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設備用雙倍余額遞減法
A. 固定資產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怎麼算的啊
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按年計算,按月計提。固定資產原值50000元,可用五年,第一年計提折舊,5000×2/5=20000元,第二年30000×2/5=12000元,第三年18000×2/5=7200元,第四年、第五年(50000-20000-12000-7200-50000×3%)/2=4650元,每月折舊4650/12=387.50元,你對比一下,看看哪兒計算的錯了。
B. 甲公司對機器設備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2010年5月20日,甲公司
(1)編制甲公司購入設備時的會計分錄
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100000+17000+2000+1000=120000(元)
借:固定資產版 120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0
(2)分別計權算甲公司2001年度至2004年度每年的折舊額
該機器設備於2000年12月20日購入,當月增加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開始計提折舊。
2001年度應計提的折舊=120000×2÷5=48000(元)
2002年度應計提的折舊=(120000-48000)×2÷5=28800(元)
2003年度應計提的折舊=(120000-48000-28800)×2÷5=17280(元)
2004年度應計提的折舊=(120000-48000-28800-17280-5000)÷2=10460(元)
(3)編制甲公司2001年末計提折舊時的會計分錄(假定折舊每年末計提一次)。
借:製造費用 48000
貸:累計折舊 48000
C. 固定資產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怎麼折舊
第一年應提折舊額=1000000*40%=400000元
第二年應提折舊額=(1000000-400000)*40%=240000元
第三年應提折舊額=(600000-240000)*40%=144000元
凈殘值為多少
D. 對機器設備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價款200000,增值稅34000。原值是指200000還是234000
原值200000+6000+2500=208500 凈殘值5000
年折復舊率=2/使用年限=40%
第一制年折舊額208500*40%=83400
第二年折舊額(208500-83400)*40%=50040
第三年折舊額(208500-83400-50040)*40%=30024
第四年折舊額(208500-83400-50040-30024-5000)*40%=16014.4
第五年折舊額(208500-83400-50040-30024-5000-16014.4)*40%=9608.64
借:相關費用科目83400
貸:累計折舊83400
E. 某企業一台設備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
前三年折舊率=2/5
第一年計提折舊=100000*0.4=40000
第二年計提折回舊=(100000-40000)答*0.4=24000
第三年計提折舊=(100000-40000-24000)*0.4=14400
第四年計提折舊=(100000-40000-24000-14400-100000*5%)/2=8300
第五年計提折舊=8300
F. 固定資產折舊雙倍余額遞減法的公式是什麼啊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固定資產賬面余額減累計折舊)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其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2/預計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在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時應特別注意,其所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以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舉例說明:某企業進口設備一台,價值為8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殘值收入3000元。該設備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額。
折舊率=2/5×100%=40%
第1年折舊額=80000×40%=32000
第2年折舊額=(80000-32000)×40%=19200
第3年折舊額=(80000-32000-19200)×40%=11520
第4年年初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80000-32000-19200-11520)=17280,
第4、5年應改為直線法計提折舊
第4年、5年折舊額=(17280-3000)÷2=7140
(6)什麼設備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轉移到商品或費用中去的那部分價值,也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於使用固定資產而在其使用年限內分攤的固定資產耗費。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范圍是計提折舊的前提。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用來生產產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價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計入到產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攤銷。這就是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的原因。
但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他的成本攤銷的期限不應該僅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計每個期限要攤銷的成本,這就是每年的折舊額和攤銷額。如果在購買時直接全部攤銷,則當年費用很高,利潤減少,而以後年度利潤高估。這都是會計所不允許的。
固定資產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能夠連續在若干個生產周期內發揮作用並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而其價值則是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逐漸地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去,這部分轉移到產品中的固定資產價值,就是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注意問題
1.注意計提折舊的范圍,按現行企業會計准則規定,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a.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b.按照規定單獨計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c.處於更新改造過程中的固定資產。
2.未使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工具、工具器具、季節性停用也要計提折舊。
3.注意再計提固定資產這就是應考慮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4.注意折舊期間跨年度時年折舊額的確定。
G. 請問固定資產折舊的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什麼,計算公式如何,使用該方法計提折舊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以平均年限法折舊率(不扣殘值)的兩倍作為折舊率,乘以每期期初固定資產折余價值求得每期折舊額的一種快速折舊的方法。
用直線法折舊率的兩倍作為固定的折舊率乘以逐年遞減的固定資產期初凈值,得出各年應提折舊額的方法。 就與加速折舊法類同,可讓你在第一年折減較大金額。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二、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加速折舊法的一種,是假設固定資產的服務潛力在前期消耗較大,在後期消耗較少,為此,在使用前期多提折舊,後期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速折舊。
(7)什麼設備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用來生產產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價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計入到產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攤銷。這就是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的原因。
但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他的成本攤銷的期限不應該僅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計每個期限要攤銷的成本,這就是每年的折舊額和攤銷額。如果在購買時直接全部攤銷,則當年費用很高,利潤減少,而以後年度利潤高估。這都是會計所不允許的。
固定資產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能夠連續在若干個生產周期內發揮作用並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而其價值則是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逐漸地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去,這部分轉移到產品中的固定資產價值,就是固定資產折舊。
H. 固定資產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的使用情況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以固定資產的期初賬面凈值乘以一個固定的折舊率來計算各期折內舊額的方法。容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 * 雙倍直線折舊率
雙倍直線折舊率=2 / 固定資產使用年限 * 100%
在最後兩年,固定資產賬面凈值與預計凈殘值之差採用直線法在剩餘兩年內平均分攤
例:一台設備,原價50000元,預計使用5年,凈殘值3500元,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直線折舊額=2/5*100%=40%
第一年應提折舊額=50000*40%=20000
第二年應提折舊額=(50000-20000)*40%=12000
第三年應提折舊額=(30000-12000)*40%=7200
第四年應提折舊額=(50000-20000-12000-7200-3500)/2=3650
第五年應提折舊額=3650
I. 達能公司對機器設備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
(1)編制購入設備的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100000+3000=103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 17000
貸:銀行存款內 120000
(容2)分別計算2007年度至2010年度每年的折舊額。
年折舊率=2/5=40%
2007年應提的折舊額=120000*40%=48000元
2008年應提的折舊額=(120000-48000)*40%=28800元
2009年應提的折舊額=(120000-48000-28800)*40%=17280元
2010年~2011年每年應提的折舊額=(120000-48000-28800-17280-5000)/2=10460元
(3)編制2007年末計提折舊時的會計分錄(假定折舊每年末計提一次)
借:製造費用 48000
貸:累計折舊 4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