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孔雀魚需要什麼設備
❶ 養孔雀魚需要氧氣泵嗎
需要氧氣泵
.關於換水
你只要一周換一次水(1.配製專用水,2.提前接2/3缸自來水,放在陽台上曬三天,3.接2/3自來水,加少量熱開水至手摸感到略有溫度)天很熱就兩次。
2.關於餵食
每天早上喂一次,每次千萬不要喂多哦,如果你喂後觀察,看到魚肚子撐得圓圓的,甚至糞便還拖在魚肚子下面,那就是說你喂多了,下次要減份量。
幫你找了資料,你看下好啦:
飼養孔雀魚具體上需要何種設備呢?以下一一做介紹:
1.魚缸
2.過濾器具(水質調理劑)=飼養水
3.保溫器具
4.飼料(活餌、人工飼料)
5.健康的孔雀魚
1.魚缸
飼養孔雀魚正確的方法是,一個系統最少使用3個以上的魚缸。
飼養兼產卵用魚缸 1個
公母魚分別飼養用缸 2個
以台灣省一般的居住情況(與日本同)來說,水量在12公升~18公升大小的小型魚缸較合適。超過40公升的中型缸,保養的周期或方法就和小型缸不同,必須選擇換水飼育法。就筆者的經驗來說,40公升以上水量的魚缸,魚只生病及體質崩壞的比率較小型缸來得高。
從AF JAPAN GP-FM的實際經驗來看,筆者認為最適當的魚缸使用法如下:
交配用缸(容納3pr) 18公升左右
產卵(稚魚)用缸 12公升左右
剛出生到30天大的稚魚飼養缸(12公升左右的魚缸)容納60隻左右
❷ 養孔雀魚用什麼泵
我建議你不要用循環泵了,用氣泵吧,循環泵雖說省事,但是你的魚內缸有點小,用最容小的泵的話,對游動能力不是很強的孔雀來說也是很大的問題,很容易把魚吸死,比如有時候一些魚得病了,能治好的那種,可能一晚上被泵吸住就動不了了。 氣泵雖說不具備清除臟東西的功能,但是打養足夠了,小的那種就好,每天給魚少換一點水,把缸底的臟東西吸掉,大概換五分之一吧 之後再在魚缸里放點鹽 可以預防疾病 最後祝你能養好魚啦
❸ 孔雀魚怎麼養啊需要什麼設備
天冷了,小魚缸的話買個加熱棒20元就可以了,保持溫度在21——24度,溫度太高了容易得病,溫度太低了長的慢
❹ 養孔雀魚需要什麼水質,如何喂養,和必備硬體
接魚
魚缸的准備主要是清潔和消毒。消毒是採用沸水消毒法,消毒既徹底,還沒有化學葯物消毒後遺留的的問題,同時還是最環保的方法。要注意的是消毒時先把缸放平穩,一定要平穩,否則容易裂的。然後要先加少量沸水,讓玻璃適應溫度,以防止玻璃突然高度受熱而炸裂。最後再加適量沸水進行消毒。
養水是將自來水靜置3到5天,將水中氯氣揮發干凈。然後將水加入消毒後的缸中,加入硝化菌,再加入魚、蝦屍體做硝化細菌的食物,用水妖精連續充氧24 小時,即可初步建立起硝化系統,這樣的水就可以放魚了。
接到魚後,不要急於打開包裝箱,回家後暗光處開箱。途中防止動作過大導致的震動或翻滾。因為魚停食、無光的環境下,再經長途、長時間運輸後,體質虛弱、精神緊張,因此要特別小心,防止魚受驚而導致撞袋或撞缸受傷,或導致因驚恐引發的夾尾等情況。因此一切工作都要溫柔小心的操作。
兌水(也稱過水,專業名詞)工作是重要的工作,同時還很是煩瑣的操作。但想養好魚,就一定要細心、耐心的去完成,保證魚能夠初步順利適應我們的飼育環境,為以後正常養育打好基礎。而很多新手,都是在這方面犯了錯誤到導致損傷慘重。[11]
密度
對於子魚放養的密度,缸如果是40×25×30厘米的,放養的密度在50到60尾左右。密度過大,水質不宜控制容易發病,千萬注意,密度過小,缸大魚少,子魚不用搶食會導致興奮度和運動缺乏,從而到影響生長速度的,這是很多玩家沒注意到的地方,需要注意。一般在2周後,就會看到隨著子魚的長大,缸的密度也隨著增大起來,這時候如果再不增加空間,就會影響到子魚的生長速度了。這時就將它們移到50*40*30的缸中,給它們寬闊的空間,為它們進一步的快速發育提供更好的條件。[12]
溫度
