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發熱設備
A. 什麼叫熱工
1、熱工是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的簡稱。
2、主要是研究熱力學機械的效率和熱力學工質參與的能量轉換在工程上的應用,如將熱力學能轉化成機械能推動動力機械做功以及其效率的學科。
3、傳熱學是研究熱量傳遞的一門學科,如反應堆的導熱,對流換熱,輻射能的傳遞等。
4、主要應用於熱能與動力工程,核能科學與工程,熱加工工程等方面,還應用於非工程方面。
5、隨著人類在生產、生活上的需要,對熱的利用和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從取暖、熱食到製作金屬工具,有過不少發明創造。
6、我國在12至13世紀就有用火力來產生旋轉運動的走馬燈和使用火葯向後噴氣加速箭的飛行記載,這與現代燃氣輪機和火箭等噴氣推進原理是一致的。
(1)什麼是發熱設備擴展閱讀:
1、動力的來源主要是人力、畜力以及風力、水力等自然動力。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迫切地要求解決生產上動力不足的問題,因此在18世紀發明了蒸汽機,實現了熱能向機械能的轉換。
2、由於蒸汽機笨重、效率不高等缺點,因而促使人們對於水和蒸汽以及其它物質的熱力性質進行研究;與此同時,卡諾對如何提高熱效率,邁耶、焦爾等人對熱與功的轉換規律進行了大量實驗,從而建立了熱力學兩個基本定律,大大地促進了熱力學這門學科的形成和發展,促使熱力發動機不斷地發展與改進以及新型動力機的創造與發明。
3、由於蒸汽機不宜用於運輸工具上,而且也不能滿足由於工業生產的不斷發展與高度集中所需要的巨大動力,因此在熱力學有關理論的指導下,於19世紀末期,遂發明了內燃機及蒸汽輪機,內燃機具有效率高、重量輕的優點,蒸汽輪機則具有效率高、功率大的優點。
4、內燃機及蒸汽輪機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並發展了熱力學中熱力過程和熱力循環的研究。而蒸汽輪機又推動了高參數蒸汽性質及高速氣流等問題的研究,使熱力學兩個定律應用於工程實際中,形成了工程熱力學學科。
B. 熱鍛加熱設備是什麼
中頻交流電加熱
C. 什麼是供熱機組
3 定 義
本標准採用下列定義。
3.1 板式換熱機組:Plate Heat Exchanger Unit
由板式換熱器、水泵、變頻器、過濾器、閥門、配電箱、儀表及控制系統等組成的智能型換熱設
備。
3.2 一次側Primary Circuit Side
指熱量或冷量的提供側。
3.3 二次側Secondary Circuit Side
指熱量或冷量的接收側。
3.4 汽-水換熱機組Steam-Water Heat Exchanger Unit
一次側介質為蒸汽的板式換熱機組
3.5 水-水換熱機組Water-Water Heat Exchanger Unit
一次側介質為水的板式換熱機組
4 型號編制
4.1 型號組成及含義
4.1.1 型號中第1、2位表示板式換熱機組:用"板式換熱器"和"機組"的頭兩個字"板機"的漢語拼音大寫字頭BJ表示。
4.1.2 第3位表示二次側使用范圍:生活熱水系統--"S":空調系統--"K";一般採暖系統--"C";地板輻射採暖系統--"F";
4.1.3 第4位表示熱負荷;
4.1.4 第5位表示一次熱媒的介質:高溫熱水--"R";蒸汽--"Z";冷水--"L"
4.1.5 第6位表示一、二次側設計壓力;
4.1.6 第7位表示控制等級,按表1分為兩級。
表1 板式換熱機組的控制等級 級別 控制功能
Ⅰ 溫度控制+水泵變頻+熱量計量
Ⅱ 溫度控制+水泵變頻+熱量計量+通訊功能
示例:
4.2 型號編制示例:
