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設備是什麼
A. 請問電腦中「IDE設備」的中文全稱是什麼
IDE是英文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的縮寫抄,翻譯成襲中文叫做「集成驅動器電子」, 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通常我們所說的IDE指的是硬碟等設備的一種介面技術。
B. 什麼是電腦的IDE設備
IDe是數據傳輸方式,即並行。並行就像高速公路的多個車道,串列就是多人版排對過獨門橋。權IdE設備在電腦中主要是並口硬碟和光碟機,現在全被串口代替,即ATA硬碟,串口的用SATA來表示。並口硬碟讀寫速度約80M每秒最大,而串口已達到150多M每秒。
C. IDE與SCSI設備有什麼區別啊
SCSI硬碟用於伺服器。
IDE硬碟即我們日常所用的硬碟,它由於價格便宜而性能也不差,因此在PC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除了SCSI,IDE也是一種極為常用的介面。從使用簡便的角度來看,IDE更加適合普通用戶,再加上個人電腦用戶不但需要配置的外設不多,而且對速度要求也不高,因此選用IDE介面更合適些。此外,IDE還具有性能價格比高、適用面廣等特點。而SCSI介面盡管具有很多無與倫比的特點,但不論從哪個角度看,該介面及其使用該介面的外設售價過於昂貴,一般用戶實在無法承受,這也就決定了它的實際使用范圍的局限性。
1.IDE的工作方式需要CPU的全程參與,CPU讀寫數據的時候不能再進行其他操作,這種情況在Windows95/NT的多任務操作系統中,自然就會導致系統反應的大大減慢。而SCSI介面,則完全通過獨立的高速的SCSI卡來控制數據的讀寫操作,CPU就不必浪費時間進行等待,顯然可以提高系統的整體性能。不過,現在的IDE介面為改善這個問題也做了很大改進,已經可以使用DMA模式而非PIO模式來讀寫,數據的交換由DMA通道負責,對CPU的佔用可大大減小。盡管如此,比較SCSI和IDE在CPU的佔用率,還是可以發現SCSI仍具有相當的優勢。
2.SCSI的擴充性比IDE大,一般每個IDE系統可有2個IDE通道,總共連4個IDE設備,而SCSI介面可連接7~15個設備,比IDE要多很多,而且連接的電纜也遠長於IDE。
3.雖然SCSI設備價格高些,但與IDE相比,SCSI的性能更穩定、耐用,可靠性也更好。
D. 什麼是IDE設備
IDE是英文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集成驅動器電子」, 它的本意是指把控製版器與盤體集成在權一起的硬碟驅動器。通常我們所說的IDE指的是硬碟等設備的一種介面技術。
IDE介面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介面,現在PC(個人電腦)機使用的硬碟大多數都是IDE兼容的,只需用一根40線電纜將它們與主板或介面卡連起來就可以了。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碟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碟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碟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
E. 請問IDE設備指什麼意思,有哪些是IDE設備
IDE設備就是接在IDE介面來的源硬體
比如原來的硬碟都用IDE連接在電腦主板上的
還有光碟機也是
其他的就很少了
主要就硬碟和光碟機
而且現在連用IDE的硬碟都比較少了
不過現在的主板還是保留了IDE介面
現在主要就是用來接光碟機了
現在的硬碟比較少用IDE接了
都是串口的了~~~
F. primary ide master就是第一主IED設備和從IDE設備到底有什麼用
如果你在一IDE根線上接了兩個設備,那麼你就需要設置主從關系(要不然它們共用一個專IDE、數據線,屬不標明主從關系,它們會「爭搶」資源)
一般硬碟的主從關系是要設置硬碟跳線來搞定的(硬碟上標明有具體設法!)
primary
IDE
master(主)slave(從)
G. 如何啟用 ide設備
1. 規劃設備的主從關系
一般主板都提供了兩個IDE介面,可以接四個IDE設備。但除了硬碟外,用戶一般還有1個或2個光碟機。因此,要想獲得更好的性能,就要規劃好這3個或4個設備的安裝位置。
(1)雙PATA硬碟+1個光碟機
建議將容量大、速度快的硬碟設置為主盤,接在IDE 1介面的數據線上;將另外一個硬碟設置為主盤,光碟機設置為從盤,兩者一起接在IDE 2介面的數據線上。
小提示:系統啟動時搜索啟動盤的順序是先IDE 1,後IDE 2。將高速硬碟設置成主盤接在IDE 1上作為系統盤,可以提高系統的性能。
(2)雙PATA硬碟+雙光碟機
與上面的連接方式相似,建議在IDE 1上除了接那個高速硬碟作為主盤外,再接一個光碟機(從盤)。同時IDE 2上也是一個硬碟加一個光碟機。
2. 設置硬碟及光碟機的跳線
從上面的主從關系規劃可以看出,不論是雙PATA硬碟加一個光碟機,還是雙PATA硬碟加兩個光碟機,硬碟都是「主盤」,光碟機都是「從盤」。因此,必須將硬碟及光碟機的跳線按此要求進行設置。在IDE設備的跳線設置中,一般用「Master」表示「主盤」,「Slave」表示「從盤」。硬碟出廠時一般默認就是「主盤」,而光碟機出廠時的跳線一般默認是「從盤」。在安裝硬碟與光碟機時,要仔細查看該設備的主/從盤的跳線設置。
3. 安裝PATA硬碟
設置好跳線之後,就可以按照上面規劃的安裝位置,將硬碟、光碟機一一裝入機箱中,然後連接好設備的數據線與電源線。注意,在使用數據線的時候必須注意——數據線上的三個埠是有定義的,不能隨便連接設備。中間的那個埠是「Slave」,是用來連接從盤的;離「Slave」埠最近的那個是「Master」,是用來連接主盤的;離「Slave」最遠的那個是「System」,它是插在主板的IDE介面上的。
4. BIOS設置與硬體檢測
硬碟安裝好以後,我們就可以進入BIOS查看硬碟是否工作正常了:啟動電腦,進入BIOS中的「Standard CMOS Setup」(標准CMOS設定)。將硬碟的「Type(類型)」和「Mode(模式)」設為「Auto」,讓BIOS自動檢測硬碟。也可以通過主菜單中的「IDE HDD Auto Detection」選項來自動檢測硬碟。如今的主板都具備自動檢測功能,只要沒有物理故障,一般都能檢測出來,此時就可以看到BIOS中4個IDE埠上的設備了。
H. PCI和IDE設備分別指是什麼
主板上面有三四個大的白色的插槽,那就PCI介面,它一般可以接闊展卡,比如網卡回,
音效卡,視答頻採集卡,內置的電視卡等....
IDE介面是硬碟和光碟機的介面,
一般在主板的邊緣,有兩個並排的,四十針的。注意有一個口和它很像,
它是軟碟機介面,只不過比IDE短一些。
I. IDE設備是什麼
IDE是英來文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的縮寫,翻譯成中文源叫做「集成驅動器電子」, 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通常我們所說的IDE指的是硬碟等設備的一種介面技術。
IDE介面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介面,現在PC(個人電腦)機使用的硬碟大多數都是IDE兼容的,只需用一根40線電纜將它們與主板或介面卡連起來就可以了。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碟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碟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碟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
參考資料:By Grasse!個人見解!
J. IDE主設備和IDE從設備分別是指什麼
光碟機,硬碟等都是IDE設備,在一條數據線上安裝二個這設備就要設置主從,也就是讓二個都能用。在數據線旁邊有跳線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