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設備可靠性有哪些指標
A. 常用可靠性試驗分類有哪些
可靠性試驗的種類有哪幾種?
每個行業略有不同吧。
對於加熱設備,類似以下:
可靠性試驗的種類有六大種。實驗室恆溫箱等設備可靠性試驗的種類,按照試驗地點可分為現場可靠性試驗與實驗室模擬可靠性試驗。按照試驗的目的可分為可靠性測定試驗、可靠性鑒定試驗、可靠性驗收試驗、成功率試驗、全數可靠性試驗和可靠性增長試驗。其中鑒定試驗、驗收試驗、成功率試驗,全數試驗又可統稱為可靠性驗證試驗。所謂驗證試驗,就是為確定產品的可靠性特徵量是否達到所要求的水平而進行的試驗。
1. 可靠性測定試驗
為了確定設備可靠性特徵量的數值而進行的試驗叫做可靠性測定試驗。這是一種在沒有定量規定設備的可靠性要求,需要估價一種設備所具有的可靠性水平時所進行的試驗。
2. 可靠性鑒定試驗
為了驗證設備的設計能否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滿足規定的性能及可靠性要求的試驗叫做可靠性鑒定試驗。試驗應在具有代表性的產品上進行。試驗結果作為判斷設備能否滿足可靠性指標要求,能否定型的依據之一。可靠性鑒定試驗適用於設計定型、生產定型、主要設計或工藝變更之後的鑒定。
3. 可靠性驗收試驗
為了確定定型後批量生產的設備能否在規定條件下都滿足規定的性能及可靠性要求的試驗叫做可靠性驗收試驗。驗收試驗不一定每批都進行,一般是在生產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的時間和批次中進行。
4. 成功率試驗
當設備的可靠性特徵為成功率時,為了驗證設備在規定條件下,試驗次數或設備數成功的概率是否滿足規定的可靠性特徵而進行的試驗叫做成功率試驗。
5. 全數可靠性驗收試驗
當規定每一台設備都要進行可靠性驗收試驗時採用。本試驗可以代替抽樣驗收試驗。
6. 可靠性增長試驗
通過採取糾正措施,系統地並永久地消除失效機理(不管朱效原因如何),使設備可靠性獲得確實提高的試驗,叫做可靠性增長試驗。它不是為了驗證某一試驗方案能否通過,而是通過試驗暴露設備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失效分析,採取改進措施和再試驗等,使設備可靠性得到增長,能夠滿足或超過設備預定的可靠性要求。可靠性增長試驗在設備研製階段進行。
------------------------------
電子工業:
可靠性試驗定義、目的、分類
作者:不詳 ; 發布時間:2015-12-9 10:38:54 ; 來源:互聯網 點擊:1896
可靠性試驗指: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功能的能力。產品在設計、應用過程中,不斷經受自身及外界氣候環境及機械環境的影響,而仍需要能夠正常工作,這就需要以試驗設備對其進行驗證,這個驗證基本分為研發試驗、試產試驗、量產抽檢三個部分。
定義
reliability test
為了解、評價、分析和提高產品的可靠性而進行的各種試驗的總稱。
折疊編輯本段目的
可靠性試驗的目的是:發現產品在設計、材料和工藝等方面的各種缺陷,經分析和改進,使產品可靠性逐步得到增長,最終達到預定的可靠性水平;為改善產品的戰備完好性、提高任務成功率、減少維修保障費用提供信息;確認是否符合規定的可靠性定量要求。
折疊編輯本段分類
可靠性試驗可以是實驗室內的試驗,也可以是現場試驗。按試驗目的可分為工程試驗和統計試驗兩類(見圖)。
工程試驗的目的是暴露產品的可靠性薄弱環節並採取糾正措施加以排除(或使其故障率低於允許水平)。這種試驗由承製方進行,以研製樣機為受試產品。
