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法需要使用哪些儀器設備
Ⅰ 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時孔隙率如何測定
孔隙率(n)檢測有兩種方法:灌水法試驗和灌砂法試驗。
(1)灌水法
檢測儀器
本試驗採用儀器設備包括:儲水筒、台秤、塑料薄膜袋(由聚氯乙烯薄膜製成)、水準尺、鋼捲尺、鐵鍬、盛土容器等。
現場檢測
1)將選定試驗坑位置處的地面鏟平,其面積略大於試驗坑直徑150mm,按試坑直徑劃出坑口輪廓線,在輪廓線內下挖至要求深度200mm處,邊挖邊將挖出的土放入盛土容器內,稱土的質量,然後取代表性土樣測定含水率。
2)試坑挖好後,將大於試坑容積的塑料薄膜袋沿坑底、坑壁緊密相貼,到地面後翻開袋口,袋口周圍用重物壓牢固定。
3)記錄儲水筒內初始水位高度,打開儲水筒的注水管,讓水緩緩流入坑內塑料薄膜內。當袋內水面上升到接近坑口地面時將水流調小,待水面與坑口地面齊平時立即關閉注水管,持續3~5min,記錄儲水筒內水位的高度。如袋內出現水面下降時,應另取塑料薄膜重做試驗。
(2)灌沙法
檢測儀器
本試驗採用儀器設備包括:密度測定器(包括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盤)、天平、土樣篩、標准砂、小鐵鍬、小鐵鏟、盛土容器等。
現場檢測
1)稱土的質量,然後取代表性土樣測定含水率,方法同灌水法1)。
2)向容砂瓶內灌滿標准砂,關閥門,稱灌滿標准砂的密度測定器的總質量。
3)將密度測定器倒置於挖好的坑口上,打開閥門,使密度測定器內的標准砂流入坑內,當密度測定器內標准砂停止流動時關閉閥門。稱密度測定器和剩餘標准砂的質量,並計算灌滿試坑所用標准砂的質量。
計算方法
n1=(1- )×100%
式中:n1:用顆粒密度計算求得的孔隙率;
:土的干密度(g/cm3);
:土的毛體積密度(g/cm3)。
Ⅱ 怎麼做公路的灌砂實驗
灌砂法適用於現場檢定粗粒土的密度:
1 密度測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盤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徑165 mm、尾部有孔徑為13 mm的圓柱形閥門;容砂瓶容積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間用螺紋接頭聯接。底盤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天平:稱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稱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2 標准砂密度的測定:
A、標准砂應清洗潔凈,粒徑宜選用(0.25-0.50)mm,密度宜(1.47-1.61)g/㎝2 。
B、組裝容砂瓶與灌砂漏斗,螺紋聯接處應旋緊,稱其重量。
C、將密度測定器豎立,灌砂漏鬥口向上,關閥門,向灌砂漏斗中注滿標准砂,打開閥門使灌砂漏斗內額標准砂漏入容砂瓶內,繼續向漏斗內注砂漏入瓶內,當砂停止流動時迅速關閉閥門,倒掉漏斗內多餘的砂,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標准砂的總質量,准確至5 g。試驗中應避免震動。
D、倒出容砂瓶內的標准砂,通過漏斗向容砂瓶內注水至水面高出閥門,關閥門,倒掉漏斗中多餘的水,稱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種質量,准確到5 g,並測定水溫,准確到0.5℃,重復測定3次,3次測值之間的差值不得大於3ml,取3次測值的平均值。
容砂瓶的容積(VR)=(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總質量(MR2)-容砂瓶和漏斗的質量(MR1))÷不同水溫時的密度(PWR)。
標准砂的密度(PS)=(容砂瓶、漏斗和標准砂的總質量(MRS)-容砂瓶和漏斗的質量(MR1)) ÷ 容砂瓶的容積(VR)。
3 灌砂法試驗
A、按灌水法試驗中挖坑的步驟依據尺寸挖好試坑,稱試樣質量,測定試樣的含水率,
B、向容砂瓶內注滿砂,關閥門,稱容砂瓶,漏斗和砂的總質量,准確至10 g。
