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設備保養
❶ 如何做好和加強設備維護保養管理工作
要做好機械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具體內容包括以下4個方面:
(1)加強設備的保養工作,防止誤版保,杜權絕漏保。由於保養不當是造成設備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保養工作必須強制執行。機務管理者要按照機械保養使用說明書制訂切實有效的保養計劃,並與機駕人員進行技術交底,隨時抽查保養的落實情況,因此保養工作要從源頭抓起,並防止以修帶養。
(2)加強設備的日常檢查工作,檢查結果應詳細記錄,不但要包含以往的維修保養記錄、換件記錄,而且要包含日常使用情況和工作量的記錄,以便分析、判斷機械故障,及時而准確地消除故障隱患。
(3)機務管理者應及時掌握情況、了解全局,作出合理、詳細的機械維修計劃,並對維修作業、采購活動作出指示和監督,避免不必要的維修及其費用的浪費。
(4)加大機務管理力度,建立健全機械維修、保養規章制度,強調機務管理作用;完善數據統計系統,對大小故障建檔備案;對機駕人員和機務管理人員做到責任明確,獎罰分明;對采購、加工配件等工作加大監管力度,保正機械配件的質量和數量。
❷ 如何做好機械設備的維護與保養
鞏義義利解析要做好機械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具體內容包括以下4個方面:
(1)加強設備的保回養工作,防止誤保,杜絕答漏保。由於保養不當是造成設備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保養工作必須強制執行。機務管理者要按照機械保養使用說明書制訂切實有效的保養計劃,並與機駕人員進行技術交底,隨時抽查保養的落實情況,因此保養工作要從源頭抓起,並防止以修帶養。
(2)加強設備的日常檢查工作,檢查結果應詳細記錄,不但要包含以往的維修保養記錄、換件記錄,而且要包含日常使用情況和工作量的記錄,以便分析、判斷機械故障,及時而准確地消除故障隱患。
(3)機務管理者應及時掌握情況、了解全局,作出合理、詳細的機械維修計劃,並對維修作業、采購活動作出指示和監督,避免不必要的維修及其費用的浪費。
(4)加大機務管理力度,建立健全機械維修、保養規章制度,強調機務管理作用;完善數據統計系統,對大小故障建檔備案;對機駕人員和機務管理人員做到責任明確,獎罰分明;對采購、加工配件等工作加大監管力度,保正機械配件的質量和數量。
❸ 淺談如何做好機械設備的管理及保養
備維護的四項要求
(1)整齊: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齊;安全防護裝置齊全;線路管道完整。
(2)清沽:設備內外清潔;各滑動面及絲杠、齒輪、齒條等無油污、無碰傷;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氣、不漏電;切屑垃圾清掃干凈。
(3)潤滑:按時加油換油,油質符合要求;油壺、油槍、油杯、油氈、油線清潔齊全,油標明亮,油路暢通。
(4)安全:實行定人定機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設備結構和遵守操作規程,合理使用設備、精心維護設備、防止發生事故。
現場設備維護管理的內容
設備維護工作,按時間可分為日常維護和定期維護;按維修方式可分為一般維護、區域維護和重點設備維護。維護工作內容大致包括;查看、檢查、調整、潤滑、拆洗和修換等項現場管理維護工作。
設備的區域維護
設備的區域維護是企業按照生產區域設備擁有量或設備類型劃分成若干區域,維修工人有明確分工並與操作工人密切配合,負責督促、指導所轄區域內的設備操作者正確操作、合理使用、精心維護設備;進行巡迴檢查,掌握設備運行情況,並承擔一定的設備維修工作;負責區城內設備完好率、故障停機率等考核指標落實。區域維護是加強設備維修管理為生產服務,調動維修工人積極性的一種崗位責任制。