統計試驗的目的是在一定的置信度要求下,驗證產品的可靠性是否達到規定的定量要求。統計試驗一般有經認可的第三方實驗室負責完成,受試單位事先必須經訂購方批准。可靠性試驗應盡可能結合產品的性能試驗、環境適應性試驗等來進行。
目前推廣應用的高加速壽命試驗、高加速應力篩選和可靠性強化試驗也屬於可靠性試驗范疇。
可靠性分類
可靠性分類
折疊編輯本段試驗目的
為了評價分析電子產品可靠性而進行的試驗稱為可靠性試驗。試驗目的通常有如下幾方面:
1. 在研製階段用以暴露試制產品各方面的缺陷,評價產品可靠性達到預定指標的情況;
2. 生產階段為監控生產過程提供信息;
3. 對定型產品進行可靠性鑒定或驗收;
4. 暴露和分析產品在不同環境和應力條件下的失效規律及有關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機理;
5. 為改進產品可靠性,制定和改進可靠性試驗方案,為用戶選用產品提供依據。
對於不同的產品,為了達到不同的目的,可以選擇不同的可靠性試驗方法。
折疊編輯本段分類方法
1. 如以環境條件來劃分,可分為包括各種應力條件下的模擬試驗和現場試驗;
2. 以試驗項目劃分,可分為環境試驗、壽命試驗、加速試驗和各種特殊試驗;
3. 若按試驗目的來劃分,則可分為篩選試驗、鑒定試驗和驗收試驗;
4. 若按試驗性質來劃分,也可分為破壞性試驗和非破壞性試驗兩大類。
5. 但通常慣用的分類法,是把它歸納為五大類:
A.環境試驗
B. 壽命試驗
C. 篩選試驗
D. 現場使用試驗
E. 鑒定試驗
折疊編輯本段試驗項目
可靠性試驗是為了保證產品在規定的壽命期間內,在預期的使用、運輸或儲存等所有環境下,保持功能可靠性而進行的活動。是將產品暴露在自然的或人工的環境條件下經受其作用,以評價產品在實際使用、運輸和儲存的環境條件下的性能,並分析研究環境因素的影響程度及其作用機理。通過使用各種環境試驗設備模擬氣候環境中的高溫、低溫、高溫高濕以及溫度變化等情況,加速反應產品在使用環境中的狀況,來驗證其是否達到在研發、設計、製造中預期的質量目標,從而對產品整體進行評估,以確定產品可靠性壽命。一通檢測實驗室將可靠性測試可分為機械和環境兩大塊。可靠性測試項目如下:
序 號
測試項目
試驗范圍
1
振動試驗 Vibration Test
水平、垂直振動vertical&horizontal vibration,正弦Sine、隨機Random、正弦+隨機Sine+Random
2
機械沖擊試驗 Mechanical Shock Test
5000m/s2(500g)
3
碰撞試驗 Collision Test
250kg,50m/s2~300m/s2
4
包裝跌落 Packing Drop
跌落姿態Drop Gesture:角Angle、棱Corner、面Surface
5
模擬運輸 Simulation Transportation
三級公路Tertiary Hignway:35km/h(140/h)Max Load:1500kg
6
抗壓強度 Compressive Strength
最大壓力Max Pressure:5噸ton
7
IP Range
防塵 Dustproof
IP1Y~IP6Y
防水waterproof
IPX1~IPX8
8
堆碼試驗 Stack Test
最大承載Max Load:5噸
9
溫度/濕度/振動三綜合試驗Temp./Humidity/Vibration Comprehensive Test
溫度:-70℃~150℃, 濕度:25~98%RH,溫度變化速率:15 ℃/min Max. Frequency:1~2000Hz,加速度Acceleration:0~60gn,位移 Displacement max(p-p):50.8mm
10
鹽霧試驗 Salt-fog Test
中性鹽霧NSS、醋酸鹽霧AA SS、銅加速醋酸鹽霧CA SS
11
氣體腐蝕 Gas Corrosion
SO2/H2S/CO2
12
恆溫恆濕Constant Temp&Hum.
