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設備 » 常見的設備故障有哪些

常見的設備故障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1-11 14:57:36

1. 設備故障有哪些規律

一、設備在性能方面的故障徵兆
1、功能異常
指設備的工作狀況突然出現不正常現象,這是最常見的故障症狀。例如:
·設備啟動困難、啟動慢,甚至不能啟動。
·設備突然自動停機。
·設備在運轉過程中功率不足、速率降低、生產效率降低。
·設備運轉過程中突然緊急制動失靈、失效等。
這種故障的徵兆比較明顯,所以容易察覺。
2、過熱高溫
·一種原因是冷卻系統有問題,是缺冷卻液或冷卻泵不工作。
·如果是齒輪、軸承等部位過熱,多半是因為缺潤滑油所導致。
·油、水溫度過高或過低。
設備過熱現象有時可以通過儀錶板、警示燈直接反映出來,但有時需要進行溫度點檢才能檢查出來。
3、油、氣消耗過量
潤滑油、冷卻水消耗過多,表明設備有些部位技術狀況惡化,有出現故障的可能。
壓縮氣體的壓力不正常等。
4、潤滑油出現異常
潤滑油變質較正常時間要快,可能與溫度過高等有關系。
潤滑油中金屬顆粒較多,一般與軸承等摩擦量有關,可能需要更換軸承等磨損件。
5、電學效應
電阻、導電性、絕緣強度和電位等變化。
二、設備在外觀方面的故障徵兆
1、異常響聲、異常振動
·設備在運轉過程中出現的非正常聲響,是設備故障的「報警器」。
·設備運轉過程中振動劇烈。
2、跑冒滴漏
·設備的潤滑油、齒輪油、動力轉向系油液、制動液等出現滲漏。
·壓縮空氣等出現滲漏現象,有時可以明顯地聽到漏氣的聲音。
·循環冷卻水等滲漏。
3、有特殊氣味
·電動機過熱、潤滑油竄缸燃燒時,會發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氣味。
·電路短路、搭鐵導線等絕緣材料燒毀時會有焦煳味。
·橡膠等材料發出燒焦味。
以上各種故障先兆是提供給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的故障信息,幫助他們及早發現事故苗子,以防患於未然

2. 常見的電氣故障有哪些

有明故障和暗故障,明故障,元器件、導線燒毀,容易看出,直接換上即可,暗故障,接觸不嚴,導線內部斷線,欠壓、過壓,都需要測量、仔細檢查。方能准確處理成功,需要一定的技術,

3. 混凝土攪拌站設備常見的主要故障有哪些

軟體和控制系統故障,電氣原件,感測器,電機,控制系統,工控機故回障。
機械故障,托棍,答滾筒,軸承座,皮帶。
運行故障,漏料,計量超差,堵料,漏灰。
主機故障,悶鍋,攪拌臂或葉片損壞,潤滑失效,軸端密封失效,聯軸器損壞,安全連鎖開關損壞等等。
配料站故障,震動器連接破損,振動電機損壞,氣缸損壞,計量門不穩,感測器受潮或漂移,過載,或燒毀。
粉罐,漏水,結塊,螺旋堵塞,除塵器失效,粉料冒頂,料位計損壞失效等等。
還有很多,各個公司的產品不同,維護管理水平不同,出問題的可能性有很大區別,好的產品平時,好的管理問題很少。

