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設備有哪些
『壹』 新能源包括哪些
1.核能分為核裂變能與核聚變能,前者已經被人類加以利用用來發電,而裂變堆的核燃料蘊藏極為有限,不僅產生強大的輻射,傷害人體,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理也一直是讓人頭疼的難題。與之相比,核聚變輻射極少,且核聚變燃料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核聚變是新能源,但核裂變不是新能源。
2.生物質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這些植物以生物質作為媒介儲存太陽能。屬再生能源。據計算,生物質儲存的能量為270億千瓦,比目前世界能源消費總量大2倍。人類歷史上最早使用的能源是生物質能。19世紀後半期以前,人類利用的能源以薪柴為主。
當前較為有效地利用生物質能的方式有: (1) 製取沼氣。主要是利用城鄉有機垃圾、秸桿、水、人畜糞便,通過厭氧消化產生可燃氣體甲烷,供生活、生產之用。(2) 利用生物質製取酒精。當前的世界能源結構中,生物質能所佔比重微乎其微。
3.海洋能的利用是指利用一定的方法、設備把各種海洋能轉換成電能或其他可利用形式的能。由於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環境等優點,因此是一種亟待開發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能源。
4.地熱能〔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岩,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
地球內部的溫度高達7000℃,而在80至100公英里的深度處,溫度會降至650至1200℃。透過地下水的流動和熔岩涌至離地面1至5公里的地殼,熱力得以被轉送至較接近地面的地方。
高溫的熔岩將附近的地下水加熱,這些加熱了的水最終會滲出地面。運用地熱能最簡單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這些熱源,並抽取其能量
5.太陽能(solar energy),是指太陽的熱輻射能(參見熱能傳播的三種方式:輻射),主要表現就是常說的太陽光線。在現代一般用作發電或者為熱水器提供能源。
自地球上生命誕生以來,就主要以太陽提供的熱輻射能生存,而自古人類也懂得以陽光曬干物件,並作為製作食物的方法,如制鹽和曬咸魚等。
在化石燃料日趨減少的情況下,太陽能已成為人類使用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不斷得到發展。太陽能的利用有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太陽能發電是一種新興的可再生能源。廣義上的太陽能也包括地球上的風能、化學能、水能等。
6.風能(wind energy) 空氣流動所產生的動能。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由於太陽輻射造成地球表面各部分受熱不均勻,引起大氣層中壓力分布不平衡,在水平氣壓梯度的作用下,空氣沿水平方向運動形成風。
風能資源的總儲量非常巨大,一年中技術可開發的能量約5.3X10^13千瓦時。風能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儲量大、分布廣,但它的能量密度低(只有水能的1/800),並且不穩定。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風能可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得到開發利用。

(1)新能源設備有哪些擴展閱讀:
新能源定義
1980年聯合國召開的「聯合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會議」對新能源的定義為:以新技術和新材料為基礎,使傳統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現代化的開發和利用,用取之不盡、周而復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資源有限、對環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點開發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地熱能、氫能和核能。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與深層之間的熱循環等;此外,還有氫能、沼氣、酒精、甲醇等,而已經廣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 等能源,稱為常規能源。
隨著常規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以環保和可再生為特質的新能源越來越得到各國的重視。
在中國可以形成產業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電站)、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是可循環利用的清潔能源。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既是整個能源供應系統的有效補充手段,也是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措施,是滿足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的最終能源選擇。
一般地說,常規能源是指技術上比較成熟且已被大規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氣以及大中型水電都被看作常規能源,而把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以及氫能等作為新能源。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樹立,過去一直被視作垃圾的工業與生活有機廢棄物被重新認識,作為一種能源資源化利用的物質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因此,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術的一種形式。
新近才被人類開發利用、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發展的能量資源稱為新能源,相對於常規能源而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科技水平情況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內容。當今社會,新能源通常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等。
按類別可分為: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氫能、地熱能、海洋能、小水電、化工能(如醚基燃料)、核能等。
參考資料
網路-新能源
『貳』 有哪些新能源產品
太陽能、風能、核能、地熱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
『叄』 新能源汽車教學設備有哪些供應商啊舉幾個比較好的
新能源汽車是現在比較火的一種車型了,教學設備的話我學校使用的是風向標教育資源的設備,大賽指定產品都有他們,我覺得比較不錯!