魚缸中的水溫穩定在22到26度之間(所有的熱帶魚都可以適應這個溫度區)。成魚一般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魚則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有些魚友魚友則把幼魚溫度提高到27、8度,認為這樣幼魚才活躍,食量和新陳代謝增加,才能發育的快,此話說的不假,但這種高溫的負面影響卻被忽視掉了。在這種高溫下,幼魚新陳代謝過快,即使吃的再多,也供不上代謝出去的速度快,尤其是鈣質,因此在一段時間後就可能會出現突發畸形等病症,而且即使是在成魚後也易發生如早衰、母魚產後塌腰或公魚突然塌腰、母魚產出的子代畸形多等負面情況。這些例子在大棚養殖時,在夏天高溫期繁育出的魚是最好的例證,有經驗的玩家應該都遇到過的。
孔雀魚留做種親魚的,基本都是冬天繁育出的魚,原因也主要是在冬季水溫恆定適宜的。接到魚後,不要急著打開包裝袋,先要把包裝袋用水沖洗干凈。然後把包裝袋放入缸中,約20到30分鍾,使袋中的水與缸里的水,溫度達到一致。如果無法確認溫度是否一致可使用水族溫度計進行測試,水溫一致方可入缸。打開袋後,先加入相當於袋中水量1/10的缸中水入袋,然後再慢慢的不斷把缸中水加入袋中,使魚逐步適應水質如pH、KH等的變化,整個過程持續30到40分鍾左右。當加入缸中的水達到袋中水的量時,即可把魚溫柔撈出放入魚缸中。此兌水過程,也可以用打吊瓶的輸液系統進行的,可以更好的讓魚適應水質的,對於比較珍貴的魚適用。兌水結束後,要將袋中的原水倒掉,因為魚在運輸過程中排泄的廢物、脫落的黏膜等物質,是細菌喜歡的食物和產床,是魚致病的重要病源。[13]
喂養
魚剛入缸後十分恐慌,最好不要打開魚缸照明等之類的強光線,更不要驚動它,例如觀看時都不能指指點點動作過大的,接魚之前的准備工作做的一定要充分,魚入缸後不要總是在魚缸周圍四處亂竄,記住當天不要餵食!不要換水,觀察它的狀態怎麼樣。一般來說在第一天魚的狀態會恢復一些,如找食、追逐配偶等。如狀態不好的話,可以加入1%濃度的飽和鹽水。多觀察幾天,一般在一周以內如狀態不錯,魚四處尋找食物、追逐配偶等表現,就可以少喂一點點活餌,意思一下即可,千萬不要喂多!開口餌料以活食最好,如豐年蝦等,人工餌料由於消化困難,不建議用。可換1/10的水,冬天換的水要比缸中水溫高出1至2度,夏天要低1至2度,這也是一年中換水時溫度掌握的方法。如果狀態不好,不喂,繼續觀察。出現浮頭現象時,應考慮放養密度是否過量了。應及時分缸出來。如果沒有問題,狀態良好的話,同樣應少喂最好在上午進行,餌料吃不完的應及時撈出來,魚兒進食時間控制在五分鍾之內。
對於餌料來說,主要是指餌料的種類、餵食的量和每天餵食的次數,以及隨著魚齡的增長不斷增加餌料的品種和喂量的調整。
孔雀魚剛出生的子魚,當天不喂,因為一是先使其適應環境,二是有卵黃囊還未吸收完。從第2天開始,最好是以活豐年蝦幼蟲開口,其營養豐富並易於吸收,又有促進排便的功效。這個時期使子魚盡量多吃、吃飽,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時缸中還可保留少許活餌的程度。總結是「4周內盡量撐,2月內使勁喂,3、4個月吃得飽,5月以後喂的少」。能每天早晚抽空各喂2次左右,尤其是早上喂完後在子魚缸中要略保留少許活餌為好。[14]
水質
pH值:最適合孔雀魚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間,水中的酸鹼值對孔雀魚的影響相當大,酸鹼值是對數的形態,所以pH5的水就是pH6的十倍也是pH7的一百倍,因此對於人類只是小小的"1"的差距,對孔雀魚而言恐怕已經被折磨的快要死了。[13]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飼養者換水次數少,久而久之,水質早已因為各種因素轉變為酸性,此時如果突然大量換水,勢必會造成孔雀魚相當大的沖擊。