4. 電氣設備的幾種常見故障原因及分類

一、環境條件引起的電氣故障
對電氣設備運行影響比較大的環境條件有溫度、濕度、空氣污染狀況以及大氣壓等。
電氣設備在運行中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超過允許極限值時,都可能產生電氣設備故障。溫度對電氣設備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1對導體材料的影響
溫度升高,金屬材料軟化,機械強度將明顯下降。如銅金屬材料長期工作溫度超過200℃時,機械強度明顯下降。鋁金屬材料的機械強度也與溫度密切相關,通常鋁的長期工作溫度不宜超過90℃,短時工作溫度不宜超過120℃。溫度過高,有機絕緣材料將會變脆老化,絕緣性能下降,甚至擊穿。
1.2對電接觸的影響
電接觸不良是導致許多電氣設備故障的重要原因,而電接觸部分的溫度對電接觸的良好性影響極大。溫度過高,電接觸兩導體表面會劇烈氧化,接觸電阻明顯增加,造成導體及其附件(零部件)溫度升高,甚至可能使觸頭發生熔焊。由彈簧壓緊的觸頭,在溫度升高後,彈簧壓力降低,電接觸的穩定性變差,容易造成電氣故障。
二、設備運行條件引起的電氣故障
當設備的運行參數與額定值差別較大,或設備本身的運行工況(機械狀態)與出廠工況差別較大,運行條件和運行工況對設備正常運行狀況影響比較大,其中由於電流過大引起的電動力、電接觸不良、電網運行工況變化(三相電源不對稱、三相負載不對稱、中性點偏移等)占的比例較大。
2.1電動力引起的電氣故障
電動力與電流大小密切相關。在小電流情況下,電動力對電氣裝置的正常工作沒有什麼影響,然而,在大電流情況下,尤其在短路電流作用下,所產生的電動力是很大的。因此,電氣裝置必須具備在短路電流作用下不致損壞的穩定性,這種穩定性稱為電動穩定性。超過了這種穩定性,電氣裝置將會產生故障。因此在選擇設備參數時要進行動穩定校驗。電動力所造成的電氣故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1電動力可能使導體變形
兩根或三根平行導體(如母線)在短路電流作用下,導體受到吸引力或排斥力。當這種作用力超過某一程度時,就會使導體變形、接頭松脫、支撐固定件損壞等。電動力可能使隔離開關誤動作,當流過隔離開關的電流很大(如短路)時,其電動力可能使隔離開關自動打開。而隔離開關一般沒有完善的滅弧裝置,不具備斷開短路故障的功能,因而這種自動打開屬於一種誤動作。在電弧作用下,觸頭可能被燒毀,甚至發生火災。為了防止這類事故的發生,隔離開關的觸頭必須夾緊,不應有松脫現象,必要時還應設置聯鎖裝置。
2.1.2觸頭接觸處的收縮電動力可能使觸頭燒損
通常,當載流導體截面沿導體長度(軸向)發生變化時,在截面變小處會產生軸向電動力。這種電動力稱為收縮電動力。觸頭接觸處的電動力有使觸頭受到排斥的趨勢,也就是說,收縮電動力使觸頭接觸緊密程度變小,甚至斷開,使觸頭燒損。有時,也可利用導體形狀的改變而產生的電動力使觸頭壓緊。
2.2電接觸不良引起的電氣故障
2.2.1電接觸不良的原因
電接觸材料的改變。電接觸材料,尤其是開關觸頭的材料,對其導電性、硬度等有著較嚴格的要求,如果不適當地更換了原有的電接觸材料,勢必影響到電接觸的性能。其次,為了彌補某些電接觸材料的缺陷,常常在電接觸材料表面鍍上一層其他的金屬,如銀、錫、金等。在修理過程中或經過長時間的磨損,使鍍層損傷或消失,必然使電接觸性能變差。
電接觸形式的改變。由於種種原因,使電接觸表面不平整或接觸面發生位移及方向的變化,從而導致電接觸形式的改變,如將面接觸、線接觸變成了點接觸,或點接觸變成了面接觸、線接觸,都可能使電接觸不良。
電接觸壓力的降低。彈簧變形、傳動機構不到位等,使電接觸壓力降低。這是電接觸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銅鋁導體直接連接引起的電化學腐蝕。銅鋁導體相互直接連接構成銅離子-鋁離子的高電位差的電化學對,必然引起電化學腐蝕。在實際工作中,未經過任何處理而將銅-鋁導體直接連接,是比較多見的。運行時間一長,必然產生電接觸故障。
電接觸表面性能不良。電接觸表面上,由於種種原因,覆蓋著一層導電性很差的物質,如金屬的氧化物、硫化物等,其電阻率遠大於原金屬,也可能是覆蓋在接觸面上的灰塵、污物或夾在接觸面間的油膜、水膜等,由此形成了表面膜電阻。它的存在使接觸電阻值增大或引起接觸電阻不穩定,甚至破壞電接觸連接的正常導電。
環境因素的影響。潮濕,溫度偏高,酸、鹼、氧化硫、氯氣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加速了電接觸材料的化學腐蝕、電化學腐蝕及其他變化。
電接觸安裝工藝不符合要求。對不同的電接觸類型有不同的安裝工藝要求,達不到規定的工藝要求和標准,就會使電接觸不良。
2.2.2電接觸不良導致電路不通
電接觸點是電路中最薄弱的環節,電接觸不良是導致電路不通的重要原因。如隔離開關觸頭松動、觸頭未接觸、導線連接點未搭接好、導線與設備接線端子連接螺釘松動、錫焊點斷開等,常常導致電路不通。又如,某些電接觸點從外表上看似乎已連接好,而實際並沒有連接好。在電氣設備維修中常將這種似接非接的電接觸點稱為「虛連接點」。查找「虛連接點」是查找電氣設備故障的難點之一。
2.2.3電接觸不良導致電接觸處嚴重發熱
電接觸不良導致的發熱,一是由於接觸電阻上的發熱,二是接觸不良發生電弧產生的熱。電接觸發熱將進一步導致電接觸不良的惡化,使電路不通。
2.2.4電接觸不良導致電弧的產生
電接觸處的一層絕緣薄膜(如水分、灰塵、氧化膜等)。在一定電壓下,在接通電路瞬間,可能被擊穿,因而會產生火花和電弧,從而導致更嚴重故障的發生。
2.2.5電接觸電阻的增加可能使某些電路不能正常工作
電接觸電阻雖然很小(通常為毫歐、微歐級),但對於某些電路則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如電流互感器二次迴路,正常運行狀態是短路運行狀態。如果該迴路接觸電阻過大,將導致正常短路運行狀態被破壞,造成電測儀表誤差增大、繼電器誤動作等故障的發生。
2.3電氣工況變化引起的電氣故障
無論是三相電源不對稱、三相負載不對稱以及中性點偏移都是由於電源或負載沒有按規定運行或配置引起的系統電能偏離正常狀況,當偏離值較小時對電氣設備的影響比較小,當偏離值較大時,就可能引起電氣故障,如部分電氣設備電壓過高導致燒毀等。
了解了可能引發電氣設備事故的原因,才能針對可能引起電氣設備故障的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如加強特殊天氣設備巡視、採用合適參數的設備等,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發生,保證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