20℃~95℃,5 ~ 98%RH
13
冷熱沖擊 Thermal Shock
-65℃~150℃
14
UV老化 UV Aging
UVA340, UVA351,UVB313
15
快速溫變 Thermal Cycling
70℃~150℃, 25~98%RH,≦20℃/min
展開
折疊編輯本段具體內容
評價和分析產品壽命特徵的試驗稱為壽命試驗。對於大部分電子產品,壽命是最主要的一個可靠性特徵量。因此,可靠性試驗往往指的就是壽命試驗。壽命試驗可分為非工作狀態的存儲壽命試驗和工作狀態的工作壽命試驗兩類。為了縮短試驗周期、減少樣品數量和試驗費用,常常採用加速壽命試驗。在不改變產品的失效機理和增添新的失效因子的前提下,提高試驗應力(相對於工作狀態的實際應力或產品的額定承受應力),以加速產品的失效過程。根據試驗中應力施加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①在試驗過程中應力保持不變的恆定應力加速壽命試驗;②試驗過程中應力逐級步進式增加的步進應力加速壽命試驗;③試驗過程中應力連續增加的序進應力加速壽命試驗。
由於壽命試驗費時較多,通常不待受試樣品全部失效就要結束,即大部分壽命試驗都是截尾試驗。根據試驗截尾方式(固定試驗時間或固定試驗中失效樣品數)和受試樣品失效後有無替換,壽命試驗可分為四種:①無替換定時截尾試驗;②有替換定時截尾試驗;③無替換定數截尾試驗;④有替換定數截尾試驗。在電子產品壽命試驗中,最常用的壽命分布為指數分布、威布爾分布和對數正態分布。最常用的壽命試驗數據統計分析方法有概率紙圖解法、最大似然估計法、最佳線性無偏估計法、最佳線性不變估計法等。
所謂篩選,就是設法除去在材料、元件、器件、設備、系統等方面潛在的不良因素和缺陷,而把優良的產品挑選出來。採用外加應力或其他手段將成品中潛在的早期失效產品剔除的試驗稱為可靠性篩選。外加應力可以是熱應力、電應力、機械應力或者幾種應力的組合,篩選應力大小和作用時間的選取原則是:①針對產品的主要失效機理;②所用的應力對於良好的產品應無破壞作用,而對於有缺陷的產品應能使缺陷很快暴露;③根據用途、成本、產品批量大小和試驗設備等條件統一考慮,力求最佳的經濟效果;④充分調查,收集數據,掌握產品的失效分布和失效機理,才能確定合理的篩選項目。最常見的篩選方法有:①目檢(顯微鏡鏡檢、X射線照相、紅外掃描等);②電性能測試;③密封檢漏;④環境應力篩選(恆定加速、機械振動、沖擊、溫度循環、熱沖擊等);⑤壽命篩選(高溫儲存、功率老化、高溫反偏等)。
折疊編輯本段硬體試驗
也稱產品的可靠性評估,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功能的能力。產品在設計、應用過程中,不斷經受自身及外界氣候環境及機械環境的影響,而仍需要能夠正常工作,這就需要以試驗設備對其進行驗證,這個驗證基本分為研發試驗、試產試驗、量產抽檢三個部分。可靠性試驗包括:老化試驗、溫濕度試驗、氣體腐蝕試驗、機械振動試驗、機械沖擊試驗、碰撞試驗和跌落試驗、防塵防水試驗以及包裝壓力試驗等多項環境可靠性試驗。
B. PCB的SMT及可靠性設計
作為一個大學生會找人幫助是很好的辦法.但也要自己多去找資料,能學到到的就是自己的.多找以下smt的資料。
C. 可靠性試驗包括哪些
