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設備 » 養殖鵪鶉需要什麼設備

養殖鵪鶉需要什麼設備

發布時間: 2021-02-17 15:07:18

Ⅰ 鵪鶉如何養殖

養殖方式如下:

1、鵪鶉產蛋多少與飼養管理好壞有密切的關系。它對飼料、溫度、濕度和光照等環境條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品種好壞也是產蛋多少的一個因素。飼養肉鵪鶉或蛋鵪鶉的產量不一樣,肉、蛋鵪鶉雜交育成的鵪鶉就比純肉鵪鶉的產蛋量多,一般可提高產蛋率15-20%,所以要使鵪鶉多產蛋,就要飼養雜交鵪鶉或蛋鵪鶉。

2、鵪鶉是由野生變家養的,雖經過人工馴養但還保持有野生的習慣,如表現膽小易驚和怕音響、噪音、因此,要使鵪鶉多產蛋,必須給鵪鶉創造一個安靜、適宜的飼養管理環境外,還應做好以下幾點。

3、首先要飼養當年的鵪鶉。注意選擇壯無病、食慾強的個體,鵪鶉的壽命一般為2年,孵化出的母鵪鶉35-45天開始產蛋,產8-10個月後,其產蛋量下降。因此飼養一年以上的鵪鶉產蛋量減少,應及早淘汰,產蛋一年以上的母鵪鶉,經育肥後出售。

4、其次必須供足優質飼料。母鵪鶉開始產蛋後,食慾旺盛,粗蛋白質一般應占飼料的28%左右。鵪鶉一年中產蛋300枚以上,大量消耗鈣、磷,應注意糧中鈣、磷的補充供給,應飼喂配合飼料。盡量少喂或不喂穀粒整料,一般配合飼料為:玉米佔48%,餅類33%,淡魚粉6%,乾草粉5%,貝殼粉5%,骨粉3%,添多種維生素添加劑。

5、第三產蛋母鶉對溫度、濕度在一定的要求。如環境溫度低於15℃,產蛋量明顯下降甚至停止產蛋,適宜的舍溫應保持在18-25℃,過高過低要及時調節。適宜的舍內濕度要控制在50-60%之間。並要保持供足清潔飲水和切碎的青綠多汁飼料。

6、第四光照對母鵪鶉產蛋量的影響。鵪鶉喜紅色光,每天24小時內要有15小時的光照,光照不足時有電燈光補充紅光最好。

Ⅱ 人工養殖禽類需要哪些設備的列表

養殖禽類的養殖設備有很多,列表:

溫濕度感測器
通風設備
燈照設備
全自動化養殖設備

全智能化養殖設備等等

Ⅲ 養鵪鶉如何辦理養殖證

1、場地的准備:鵪鶉的場舍一般可採用和改造原有民房,最好設頂棚,以水泥地面為好,大型鶉場要設計與論證。
2、設施的准備:養殖鵪鶉主要設備為籠具,目前尚無定型產品,可按照不同生長階段自製籠具。
①雛鶉籠:主要供0~3周齡的雛鶉使用,籠壁和籠頂可用木板或塑料製作,正面設玻璃小窗,籠底由6毫米×6毫米或10毫米×10毫米金屬編織網製成。熱源可採用白熾燈、電熱絲(300瓦、 串聯、均勻分布)、電熱管(板)。配置專用食槽與水槽。小型育雛籠的規格一般為 100厘米×60厘米×30厘米,設2~3個籠門,可疊4~5層,每層下設一承糞板。
②仔鶉籠:供4~6周齡(種用)仔鶉用(含育肥用),可與雛鶉套用,與成鶉籠結構相同。也可採用雛雞的育雛籠,於籠外架設食槽與水槽。
③成鶉籠:可分為重疊式、全階梯式、半階梯式和整箱式、拼箱式幾類。重疊式多以雙列、4~5 層配置, 每層長100厘米、寬60厘米、中高24厘米,兩側高28厘米。籠壁棚條間距2.5厘米,底網網眼以20毫米×20毫米或20毫米×15毫米為好。籠前景掛食槽與水槽。頂網用塑料網。每層設4個單元,每單元養種公鶉2隻和母鶉5~6隻,或產蛋鶉10隻。產蛋鶉也可採用6~8層密飼式籠
3、飼料的准備:養殖鵪鶉飼料的原料容易解決,主要是要掌握飼料的配方。
4、引種的准備:引種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供種貨源,掌握相關的基本知識,要到有種苗經營資格單位購買的原則、堅持比質、比價、比服務的原則、堅持就近購買的原則,把好種鴿的質量關、價格關、結構關。