硬度:孔雀魚喜歡偏硬的水,硬度要10-15度左右,雖然如此,但是以版主個人認為,水的硬度對孔雀魚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就拿兩個飼養孔雀有相當歷史的國家:德國和日本做為例子,德國的水是偏硬水,而日本的水質皆為軟水,而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條件都可以將孔雀養得很好,可見的孔雀的適應能力很強,比較不需要飼主費心調整水的硬度高低。這也是許多人常說孔雀魚易於飼養的原因之一。[13]
亞硝酸濃度:亞硝酸濃度的高低對於孔雀魚的生存也有相當大的影響,雖然孔雀對於亞硝酸濃度的適應遠超過其它的魚種(根據資料顯示,孔雀魚可以忍受的亞硝酸濃度約為七彩神仙的100倍)。但是一旦亞硝酸濃度過高,對於孔雀總是一種傷害,尤其是水族缸是一個完全封閉的水體,加上通常我們又以過高的密度飼養魚只,所以一旦疏忽,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孔雀魚就集體暴斃,飼主不能忽視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市面上有不少測試亞硝酸濃度的試劑販賣,可以輕易的測量出大概的數值。[13]
要解決亞硝酸濃度過高的問題,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立即換入新鮮且除過氯氣的水,不過長期亞硝酸濃度過高,就必須考慮是否過濾器的效果太差或是魚只飼養密度過高。[13]
控色
孔雀魚對顏色的要求有兩點:(1)顏色要勻稱:(2)色差要分明。而色彩濃度的薄與厚並非要求的重點,因色系若不均勻,將會形成有色塊的圖騰,也就是所謂的雜斑。色塊若無法再散開來,將扼殺此尾孔雀魚的「前途」。之所以不在乎孔雀魚顏色的厚與薄,主要是因其各具美感、各有特色。因此若將所謂的藍尾禮服共同比較時,將發現有數十種之多,這也包含了體色、尾色、尾型的排列組合。
針對孔雀魚的著色問題,中國的魚糧生產企業做了很多研究,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觀賞魚在自然界本身是存在的,它們靠食用天然食物就可以獲得健康體魄、持久鮮艷的色彩。那麼在自然界,觀賞魚吃什麼?蝦和浮游生物。那蝦又吃什麼?藻類。因此蝦和藻類是它們最好的食物,魚從蝦體內就能獲得足量的天然蝦青素和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持久保持鮮艷的色彩。
孔雀魚還有一個神秘之處。就是在第一次月滿的時候,孔雀魚對黃色比較敏感。在第二次月滿的時候,孔雀魚對紫色敏感。即孔雀魚的視力會在兩次月滿時發生變化。[15]
混養
水草和孔雀魚混養應該如何選擇水草,又應該如何設計造景。想要設立一缸適合孔雀魚的水草造景缸,首先在選草上可是得先下一番功夫,試想,柔軟的孔雀魚在粗枝大葉中穿梭,如蟬翼般的鰭,稍一閃失就有損他的美麗,對魚只的健康也有會危害。
所以,柔軟的枝葉是第一選擇:再者生態條也是考慮重點,孔雀魚是屬於上層性的魚類,也就是說他們常常會回遊水族箱的上方,就欣賞的角度來看,水草當背景襯著孔雀魚就是最美的畫面,所以水草最好有一定的高度,另外在葉莖的分枝上也最好選用枝葉分枝多,甚至枝葉較細小的種類,可搭配孔雀魚的細致之美。[16]
【摘自網路】
❺ 我想養孔雀魚,都需要准備什麼東西
首先一個魚缸,和魚糧或者蚊子的幼蟲挺愛吃的,還有孔雀魚事不耐寒的,所以你打算長久養下去就要買個加熱棒,一般就是一雄配3母,因為孔雀魚是直接生出小魚來的,不是產魚卵的所以就要拿多幾個小瓶子來養小魚,不然大魚會吃掉小魚的,而孔雀魚一次會生好多尾小魚的,而且生小魚的間隔還好短(相比其他魚)所以好快你就會有一大群的孔雀魚了,那時小魚可以喂熟雞蛋黃給它們吃,不過不可以喂太多,基本上孔雀魚好少生病的
❻ 飼養孔雀魚的設備有哪些
如果說普通家庭飼養的話,一個上濾,一個燈(晚上方便觀賞),一個溫度計,冬天的時候回一個加熱棒就足答夠了。如果是上規模的養殖,普通孔雀的話要有上濾、增氧泵、加熱棒、溫度計(這些是最基本的),品系孔雀的話因為要保證不雜交,需要很多組缸,因為每個缸比較小,數量多,所以用過濾不劃算,可以改用水妖精,每缸一個。最好將整個水體通過縫隙連通起來,這樣一組缸用一個加熱棒就可以了。孔雀不難養,不需要太多設備。