可靠性來試驗一般是在產自品的研發和生產階段進行的,是對產品進行可靠性調查、分析和評價的一種手段。試驗結果可為故障分析、研究採取的糾正措施、判斷產品是否達到指標要求提供依據。
中科檢測可靠性試驗項目包括:環境可靠性測試、電磁兼容EMC測試、和IP防護等級測試等。常見可靠性測試服務包括:振動、沖擊、跌落、高低溫、鹽霧試驗,以及黴菌、光老化等實驗,出具全國認可CMA檢測報告
D. SMT要做哪些可靠度試驗
序號 試驗項目 針對方向 依據標准
1 溫度循環 環境模擬,焊點疲勞損回傷 IPC-SM-785
2 溫度沖答擊 焊點疲勞損傷,產品壽命 IPC-SM-785
3 高溫存儲試驗 存儲環境模擬 GB/T 2423
4 低溫存儲試驗 存儲環境模擬 GB/T 2423
5 高濕存儲試驗 存儲環境模擬
6 交變濕熱試驗 環境極限溫濕度條件下的工作可靠性
7 運輸振動試驗 運輸情況模擬 GB/T 2423
8 跌落試驗 運輸及意外跌落情況模擬 GB/T 2423
E. 可靠性主要指標有哪些
一般分為內部可靠性和外部可靠性,有時也用平均可靠性和顯著可靠性來度量。
F. 實有設備有哪些相關指標
實有設備是指企業實際擁有的可供企業調配的全部生產設備。它包括企業自有的、租人的和借人的、已安裝及未安裝的設備。不包括已批准報廢的、訂購未運到本企業的、借出和租出的設備,它表明企業最大可能利用的設備數量。
實用設備的相關指標:
1、實有設備安裝率
實有設備安裝率,也叫做現有設備安裝率,是將已安裝設備數與實有設備數相比,用來說明已安裝設備占現有設備的比重,它受未安裝設備數量多少的影響。
2、安裝設備使用率
安裝設備使用率是將實際使用設備數與已安裝設備數相比,計算的結構相對數。它反映實際使用設備占已安裝設備數的比重。其數值大小受備用設備數、因故停開設備數及雖已安裝但由於技術問題或配件問題等不能使用的設備數的影響。
3、實有設備使用率
實有設備使用率是將實際使用設備數與實有設備總數比較,用來說明實際使用設備占實有設備總數的比重。其數值受實有設備總數中未安裝設備、不能使用的設備、備用設備、封存設備及因故停開設備數的影響。
實有設備使用率也可以通過實有設備安裝率和安裝設備使用率的乘積求得,即:
實有設備使用率=實有設備安裝率×安裝設備使用率
上述三個反映工業設備數量利用程度的內容,可以就全部工業設備計算,也可以分別各類計算,反映不同類型設備數量的利用情況。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對未安裝設備、不能使用的設備、封存保管及其他因故停開設備進行分析,針對不同情況,採取相應措施,不斷提高現有設備的數量利用水平。
G. 電子系統可靠性的性能指標有哪些
有效性可用
傳輸速率來衡量。
系統的可靠性具體可用差錯率來衡量
傳輸速率版
:
1.
碼元傳輸速率
碼元傳輸速率,又稱為碼權元速率或傳碼率。其定義為每秒鍾傳送碼元的數目,單位為"波特",常用符號"b"表示。
2.
信息傳輸速率
傳輸速率還可用信息傳輸速率來表徵。信息傳輸速率又稱為信息速率和傳信率。通常定義每秒鍾傳遞的信息量為傳信率,單位是比特/秒(bit/s或bps)。
差錯率
3.
差錯率是衡量系統正常工作時,傳輸消息可靠程度的重要性能指標。差錯率有兩種表述方法:
1.
誤碼率:
是指錯誤接收的碼元數在傳送總碼元數中所佔的比例,或者更確切地說,誤碼率是碼元在傳輸系統中被傳錯的概率。
2.
