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條船上的必備救生設備是什麼呢
⑴ 施工船舶應配置哪些消防救生設備
船舶救生設備是為救助落水人員或當船舶遇險時撤離乘員而在船上設置的專用設備及其附件的總稱。
它包括救助艇、救生艇、救生筏、救生浮具、個人救生設備、救生拋繩器、通訊、煙火信號及艇筏的登乘、降落裝置。
⑵ 想知道船舶上救生設備有哪些呢
1、救生衣
救生衣的數量應與船上運載的人數相一致,必須保證每一個人。同時,應在值班場所提供足夠數量的救生衣,並應在甲板上容易看到的地方提供一件相當於乘客總數5%的救生衣。另外10%的乘客將配備兒童救生衣。在一切可見的地方,應穿戴好救生衣,並做好預防措施。
2、保溫救生衣服
救生艇應配置每艘船至少3套,以確保老年人、兒童或體質較弱的婦女的生命支持。救生圈:根據船的結構和船長的要求,在船的兩側和船尾設置救生圈的數量。同時,一半以上的救生圈應配備自燃浮燈,至少兩個救生圈應配備有自己幸運邊的煙霧信號。

3、救生信號
在駕駛台內,救生艇筏內配備一定數量的救生信號。在危險發生的時候,方便發射信號出去,讓救援隊很好的確認方位,如,福緣火焰信號,福緣紅光火箭降落傘信號,福緣煙霧信號等。
4、通信工具
為了方便及時救援,這艘船配備大量的先進遇險通信工具,這些通訊工具是:中、高頻數字選擇性呼叫系統,手揉或高頻無線電話,指示的位置緊急廣播節目中發現的標准,如雷達應答器,把無線電設備被放置在一座橋或者提交的房間。
5、滅火設備
它主要包括固定水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乾粉滅火系統、攜帶型和輪式滅火器,攜帶型移動消防泵、砂箱、滅火毯,火斗和其他消防設備和消防用品,以及火災探測和火災報警系統,根據船舶類型的配置不同。
⑶ 船舶必備的救生,消防設備有哪些
1、救生衣
救生衣的數量應該按照船載重的人的數量來配備,必須要確保每人一件。同時在值班處所配備足夠數量的救生衣,另在甲板易見處配備相當於乘客總數5%的救生衣。而且額外配備乘客總數10%的兒童救生衣。在每個顯眼的地方,應該貼好救生衣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2、保溫救生衣服
按每艇至少3套的數量配置於救生艇內,以確保老人及小孩或者婦女這些體質相對弱的群體的生命保障。救生圈:按船舶的結構和船長,在船兩舷、首尾配備,相應數量的救生圈。同時其中需要有一半以上的的救生圈配有自亮浮燈,至少有兩個救生圈上配有自帶福緣煙霧信號。