熱負荷4.0MW,用於熱水採暖系統,一次側設計壓力1.6Mpa,二次側設計壓力0.6Mpa,一次熱媒的介質為高溫熱水,具有溫度控制、水泵變頻、熱量計量、通訊功能的板式換熱機組表示為:
BJC-4.0R1.6/0.6Ⅱ
5 基本參數
5.1板式換熱機組的額定熱負荷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 板式換熱機組的額定熱負荷 額定熱負荷(MW) 0.5 1.0 1.5 2.0 2.5 3.0 4.0 5.0 7.0 10.0
5.2 板式換熱機組的設計溫度和壓力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3 板式換熱機組的設計溫度和壓力
項目 溫度(℃) 壓力(Mpa)
供水 回水
一次側 蒸汽 ≤350 -- ≤1.6
高溫熱水 ≤200 -- ≤2.5
空調低溫水 ≥0 -- ≤1.6
一般熱水採暖 95 70 ≤1.6
二次側 生活熱水 60 -- ≤0.6
空調熱水 65 55 ≤1.6
空調冷水 7 12 ≤1.6
地板輻射採暖 45 35 ≤0.6
6 一般要求
6.1板式換熱器的設計、製造檢驗與驗收應符合條例GB/T16409的規定。
6.1.1 板式換熱器的面積按公式(1)計算
(1)
式中:F--板式換熱器的理論計算面積( ㎡);
Qn--設計熱負荷(kW);
K--傳熱系數(W/ ㎡·℃);
ΔT--換熱器的平均溫差(℃)。
6.1.2 板式換熱器的換熱宜採用逆流換熱工藝系統。
6.1.3 板式換熱器的設計壓力取一次側或二次側的最高工作壓力。
6.1.4 板式換熱器的設計溫度取一次側或二次側的最高工作溫度。
6.1.5計板式換熱器板片的材質應根據工藝所使用的水質選取。
6.1.6 單台板式換熱器的板片數,不宜大於150片。
6.1.7 板式換熱器的墊片宜採用非粘結式橡膠墊片。
6.1.8 單一工況下,換熱機組中板式換熱器不得超過2台並聯運行,換熱機組內不應設置務用板式換熱器。
6.2 循環水泵的製造應符合JB/T53058的規定。
6.2.1 循環水泵的流量按公式(2)計算:
(2)
式中:G--循環水泵流量(t/h)
T1--循環水回水溫度(℃);
T2--循環水供水溫度(℃);
Qn--設計熱負荷(kW);
Cp--循環水的平均比熱(kJ/kg)。
6.2.2 循環水泵揚程按公式(3)計算:
(3)
式中:H0--循環水泵的揚程(kPa)
H1--熱力站內部阻力損失(含換熱機組、過濾器、管道)(kPa)
H2--二級網側最不利環路的阻力(kPa)
H3--最不利用戶內部系統阻力(kPa)
6.2.3 板式換熱機組的額定循環流量小於或等於200t/h時,應選用一台循環水泵,額定循環流量大於200t/h時,宜選用二台循環水泵並聯運行,換熱機組內的循環水泵不應設置備用泵。
6.2.4 循環水泵所配電機的設計、製造、測試、檢驗應條件JB/T8680.2的規定,並應滿足下列要求:
1.電機應為標准三相鼠籠非同步電機,並能與變頻器配套運行;
2.電機的額定電壓為(300±10%)V,電源頻率為(50±2)HZ;
3.電機轉矩應能滿足水泵在調速范圍內的轉矩要求;
4.電機繞組和絕緣應能隨來自變頻器的電壓和電流;
5.電機應有密封的接線盒,接線端子應連接每個繞組的末端,並保護接地,用銅導線使接線
端子和電機形成閉合迴路。
6.2.5 循環水泵所變頻器的設計、製造、測試和檢驗應滿足下列要求:
1.變頻器應採用晶體模塊型,用於三相鼠籠非同步電機的無級調速,變頻器應適合於電機和負載要求;
2.每個變頻器應包括整流單元、線性電抗器、中間電路、遞變單元、控制和電子監測系統、操作面板;
3.箱體應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和嚴密的結構。防護標准為IP40。箱內弱電及強電系統應獨立設
置;
4.變頻器所有強電元件應進行機械和電氣強度的設計,使其能隨大於20kA的沖擊電流。
