的驅動和控制,以及圖形用戶界面管理等。
多媒體硬體系統: 包括計算機硬體、聲音/視頻處理器、多種媒體輸入/輸出設備及信號轉換裝置、通信傳輸設備及介面裝置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根據多媒體技術標准而研製生成的多媒體信息處理晶元、光碟驅動器等。
媒體處理系統工具:或稱為多媒體系統開發工具軟體,是多媒體系統重要組成部分。
用戶應用軟體:根據多媒體系統終端用戶要求而定製的應用軟體或面向某一領域的用戶應用軟體系統,它是面向大規模用戶的系統產品。
多媒體計算機的組成
1.多媒體PC機(MPC)的解釋
在多媒體計算機之前,傳統的微機或個人機處理的信息往往僅限於文字和數字,只能算是計算機應用的初級階段,同時,由於人機之間的交互只能通過鍵盤和顯示器,故交流信息的途徑缺乏多樣性。為了改換人機交互的介面,使計算機能夠集聲、文、圖、像處理於一體,人類發明了有多媒體處理能力的計算機。我們這里重點談談多媒體PC機(MPC)。所謂多媒體個人電腦(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 MPC)就是具有了多媒體處理功能的個人計算機 ,它的硬體結構與一般所用的個人機並無太大的差別,只不過是多了一些軟硬體配置而已。一般用戶如果要擁有MPC大概有兩種途徑:一是直接夠買具有多媒體功能的PC機;二是在基本的PC機上增加多媒體套件而構成MPC 。其實,現在最近用戶所購買的個人電腦絕大多都具有了多媒體應用功能。
2.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配置(及可選配置)
一般來說,多媒體個人計算機(MPC)的基本硬體結構可以歸納為七部分:
① 至少一個功能強大、速度快的中央處理器(CPU);
② 可管理、控制各種介面與設備的配置;
③ 具有一定容量(盡可能大)的存儲空間;
④ 高解析度顯示介面與設備;
⑤ 可處理音響的介面與設備;
⑥ 可處理圖像的介面設備;
⑦ 可存放大量數據的配置等;
這樣提供的配置是最基本MPC的硬體基礎,它們構成MPC的主機。除此以外,MPC能擴充的配置還可能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光碟驅動器:包括可重寫光碟驅動器(CD-R)、WORM光碟驅動器和CD-ROM驅動器。其中CD-ROM驅動器為MPC帶來了價格便宜的650M存儲設備,存有圖形、動畫、圖像、聲音、文本、數字音頻、程序等資源的CD-ROM早已廣泛使用,因此現在光碟機對廣大用戶來說已經是必須配置的了。而可重寫光碟、WORM光碟價格較貴,目前還不是非常普及。另外,DVD出現在市場上也有些時日了,它的存儲量更大,雙面可達17GB,是升級換代的理想產品。
音頻卡:在音頻卡上連接的音頻輸入輸出設備包括話筒、音頻播放設備、MIDI合成器、耳機、揚聲器等。數字音頻處理的支持是多媒體計算機的重要方面,音頻卡具有A/D和D/A音頻信號的轉換功能,可以合成音樂、混合多種聲源,還可以外接MIDI電子音樂設備。
視頻卡:可細分為視頻捕捉卡、視頻處理卡、視頻播放卡以及TV編碼器等專用卡,其功能是連接攝像機、VCR影碟機、TV等設備,以便獲取、處理和表現各種動畫和數字化視頻媒體。
掃描卡:它是用來連接各種圖形掃描儀的,是常用的靜態照片、文字、工程圖輸入設備。
列印機介面:用來連接各種列印機,包括普通列印機、激光列印機、彩色列印機等,列印機現在已經是最常用的多媒體輸出設備之一了。
交互控制介面:它是用來連接觸摸屏、滑鼠、光筆等人機交互設備的,這些設備將大大方便用戶對MPC的使用。
網路介面:是實現多媒體通信的重要MPC擴充部件。
Ⅱ 觸摸屏設備是什麼操作系統
所謂觸摸屏設備就是計算機輸入設備,觸摸屏設備的操作系統很多,目前主流版的有windows10,windows8,ios,linux,android等等。
所謂觸摸屏設備,從權市場概念來講,就是一種人人都會使用的計算機輸入設備,或者說是人人都會使用的與計算機溝通的設備。不用學習,人人都會使用,是觸摸屏電腦最大的魔力,這一點無論是鍵盤還是滑鼠,都無法與其相比。從技術原理角度講,觸摸屏電腦是一套透明的絕對定址系統,首先它必須保證是透明的,因此它必須通過材料科技來解決透明問題,像數字化儀、寫字板、電梯開關,它們都不是觸摸屏;其次它是絕對坐標,手指摸哪就是哪,不需要第二個動作,不像滑鼠,是相對定位的一套系統,可以注意到,觸摸屏電腦軟體都不需要游標,有游標反倒影響使用者的注意力,因為游標是給相對定位的設備用的,相對定位的設備要移動到一個地方首先要知道現在在何處,往哪個方向去,每時每刻還需要不停的給使用者反饋當前的位置才不致於出現偏差。這些對採取絕對坐標定位的觸摸屏電腦來說都不需要;再其次就是能檢測手指的觸摸動作並且判斷手指位置,各類觸摸屏電腦技術就是圍繞「檢測手指觸摸」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