誤信率:又稱誤比特率,是指錯誤接收的信息量在傳送信息總量中所佔的比例,或者說,它是碼元的信息量在傳輸系統中被丟失的概率。
H. 產品的可靠性指標有哪些
這是我以前的一個回答:
我只是個學生,只是喜歡找了些資料覺得還好,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可靠性即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功能的能力,是衡量產品品質的關鍵要素之一。H3C在該領域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積累,教訓很多收獲更多。本文以H3C產品為例,就通信產品硬體工程類的可靠性保證作簡要探討,藉此讓大家對通信設備以及H3C產品從研發到量產的可靠性過程有個初步了解。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路正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們用它聽歌看電影玩游戲,企業用它建立運營體系、存儲數據、下發生產指令。試想某天當我們無法上網時,會是怎樣的境況?你將無法在MSN上和好友暢聊,無法在Google地圖上查找交通路線,無法在家了解股票行情……習慣依賴互聯網的我們將不得不改變生活方式。對於企業來說,停機除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外,還可能引發社會影響和信任危機。美國Infonetics Research對80家大型企業調查發現,由網路故障造成的損失平均占年銷售額的3.6%。
就像電話一樣,人們希望網路也能「想用就用」,可靠性的專業術語就是「可用度高」。實現高可用網路的方法,除了像冗餘備份、提高故障診斷能力、增加備件這些減少設備宕機時恢復時間的方法之外,還包括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設備的可靠性。
可靠性管理:可靠性保證和增長的基礎
之所以把可靠性管理放在第一位,優先於可靠性設計、分析和試驗,是因為我們認為後者都是具體的、細節的技術或方法,是可以短期內修正或完善的,而可靠性管理則代表了一個公司可靠性領域在流程和制度上的成熟度,需要時間、實踐、經驗和數據的積累和沉澱,可以說是員工心智和公司文化的體現。
H3C經過兩年的實踐摸索,於2005年正式將可靠性納入公司的流程管理,作為產品開發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對於研發的每款產品,我們都會制定相應的可靠性規格和過程實施計劃。可靠性規格是產品概念階段在可靠性指標上的承諾,根據各方面的需求決定出要做什麼樣的產品。可靠性過程計劃則明確定義什麼階段、由誰、完成哪些可靠性工作,達到什麼目標,過程如何規范,交付哪些內容,在執行上保證了規格承諾的兌現。
舉例來說,器件管理和優選便是可靠性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做過產品開發的人都知道,不同廠家的同型號器件,往往很難做到所有參數完全一致。當器件參數不一致時,產品在設計初期就需要考慮通過容差設計來兼容這些器件,這樣就對設計和製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設計製造的難度和成本。隨著供應商和器件型號的增加,管理費用迅速上升,彼此溝通變成了一個費時費力而且低效的工作。另一方面,設計和製造也不斷出現由「兼容設計」引起的問題,允許免檢直接入庫的器件變少。對於這種問題,在H3C,有專門的部門負責器件優選和認證管理工作,他們跟蹤業界器件技術發展的動態,對製造、客戶出現的器件問題進行跟蹤和數據搜集,提供各類優選器件清單,使器件選型工作簡單有效。當有器件需要替代時,必需經過足夠的審核、測試和小批量驗證才能被規模使用。
