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事故救援用了哪些設備
Ⅰ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救援器材有哪些
救援器材有:消防類:緊急逃生呼吸器,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消防員員裝備,滅火器,應急救援醫葯箱等,逃生類:如煙火信號,拋繩器,辟火毯,救生衣,救生圈等,不是非常全,請諒解!
Ⅱ 一般情況下,應配備哪些應急救援裝備
選擇裝備要根據實用性、功能性、耐用性和安全性,以及客觀條件配置。一般情況內下,事故應急救援的裝備可容分為基本裝備和專用救援裝備兩大類: (1)基本裝備。包括通訊裝備、交通工具、照明裝置、防護裝備等。 (2)專用裝備。包括消防設備、危險物質泄漏控制設備、個人防護設備、通信聯絡設備、醫療支持設備、應急電力設備、資料等。 (3)現場地圖和有關圖表。包括現場(廠區)規劃圖、工藝管線圖、公用工程圖(消防設施、水管網、電力網、下水道管線等)和能反映場外的與應急救援有關的特徵圖(如學校、醫院、居民區、隧道、橋梁和高速公路等)。
Ⅲ 哪些生產企業應該具備應急救援組織、人員和設備
某煤礦發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發生後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省領導、煤礦安監局和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負責人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指揮應急救援組織進行搶險救援,利用救援設備解救被困礦工,將事故造成的人員及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那麼,哪些生產企業應具備應急救援組織、人員和設備呢?
應急救援組織、人員和設備是實施救援行動必需的硬體條件,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大企業應當具備這些條件。《安全生產法》第七十九條明確規定:「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建築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生產經營規模較小的,可以不建立應急救援組織,但應當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運輸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建築施工單位應當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物資,並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保證正常運轉。」類似上述案例中的煤礦都應當具備應急救援組織、人員和設備。國家鼓勵重點行業領域建立相應的應急救援組織,配備應急救援物資和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七十六條國家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能力建設,在重點行業、領域建立應急救援基地和應急救援隊伍,鼓勵生產經營單位和其他社會力量建立應急救援隊伍,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提高應急救援的專業化水平。
第七十九條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建築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生產經營規模較小的,可以不建立應急救援組織,但應當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運輸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建築施工單位應當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物資,並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保證正常運轉。
強制某些危險程度較高的企業配備應急救援組織、人員和設備,是法律綜合其危險程度和發生事故後對救援條件的需要做出的具體規定,相關企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依法配備應急救援組織、人員和設備,才能保證企業利益不會在可能發生的事故中遭受更加嚴重的損失。
Ⅳ 單位要采購一批救援應急設備,但對這方面的東西不大了解,有沒有什麼好的網站會有這方面產品的詳細介紹
有個中國救援裝備網不錯..可以去看看..種類挺多
Ⅳ 衛生應急救援需要配備哪些衛生應急裝備
你好:
選擇裝備要根據實用性、功能性、耐用性和安全性,以及客觀專條件配置。一般情屬況下,事故應急救援的裝備可分為基本裝備和專用救援裝備兩大類: (1)基本裝備。包括通訊裝備、交通工具、照明裝置、防護裝備等。 (2)專用裝備。包括消防設備、危險物質泄漏控制設備、個人防護設備、通信聯絡設備、醫療支持設備、應急電力設備、資料等。 (3)現場地圖和有關圖表。包括現場(廠區)規劃圖、工藝管線圖、公用工程圖(消防設施、水管網、電力網、下水道管線等)和能反映場外的與應急救援有關的特徵圖(如學校、醫院、居民區、隧道、橋梁和高速公路等)。
Ⅵ 化學事故救援需要哪些器材
1
拆除設備設施
破拆設備、叉車、推土機、金屬切割機、電焊機
現場自備
後勤保障組專
2
高空搶險設備屬設施
起重提升設備-塔吊、單繩卷揚機、多繩卷揚機;登高車、梯子、安全繩、緩降器、救生氣墊
施工現場自備
後勤保障組
3
建築搶險設備設施
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工程運輸車、清障車、行車信號工具等設備
施工現場自備
後勤保障組、運輸站段、分局調度指揮室
4
地下救治設備設施
強光照明、防護裝備、通風機、發電機
施工現場自備
後勤保障組
5
消防設備設施、器材
輸水裝置軟管、噴頭、攜帶型滅火器、抽水泵、照明車、指揮車、高壓水槍、登高車
消防部門、施工現場
後勤保障組
6
個人防護設備
氧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護服、救生衣
應急救援隊伍自備
搶險搶修組
7
醫療支持設備
救護車、擔架、夾板、氧氣、急救箱
應急救援隊伍自備
醫療救護組
8
通信聯絡設備
對講機、行動電話、電話、傳真機、電報等
現場自備
指揮部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