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是什麼設備
1. 請問SMT中SPI和AOI的區別
主要抄區別是:襲SPI是對於焊錫印刷的質量檢查及對印刷工藝的驗證和控制,而AOI是對器件貼裝進行檢測和對焊點進行檢測。
SPI(solder paste inspection,又名錫膏檢測)是對於焊錫印刷的質量檢查及對印刷工藝的驗證和控制。它的基本的功能:
及時發現印刷品質的缺限。SPI可以直觀的告訴使用者,哪些焊膏的印刷是好的,哪些是不良的,並且提供缺限種類提示。
通過對一系列的焊點檢測,發現品質變化的趨勢。SPI就是通過對一系列的焊膏檢測,發現品質趨勢,在品質未超出范圍之前就找出造成這種趨勢的潛在因素,例如印刷機的調控參數,人為因素,焊膏變化因素等。然後及時的調整,控制趨勢的繼續蔓延。
AOI(automatic organic inspection,又名自動光學檢查)是在SMT生產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貼裝和焊接不良,如缺件,墓碑,偏移,極反,空焊,短路,錯件等不良,現在的電子元件越來越小,靠人工目檢,速度慢,效率低,AOI檢查貼裝和焊接不良,運用的是影像對比,在不同的燈光照射下,不良會呈現不同的畫面,通過好的畫面與不好的畫面對比,即可找出不良點,從而進行維修,速度快,效率高。
2. SPI怎麼區分主從 兩個設備之間通過SPI連接,根據什麼來定義主從
1.如果是兩個集成SPI匯流排協議的單片機之間的通信,在控制寄存器中可以選擇主從方版式.
2.如果是單片機與其權它SPI介面晶元進行通信,晶元手冊中會說明它與單片機的主從方式.建議到網上查找一些SPI協議的資料.
3.主機向從機發片選信號(一般是一個低電平信號),然後通信開始,主機向從機發數據的同時,從機也可以向主機發數據.全雙工.
3. 如何將stm32的1個SPI介面4個設備
如果STM32的SPI作為主設備,只需使用普通I/O口做其它從設備的片選即可。
STM32的SPI與STM8基本一致 。
4. 關於SPI設備的使用
不對,每個SPI設備都需要接MOSI,MISO和CLK,還有一個片選CS,你要同時接兩個設備的話,只需要CS連接不通IO來控制就可以了。
5. 一個設備spi介面usb介面使用哪個比較好
USB的傳輸速度比較快,是傳輸模擬信號的,SPI是數字信號介面
6. IIC和SPI有什麼區別
SPI,IIc匯流排的區別
IIC的數據輸入輸出用的是一根線,SPI則分為data IN和 data OUT。由於這個原因,採用IIC時CPU的埠佔用少,SPI多一根。但是由於IIC的數據線是雙向的,所以隔離比較復雜,SPI則比較容易。 所以系統內部通信可用IIC,若要與外部通信則最好用SPI帶隔離(可以提高抗干擾能力)。但是IIC和SPI都不適合長距離傳輸。
第一: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列外設介面);
IIC(INTER IC BUS)
第二,區別在電氣信號線上:
SPI匯流排由三條信號線組成:串列時鍾(SCLK)、串列數據輸出(SDO)、串列數據輸入(SDI)。SPI匯流排可以實現多個SPI設備互相連接。提供 SPI串列時鍾的SPI設備為SPI主機或主設備(Master),其他設備為SPI從機或從設備(Slave)。主從設備間可以實現全雙工通信,當有多 個從設備時,還可以增加一條從設備選擇線。
IIC匯流排是雙向、兩線(SCL、SDA)、串列、多主控(multi-master)介面標准,具有匯流排仲裁機制,非常適合在器件之間進行近距離、非經 常性的數據通信。在它的協議體系中,傳輸數據時都會帶上目的設備的設備地址,因此可以實現設備組網。
7. 什麼是spi電氣連接
「串列外圍介面」是一個同步的四線制串列線,用於連接微控制器和感測器、存儲器及外圍設備。三條信號線持有時鍾信號(SCLK,經常在10MHz左右)和並行數據線帶有「主出,從進(MOSI)」或是「主進,從出(MISO)」信號。數據交換的時候有四種時鍾模式,模式0和模式3是最經常使用的。每個時鍾周期將會傳遞數據進和出。如果沒有數據傳遞的話,時鍾將不會循環。
SPI主設備使用「片選」線來使一個給定的SPI從設備工作,所以那三條信號線可能並行地連接若干個晶元。所有的SPI從設備都支持片選。一些設備有其它信號,通常包括給主設備的中斷。
不像例如USB、SMBUS之類的串列線,甚至SPI從功能的低層協議在不同廠家之間都不是通用的(除了SPI存儲晶元之類的)。
---SPI可用於要求/答復類型的設備協議,例如觸摸屏感測器和存儲晶元。
---它也可以用於在每個方向傳遞數據(半雙工),或是同時雙向傳遞(全雙工)。
---一些設備可以使用8比特位元組。其它可以使用不同的位元組長度,例如12比特或是20比特的數字采樣。
同時,SPI從設備基本不支持任何自動發現/列舉的協議。一個指定SPI主設備可以獲得從設備樹,這種樹通常是根據配製表手工建立的。
SPI僅僅是那些四線制協議使用的一個名字,大多數的控制器很容易處理「微線」(可認為是一種半雙工的SPI,用於要求/答復協議),SSP(同步串列協議),PSP(可編程串列協議)和其它相關協議。
微控制器通常都支持SPI協議的主、從雙方。這篇文檔(Linux)目前僅僅支持SPI交互的主的一方。
誰使用它?在什麼系統上?