Ⅲ 觸摸屏幕(例如,銀行自動匯款和取款機常使用觸摸屏設備)屬於什麼設備
觸控屏(Touch panel)又稱為觸控面板,是個可接收觸頭等輸入訊號的感應式液晶顯示裝置,當接觸了屏幕上的圖形按鈕時,屏幕上的觸覺反饋系統可根據預先編程的程式驅動各種連結裝置,可用以取代機械式的按鈕面板,並藉由液晶顯示畫面製造出生動的影音效果。
為了操作上的方便,人們用觸摸屏來代替滑鼠或鍵盤。工作時,我們必須首先用手指或其它物體觸摸安裝在顯示器前端的觸摸屏,然後系統根據手指觸摸的圖標或菜單位置來定位選擇信息輸入。觸摸屏由觸摸檢測部件和觸摸屏控制器組成;觸摸檢測部件安裝在顯示器屏幕前面,用於檢測用戶觸摸位置,接受後送觸摸屏控制器;而觸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從觸摸點檢測裝置上接收觸摸信息,並將它轉換成觸點坐標,再送給CPU,它同時能接收CPU發來的命令並加以執行。
觸摸屏技術的發展趨勢,具有專業化、多媒體化、立體化和大屏幕化等特點。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人們需要獲得各種各樣公共信息,以觸摸屏技術為交互窗 口的公共信息傳輸系統,通過採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運用文字、圖像、音樂、 解說、動畫、錄像等多種形式,直觀、形象地把各種信息介紹給人們,給人們帶 來極大的方便。我們相信,隨著技術的迅速發展,觸摸屏對於計算機技術的普及 利用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Ⅳ 觸摸屏與顯示屏有什麼不同
LCD是屏幕裡面那層,負責顯示圖像的;觸摸屏是外面那層,負責精確定位內。
二者功能完全不一樣,但是一容般都是整合在一起的。就是說屏幕至少分兩部分:顯示部分和觸摸部分。
顯示技術分類很多,TFT、AMOLED等。
觸摸技術主要分電阻式和電容式。
Ⅳ 智能觸摸式手機屏幕是什麼設備。
觸摸屏感測器有五種技術:電阻技術、電容技術、紅外線技術、聲波技術或近場成像技術。
電阻觸摸屏通常包括一張柔性頂層薄膜,以及一層玻璃作為基層,並由絕緣點隔離。每一層的內表面塗層均為透明的金屬氧化物。電壓在每層隔膜都有一個差值。按壓頂層薄膜就會在各個電阻層之間形成電接觸信號
電容觸摸屏也由透明金屬氧化物作為塗層,與單層的玻璃表面相粘合。它不像電阻觸摸屏,任何觸摸都會形成信號,電容觸摸屏需要與手指直接觸摸,或與傳導鐵筆接觸。手指的電容,或是存儲電荷的能力,能吸收觸摸屏每一個角的電流,並且流經這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從而得出觸摸點。
紅外觸摸屏基於光線的中斷技術。它不是在顯示器表面前放置一個薄膜層,而是在顯示器周圍設置一個外框。外框有光線源,或發光二極體(LED),位於外框的一邊,而光線探測器或光電感測器在另一邊,一一對應形成橫豎交叉的紅外線網格。當物體觸摸顯示屏時,無形的光線中斷,光電感測器不能接受信號,從而確定觸摸信號。
聲波感測器中, 感測器安裝在玻璃屏幕的邊緣 發送超聲波信號。超聲波穿過屏幕反射,由感測器接受,而且接受到的信號減弱。在表面聲波信號中(surface acoustic wave ,SAW)中,光波穿過玻璃的表面;而導向聲波(guided acoustic wave ,GAW)技術,聲波穿越玻璃。
近場成像(NFI)觸摸屏,由兩個薄形玻璃層組成,中間是透明金屬氧化物塗層。在導點塗層施加一個交流信號,就在屏幕的表面產生一個電場。當手指,戴不戴手套均可,或者是其他導電鐵筆接觸感測器,電場都產生擾動,從而得到信號
Ⅵ 觸摸板及輸入設備是什麼東西
觸摸板(英文:TouchPad)是一種在平滑的觸控板上,利用手指的滑動操作來移動游標的輸入裝置。當使用者的手指接近觸摸板時會使電容量改變,觸摸板自身會檢測出電容改變數,轉換成坐標。觸摸板是藉由電容感應來獲知手指移動情況,對手指熱量並不敏感。其優點在於使用范圍較廣,全內置、超輕薄筆記本均適用,而且耗電量少,可以提供手寫輸入功能;因為它是無移動式機構件,使用時可以保證耐久與可靠。