區域維護的工作內容是:
A、每日值班維修工人對負責區城內的設備主動巡整一次安裝水平和精度,並作出詳細記錄,存檔備查。
C、對環境有特殊要求(恆溫、恆濕、防振、防塵)的精密設備,企業要採取相應措施,確保設備的精度、性能不受影響。
D、精密、稀有、關鍵設備在日常維護中一般不要拆卸零件,特別是光學部件。必須拆卸時,應由專門的修理工人進行。設備在運行中如發現異常現象,要立即停車,不允許帶病運轉。
E、嚴格按照設備使用說明書規定的加工范圍進行操作,不允許超規格、超重量、超負荷、超壓力使用設備。精密設備只允許按直接用途進行精加工,加工餘量要合理,加工鑄件、毛坯面時要預先噴砂或塗漆。
F、設備的潤滑油料、擦拭材料和清洗劑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規定使用,不得隨便代用。潤滑油料必須化驗合格,在加入油箱前必須過濾。
R、精密、稀有設備在非工作時間要加防護罩。如果長時間停歇,要定期進行擦拭、潤滑及空運轉。
W、設備的附件和專用工具應有專用櫃架擱量,要保持清潔,防止銹蝕和碰傷,不得外借或作其它用途。
設備潤滑工作是機器設備現場使用與維護的重要環節。正確、合理地潤滑設備能減少摩擦和設備零部件的磨損,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降低功能損耗,防止設備銹蝕和受熱變形等。相反,忽視設備潤滑工作,設備潤滑不當,必將加速設備磨損,造成設備故障和事故頻繁,加速設備技術狀態劣化,使產品質量和產量受到影響。因此,設備管理、使用入員和維修人員都應重視設備的潤滑工作。
現場生產設備漏油治理標准
(1)滲油:油跡不明顯,在油跡被擦凈後五分鍾內不出現油跡者為滲油。
(2)漏油:油跡明顯,有的形成油滴,在油跡或油滴被擦凈後五分鍾內出現油跡或油滴的為漏油。
(3)漏油點:有一條明顯油跡或一個油滴的,為一個漏油點。
(4)不漏油設備:靜結合面不滲油,動結合面不漏油者,為不漏油設備。80%的結合面不漏油,且漏油的部位三分鍾內漏油不超過一滴者為基本不漏油設備。
(5)嚴重漏油設備:設備有下列情況之一,或一個漏油點一分鍾滴油超過三滴者,為嚴重漏油設備。
(6)一般漏油設備:凡有漏油現象,但不夠上述嚴重漏油程度的,為一般漏油設備。
(7)治理合格:靜結合面不滲油,動結合面(除手潤滑的導軌、絲杠、光杠等處的所有運動部位)不漏油。
❹ 怎麼做好設備維修保養
設備維護保養,旨在通過擦拭、清掃、潤滑、調整等一般方法對設備進行護理,以維持和保護設備的性能和技術狀況。
一、操作人員和維(檢)修人員應以主人翁的態度,做到正確使用,精心維護,用嚴肅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維護好設備。堅持維護與檢修並重,以維擴為主的原則。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實行設備包機制,確保在用設備台完好。
二、操作人員對所使用的設備,通過崗位練兵和學習技術,做到四懂、三會(懂結構、懂性能、懂用途;會使用、會維護保養、會排除故障),並享有三項權利,即:有權制止他人私自動用自已操作的設備;未採取防範措施或未經主客部門審批超負荷使用設備,有權停止使用,發現設備運轉不正常,超期不檢修,安全裝置不符合規定應立即上報,如不立即處理和採取相應措施,有權停止使用。
三、操作人員,必須做好下列各項主要工作:
(1)正確使用設備,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啟動前認真准備,啟動中反復檢查,停車後妥善處理,運行中搞好調整,認真執行操作指標,不準超溫、超壓、超速、超負荷運行。