可靠性增長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應用FRACAS系統(Failure Report Analysis and Corrective Action System),其原理是利用「故障反饋、閉環控制、預防再發生」,通過一系列規范化的工作程序,及時報告產品故障,分析故障根因並糾正,通過臨時規避措施減少故障的影響,通過預防再發生的解決措施實現產品可靠性的增長。在H3C,從研發、試產、生產到客戶現場,各環節不同程度都在實施故障報告和閉環。以HASA(Highly Accelerated Stress Audit,高加速應力稽核)流程為代表,該流程融入了FRACAS和8D的思路,對每一台HASA過程出現問題的設備,都建立流程跟蹤,從條碼記錄、故障現象、故障風險分析、根本原因總結到解決措施、閉環實施,把各環節有機整合起來,實現發貨前檢驗的高效率和問題閉環的有效性。將每個HASA失效都看作改進過程的機會,從而使解決問題的投入達到利益最大化。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上帝可以不用數據說話。根據流程,我們把所有和可靠性相關的關鍵數據都集成到了QA系統的可靠性模塊。在這里,可以查到某款產品在特定發貨時間的市場失效情況,可以跟蹤市場實際MTBF、累計失效率、製造批次相關的失效率等等。通過數據分析和同類產品比對,去發現設計、製造、管理各環節可以提高的機會,實現進一步的可靠性增長。
良好的可靠性管理通過建立一套嚴格的紀律,指導我們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情;可以讓今天的教訓成為明天的預防,在明天就「一次性把事情做對」;可以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從零開始。而所有的目的,只是為了實現可靠性目標的承諾,保證提供給客戶的產品,在承諾的時間內是高可靠的、是滿足客戶要求的。
可靠性設計:關注細節,重在執行
談到電子產品可靠性設計,我們幾乎馬上會想到熱設計、元器件降額、容差容錯設計、可靠性預計等等。就像小學作文,中心思想是確定的,關鍵看如何寫這篇文章。可靠性設計是否成功,有兩點必不可少,其一是執行,其二是細節。
我們先說執行。以降額設計為例,不少公司都有降額設計規范,看上去很美。但這個規范是否被嚴格執行了還是被束之高閣,超出降額的器件有沒有被專業評估,降額要求是否根據製造/市場元器件的表現調整,不同產品是否需要分別對待實現全壽命成本最優,都是可靠性實現的關鍵。再如熱設計,在H3C,熱設計由可靠性工程師保證。每款產品,在開發初期,都會對散熱進行評估和模擬,提前釋放散熱風險。在整個評估過程中,可靠性工程師和結構工程師、產品開發人員、互連設計工程師的溝通是非常緊密的。風險沒有釋放,就不能通過下一個技術評審點。
其次是細節。航空愛好者知道,1980年,阿麗亞娜火箭第二次試飛時,一名工作人員不慎碰落一個部件的商標,堵塞了發動機燃燒室的噴嘴,造成發射失敗。1985年,美國發射「三叉戟」導彈,由於發動機燃燒室中剝落了一塊黃豆大的絕緣層,結果高溫火焰燒穿了那裡的金屬壁,燃氣向外噴射,發動機爆炸。可靠性設計是一個需要注重細節的工作,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Paying attention to details」是直接寫入到美軍標338中的,或者這也是經驗和思考的總結。
以H3C為例,熱設計中的熱模擬過程不但模擬常態情況,還會對風扇停轉等異常狀態進行模擬;在降額設計上,對各類器件電應力進行遍歷審查,對不同風扇轉速下熱應力進行遍歷測試,保證在規定環境下每個器件承受的應力滿足降額要求;對易損耗的器件進行壽命評估,保證在規定時間內設備符合用戶的要求;對關鍵電路進行容差設計和模擬,保證器件參數隨環境應力、壽命漂移時,電路依然可以可靠工作。
可靠性分析:防患未然,心知肚明
可靠性分析主要包括三部分:可靠性預計、FMEA(故障模式影響分析)和FTA(故障樹分析)。可靠性預計通過MTBF、返修率等指標作為維修、備件成本的預計,或整網可用度的評估,對設備可靠性增長貢獻不多。FTA構造繁雜、對人員經驗和技能要求高、容易出錯。對於復雜產品,FMEA是一個防患未然的有效方法。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有時會遇到十字路口紅綠燈失效的情況,想想我們最不希望哪種失效現象出現?顯然,當兩條路上同時出現綠燈時交通事故隱患就被埋下了,這是我們最不希望發生的。那麼在開展交通信號燈控制系統的FMEA分析時,就要關注哪些器件失效會出現綠燈同時點亮的情況,是否有解決方法。