輸入設備:向計算機輸入數據和信息的設備。是計算機與用戶或其他設備通信的橋梁。輸入設備是用戶和計算機系統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主要裝置之一。鍵盤,滑鼠,攝像頭,掃描儀,光筆,手寫輸入板,游戲桿,語音輸入裝置等都屬於輸入設備。輸入設備(InputDevice)是人或外部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的一種裝置,用於把原始數據和處理這些數的程序輸入到計算機中。計算機能夠接收各種各樣的數據,既可以是數值型的數據,也可以是各種非數值型的數據,如圖形、圖像、聲音等都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輸入設備輸入到計算機中,進行存儲、處理和輸出。
Ⅶ 觸控屏和觸摸屏區別
觸控屏是觸摸屏的別稱。觸摸屏具有靈敏的反應速度、易於交流、堅固耐用、節省空間等優點,是目前最便捷、簡單、自然的一種人機交互方式,用戶只需用手指輕輕一點顯示屏上的圖標或文字就能操作,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觸摸屏主要應用於公共查詢電子設備、工業操作設備、消費類電子設備、商業類提款機設備等,其中在消費類電子設備中,最常見的就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了。觸摸屏的特性分為三點,一是屏幕的透明度、色彩失真度、反光性和清晰度;二是絕對坐標系統,就是指觸摸時的准確性和反應速度;三是檢測觸摸並定位,觸摸屏是依靠感測器來工作的,感測器決定了觸摸屏的可靠性、准確性、反應速度和壽命。
觸摸屏想要達到這些標准,需要經過多次測試才能投入使用。此外平常使用時也要多加保養維護,如此才能保持完好的性能。在觸摸屏測試中,大電流彈片微針模組是其中起到連接功能,達到導通作用的一個重要模組。測試時能通過較大電流的傳輸,並起到很好地連接功能,保持傳輸的穩定性。經過試驗,它的額定電流最高可以達到50A!電阻恆定,無電流衰減,過流能力強。在小pitch領域有穩定可靠的解決方案,能應對的pitch值最小可以達到0.15mm,無不良表現,無卡pin、斷針現象,性能良好,可取值范圍保持在0.15mm-0.4mm之間,在復雜的測試環境下表現依然優秀。
Ⅷ 觸摸屏是輸入設備還是輸出設備
樓上的,不清楚地就別亂說!!!!!
如果觸摸屏是輸出,那還要觸摸干嗎?裝個顯示器就好了
是輸入輸出的!
Ⅸ 觸摸屏是什麼東西
隨著多媒體信息查詢的與日俱增,人們越來越多地談到觸摸屏,因為觸摸屏作為一種最新的電腦輸入設備,它是目前最簡單、方便、自然的輸入設備,觸摸屏具有堅固耐用、反應速度快、節省空間、易於交流等許多優點。利用這種技術,我們只要用手指輕輕地指碰計算機顯示器上的圖符或文字就能實現對主機操作,從而使人機交互更為直截了當,這種技術極大地方便了那些不常操作電腦的用戶。這種人機交互方式。它賦予了多媒體以嶄新的面貌,是極富吸引力的、全新的多媒體交互設備。
觸摸屏的應用范圍非常廣闊,主要有公共信息的查詢,如電信局、稅務局、銀行、電力等部門的業務查詢;城市街頭的信息查詢;此外它還廣泛應用於領導辦公、工業控制、軍事指揮、電子游戲、點歌點菜、多媒體教學、房地產預售等等,以至觸摸屏還要在不久的將來逐步走入家庭。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進一步發展和計算機網路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斷滲透,信息查詢必將逐漸以觸摸屏——顯示內容可觸摸的形式出現。
【工作原理】
為了操作上的方便,人們用觸摸屏來代替滑鼠或鍵盤。工作時,我們必須首先用手指或其它物體觸摸安裝在顯示器前端的觸摸屏,然後系統根據手指觸摸的圖標或菜單位置來定位選擇信息輸入。觸摸屏由觸摸檢測部件和觸摸屏控制器組成;觸摸檢測部件安裝在顯示器屏幕前面,用於檢測用戶觸摸位置,接受後送觸摸屏控制器;而觸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接收觸摸點檢測裝置上的觸摸信息,並將它轉換成觸點坐標,再送給操作系統進行系統控制,它同時也能接收系統返回的命令並加以執行。
【主要類型】
原理來區別觸摸屏,可分為五個基本種類:矢量壓力感測技術觸摸屏、電阻技術觸摸屏、電容技術觸摸屏、紅外線技術觸摸屏、表面聲波技術觸摸屏。其中矢量壓力感測技術觸摸屏已退出歷史舞台。觸摸屏紅外屏價格低廉,但其外框易碎,容易產生光干擾,曲面情況下失真;電容屏設計理論好,但其圖象失真問題很難得到根本解決;電阻屏的定位準確,但其價格頗高,且怕刮易損。表面聲波觸摸屏解決了以往觸摸屏的各種缺陷,清晰抗暴,適於各種場合,缺憾是屏表面的水滴、塵土會使觸摸屏變的遲鈍,甚至不工作。按照觸摸屏的工作原理和傳輸信息的介質,我們把觸摸屏分為四種,它們分別為電阻式、紅外線式、電容感應式以及表面聲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