5.變頻器的額定值如下。
1)電源電壓:(380±10%)V
2)電源頻率:(50±2)HZ;
3)功率因數:COS?≈0.98;
4)頻率控制范圍:(0~50)HZ ;
5)頻率精度:0.5%;
6)過載能力:150%,最小60s
7)控制方式:正弦波PWM控制
6.台變頻器的控制系數應具有調節上升的時間和下降時間的線性功能,上升和下降時間應單獨可調。
7.應通過程序設定跳躍頻率,應設置動力電纜的接線端子板,電纜接線全部為壓接。控制電纜端子板應設置防松件,並用格柵分開不同電壓等級的端子。電纜端子應有相序標記、接線編號。所有裝置應正確接地,接地端子應有足夠的尺寸連接接地系統。
8.變頻器應有下列保護功能:
1)過載保護;
2) 過電壓保護;
3)瞬間停電保護;
4)輸出短路保護;
5)欠電壓保護;
6)接地故障保護;
7)過電流保護;
8) 內部溫升保護;
9)欠相保護。
9.在故障狀態下,應保護電路並報警,水泵和變頻器應停止工作。
10.變頻器應具有模擬量及數字量的輸入輸出(I/O)信號,所有模擬量信號應為(4~20)mA及(1~5)V,變頻器應符合電磁兼容的規定。
11.操作面板應有下列功能:
1)變頻器的起動、停止;
2) 變頻器參數的設定控制;
3)顯示設定點和參數;
4)顯示故障並報警;
5)應在變頻器前的面板上設文字說明;
6.3 板式換熱機組應採用補水泵變頻自動補水。補水泵電機、變頻器的製造標准和技術條件應符合本標准6.2.4、6.2.5的規定。
6.3.1 補水泵的流量應為循環水泵的流量的4%。
6.3.2 補水泵的揚程按公式(4)確定:
(4)
式中:H--補水泵的揚程(kPa);
Hb--系統補水點的壓力(kPa);
Hx--泵的吸入管路阻力(kPa);
Hy--泵的出水管路阻力(kPa);
h--補給水箱最低水位高出系統補水點所產生的靜壓(kPa);
h0--計算富裕量,(30~50)kPa。
6.3.3 換熱機組內的補水泵宜設置一台,並不應設置備用泵,且補水泵應滿足補給水水溫的要
求。
6.4 閥門及其它管路附件要求。
6.4.1 換熱機組與外界管道介面處使用的關斷閥應選用球閥,球閥的製造應符合GB12237的規
定。
6.4.2 水泵的進出口宜選用蝶閥,蝶閥的製造應符合GB/T12238的規定。
6.4.3 機組內的循環水泵出口應設置止回閥,止回閥的製造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
6.4.4在循環水泵的出口管上,應設置安全閥,安全閥的製造應符合GB/T12243的規定。安全閥的管徑應為機組回水管管徑的1/4。安全閥應按設計要求確定開啟壓力和回座壓力。
6.4.5在換熱機組的最低點應設置泄水閥,泄水閥宜選用球閥,泄水閥的管徑不得小於DN20。
6.4.6換熱機組內的法蘭應與管道同心,並應保證螺栓自由出入,法蘭螺栓孔應跨中布置,法蘭的製造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
6.4.7 在一次側的供水管道上和二次側的回水管道上均應設置過濾器,並符合下列規定;
1.過濾器應能除去大於或等於2.0mm的微粒,濾網應使用不銹鋼,並帶有龍骨;
2.過濾器應按介質流向安裝,其排污口應朝向便於檢修的位置。
6.5 防腐與保溫
6.5.1 換熱機組內的管道及基座的外表面,均刷塗底漆二道和面漆一道。
6.5.2 保溫應符合下列要求;
1.汽--水換熱機組和用於製冷的水--水換熱機組,板式換熱器和管道應進行保溫。
2.汽--水換熱機組保溫後的外表面溫度不得大於50℃,用於製冷的水--水換熱機組保溫後其
外表面不結露。
3.板式換熱器的保溫外護層應為可拆御式的結構。
6.6控制和測量設備
6.6.1 板式換熱機組系統流程如圖6.6.1,其控制和測量設備的基本要求為:
1.板式換熱機組控制由具有測控功能的控制器、電控櫃、感測器、執行機構及通訊系統組成。控
