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線器在OSI參考模型中屬於什麼設備
『壹』 集線器z作osI的什麼
集線器的英文稱為「Hub」。「Hub」是「中心」的意思,集線器的主要功能是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擴大網路的傳輸距離,同時把所有節點集中在以它為中心的節點上。它工作於OSI(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參考模型第一層,即「物理層」。集線器與網卡、網線等傳輸介質一樣,屬於區域網中的基礎設備,採用CSMA/CD(即帶沖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技術)介質訪問控制機制。集線器每個介面簡單的收發比特,收到1就轉發1,收到0就轉發0,不進行碰撞檢測。
集線器(hub)屬於純硬體網路底層設備,基本上不具有類似於交換機的"智能記憶"能力和"學習"能力。它也不具備交換機所具有的MAC地址表,所以它發送數據時都是沒有針對性的,而是採用廣播方式發送。也就是說當它要向某節點發送數據時,不是直接把數據發送到目的節點,而是把數據包發送到與集線器相連的所有節點,如圖所示,簡單明了。
HUB是一個多埠的轉發器,當以HUB為中心設備時,網路中某條線路產生了故障,並不影響其它線路的工作。所以HUB在區域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大多數的時候它用在星型與樹型網路拓撲結構中,以RJ45介面與各主機相連(也有BNC介面),HUB按照不同的說法有很多種類。
中文名
集線器
外文名
Hub
功能
信號放大
屬於
區域網中的基礎設備
快速
導航
原理
分類
性質
結構
用途
操作方法
故障處理
應急方法
簡介
集線器(Hub)是指將多條乙太網雙絞線或光纖集合連接在同一段物理介質下的設備。集線器是運作在OSI模型中的物理層。它可以視作多埠的中繼器,若它偵測到碰撞,它會提交阻塞信號。[1]
集線器通常會附上BNC and/or AUI轉接頭來連接傳統10BASE2或10BASE5網路。[1]
由於集線器會把收到的任何數字信號,經過再生或放大,再從集線器的所有埠提交,這會造成信號之間碰撞的機會很大,而且信號也可能被竊聽,並且這代表所有連到集線器的設備,都是屬於同一個碰撞域名以及廣播域名,因此大部份集線器已被交換機取代。[1]
原理
信號轉發原理
集線器配置圖示
集線器工作於OSI/RM參考模型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的MAC(介質訪問控制)子層。物理層定義了電氣信號,符號,線的狀態和時鍾要求,數據編碼和數據傳輸用的連接器。因為集線器只對信號進行整形、放大後再重發,不進行編碼,所以是物理層的設備。10M集線器在物理層有4個標准介面可用,那就是:10BASE-5、10BASE-2、10BASE-T、10BASE-F。10M集線器的10BASE-5(AUI)埠用來連接層1和層2 。[1]
集線器採用了CSMA/CD(載波幀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協議,CSMA/CD為MAC層協議,所以集線器也含有數據鏈路層的內容。[1]
10M集線器作為一種特殊的多埠中繼器,它在連網中繼擴展中要遵循5-4-3規則,即:一個網段最多隻能分5個子網段;一個網段最多隻能有4個中繼器;一個網段最多隻能有三個子網段含有PC,如圖19,子網段2和子網段4是用來延長距離的。[1]
集線器的工作過程是非常簡單的,它可以這樣的簡單描述:首先是節點發信號到線路,集線器接收該信號,因信號在電纜傳輸中有衰減,集線器接收信號後將衰減的信號整形放大,最後集線器將放大的信號廣播轉發給其他所有埠。[1]
『貳』 集線器在OSI模型中屬於物理層還是數據鏈路層阿請指教...
集線器,屬於物理層是OSI的第一層,所有的埠處在一個大的沖突域裡面
『叄』 設備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物理層的是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還是網橋啊!
路由器是三層的,交換機有二層也有三層,網橋應該是二層的,集線器是一層內的,這玩意跟「容一坨線」 沒什麼區別,只是一個物理連接,邏輯上分帶寬的。交換機不管二層還是三層是不分帶寬的,進來100M出去每個口都是100M
『肆』 網卡.集線器.交換機和路由器在OSI參考模型中分別處於哪一層
不能說處於osi參考模型的哪一層。而應該說他們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的哪一層。
集線器-物理層內
二層交換容機-鏈路層
三層交換機和路由器-網路層
------------------以上都是肯定的答案。
-----------------以下。。。。。。。。。
網卡的話。。。。硬要說的話,在鏈路層吧,起碼有個mac地址。其實他也就只有個mac地址。他2層以上的事情都是由系統來處理的。網卡本身並不能理解2層以上數據。
『伍』 分別說出中繼器,集線器,網橋,交換器和路由器是屬於OSI模型第幾層的設備
第一,
『陸』 OSI參考模型各層使用的網路設備是什麼
第一層:物理層,主要設備:中繼器、集線器。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主要設備:二層交換機、網橋。
第三層:網路層,主要設備:路由器。
後四層依次為: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後四層主要是計算機軟體控制。
『柒』 集線器在OSI參考模型中屬於什麽層
交換機,HUB是工作在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交換機是基於硬體轉發,HUB是基於軟體轉發,交換機時多埠的HUB,多是屬於數據鏈路層。
『捌』 集線器在OSI參考模型中屬於什麼設備
物理層設備,只起信號放大的作用。
『玖』 HUB、Switch、Router在OSI模型中分別是第幾層設備,各層的名稱是什麼
層次劃分
OSI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architecture)劃分為以下七層:
1、物理層:Physical Layer
物理層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層。物理層規定:為傳輸數據所需要的物理鏈路建立、維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機械的, 電子的, 功能的和規范的特性. 簡單的說,物理層確保原始的數據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傳輸.