『肆』 新能源有哪些
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等。

分類
1、新能源按其形成和來源分類:
(1)、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如:太陽能、水能、風能、生物能等。
(2)、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熱能。
(3)、天體引力能,如:潮汐能。
2、新能源按開發利用狀況分類:
(1)、常規能源,如:水能、核能。
(2)、新能源,如:生物能、地熱、海洋能、太陽能、風能。
3、新能源按屬性分類:
(1)、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地熱、水能、風能、生物能、海洋能。
(2)、非可再生能源,如:核能。
4、新能源按轉換傳遞過程分類:
(1)、一次能源,直接來自自然界的能源。如:水能、風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
(2)、二次能源,如:沼氣、蒸汽、火電、水電、核電、太陽能發電、潮汐發電、波浪發電等。
知識拓展
新能源( NE):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
特點
1)資源豐富,普遍具備可再生特性,可供人類永續利用;比如,陸上估計可開發利用的風力資源為253GW, 而截止2003年只有0.57GW被開發利用,預計到2010年可以利用的達到4GW, 到2020年到20GW,而太陽能光伏並網和離網應用量預計到2020年可以從的0.03GW增加1至2個GW。
2)能量密度低,開發利用需要較大空間;
3)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對環境影響小;
4)分布廣,有利於小規模分散利用;
5)間斷式供應,波動性大,對持續供能不利;
6)除水電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成本較化石能源高。
『伍』 新能源科技包括哪些項目
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
新能源的影響
新能源產業對能源格局會有哪些影響呢我們認為會有下面這么幾個方面的影響,其一是促進國家的能源獨立,其二是使未來能量來源多樣化,其三是使能源利用更方便,這幾個方面的影響相互聯系但又各自有著自己的重點,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些影響。
第一個談到的影響是促進我們共和國的能源獨立。關於能源獨立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我們認為再一次強調也不為過,當前我國社會還處在高速發展之中,對能源的需求很大,要怎麼樣才能做到獨立自主、自給自足,這個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所有的領導,現在新能源的出現或許會是一個機會。舊的能源格局是以化石能源為基礎,但是我國的儲備卻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因此不得不向外尋求能源合作,而如果新能源產業能有所突破的話,我們可以減小對外國的依賴,大大促進能源獨立,保證國家安全。
第二個談到的影響是使未來能量來源多樣化。在生物界十分強調生態多樣化,因為只有那樣才能保證整個環境的活力,類似於此,能源利用方面也需要多樣化,如果單純地依靠一兩種能源,那麼不久以後這些能源就會枯竭,就像單一的生物無法存活一樣,新能源的出現讓人們可以利用自種不同的能量資源,這樣能量來源多樣化就得到了加強,我們就再也不用害怕能源的「生物大滅絕」了。
第三個談到的影響是使用能源利用更方便。事實上我們的身邊有許多可利用的能量來源,只要有合適的方法與設備我們就能利用它們,從身邊獲取能量這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會帶來多大的便利性啊,新能源產業所要研究的不單單是某幾種能源,還要研究怎麼獲取能源,怎麼更方便更快速地轉化能源,它的發展一定會讓我們的能源利用的便利性大增加。
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一定會在無形之中改變當前的能源格局,讓國家能源更獨立,讓能量利用范圍更廣泛,讓能量提取更方便,我們期待著它的不斷發展壯大。
『陸』 新能源設備股有哪些
找相關的軟體類:分類里有:新能源
近來鋰電類,智能電網,較強,不過炒的太多啦
覺得002202 不錯,但盤子太大
『柒』 濤振新能源設備有什麼優勢
綠色智能儲能裝備,有MINI超級充電站,1MWh標准20尺儲能集裝箱等主打產品。是
濤振新能源設備的優勢所在。
而且具有布置集中,柔性控制、按需分配、功率共享等技術特點。
『捌』 新能源設備有哪些如何分類
新能源的具體分類方法有一下幾種: (1)新能源按其形成和來源分類 (2)新能源按開發利用狀況分類 (3)新能源按屬性分類 (4)新能源按轉換傳遞過程分類 新能源是相對於常規能源說的,有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氫能、地熱能和潮汐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