C、密度測定器倒置於挖好的空口上,打開閥門,使砂注入試坑。在注砂過程中不應震動。當砂注滿試坑時關閉閥門,稱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總質量,准確至10 g,並計算注滿試坑所用的標准砂質量,
4 試樣的密度(PO)=取自試坑內試樣的質量(MP)÷(注滿試坑所用標准砂的質量(MS)÷標准砂的密度(PS))。
5 試樣的干密度(Pd)={取自試坑內試樣的質量(MP)÷(1+0.01w1)}/(注滿試坑 所用標准砂的質量(MS ÷標准砂的密度(PS))。
灌砂法
4.2.1 本試驗方法適用於現場測定粗粒土的密度。
4.2.2 所用的主要儀器設備
a.密度測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盤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徑165mm,尾部有孔徑為13mm的圓柱形閥門。容砂瓶容積為4L,容砂瓶和灌砂漏斗之間用螺紋接頭聯接,底盤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b.天平:稱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稱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4.2.3 標准砂密度的測定,按下列步驟進行:
a.標准砂應清洗潔凈,粒徑宜選用0.25—0.50mm,密度宜選用1.47 —1.61g/cm3。
b.組裝容砂瓶與灌砂漏斗螺紋聯接處應旋緊,稱其質量。
c.將密度測定豎立,灌沙漏鬥口向上,關閥門,向灌砂漏斗中注滿標准砂,打開閥門使灌砂漏斗內的標准砂漏入容砂瓶內,繼續向漏斗內或注砂漏入瓶內,當砂停止流動時迅速關閉閥門,倒掉漏斗的多餘的砂,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標准砂的總質量,准確至5g。試驗中應避免震動。
d.倒出容砂瓶瓶內的標准砂,通過漏斗向容砂瓶內注水至水面高出閥門,關閥門,倒掉漏斗中多餘的水,稱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總質量,准確到5g,並測定水溫,准確到0.5℃。重復測定3次,3次測值之間的差值不得大於3mL,取3次測定的平均值。
4.2.4 容砂瓶的容積,應按下式計算:
Vr =(mr2-mr1)/ρWr
式中:Vr——容砂瓶容積
mr2——容砂瓶、漏斗和水總質量(g)
mr1——容砂瓶和漏斗質量(g)
ρWr——不同水溫時水的密度(g/m3)
4.2.5 標准砂密度,應按下式計算:
mrS-mr1
ρS=
Vr
式中:ρS——標准砂密度(g/m3)
mrS——容砂瓶、漏斗和標准砂的總質量(g)
Ⅲ 灌砂法的詳細步驟
灌砂法本試驗適用於現場測定細粒土、砂類土、和礫類土的密度。試樣最大粒徑一般不得超過15mm。測定密度層的厚度為150mm—200mm。(標准方法,但不適用於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壓實度檢測)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徑0.30~0.60mm或0.25~0.50mm清潔干凈的均勻砂,從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試洞內,按其單位重不變的原理來測量試洞的容積(即用標准砂來置換試洞中的集料),並結合集料的含水量來推算出試樣的實測干密度。
灌砂法同樣適用於現場檢定粗粒土的密度。
1.1儀器設備
1.1.1 密度測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盤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徑165 mm、尾部有孔徑為13 mm的圓柱形閥門;容砂瓶容積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間用螺紋接頭聯接。底盤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1.1.2 天平:稱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稱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1.2 標准砂密度的測定