5. 設備故障有哪些分類階段

設備故障按技術性原因,可分為四大類:即磨損性故障、腐蝕性故障、斷裂性故障及老化性故障。
1、磨損性故障
由於運動部件磨損,在某一時刻超過極限值所引起的故障。所謂磨損是指機械在工作過程中,互相接觸做相互運動的對偶表面,在摩擦作用下發生尺寸、形狀和表面質量變化的現象。按其形成機理又分為粘附磨損、表面疲勞磨損、腐蝕磨損、微振磨損等4種類型。
2、腐蝕性故障
按腐蝕機理不同又可分化學腐蝕、電化學腐蝕和物理腐蝕3類。
化學腐蝕:金屬和周圍介質直接發生化學反應所造成的腐蝕。反應過程中沒有電流產生。電化學腐蝕:金屬與電介質溶液發生電化學反應所造成的腐蝕。反應過程中有電流產生。
物理腐蝕:金屬與熔融鹽、熔鹼、液態金屬相接觸,使金屬某一區域不斷熔解,另一區域不斷形成的物質轉移現象,即物理腐蝕。
在實際生產中,常以金屬腐蝕不同形式來分類。常見的有8種腐蝕形式,即均勻腐蝕、電偶腐蝕、縫隙腐蝕、小孔腐蝕、晶間腐蝕、選擇性腐蝕、磨損性腐蝕、應力腐蝕。
3、斷裂性故障
可分脆性斷裂、疲勞斷裂、應力腐蝕斷裂、塑性斷裂等。
脆性斷裂:可由於材料性質不均勻引起;或由於加工工藝處理不當所引起(如在鍛、鑄、焊、磨、熱處理等工藝過程中處理不當,就容易產生脆性斷裂);也可由於惡劣環境所引起;如溫度過低,使材料的機械性能降低,主要是指沖擊韌性降低,因此低溫容器(-20℃以下)必須選用沖擊值大於一定值的材料。再如放射線輻射也能引起材料脆化,從而引起脆性斷裂。
疲勞斷裂:由於熱疲勞(如高溫疲勞等)、機械疲勞(又分為彎曲疲勞、扭轉疲勞、接觸疲勞、復合載荷疲勞等)以及復雜環境下的疲勞等各種綜合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斷裂。
應力腐蝕斷裂:一個有熱應力、焊接應力、殘余應力或其他外加拉應力的設備,如果同時存在與金屬材料相匹配的腐蝕介質,則將使材料產生裂紋,並以顯著速度發展的一種開裂。如不銹鋼在氯化物介質中的開裂,黃銅在含氨介質中的開裂,都是應力腐蝕斷裂。又如所謂氫脆和鹼脆現象造成的破壞,也是應力腐蝕斷裂。
塑性斷裂:塑性斷裂是由過載斷裂和撞擊斷裂所引起。
4、老化性故障
上述綜合因素作用於設備,使其性能老化所引起的故障。
設備故障的階段:
設備故障,簡單地說是一台裝置(或其零部件)喪失了它應達到的功能。隨著時間的變化,任何設備從投入使用到退役,其故障發生的變化過程大致分三個階段:早期故障期、偶發故障期和耗損故障期。
1、早期故障期,亦稱磨合期,該時期的故障率通常是由於設計、製造及裝配等問題引起的。隨運行時間的增加,各機件逐漸進入最佳配合狀態,故障率也逐漸降至最低值。
2、偶發故障或隨機故障期的故障是由於使用不當、操作疏忽、潤滑不良、維護欠佳、材料隱患、工藝缺陷等偶然原因所致,沒有一種特定的失效機理主導作用,因而故障是隨機的。
3、機械長期使用後,零部件因磨損、疲勞,其強度和配合質量迅速下降而引起的,其損壞屬於老化性質。
所謂設備故障,一般是指設備失去或降低其規定功能的事件或現象,表現為設備的某些零件失去原有的精度或性能,使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技術性能降低,致使設備中斷生產或效率降低而影響生產。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由於磨擦、外力、應力及化學反應的作用,零件總會逐漸磨損和腐蝕、斷裂導致因故障而停機。加強設備保養維修,及時掌握零件磨損情況,在零件進入劇烈磨損階段前,進行修理更換,就可防止故障停機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6. 常用簡易的設備故障診斷方法有哪些