❼ 水族箱 養孔雀魚 必備的設備
真好,羨慕,兩個那麼大的缸可以養很多了,
我個人覺得孔雀魚挺不好養的,回尤答其把尾巴養好太難了,冬天一定要加熱棒,打算養的多要充氧泵,要是比較懶的換水就要買過濾泵,現在有的過濾泵帶打氧功能了,溫度計冬天要的,深色的石頭有助於形成艷麗的色彩,放點水草也不錯,
買魚食啊,海豚的貼片最好,因為含有蔬菜
換水管,60cm的話可以買那種1米的。不用嘴巴吸了也不貴4,5塊吧
公母分開好點,母會咬公尾巴,公也咬同類的尾巴,哎,水多魚少這種現象會好一點
❽ 小魚缸養孔雀魚需要什麼過濾器
可以放一些水抄妖精襲和背濾。
水妖精是培養硝化細菌用的,不能吸出魚便,如果你餵食不多而消化細菌穩定的話,魚便會被分解掉。但如果要魚長的壯,就要少食多餐,這樣產生的魚便也會比較多,通常在餵食後1個小時換水,大概換掉20%的水量,每天如此,魚長的很快,而且不容易得病。
背濾:在魚缸內部做成的,叫內背濾。用打了孔(上下對稱角各一個孔)的整張玻璃在魚缸背側隔出寬度為10厘米寬的空間,用玻璃膠沾牢固,且不漏水。裡面再用玻璃沾隔成格段,上下留有過水空隙,水泵、濾材都安放其中,濾槽空間很大,可以放很多玻璃環。水經下角的進水孔進入,由下而上沒過隔離板,經過濾材過濾後由水泵上抽經出水孔流出,流回魚缸里。溢流的問題,可以通過控制隔板的高度在內部就解決。 美觀、實用,一般大多採用這種形式,建議使用。
❾ 養孔雀魚要注意什麼
1、買缸
清洗-泡鹽水-打氣,加點硝化菌,氨和亞硝酸,變成無害的亞硝酸鹽。假如新設的缸看起來霧霧朦朦的,那就是硝化系統尚未建立,建議再加鹽硝化菌進去,如果不見改善,那就要重新設缸了。
2、養水
換水前幾天最好將自來水先用其他容器裝起來曝氣幾天,儲存這些水讓水中的有害物質揮發掉(氯和重金屬),這就是養水。
3、換水
為了使孔雀魚有更快適應生活,日常的魚缸管理極為重要。除經常注意於水質、水溫外,還要維持魚缸內的生態平衡。於是有必要藉過濾器來凈化污水或換水。
飼養孔雀魚用水必須將PH值調整這近中性的弱酸性或弱鹼性(PH6.5~7.5程度),凡是此一范圍者,孔雀魚的飼養可以說是沒問題了(可以用PH試紙測試)。放入過濾細菌的休眠體,因為此一細菌繁殖後,才適合於飼養孔雀魚用的水質。
魚缸內的水要經常予以循環。換水的基本為少量而頻繁,並每2~3周1次,以全水量的四分之一程度為准。水質的劇變對孔雀魚的傷害很大。此外,每年至少也要做全面掃除1次,孔雀於對全新的水還是難以適應,所以有必要保留老舊的水約二分之一左右,來另加新水。
(9)養孔雀魚需要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小幼魚出生前後pH的起伏最好不能超過0.5。
2、產仔後,要立即撈出母魚否則母魚有可能吃掉魚仔。
3、小幼魚出生的第13-14天便須被撈起到大缸養育。
4、親魚產完撈出繁殖缸後,需要單獨靜養1-2天才能放回主缸。
5、親魚會連續這樣生產約11次,11次里頭3次產仔很少,隨著體型的增大會越來越多。
6、雌魚一生總共可生產22-25次,但生產11次後要休息很長一段時間才開始第二期的排卵。
7、產後讓雌魚單獨靜養3天,然後放回種魚缸,以避免被雄魚過早地追傷,影響之後的生育質量。
8、繁殖時應注意,同窩留種魚不要超過三代,以免連續近親繁殖導致品種退化,使後代魚體越來越小,尾鰭變短。最好引進同品種魚進行有目的遠親雜交,以防次品種退化,達到改良品種的目的。
❿ 准備養孔雀魚用什麼魚闖缸呢
闖缸魚肯定是孔雀魚最適合了。
闖缸魚無所謂魚的種類,只是想用這條魚加速魚專缸生化屬系統建立。所以,只要便宜、耐活就好。孔雀魚就具備這樣特點。
另外,你最後就是想養孔雀魚。如果你用其他魚闖缸,那放魚進缸還是需要少量多次,這樣是最穩妥的做法。如果,用孔雀魚闖缸就不存在這樣情況了。闖缸魚最後活著也好,死了也好,你都會清楚缸里養的水適不適合孔雀魚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