(2)掌握設備故障的預防、判斷和緊急處理措施,保持安全防護裝置完整好用。
(3)精心維護、嚴格執行巡迴檢查制,運用五字操作法(聽、擦、聞、看、比),手持三件寶(板手、聽診器、抹布)。定時按巡迴檢查路線,對設備進行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排除隱患。搞好設備清潔、潤滑、緊固、調整和防腐(即十字作業法)。保持零件、附件及工具完整無缺。
(4)認真填寫設備運行記錄、缺陷記錄,以及操作日記。
(5)設備計劃運行,定期切換,配合檢修人員搞好備設備的檢修工作,使其經常保持完好狀態,保證隨時可以啟動運行,對備用設備要定時盤車,搞好防凍、防凝等工作。
(6)經常保持設備和環境清潔衛生,做到溝見底、軸見光、設備見本色、門窗玻璃凈。
四、搞好設備潤滑。
❺ 如何做好機械設備的維護與保養
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應該積累在日常,每天都去做,這樣設備才不會出問題,例如回,制定設備日常點檢答基準書、設備潤滑基準書、設備清掃基準書。操作者是主要的設備使用者,操作者也是主要的設備維護保養者,設備管理人員就是設備維護保養的監督者。這其中說起來內容會很多,涉及也是方方面面,還要做到設備維護與生產的相互的協調配合等等吧,制定基準是一定要進行執行的,否則徒勞
❻ 淺談如何做好老舊設備維護工作
1 分析故障特點,找准發生規律
電子設備都有一定物理使用壽命,對其維護在其整個使用過程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特點規律。掌握老舊設備故障發生的特點規律,是做好相應維護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某型自動化系統已連續運行滿10年,出現不穩定狀態,故障率明顯上升,標志其已進入老舊設備行列,面臨更新換代。技術人員雖然對該系統的維護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把握了一些特點和規律,同時根據技術手冊和相關規范結合工作實踐形成了完善的維護規程,但面對故障率的明顯上升,還是感到無規律可循,根據已有的維護規程已不能較好完成維護工作,面臨較大的安全壓力和嚴峻的安全形勢。針對這一問題,為掌握該系統出現的新情況所反映的新特點新規律,制定了針對性措施。一是成立專門技術支持小組,投入專門力量對其進行維護,確保其穩定運行。二是對該系統的運行狀況進行全面詳細的記錄,特別是每次出現故障的情況,要及時全面記錄,為總結分析積累充足數據。三是對積累的數據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得出結論,掌握規律。經過7個月對該系統運行狀況的密切關注和35次故障案例的統計分析(如圖1所示),總結得出結論:最經常發生的故障是由於硬體老化和軟體運行不穩導致的數據顯示終端下線,氣溫較高的六、七月故障率最高且最不穩定,較寒冷的一、二月故障率稍高,氣候最好的三、四、五月故障率最低且運行較穩定。這就為技術人員有針對性制定措施做好該系統的維護工作提供了直接依據、打下了堅實基礎。
2 多手進行准備,做好故障預防
電子設備維護工作的目的在於減少故障次數、降低故障率,確保其穩定運行,延長其使用時間。針對老舊設備故障發生特點規律採取有效維護手段是防止或減少故障發生的重要可行措施。針對某型自動化系統進入老舊設備行列所反映出的新特點新規律,維護人員分析研究並通過多次實踐檢驗,重新修訂維護規程,採取切實有效的維護手段,多手准備做好故障預防工作,取得了較好效果。一是採用預先測試法,藉助自主開發的測試平台,對備件性能進行檢測,對文件修改、參數設定、系統調整等進行預先試運行,檢驗效果,保證零問題的情況下再在主用系統運行,確保不影響系統穩定運行。二是採用軟體重啟法,針對軟體運行不穩,制定了定期對系統軟體進行重啟的維護制度,規定每周、每月、每季度定期對不同組成設備的軟體或整個系統進行重啟。這一措施較好解決了系統軟體不穩而導至數據顯示終端下線的問題。三是採用更換備件法,針對硬體老化嚴重,增加備件數量,對不同的組成設備按不同比例進行備份,並實時保持主備設備數據的一致性。同時更改維護規程,改「系統下線三次使用備件替換」為「系統下線二次使用備件替換」。這一措施較好解決了系統硬體老化而導至數據顯示終端下線的問題。