振動測量,紅外溫度測量,雜訊測量/聽診,油液鐵譜分析,...

7. 常用簡易的設備故障診斷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簡易狀態監測方法主要有聽診法、觸測法和觀察法等。
1、聽診法
設備正常運轉時,伴隨發生的聲響總是具有一定的音律和節奏。只要熟悉和掌握這些正常的音律和節奏,通過人的聽覺功能就能對比出設備是否出現了重、雜、怪、亂的異常雜訊,判斷設備內部出現的松動、撞擊、不平衡等隱患。用手錘敲打零件,聽其是否發生破裂雜聲,可判斷有無裂紋產生。電子聽診器是一種振動加速度感測器。它將設備振動狀況轉換成電信號並進行放大,工人用耳機監聽運行設備的振動聲響,以實現對聲音的定性測量。通過測量同一測點、不同時期、相同轉速、相同工況下的信號,並進行對比,來判斷設備是否存在故障。當耳機出現清脆尖細的雜訊時,說明振動頻率較高,一般是尺寸相對較小的、強度相對較高的零件發生局部缺陷或微小裂紋。當耳機傳出混濁低沉的雜訊時,說明振動頻率較低,一般是尺寸相對較大的、強度相對較低的零件發生較大的裂紋或缺陷。當耳機傳出的雜訊比平時增強時,說明故障正在發展,聲音越大,故障越嚴重。當耳機傳出的雜訊是雜亂無規律地間歇出現時,說明有零件或部件發生了松動。

2、觸測法
用人手的觸覺可以監測設備的溫度、振動及間隙的變化情況。
人手上的神經纖維對溫度比較敏感,可以比較准確地分辨出80℃以內的溫度。當機件溫度在0℃左右時,手感冰涼,若觸摸時間較長會產生刺骨痛感。10℃左右時,手感較涼,但一般能忍受。20℃左右時,手感稍涼,隨著接觸時間延長,手感漸溫。30℃左右時,手感微溫,有舒適感。40℃左右時,手感較熱,有微燙感覺。50℃左右時,手感較燙,若用掌心按的時間較長,會有汗感。60℃左右時,手感很燙,但一般可忍受10s 長的時間。70℃左右時,手感燙得灼痛,一般只能忍受3s長的時間,並且手的觸摸處會很快變紅。觸摸時,應試觸後再細觸,以估計機件的溫升情況。用手晃動機件可以感覺出0.1mm-0.3mm的間隙大小。用手觸摸機件可以感覺振動的強弱變化和是否產生沖擊,以及溜板的爬行情況。用配有表面熱電偶探頭的溫度計測量滾動軸承、滑動軸承、主軸箱、電動機等機件的表面溫度,則具有判斷熱異常位置迅速、數據准確、觸測過程方便的特點。