在H3C,復雜系統會開展FMEA分析工作,從而對系統中可能出現的故障現象做到心知肚明,評估容錯設計是否足夠。對於冗餘備份系統,保證失效發生時設備可以快速倒換,業務正常運行不受影響。
可靠性試驗:真金不怕火煉
我們研發出來的每一款產品,都會經受可靠性試驗的洗禮,其中最嚴酷的當屬HALT試驗(Highly Accelerated Life Test,高加速壽命試驗)。
90年代HALT試驗在國外獲得推廣,而國內企業由於各種限制起步相對較晚。與傳統的施加模擬客戶環境的應力來發現故障的環境試驗不同,高加速應力是一種主動的試驗。使用應力步進的方法,使設備不斷接近極限應力,直到故障暴露。通過「暴露缺陷—不斷改進—再試驗—再改進」的方式,持續發現並解決設計、來料、工藝等相關問題,從而獲得產品的快速穩定。這有點像運動員的訓練,如果要參加100米短跑比賽,那麼運動員平常訓練時絕不會只是重復訓練100米沖刺,力量和耐力的訓練必不可少。同樣道理對於產品來說,雖然標稱工作環境是0~40/45℃,HALT試驗過程中其實都會經受100℃高溫和-40℃低溫的極限考驗。
到這里,可能你會提出兩個問題:1,HALT試驗做到-40℃和100℃有沒有必要,室內應用的產品,怎麼可能有這樣的環境?經驗告訴我們,非常必要且獲益匪淺!按照H3C工程師的說法,現在不作HALT試驗「心裡沒底」。2,廠家宣稱的0~70℃的器件能在-40~100℃環境工作嗎?實踐表明,在可靠的電路設計下,器件完全可以承受比規格更高的應力(極少數器件例外)。
如果你是做可靠性的同行,或者正在經受HALT問題的煎熬,可能還有第3個疑問,為什麼可以用環境應力暴露未來5年甚至10年可能出現的可靠性問題?研究一下元器件資料,看看容差設計的原理和品質管控方面的書籍,就會發現一個共同點:器件參數漂移。當一個器件在極限環境應力下參數漂移范圍比工作5年參數漂移范圍更寬時,只要該器件在電路環境中能承受極限應力,你就基本可以放心未來5年參數漂移引發失效的模式不會在電路中發生。其他原因如振動累計損傷、磨損引起的失效加速分析等,這里不再展開。
除了HALT試驗,在H3C,我們還採用了一個時尚前衛的可靠性保證手段,那就是HASA篩選。
研發出來的產品,到量產後,由於器件批次間的參數離散、工藝控制的原因,可靠性有可能會降低。HASA利用溫度、振動、電應力、數據流量等多應力同時施加的方式,有效篩選出故障設備,從而實現量產產品在質量和可靠性上的快速穩定。我們通常的HASA篩選應力遠超出設備工作應力,比如溫變率,典型應用環境溫變率不會超過0.5℃/分鍾,H3C篩選應力是40℃/分鍾。
其他常規試驗如溫濕度類試驗、機械類試驗、EMC的浪涌/靜電/抗干擾試驗,都是H3C產品的必檢項,通不過這些試驗,產品是無法到達客戶手中的。
結語
行文至此,相信你已對通信設備以及H3C產品可靠性保證體系有了簡單了解。鋼鐵鑄就源於千錘百煉,打造質量卓越的產品永遠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參考資料: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淺談通信產品的可靠性保證
I. 非標自動化設備質量屬性有哪些重要檢查指標
各種設備抄不同,以下僅列出常見一般性的重要指標:
設備是否滿足技術協議要求的功能;
設備的穩定性;
設備結構的合理性;(包括但不局限於機構動作時是否互相干涉,伺服電機輸出力是否匹配相當,結構是否存在剛性風險等)
電壓/氣壓/油壓等指標是否在使用方的要求范圍;
安全性考核;(安全隱患。需要考慮突然斷電時,設備所有機構能否即時停止動作,避免傷害操作人員;以及設備工作時人為進行危險區,有無對應的安全防護措施等)
最後一點需要特別留意,國內很多廠家都忽略了這一問題。
自動化設備供應商,祝商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