3 重點關注維護,及時排除故障
電子設備維護工作重在平時的維護保養,難在故障發生時的搶修處置。對於故障率高的老舊設備,如何做好故障設備的搶修工作,應在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及早發現故障上下功夫。做好日常巡視檢查的同時,利用實時視頻監控系統監控運行狀況,做到重點關注,及早發現運行問題。如2012年7月的一次故障,值班員就是利用監控系統第一時間發現發生系統下線的告警信息,並主動進行處置,比前端用戶報故障再處置節省了約5分鍾時間。二是要在快速處置故障上下功夫。合理確定維護人員職責與分工,如發生故障,一人應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恢復,另一人應在前面用戶端觀察系統運行狀態,及時通報運行情況,以便及時採取有效應對措施,以保證系統穩定運行。三是在主備轉換速度上下功夫。針對某型自動化系統和應急自動化系統分開獨立運行、轉換使用需前端用戶逐步轉到後台操作而需要較多時間這一問題,研發了一鍵切換功能。如遇主用系統故障短時間不能恢復的情況,可一鍵切換到備用系統畫面和數據,避免前端用戶操作位置的改變,極大縮短系統轉換時間。
❼ 如何做好設備的維修保養
這么籠統啊,不同設備差太多了。
不過一般都包括緊固、潤滑、除塵、防銹,更換易損件這些。
❽ 如何做好設備維護與管理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設備運行管理制度
一、 管理區域內驗收交接應移交有關機電設備檔案資料,包括設備產品合格證、施工圖、接線圖、試驗報告、說明書等,綜合部檔案室設專櫃保管。
二、 管理中心建立設備運行檔案櫃,保存設備技術資料、設備台帳、設備運行管理資料和維修資料等。
三、 值班員和維修人員做好智能控制、消防、水電、電梯等設備的值班記錄和各種設備的巡視檢查和保養記錄,並有記錄人的簽名。
四、 所有記錄以月為單位整理、裝訂成冊,歸檔管理。
五、 定期對設備管理記錄進行統計分析,掌握設備運行情況。
六、 借閱查找設備管理記錄應辦理相關手續。
七、相關文件記錄:無
設備管理交接班制度
一、 值班人員應按統一安排的班次值班,不得遲到、早退、無故缺勤,不能私自調班、頂班。因故不能值班者,必須提前徵得領班同意,按規定辦理請假手續,才能請假。
二、 交接班雙方人員必須做好交接班的准備工作,准時進行交班。交接班的准備工作包括:查看運行記錄;介紹運行狀況和方式,以及設備檢修、變更等情況;清點儀表、工具;檢查設備狀況;等等。交班時,雙方領班在值班日誌上簽字。
三、 在下列情況下不得交接班:
1、 在事故處理未完或重大設備啟動或停機時;
2、 交接班准備工作未完成時;
3、 接班人數未能達到規定人數的最低限度時;
4、 領辦或由主管指定替代領班的人未到時;
5、 接班人員有酒醉現象或其他神志不清情況而未找到頂班人時。
四、相關文件記錄:無
設備管理報告制度
一、 下列情況報告班組長:
1、 主要設備非正常操作的開停、調整及其他異常情況;
2、 設備出現故障或停機檢修;
3、 零部件更換及修理;
4、 維修人員的工作去向,客戶維修材料的領用;
5、 運行人員暫時離崗;
6、 對外班組及上級聯系。
二、 下列情況必須報告技術主管:
1、 重點設備非正常操作的啟停、調整及其它異常情況;
2、 採用新的運行方式;
3、 重點設備發生故障或停機搶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