3、觀察法
人的視覺可以觀察設備上的機件有無松動、裂紋及其他損傷等;可以檢查潤滑是否正常,有無干摩擦和跑、冒、滴、漏現象;可以查看油箱沉積物中金屬磨粒的多少、大小及特點,以判斷相關零件的磨損情況;可以監測設備運動是否正常,有無異常現象發生;可以觀看設備上安裝的各種反映設備工作狀態的儀表,了解數據的變化情況,可以通過測量工具和直接觀察表面狀況,檢測產品質量,判斷設備工作狀況。把觀察的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就能對設備是否存在故障、故障部位、故障的程度及故障的原因作出判斷。通過儀器,觀察從設備潤滑油中收集到的磨損顆粒,實現磨損狀態監測的簡易方法是磁塞法。它的原理是將帶有磁性的塞頭插入潤滑油中,收集磨損產生出來的鐵質磨粒,藉助讀數顯微鏡或者直接用人眼觀察磨粒的大小、數量和形狀特點,判斷機械零件表面的磨損程度。用磁塞法可以觀察出機械零件磨損後期出現的磨粒尺寸較大的情況。觀察時,若發現小顆磨粒且數量較少,說明設備運轉正常;若發現大顆磨粒,就要引起重視,嚴密注意設備運轉狀態;若多次連續發現大顆粒,便是即將出現故障的前兆,應立即停機檢查,查找故障,進行排除。講的很詳細了,這些診斷方法需要較長時期的經驗累積才能判斷准確。
更多資料搜索泰通水泵