使用SPI的Linux開發者可能是為嵌入式系統的板子寫設備驅動。SPI用於控制外部晶元,它也是一種可以控制MMC或SD存儲卡的協議(老的 DataFlash卡,是MMC的前身,使用同樣的連接器和卡形狀,僅僅支持SPI)。一些PC硬體為BIOS代碼使用SPI快閃記憶體。
SPI從設備包括用於模擬感測器,編解碼的數字/模擬轉換器,例如USB控制器的外圍設備,乙太網適配器等等。
大多數系統在一個主板上使用SPI連接一些設備。一些提供在擴展連接器上的SPI連接。例如在沒有特定SPI控制器存在,GPIO引腳就被用於產生一個低速的「bitbanging」適配器。很少有系統能熱拔插SPI控制器。使用SPI的原因主要是低成本和簡單操作。如果動態配置非常重要的話,USB是一種更適合的低引腳數的外圍匯流排。
許多微控制器能夠以SPI模式集成一個或多個I/O介面來運行Linux。若給定SPI支持,就可以不需要特定的MMC/SD/SDIO控制器來使用MMC或SD卡。
這些驅動編程介面是怎樣工作的呢?
<linux/spi/spi.h>頭文件包括內核文檔,也包括主要的源代碼,必須讀它。這僅僅是一個總體概述,所以必須在弄懂細節之前獲得一個整體印象。
SPI通常要求進入I/O隊列。要求一個指定的SPI設備以FIFO順序執行,然後以完成回調來非同步完成。也有一些簡單的同步操作來完成這些調用,包括例如寫命令然後讀回復的普通處理類型。
有兩種類型的SPI驅動,被稱為:
控制器驅動:它們通常內嵌於片上系統處理器,通常既支持主設備,又支持從設備。這些驅動涉及硬體寄存器,可能使用DMA。或它們使用GPIO引腳成為PIO bitbangers。
協議驅動:它們通過控制器驅動,以SPI連接的方式在主從設備之間傳遞信息。
所以例如一個協議驅動可能告訴MTD層把數據送到存儲在SPI快閃記憶體如DataFlash上的文件系統內。其它可能控制音頻介面,提供觸摸屏感測器作為輸入介面,或是在工業處理過程中監控溫度、電壓水平。它們也可能共用同樣的控制器驅動。
8. spi主設備怎麼選擇spi從設備
1. 與IIC不同,SPI沒有明文標准,只是一種事實標准,對通信操作的實現只作一般的抽象描述,晶元廠回商與驅動答開發者通過data sheet溝通實現上的細節。因此各種不同的多從機,多主機主要看晶元廠商對晶元的設計。(仔細看datasheet就對了)
2. 多從機的SPI正常的應用會有多根SS線(類似片選線),不同的片選連接不同的從機的SS,想要選擇哪個從機只要拉低相應的SS線就可以了。如果晶元本身沒有多根SS線,可以用普通的IO口模擬,只是這樣一來,通訊開始之前就要先操作IO口了。
9. 在spi傳輸協議中,從設備要發數據給主設備,這個過程具體是什麼樣子的從設備可以很方便的發數據給主設備
利用SPI可以在軟體的控制下構成各種系統。如一個主控制器和幾個從控制器、幾個從控制器相互連接構成多主機系統(分布式系統)、一個主控制器和一個或幾個從I/O設備所構成的各種系統等。在大多數應用場合,可以使用一個主控制器作為主控機來控制數據。
並向一個或幾個從外圍器件傳送該數據。從器件只有在主控機發命令時才能接收或發送數據,其數據的傳輸格式是高位(MSB)在前,低位(LSB)在後。典型的單主系統,該系統只有一台主控制器,其他均為從控制器。

(9)SPI是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SPI有主從兩種工作方式。在主模式下,SPI為其他節點的SPICLK引腳提供串列時鍾,數據從SPISIMO引腳輸出,從SPISOMI引腳輸入。主控制器寫人數據到寄存器SPITXBUF便啟動發送,數據從SPITXBUF傳送到SPIDAT中再通過SPISIMO引腳發送出去,先發送最高位;
同時,主控制器接收到的數據通過SPISOMI引腳移入寄存器SPIDAT的最低位。當選定數量的位數發送完時,整個數據發送完畢。
緊接著接收完畢(通過SPISIMO引腳發送的SPIDAT的數據最高位每移出一位後就會從SPISOMI引腳移人一位到SPIDAT最低位)。首先將接收到的數據傳送到寄存器SPIRXBUF,並進行右對齊,供CPU讀取。
10. SPI串口通信協議中怎麼區分主設備和從設備
看你是要幹嘛了,來比如說自,你是從一個設備里讀數據到另一個設備,那你的主設備就要按照從設備的時序圖要求去做准備,電平的高低,給從設備應該發什麼命令,總而言之,發命令的是主設備,接受命令或者回答命令的是從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