1.2.1 標准砂應清洗潔凈,粒徑宜選用(0.25-0.50)mm,密度宜(1.47-1.61)g/㎝2 。
1.2.2 組裝容砂瓶與灌砂漏斗,螺紋聯接處應旋緊,稱其重量。
1.2.3 將密度測定器豎立,灌砂漏鬥口向上,關閥門,向灌砂漏斗中注滿標准砂,打開閥門使灌砂漏斗內額標准砂漏入容砂瓶內,繼續向漏斗內注砂漏入瓶內,當砂停止流動時迅速關閉閥門,倒掉漏斗內多餘的砂,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標准砂的總質量,准確至5 g。試驗中應避免震動。
1.2.4 倒出容砂瓶內的標准砂,通過漏斗向容砂瓶內注水至水面高出閥門,關閥門,倒掉漏斗中多餘的水,稱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種質量,准確到5 g,並測定水溫,准確到0.5℃,重復測定3次,3次測值之間的差值不得大於3ml,取3次測值的平均值。
1.2.5 容砂瓶的容積(VR)=(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總質量(MR2)-容砂瓶和漏斗的質量(MR1))÷不同水溫時的密度(PWR)。
1.2.6 標准砂的密度(PS)=(容砂瓶、漏斗和標准砂的總質量(MRS)-容砂瓶和漏斗的質量(MR1)) ÷ 容砂瓶的容積(VR)。
1.3 操作步驟
1.3.1 按灌水法試驗中挖坑的步驟依據尺寸挖好試坑,稱試樣質量,測定試樣的含水率,
1.3.2 向容砂瓶內注滿砂,關閥門,稱容砂瓶,漏斗和砂的總質量,准確至10 g。
1.3.3 密度測定器倒置於挖好的空口上,打開閥門,使砂注入試坑。在注砂過程中不應震動。當砂注滿試坑時關閉閥門,稱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總質量,准確至10 g,並計算注滿試坑所用的標准砂質量,
1.3.4 試樣的密度(ρо)=取自試坑內試樣的質量(MP)÷(注滿試坑所用標准砂的質量(MS)÷標准砂的密度(PS))。
1.3.5 試樣的干密度(ρd)={取自試坑內試樣的質量(MP)÷(1+0.01ω)}/(注滿試坑所用標准砂的質量(MS)÷標准砂的密度(PS))。註:ω—試樣含水率,%。
Ⅳ 簡答題為什麼要檢測建設用砂、石孔隙率
孔隙率(n)檢測有兩種方法:灌水法試驗和灌砂法試驗。
(1)灌水法
檢測儀器
本試驗採用儀器設備包括:儲水筒、台秤、塑料薄膜袋(由聚氯乙烯薄膜製成)、水準尺、鋼捲尺、鐵鍬、盛土容器等。
現場檢測
1)將選定試驗坑位置處的地面鏟平,其面積略大於試驗坑直徑150mm,按試坑直徑劃出坑口輪廓線,在輪廓線內下挖至要求深度200mm處,邊挖邊將挖出的土放入盛土容器內,稱土的質量,然後取代表性土樣測定含水率。
2)試坑挖好後,將大於試坑容積的塑料薄膜袋沿坑底、坑壁緊密相貼,到地面後翻開袋口,袋口周圍用重物壓牢固定。
3)記錄儲水筒內初始水位高度,打開儲水筒的注水管,讓水緩緩流入坑內塑料薄膜內。當袋內水面上升到接近坑口地面時將水流調小,待水面與坑口地面齊平時立即關閉注水管,持續3~5min,記錄儲水筒內水位的高度。如袋內出現水面下降時,應另取塑料薄膜重做試驗。
(2)灌沙法
檢測儀器
本試驗採用儀器設備包括:密度測定器(包括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盤)、天平、土樣篩、標准砂、小鐵鍬、小鐵鏟、盛土容器等。
現場檢測
1)稱土的質量,然後取代表性土樣測定含水率,方法同灌水法1)。
2)向容砂瓶內灌滿標准砂,關閥門,稱灌滿標准砂的密度測定器的總質量。
3)將密度測定器倒置於挖好的坑口上,打開閥門,使密度測定器內的標准砂流入坑內,當密度測定器內標准砂停止流動時關閉閥門。稱密度測定器和剩餘標准砂的質量,並計算灌滿試坑所用標准砂的質量。
計算方法
n1=(1- )×100%
式中:n1:用顆粒密度計算求得的孔隙率;
:土的干密度(g/cm3);
:土的毛體積密度(g/cm3)。
Ⅳ 灌水法測土工密度試驗方法有哪些求答案
灌水法測土工密度試驗方法:
(1)本試驗方法適用於現場測定粗粒土的密度.