物理層的功能
為數據端設備提供傳送數據通路.
傳輸數據
物理層的協議:CCITT V.24 、EIA RS-443 、EIA RS-232C 、ISO-2593
具有物理層功能的設備:RJ-45 、各種電纜 、串口 、並口 、接線設備
其他
在Windows 2000下,物理層有網路介面卡(NIC)來實現。它的接收器,通過的介質由NIC附帶。由於網路由串列埠組成,物理層也可以包括低層網路軟體定義如何將串列比特流分解成數據包。
2、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數據鏈路層位於物理層與網路層之間,它是OSI中比較重要的一層.它將物理層提供的可能出錯的物理連接改造成邏輯上無差錯的數據鏈路,並對物理層的原始數據進行數據封裝.
數據鏈路層中的數據封裝是指:封裝的數據信息中,包含了地址段和數據段.地址段含有發送節點和接收節點的地址,控制段用來表示數格連接幀的類型,數據段包含實際要傳輸的數據.
數據鏈路層主要功能
在兩個網路實體之間提供數據鏈路連接的建立、維持和釋放管理.構成數據鏈路數據單元(幀),並對幀定界、同步、收發順序的控制.傳輸過程中的流量控制(Flow Control),差錯檢測(Error Detection)和差錯控制(Error control)等方面. 只提供導線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數據傳輸 。
數據鏈路層的協議
ATM、IEEE 802.2、幀中繼(Frame Relay)、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HDLC)等。
數據鏈路層的設備:集線器和交換機等
3、網路層:Network Layer
網路層是OSI模型中的第三層。網路層提供路由和定址的功能,使兩終端系統能夠互連,並且具有一定的擁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的能力。TCP/IP協議體系中的網路層功能由IP協議規定和實現,故又稱IP層。
網路層的主要功能:路由選擇 、阻塞控制
具有網路層功能的協議:IP、IPX 、X.25
具有網路層功能的設備:路由器(Router) 、三層交換機(Switch)
4、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傳輸層是OSI中最重要, 最關鍵的一層,是唯一負責總體的數據傳輸和數據控制的一層.傳輸層提供端到端的交換數據的機制.傳輸層對會話層等高三層提供可靠的傳輸服務,對網路層提供可靠的目的地站點信息.
傳輸層的主要功能:
為端到端連接提供可靠的傳輸服務.
為端到端連接提供流量控制,差錯控制,服務質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等管理服務.
具有傳輸層功能的協議:TCP 、SPX 、NetBIOS
5、會話層:Session Layer
會話層,為於OSI模型的第5層,主要為兩個會話層實體進行會話(Session),而進行的對話連接的管理服務。
會話層的主要功能:建立會話,拆除會話等會話管理服務。
6、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層為不同終端的上層用戶提供數據和信息的語法表示變換方法.如文本文件的ASCII格式和EBCDIC,用於表示數字的1S或2S補碼表示形式
表示層的主要功能:數據語法轉換 、語法表示 連接管理 、數據處理 、數據加密 、數據壓縮
具有表示層功能的協議:HTTP/HTML 、FTP 、Telnet 、ASN.1
7、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向應用程序提供訪問網路/OSI的介面服務.
應用層的主要功能:文件傳輸,訪問和管理 、虛擬終端協議(VTP) 、電子郵件服務
具有應用層功能的協議:FTP 、SMTP 、POP
所以:結果就是HUB,SWITCH 是包含第一二層,物理和數據鏈路,路由(ROUTER)是包含前三層 多了一個網路層,大多數是這樣的,當然也不排除 高端SW帶網路功能的,比如三星的S6000 三層交換機,或者更高端一點的路由器都已經包含7層了,接個顯示器就是台可以上網的電腦
『拾』 34、在OSI的七層參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三層上的網間連接設備是( ) A.集線器 B.路由器 C.交換機 D.網關
B.路由器
集線器是物理層 ,交換機是數據鏈路層,網關是傳輸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