3、救生信號
在駕駛台內,救生艇筏內配備一定數量的救生信號。在危險發生的時候,方便發射信號出去,讓救援隊很好的確認方位,如,福緣火焰信號,福緣紅光火箭降落傘信號,福緣煙霧信號等。
4、通信工具
為了便於及時的獲得援救,船上也配備了大量的先進的遇險通信工具,這些通信工具有:中、高頻數字選擇性呼叫系統、手捏或高頻無線電話,指示位置的無線電應急示示位標、發現的雷達應答器等,這些無線電設備都轉置於駕駛台或報房內。
5、滅火設備
主要包括固定式水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乾粉滅火系統、手提式和推車式滅火器、可攜機動消防泵、砂箱、防火毯、消防水桶和消防員裝備等消防用品,還包括探火和失火報警系統,其配置視船舶類型而異。
⑷ 船舶救生消防的配件都有什麼
PLT拋繩器R-125營救型,是船舶上必備的,
帶有救生拋射頭的纜索拋繩器。可用於小型船舶。
基礎部件:
基礎部件內置一汽缸,可以填充壓縮空氣200-300巴(2900/4350普西)。這就足夠發射4-6發。
拋射頭:
裝配有4個營救拋射頭和一個訓練拋射頭。營救拋射頭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膠製成,內帶鋁制管。營救拋射體配有170米(186碼)的尼龍繩,且能夠回收並重復使用。
培訓拋射頭由聚氧化甲烯塑膠製成,並帶有橡膠尖端。本身不帶有繩索,但是可配內裝120米/5毫米規格繩索的繩盒,訓練時候可用。
裝載設備:
帶有手柄,可將安全繩索重新回收進營救拋射頭。只需要簡單地將其連接到5-10巴(72-145普西)的壓縮空氣,繩索就能夠很容易地被回收到拋射頭內。
技術數據:
射程范圍 最大150米
繩索拉力 最小2000牛繩索厚度 3,2毫米
飛行時間 大約4秒
後坐力 最大5400牛
這個工具相對於救生衣救生圈之類的來說,屬於比較方便,更利於撈救環節的救生情況。
還有的就是船上的消防設備了,消防設備有很多的,像是消防報警器,消防探頭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泰科探頭啊,AUTRONICA探頭,這是國外的兩家知名消防設備廠商,一般比較大的船舶公司會選擇這些外國的產品,畢竟質量上卻是比國內的好多了,而且像船舶這種高價值難維修的普遍會選擇好的配件,像泰科,就有很多消防設備配件,想煙感器探頭,火警探頭,火警報警器,火警報警按鈕之類的,有的還需要障礙燈,照明的,搜救燈之類的,MEDC或是ORGA都不錯,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關於這些配件的問題,再追問吧。
⑸ 一艘船需要幾種救生設備
一般的商船抄要求一側的救生艇能滿足所有人員的搭乘,救生圈的數量是根據船舶長度來計算的,一般要求每隔30米需要在兩側安置救生圈。這些規定都是由國際上著名的《SOLARS》公約規定的,要求強制實施的。
除了救生圈、救生艇外還有救生筏、救生衣、保溫服等救生設備,這些設備的配置都是要移居船舶的航線、大小、人員數量來設定的。
⑹ 船舶救生設備
請查閱《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2004)第四篇第三章救生設備
上面內規則所規定的標準是最低容標准,如果驗船師沒有提出額外的要求,就按照上面的標准配備。
建議不要自行提前購買,聽聽船廠以及驗船師的意見再行購買,畢竟購買這些要比造船快的多。
(3)裝運閃點不超過60℃(閉杯試驗)貨物的油船、液化氣體船和散裝化學品船,其救生艇、筏配備如下:
航行於遠海航區或航行於近海航區且船長等於或大於85m的船舶,每舷應配備經認可的能容納船上總人數的耐火救生艇。此外,全船還應配備能容納船上總人數50%的氣脹救生筏。
航行於近海航區且船長等於或大於60m但小於85m的船舶,其救生設備的配備定額與遠海航區船舶相同,但所配備的救生艇可採用其艇體為阻燃或不燃材料製成的開敞式機動救生艇。
航行於近海航區船長小於60m或航行於沿海航區和遮蔽航區的船舶,救生艇、筏的配備與貨船要求相同。
(4)裝運閃點超過60℃(閉杯試驗)貨物者,救生設備均按貨船要求配備。
救生配備的東西太多,我這里實在沒有辦法全部羅列出來。

⑺ 船舶個人救生設備包括哪些
消防服,保溫服,救生圈
⑻ 海上救生工具有哪些
海上救生設備主要有:救生衣、救生圈、救生艇/筏、拋繩設備、緊急撤離系統、自亮浮燈、救生煙幕發射器,以及其他救生浮具等。
根據《國際海上人生安全公約》對救生設備有明確要求,各國均照此頒布有船舶救生設備規范。在上述公約的1983年修正案中,對救生設備方面又有了許多新的要求,主要有:
(1)對國際航行的客船,要求配置能自動扶正的部分封閉救生艇或全封閉救生艇;
(2)對運載易燃貨物的油船,化學品質船等,要求配備能防火至少8mm的耐火救生艇;
(3)對2萬噸以上的大型貨船,要求其救生艇能在船舶以5kn航速航行時降落下水;
(4)要求救生衣能保溫。救生衣數量是按照乘客的數量而配備,保證每人一件。同時在值班處所配備足夠數量的救生衣,另在甲板易見處配備相當於乘客總數5%的救生衣,而且額外配備乘客總數10%的兒童救生衣;
(5)保溫救生衣按每艇3套的數量配置於救生艇內;
(6)要求救生圈配備自亮燈和自發煙霧信號。救生圈按船舶的結構和船長,在船兩舷、首尾配備相應數量的救生圈,同時其中有一半的救生圈配有自亮浮燈,至少有兩個救生圈配有自帶煙霧信號;
(7)救生艇:國際航線的客輪,全船救生艇按定員總數的75%配備。國內航線的客輪,全船救生艇按定員總數的40%配備;
(8)救生筏:依乘客的數量來確定救生筏的數量;
(9)救生浮具:在乙類航線的客船另配備乘客總數3%的救生浮具;
(10)拋繩設備:4套拋繩設備放於駕駛台。
(11)緊急撤離系統:置於船舶兩舷,便於旅客及時撤離大船。
另外,救生設備及信號種類:手持救生信號(發光時間>60秒)、降落傘式救生信號(發射高度>300米,發紅光、發光時間>60秒)、漂浮式煙霧信號(橙色煙霧,持續時間>3分鍾)、救生圈自發煙霧組合(發橙煙,發煙時間>15分鍾)、手持式拋繩器(拋射距離>230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