制器通過與其相連的感測器和執行機構完成對換熱器和其它現場設備的數據採集和控制功能;
2.感測器和執行機構應包括溫度感測器或溫度變送器、室外溫度感測器、壓力變送器、差壓變
送器、流量計、熱量表、液位變送器、電動調節閥、變頻器和電磁閥等。
圖6.6.1
6.6.1.1 I型換熱機組應符合下列要求。
1.監控參數應包括:
1)室外溫度;
2)一、二次側的供、回水溫度;
3)一、二次側的供、回水壓力;
4)蒸汽的壓力、溫度;
5)凝結水的溫度;
6)一次側熱量、蒸汽流量;
7)二次側供水流量;
8)補水流量、補水水箱水位;
9)循環水泵和補水泵的啟停及運行狀態等。
2.執行機構應包括一次側的電動調節閥、二次側循環水泵變頻器、補水泵變頻器和電磁閥等;
3.溫度控制應滿足:
1)用於採暖的機組應由帶室外氣候補償的二次側供、回水溫度或二次側的供、回水平均溫度控制
一次側電動調節閥;其它機組應由二次側供水溫度控制一次側電動調節閥;
2)二次側的供水溫度或供、回水平均溫度折控制精度為±2℃,壓力精度±10kPa;
3)用於採暖的機組可直接手動設定二次側的供水溫度、回水溫度或供回水平均溫度來控制一次側
的電動調節閥;可直接手動設定值班採暖的運行模式;可根據一次側的回水溫度來輔助調節一次側
的電動調節閥。
4.壓力控制應滿足下列要求:
1)應按二次側設的壓力或供、回水壓差,來控制二次側循環水泵的運行頻率,取壓點的位置應在
機組的供、回水管上或在系統的最不利用戶的供、回水管上;
2)應按設定的補水壓力,來控制補水泵的運行頻率;
3)二次側應設有電磁閥,當系統超過設定壓力時電磁閥開啟泄水;
5.可直接設定二次側循環水泵的運行頻率。
6.6.1.2 Ⅱ型換熱機組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符合6.6.1.1的要求:
2.機組控制器可在主動和被動方式下與監控中心進行數據通信,通訊協議應為標準的。
3.控制器應具有顯示操作功能,並可對參數、報警設置等進行現場修改和設定。
6.6.2 控制櫃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控制櫃應符合GB7251和BG49421的規定;
2.應採用冷彎型鋼局部焊接組裝的構架,構架零件及專用配套零件均應由型鋼製成;
3.櫃內的安裝件與構架間應用滾花螺釘連接,整櫃應構成完整的接地保護電路;
4.櫃體防護等級不得低於IP40;
5.絕緣電壓不小於1000V;
6.防塵應採用正壓風扇和過濾層;
7.進出線應採用下進下出,櫃門上配置的電氣測量儀表(電壓、電流表),精度等級不應低於
1.5級。應配置起/停、自動/手動、信號指標等裝置。
6.6.3感測器和執行機構
6.6.3.1電動調節閥應符合下列要求:
1.宜選用具有線形或對數流量特性的閥門:
2.水閥門的口徑應按公式(5)、(6)計算流通能力選取;蒸汽閥門的口徑應按製造廠家提供的
圖表或程序計算選取。閥門應滿足控制對象對閥門控制比率的要求,控制比率不應低於30,不能滿足
時應採用多閥並聯。
(5)
(6)
式中:R--控制比率;
Kv--所需閥門流通能力(t/h);
Q--閥門設計流量(t/h);
ΔP--閥門設計壓降(Bar);
Kvs--系統最大流量時閥門流通能力(t/h);
Kvt--系統最小流量時閥門流通能力(t/h);
3.應按系統的介質類型、溫度和壓力等級選定閥體材料,滿足運行和安全要求;
4.閥門的最大關閉壓力應高於所控制環路可能出現的最大壓差值,否則應設置差壓控制器;
5.電動調節閥在調節過程中閥權度應不低於30%,且不應出現氣蝕現象,閥權度按公式(7)計
算:
(7)
式中:H--閥權度;
Δp--閥門全開時壓降(Bar);
Δps--換熱機組系統壓降(Bar);
6.以蒸汽為介質的電動調節閥應具有斷電自動關閉功能;
7.PN1.6Mpa閥門閥體採用灰鑄鐵,PN2.5Mpa閥體應採用球墨鑄鐵或鑄鋼。