8. 機械設備故障診斷技術有哪些應用

1、 故障診斷的發展現狀
目前, 國內檢測診斷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 1) 感測技術研究: 感測技術是反映設備狀態參數的儀表技術。國內先後開發了各種類型的感測器, 如屯渦流感測器、速度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和溫度感測器等; 最近開發的感測技術有光導纖維、激光、聲發射等。
(2)關於信號分析與處理技術的研究: 從傳統的譜分析、時序分析和時域分析, 開始引入了一些先進的信號分析手段, 如快速傅立葉變換, Wigner譜分析和小波變換等。這類新方法的引入彌補了傳統分析法的不足。
(3)關於人工智慧和專家系統的研究: 這方面的研究已成為診斷技術的發展主流, 目前已有日程機械故障診斷專家系統,但這一技術在工程方面的研究尚未達到人們所期望的水平。
(4)關於神經網路的研究: 比如旋轉機械神經網路分類系統等的研究已經取得了應用, 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5)關於診斷系統的開發與研究: 從單機巡檢與診斷到上下位機式主從機結構, 直至以網路為基礎的布式系統的結構越來越復雜, 實時性越來越高。
(6)專門化與攜帶型診斷儀器和設備的研製與開發。目前, 我國的冶金、電力、化工等行業的故障診斷技術己經很成熟, 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 現代故障診斷方法
工程機械運行的狀態千差萬別,出現的故障也是多種多樣,採用的診斷方法也各不相同。在眾多的診斷方法中,比較常用的診斷方法有振動監測診斷方法、無損檢測技術、溫度診斷方法和鐵譜分析方法等。近十幾年來,模糊診斷、故障樹分析、專家系統、人工神經網路等新的診斷技術不斷出現,故障診斷技術逐步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1) 故障樹診斷方法
故障樹診斷方法是從研究系統中最不希望發生的故障狀態( 結果) 出發,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從總體到部件一層層的逐級細化,推理分析故障形成的原因,最終確定故障發生的最初基
本原因、影響程度和發生概率。它是一種圖形演繹法,把系統故障與導致該故障的各種因素形象地繪成故障圖表,能較直觀地反映故障、元部件、系統及因素、原因之間的相互關系,也能定量計算故障程度、概率、原因等。該方法直觀、快速診斷、知識庫很容易動態修改,但其缺點是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診斷結果嚴重依賴於故障樹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不能診斷不可預知的故障。
(2)故障診斷專家系統
專家系統是一種基於知識的人工診斷系統,是利用大量人類專家的知識和推理方法求解復雜的實際問題的人工智慧程序。故障診斷專家系統是研究最多、應用最廣的一類智能診斷技術,主要用於沒有精確數學模型或很難建立數學模型的復雜系統。專家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知識獲取困難、運行速度慢。在採用先進感測技術與信號處理技術的基礎上研製開發的故障診斷專家系統,將現代科學的優勢同領域專家豐富經驗與思維方式的優勢結合起來,已成為故障診斷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
(3) 基於模糊數學的故障診斷方法
工程機械的狀態信號傳播途徑復雜,故障與特徵參數間的映射關系模糊,再加上邊界條件的不確定性、運行工況的多變性,使故障徵兆和故障原因之間難以建立准確的對應關系,用傳統的二值邏輯顯然不合理,因此選用隸屬度函數,用相應的隸屬度來描述這些症狀存在的傾向性。基於模糊數學的故障診斷方法就是通過某些症狀的隸屬度和模糊關系矩陣來求出各種故障原因的隸屬度,以表徵各種故障的傾向性,從而可以減少許多不確定因素給診斷工作帶來的困難。但是對於復雜的診斷系統,要建立正確的模糊規則和隸屬度函數非常困難,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
(4 )基於神經網路的故障診斷方法
神經網路是一種信息處理系統,是為模仿人腦工作方式而設計的,它帶有大量按一定方式連接的和並行分布的處理器。由工程機械各個系統的信息提取故障特徵,通過學習訓練樣本來確定故障判決規則,從而進行故障診斷。用於故障診斷的神經網路能夠在出現新故障時通過自學習不斷調整權值,可以提高故障的正確檢測率,降低漏報率和誤報率。神經網路具有對故障的聯想記憶、模式匹配和相似歸納能力,以實現故障和徵兆之間復雜的非線性映射關系。對於多故障、多過程的復雜工程機械以及突發性故障或其他異常現象,其故障形成的原因與徵兆的因果關系錯綜復雜,藉助神經網路系統來解決是行之有效的。
(5) 支持向量機的故障診斷方法
典型故障數據樣本的嚴重不足是制約故障智能診斷技術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支持向量機( SVM)是一種基於統計學習理論的新型機器學習方法,其目標是得到現有信息下的最優解而不僅僅是樣本數趨於無窮大時的最優解。這一點特別適合於故障診斷這種小樣本情況的實際問題解決

9. 辦公設備有哪些常見故障

電腦運行速度變慢

原因可能是:(1)硬體配置太低:電腦CPU、主板、內存配置過低,運行程序將會很慢。可通過增加內存(至少256M以上)等辦法來加速。但電腦一般3至5年即應更新。(2)系統中毒:即使不上網的電腦也應安裝殺毒軟體,如殺毒軟體無法清除病毒,必須重新安裝操作系統(Windows)。(3)系統盤(C盤)空間太小:即使硬碟再大,如果C盤過小,也會導致程序運行過慢,C盤容量至少應在8G以上。建議重新分配C盤容量。

台式電腦聲音太響
通常是CPU散熱風扇或者電源散熱風扇發生故障導致異響,更換散熱風扇即可(幾十元一個)。

台式電腦顯示屏閃爍
可調整「顯示屬性」中的監視器(顯示器)的屏幕刷新頻率,頻率過低過高都可能導致顯示屏閃爍。

列印機或傳真機不進紙
原因可能是:1、紙張太薄(80克以下)、太厚(150克以上)或不平整。2、搓紙輪(Pick-Roller)故障,無法將紙張導入機器,需要維修或更換該部件。

傳真機傳真出現線條
如果傳真或者復印稿件出現黑線條,很可能是掃描器受到污染(通常使用塗了修正液的稿件導致)。可以打開機器正面面板,用棉球蘸上酒精或清水清潔下方的長條形的透明玻璃條。

復印機從輸稿器復印有線條
復印機上方的自動輸稿器,可以將數十張稿件同時復印。如果從輸稿器復印稿件出現黑線條,而從蓋板下方復印不出現線條,很可能是輸稿器下方的掃描器受到污染。可推起輸稿器,見到稿台一側有一長條形透明玻璃,用棉球蘸上酒精或清水清潔其即可。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