(2)本試驗所用的主要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儲水筒:直徑應均勻,並附有刻度及出水管.
2)台秤:稱量50kg,最小分度值10g.
(3)灌水法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根據試樣最大粒徑,確定試坑尺寸(表3-27).試坑尺寸(mm).
2)將選定試驗處的試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鬆散的土層.
3)按確定的試坑直徑劃出坑口輪廓線,在輪廓線內下挖至要求深度,邊挖邊將坑內的試樣裝入盛土容器內,稱試樣質量,准確到10g,並應測定試樣的含水率.
4)試坑挖好後,放上相應尺寸的套環,用水準尺找平,將大於試坑容積的塑料薄膜袋平鋪於坑內,翻過套環壓住薄膜四周.
5)記錄儲水筒內初始水位高度,擰開儲水筒出水管開關,將水緩慢注入塑料薄膜袋中.當袋內水面接近套環邊緣時,將水流調小,直至袋內水面與套環邊緣齊平時關閉出水管,持續3~5min,記錄儲水筒內水位高度.當袋內出現水面下降時,應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試驗.
(4)試坑的體積,應按下式計算:VP=(H1-H2)×AW-V0式中 VP試坑體積(cm3);H1儲水筒內初始水位高度(cm);H2儲水筒內注水終了時水位高度(cm);AW儲水筒斷面積(c㎡);V0套環體積(cm3).
(5)試樣的密度,應按下式計算:ρ0=mP/VP式中 mP取自試坑內的試樣質量(g).
(6)灌水法試驗的記錄格式見GB/T 50123-1999附錄D表D-4.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Ⅵ 土工密度試驗的灌水法
(1)本試驗方法適用於現場測定粗粒土的密度。
(2)本試驗所用的主要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儲水筒:直徑應均勻,並附有刻度及出水管。
2)台秤:稱量50kg,最小分度值10g。
(3)灌水法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根據試樣最大粒徑,確定試坑尺寸(表27)。
試坑尺寸(mm) 表27
2)將選定試驗處的試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鬆散的土層。
3)按確定的試坑直徑劃出坑口輪廓線,在輪廓線內下挖至要求深度,邊挖邊將坑內的試樣裝入盛土容器內,稱試樣質量,准確到10g,並應測定試樣的含水率。
4)試坑挖好後,放上相應尺寸的套環,用水準尺找平,將大於試坑容積的塑料薄膜袋平鋪於坑內,翻過套環壓住薄膜四周。
5)記錄儲水筒內初始水位高度,擰開儲水筒出水管開關,將水緩慢注入塑料薄膜袋中。當袋內水面接近套環邊緣時,將水流調小,直至袋內水面與套環邊緣齊平時關閉出水管,持續3~5min,記錄儲水筒內水位高度。當袋內出現水面下降時,應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試驗。
(4)試坑的體積,應按下式計算:
VP=(H1-H2)×AW-V0
式中 VP——試坑體積(cm3);
H1——儲水筒內初始水位高度(cm);
H2——儲水筒內注水終了時水位高度(cm);
AW——儲水筒斷面積(cm2);
V0——套環體積(cm3)。
(5)試樣的密度,應按下式計算:
ρ0=mP/VP
式中 mP——取自試坑內的試樣質量(g)。
(6)灌水法試驗的記錄格式見GB/T 50123-1999附錄D表D-4。
Ⅶ 土工試驗中灌砂法的試驗步驟是什麼
我簡單描述一下:1、選點
2、用毛刷把地面浮土清掃干凈
3、稱量砂和灌砂筒總質量
4、標定粗糙回面答
5、挖坑
6、稱取試洞中試樣質量
7、重新稱取量砂和筒總質量
8、灌砂
9、稱取筒中剩餘砂質量
10、測試樣含水率
11、計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