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能帶多少設備
A. 一般路由器能連接多少設備
家用路由一般連接15個左右還可以,有的品種會相對多些,家用路帶機做得好的是華三,型號R200,這個大約五十個左右相當穩定,
B. 無線路由器帶多少無線設備
一般就是帶10多個,不同路由器略有不同吧,這個也跟手機連上後上網流量大小有關。
C. 寬頻使用路由器最多可以連幾個設備
聯通公眾寬來帶如果使用有線或自無線路由器時,同時上網的最大終端數為6台終端(電腦終端不超過3台)。所有用戶如果使用第4台電腦終端登錄後,會收到彈窗警告,且所有終端均會出現數據丟包,上網體驗下降,待第七台終端下線後,網路會自動恢復正常。
D. 一個路由器可以用多久一個路由器可以帶幾台設備
家用路由器一般壽命是3~5年左右。路由器常常都是24小時開機狀態,時間一長,電子元器件就會加速老化。路由器已經出現故障的典型徵兆是:進不去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莫名的間歇性重啟、網速突然很慢(重啟路由器會好一會)。這就表示路由器壽終正寢了,需要更換了。
現在在普通家庭用戶中有一個比較錯誤的觀念:認為只要挑一個質量好的路由器,就可以使用很長一段時間(5~10年)或終身不用更換。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大家在購買路由器的時候,絕大多數只是關心價位、外觀和品牌,而忽視了路由器的最核心的部件「晶元」。其實一台路由器就是一台微型的電腦,它跟電腦一樣有CPU、內存、存儲等,配置越高就代表它能處理數據的能力就越強。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經驗和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有不同意見和建議,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
E. 一個無線路由器能帶多少個設備是不是一個天線只對應一個設備
一個天線就可以了連接你所有設備了,(但包括你手機,手機是使用地面接收站的信號不是你的無線路由器的)但是如果你移動辦公的地方經常換的話,建議你還是多用幾根天線,那樣信號穿牆的效果比較高
F. 一個路由器最多能連接多少個設備
正常家用的差不多在10個,家用的無線是比較輕量級的設備。
現在好多的寬頻營運商都限定客戶端數量了,所以就是無線路由器可以帶這么多寬頻也限制了。
理論上是可以很多,但每個無線路由器的背板帶寬是固定的,用戶多了那麼共同分享這個帶寬的話每個人分得的就會少了,加上用戶多的話,數據量會很大,這樣中央單元的處理就會飽和,形成網路延時。就如同路上車太多,會堵車一樣的道理。
這個用專業名詞就是帶機量,帶機量通常分為最大帶機量和並發帶機量。最大指連上就算,並發指連上並有數據訪問。考量設備帶機量,通常參考並發帶機量會更有意義一些。當然一些比較齪的晶元連最大帶機量都很少。
對於單台設備的無線帶機量通常有3個瓶頸:
第一個瓶頸是內存,比如內存低到會影響到STA結構分配的程度,這會影響帶機量,但在32M左右,已經就不是瓶頸了。
第二個瓶頸是無線晶元,主要指晶元的RF和buffer,這兩個因素決定了晶元的吞吐能力,這個級別的瓶頸可能在於20和40的區別。通常來講,QCA(AR)系列晶元在這方面最強,BCM次之,MTK還OK,RTL呵呵。當然僅指接觸過的早年的RTL8188系列,可能最近長進了吧。
第三個瓶頸是無線通信原理,無線通信採用沖突避免機制(CSMA/CA),同一個信道,同一時刻只能有一個客戶端通信,因此不可能無限高的並發。這個瓶頸通常在30~40左右。超過這個限後,可能表現出來就是各種卡。
從上述原理來看,單AP很難做到有很高的無線帶機能力。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有的AP可以做到200+的無線帶機,這種通常都是採用陣列天線,利用多個無線晶元,本質上還是多個AP,集成的AC+AP方案。還有360也號稱可以帶200+,採用AR9344晶元,這個只有呵呵了。
至於TP,通常家用設備做極限測試是用12~15個終端,也就沒有動力去做很大的帶機量了。畢竟TP的核心價值是省成本,將縮水進行到低。
G. 一台路由器最大能帶幾個設備
路由器下帶多少台設備受多個原因限制:路由器內存、路由器cpu、路由器是否雙頻、專連上屬的設備的網路行為。
一般路由器的內存都是8-32M,CPU性能也都在300MHz,大多數路由器還是單頻300M這些都限制了連接設備的數量,一般超過10台設備,基本上就會出現斷線、不穩定的問題。
現在的無線傳輸原理還是採用分時技術,也就是同一時間只能一個設備在傳輸,其他設備需要等待,所以路由器的內存和處理速度,程序對無線信號的處理演算法很關鍵。如果採用雙頻路由器,2.4G和5G可以分別接入不同的設備,這樣也會增加路由器的連接人數。
為了讓路由器獲得更多的連接設備,需要更多的內存。現在市面上的智能路由器極路由內存都在128M以上,在這方面基本能滿足30人的同時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