6.6.3.2 溫度計和壓力表應符合下列要求:
1.安裝位置應能反映真實測量值,且易於讀取。
2.應按被測參數的測量誤差要求和量程范圍確定,最高測量值不應超過設計量程的70%。
6.6.3.3溫度感測器或變送器應符合下列要求:
1.溫度測量范圍應滿足被測參數要求,最大偏差不得大於2℃。
2.溫度感測器部分時間常數對於室外溫度不應大於10分鍾,對於工作介質不應大於40s。
6.6.3.4 流量計和熱量表應符合下列要求:
1.計量精度應不低於2級,水系統宜採用超聲波熱量表和電磁流量計,蒸汽系統宜採用孔板和渦
街流量計。
2.應有斷電自動保持數據功能。
6.6.3.5 電纜應符合下列要求:
1.機組電纜敷設應採用橋架和穿管,信號線應採用屏蔽線。
2.電纜應符合GB12706的規定。
6.7 機組整體組裝要求
6.7.1 機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設備和管路的布置,要做到外形美觀、管道介面流暢、阻力損失小、檢修方便、便於操作和觀
測;
2.機組的底座和支撐結構應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板式換熱器的兩側應留出維修空間;
3.循環水泵的出口,應避開板式換熱器,設置一個帶閥門的旁通管道,管徑同水泵出口管徑;
4.循環水泵電機功率大於或等於18.5kW的系統,應在循環水泵的入口和出口設置一個帶止回閥的
旁通管,管徑同循環水泵的出口管徑;
5.循環水泵的進出口應設置軟接頭,循環水泵的底座應有減振設施;
6.一次側介質為蒸汽時,其介質在管道內的流速應小於50m/s。
一次側介質為熱水時,其介質在管道內的流速應小於2m/s;
二次側介質在管道內的流速應小於2.5m/s。
7.在水-水換熱機組中,一次側的調節閥宜設置在回水管上,熱量表和流量計宜設置在供水管
上;
8.在汽--水換熱機組中,一次側的蒸汽管上應裝設電動(氣動)調節閥的流量計,電動調節閥的
前後應設置閥門,並應設置帶閥門的旁通管道。
9.二次側的流量計,宜安裝在二次側供水管上;
10.在汽-水換熱機組中,應設置能連續排水的疏水閥,疏水閥的選型應符合GB/T12712的要求;
11.換熱機組管路及設備的壓力降一次側不得超過100kPa,二次側不得超過120kPa;
12.定壓補水點宜設置在二次側回水管循環水泵入口處;
13.換熱機組動運行的雜訊應符合GB3096的要求。
14.換熱機組應設置固定的吊裝點。
6.7.2 機組材料及焊接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與設備、閥門的連接採用法蘭連接,其他部分的連接均採用焊接連接,DN≤50mm的二次側
管道也可採用螺紋連接。
2.機組焊接的焊縫坡口型式與尺寸應符合GB/T 985的規定;管道的焊接應符合GB 50236的規定;
焊接材料應符合GB/T5117的規定。
3.機組內的彎管宜選用彎曲半徑等於1.5D的熱推彎管,異徑管、焊制三通的製作應符合GB12459
的規定。
4.採暖和空調管道的法蘭墊片應使用石棉橡膠墊片,生活熱水管道宜使用聚四氟乙烯墊片。
5.機組管路附件包括法蘭、墊片、鋼管、槽鋼、三通、變徑管等,所選用的材料及焊接材料,必
須具備質量證明書。機組管路附件選用的材料應符合表4的規定。
表4 機組管路附件的材料要求 材料名稱 型號 標准
鋼板 Q235-A, Q235-AF GB/T700
鋼管 10°或20°優質碳素鋼 GB/T8163
法蘭 Q235-A JB/T81
法蘭墊片 石棉橡膠 JB/T87
三通、變徑管 10°或20°優質碳素鋼 GB2459
槽鋼 Q235-A, Q235-AF GB707
角鋼 Q235-A, Q235-AF GB9787
6.若採用其它材料加工製造時,其材料的機械性能和防腐蝕性能不應低於本標准對材料的要求.
