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攝設備
⑴ 怎樣拍攝第一人稱視角的視頻,需要哪些設備。
我認為裡面應該拍攝第一人稱主人公眼睛能看見的東西,他眼睛看不到的,可以以那種蒙太奇的方式,同時展現在屏幕的另一方面,主要是通過眼神以及適當的內心獨白,希望對你有幫助。
⑵ 怎樣拍攝大型機器設備
如果你燈不夠多,條件有限,你就局部布光、固定機位、多張合成。但比較考驗回後期,如果後期玩不轉,不考慮答。但成本可以降到很低。
如果一次成像,照度就相當大,成本太高。
大平光很少,氣氛營造的很好。冷暖光用的多,局部光多。
去攝像或者電影器材店租賃大功率鏑燈,然後用帷幔或者反光板進行揉光處理
功率不夠就幾只燈為一組,反正是靜物,只要用三腳架就好了。
⑶ 拍攝需要什麼設備 需要詳細點的
拍攝需要如下設備:
1、照相機,最佳選擇是數碼單反相機。
2、存儲卡,用來存儲拍攝信息。
3、閃光燈及燈組,用來補光。
4、三腳架,用來穩定相機拍攝。
5、小型攝影棚,用來拍攝靜物。
⑷ 怎樣給設備拍照片
現在的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都含有拍攝信息。用PS、光影魔術手等軟體打開圖片,就可以查看到相機和拍攝的詳細信息。如果文件被其他軟體編輯過,有可能丟失這些信息。
⑸ 怎樣拍攝大型機械設備
沒有來這方面的專門研究…
基本上你源可以遵循這么幾個原則:
1、一隻廣角鏡頭
2、小光圈,使用三腳架
3、低角度仰視拍攝
4、你可能需要一支移軸鏡頭,但除非你明白移軸鏡頭干什麼的,否則你也不需要…
其他的很難說。
然後不要在中午進行拍攝,早晨是最為合適的
也可以考慮夕陽下的剪影或者夜景…看你做什麼用了。
然後,你可以去flickr搜索圖片,比如CAT,小松,看看人家怎麼拍攝這些大型機械的
⑹ 延時攝影需要什麼設備怎麼拍攝
主要器材:相機、三腳架。
輔助器材:定時快門線、延時軌道、鏡頭濾鏡、赤道儀等。
拍攝時間間隔從幾秒鍾到數分鍾不等,各種類型的延時攝影的時間間隔參考:
1、大風天快速移動的雲層:1-2秒。
2、慢速的雲:5-10秒。
3、太陽在地面上移動的影子:10-20秒。
4、太陽在晴朗天空的軌跡:20-30秒。
5、星星在天空中運行的狀態:10-60秒。
6、日落時對太陽的特寫:1-2秒。
7、城市的人群:1-2秒。
8、植物生長的狀態:5-40分鍾。
用機器拍攝延時攝影的過程類似於製作定格動畫(Stop Motion),把單個靜止的圖片串聯起來,得到一個動態的視頻。長時間定時定格延時拍攝。亦稱低速攝影或定時定格攝影、「縮時」攝影。定時、間斷記錄並以明顯變化的影像再現景物緩慢變化過程的手段。
譬如花蕾的開放約需3天3夜,即72小時。每半小時拍它的一個畫幅,以順序記錄開花動作的微變,共計拍攝144個畫幅,再通過放映機按正常頻率放映(每秒24幅),在6秒鍾之內,重現3天3夜的開花過程。

(6)如何拍攝設備擴展閱讀:
延時攝影的注意事項:
1、穩定壓倒一切。一定要將攝像機牢牢固定在堅固的三腳架上,避免刮風等原因造成攝像機的晃動導致拍攝失敗。
2、避免不必要的雜物進入畫面。如在馬路上拍攝,為避免行人進入畫面,一定將攝像機架在遠離人行道的地方。
3、准備充足的備用電池、儲存卡,延時拍攝一般要工作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所以一定要根據所需素材的時長准備充足的附件,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最好接通交流電進行拍攝。
4、注意對機器的保護。因為耗費的時間比較長,為了保護攝像機的安全,避免自然、人為等因素的破壞,延時拍攝時一定注意看管好攝像機,同時避免暴曬和低溫。
⑺ 如何拍好機械設備的照片
主要考慮到機械設備的材質,比如是金屬材質的,我們需要突出金屬的質感且明暗不會太過瑣碎。此時通常會用到相對拍攝物體來說較大面積的柔光箱或者柔光紙比較多。
⑻ 請問這種效果怎麼拍出來的,需要什麼服裝拍攝設備
除了樓上說的那種之外,還真的有專門拍攝這種照片的服裝拍攝設備,之前在參內加服裝展的時候容有看過好幾種,有不需要人台拍平鋪的,掛拍的,還有用類似樓上那種人台,拍立體旋轉的,但好像更靈活一些,是可以拆卸手臂、脖子和肢體的那種組合人台。
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拍攝快,方便,不需要布景,一個人操作就可以,像上面的這兩張圖片效果通過那種自動化的服裝拍攝設備都可以完成,過程簡單很多。不需要像傳統那樣拍完掛拍或平鋪的立面後在進行P圖合成,直接就是以上效果呈現,很方便。
⑼ 怎樣拍出這樣的照片需要什麼設備
定位連續攝影,延時攝影
都是幾分鍾拍一張,或者幾天拍一張,連續相當長一內段時間,在形成影片容
你這個豆芽動圖,基本上一天一張可以了,設備最簡單的就是三腳架+手機(嗯,沒看錯,手機也可以拍),好一點三腳架+單反。把手機或者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後,放好三腳架,調整好角度位置,然後手機可以搞個App定時拍,然後就不管了。相機的話,也可以定時拍,如你這種需要拍很多天,每天一張的,就自己每天大概差不多的時候拍一下。然後用做GIF的軟體,把拍下來的圖片做成gif,調好幀率,就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