7 技術要求
7.1 外觀
7.1.1感換熱機組表面的漆膜應均勻、平整,無氣泡、龜裂和剝落等缺陷,檢測櫃內應乾燥、清潔、無雜物。
1.底座外形尺寸誤差應小於5‰,設備定位中心距誤差應小於2‰,設備安裝螺栓孔與中心線誤差應小於2mm,管道的水平偏差和垂直偏差應小於10mm。
2.安裝法蘭時,法蘭密封面與接管中心線平面垂直度偏差不應大於法蘭外徑的1%,且不大於3mm。
7.1.2 汽、水流向、接管標記及機組標志牌完整、正確。
7.2 板式換熱機組在設計壓力下,系統不得損壞或滲漏。
7.3 板式換熱器的壓力降,一次側不得大於30kPa,二次側不得大於50 kPa。
7.4 板式換熱器的傳熱系數應大於300W/c㎡。
7.5換熱機組的水泵應進行運轉試驗。
7.5.1 水泵的電源線連接應正確,水泵運轉時應無雜音和其它異常現象。
7.5.2 水泵運轉時軸承的溫升無異常。
7.6 控制系統應進行整機測試。
7.6.1 控制系統應滿足下列環境要求:
1.運行溫度:(0~40)℃;
2.儲存溫度:(-20~70)℃;
3.相對濕度(運行或儲存):(5~95)%。
7.6.2 控制系統應有參數測量功能。應能對溫度、壓力、流量、熱量等模擬量進行檢測,對泵的狀態進行測量,並完成相應物理量的上下限比較,數據過濾等。
7.6.3 控制系統應有數據存儲功能。應能按設定的時間間隔採集和存儲被測參數,儲存的歷史數據在掉電後不應丟失。
7.6.4 控制系統應有自我診斷、自恢復功能。控制器通電後應自動對關鍵部位進行自檢,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異常後,應能自行恢復到異常的狀態。
7.6.5 控制系統應有日歷、時鍾功能。
7.6.6 控制系統必須具備顯示、現場操作功能,在現場就能通過操作鍵盤進行功能選取、對參數現場設定、設置報警等。
7.6.7 控制系統應有控制調節功能。控制器應能對熱力站和其它現場過程設備進行自動控制和調節,滿足對熱力站的優化控制功能。
7.6.8 控制系統的報警功能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控制器應支持數據報警和故障報警。
2.故障和報警記錄應自動保存,掉電不應丟失。
3.發生報警時,控制顯示屏上應有報警顯示和在控制櫃內有聲或光報警,同時控制器應能
自動將報警信息上傳至監控中心。
7.6.9 控制系統應有通訊功能。控制器應在主動或被動方式下與監控中心進行數據通信。當發生故障異常時,控制器應能主動將故障情況上傳至監控中心,監控中心也能直接對控制器發出指
D. 發熱對電氣設備有哪些影響
電氣設備發熱,會造成設備絕緣部分老化或者融化,最終造成電氣短路。如果發熱嚴重,還會造成附近易燃件起火。甚至造成設備高熱損害
E. 什麼是發電廠熱力設備
給水泵,高低壓加熱器,除氧器,凝汽器,凝結泵,油系統設備等都屬於電廠的熱力設備。
F. 有發熱設備的生產車間如何調節室內溫度
沒有什麼事情了 啦 恰巧路過 (*^__^*) 嘻嘻……
G. 發熱管和發熱絲這兩種發熱設備各自的優缺點請指教
看你需加熱的環境與介質及溫度范圍
H. 什麼叫熱力設備
更確切的說復,在供熱廠或熱電制廠中,通過燃料燃燒(煤、油、天然氣等燃料)放出熱量、再利用其熱量把水加熱或者把水加熱成蒸汽,然後對用戶供熱或通過蒸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的設備均屬於熱力設備。
在這個系統中,有供燃料燃燒的鍋爐、氣輪機以及汽、水循環中的加熱器、除氧器、凝結器、給水泵、循環泵等有關的輔助設備。
對外供熱時的管閥、交換器、水泵等採暖設備也算熱力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