Ⅳ 鵪鶉養殖技術

一、建築籠舍

用籠舍法養鵪鶉效果好,可採取竹木結構建築,籠長80厘米、寬50厘米、高30厘米,搭架分層飼養。籠舍要設在清靜通風、向陽、光線好而保溫的房屋安置,注意調節溫度,保持冬暖夏涼,嚴格控制畜禽(狗、貓、雞等)出入或人為騷擾。

飼養密度按籠舍單層計算,每平方米可養雛鶉100~150隻或成年鵪鶉60隻左右。鵪鶉籠舍內要配置料槽、飲水器;必須安裝照明設備,夜晚須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鵪鶉的產蛋率。

二、配好飼料

鵪鶉的飼料盡量採用纖維少、營養豐富的食品,品種宜多樣化。要保持一定的蛋白質,適口性良好,不能隨意變換,以防減食,影響產量。

一般飼料配方是:玉米50%,豆餅8%,菜籽餅3.7%,麥麩29%,魚粉6%、粗糠1.5%,骨粉1.5%,食鹽0.3%,還可加一些復合維生素、抗菌素及微量元素等。

三、日常管護

①要勤掃籠舍,清除糞便(每天要清除糞便一次,至少兩天一次),防止潮濕、污染,經常刷洗槽具,保持乾燥衛生。

②0~4日齡常表現出逃竄的野性,加料、喂水要當心,防止飼料被扒食濺失,防止飲水沾濕絨毛。

③鵪鶉飼養40天即可上籠,以適應產蛋時的籠養環境,夏季要保持通風良好,防暑降溫;冬季要生爐子,保持溫度在16℃以上。

④產蛋期要有充足的光照,天黑以後可補充光照4小時左右。母鶉產蛋通常是下午2~4時,6時結束。要隨時撿蛋,以防踐踏、啄碎。

⑤要勤於檢查與調整室內溫度、濕度、通風、光照,並要防止各種應激、啄癖、鼠害、獸害和煤氣中毒的發生。

⑥定期稱測體重與檢查羽毛生長情況,並做好各項記錄和統計報表。

四、配種繁殖

春季配種在3~5月,秋季在9~11月,公母鵪鶉搭配1:4;一般每隻公鵪鶉一天交配一隻母鵪鶉,如果過多交配會影響種蛋的受精率。配種時將公鵪鶉放到母鵪鶉的籠里,自行交配,配後再捉出公鵪鶉。

五、抓住育雛關

鵪鶉蛋只需17天就孵化出小鵪鶉。剛出殼的雛鶉對外界環境適應性差,要注意保溫。出殼1~2天,籠舍溫度要保持在35~38℃,以加速腹內吸收蛋黃,收臍良好。以後每天降溫0.5℃,一直降至25℃左右時即保持恆溫,另外要適時給鵪鶉開食。

出殼1天後,要喂些蒸熟蛋黃和碎玉米。一周後飼喂混合飼料,一天喂5~6次(包括夜間2次)。飼料要拌濕,用手捏能成團而又鬆散為宜,還應勤喂些冷開水。一般養50天成熟,開始產蛋。

六、強制換羽

如利用第2個產蛋周期,需實行人工強制換羽。實施方法是:停料4~7天、黑暗,迫使產蛋鶉迅速停產,接著脫落羽毛,然後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復產蛋。從停飼到恢復開產僅需20天。必須淘汰病、弱個體,飲水不可中斷。

七、疾病防治

①胃腸炎

由飼料霉爛或飼養不當引起腹瀉、虛弱、昏迷等,可在飼料中拌入痢特靈或木炭末連喂3天,停2天,再喂1~2次,或在飼料中拌入土黴素,連喂5天。也可用磺胺咪唑或磺胺二甲嘧啶拌入飼料中每天喂2次,連喂5~6天。

②白痢

由沙門氏桿菌引起不食、排白色有惡臭稀糞等,可在飼料中拌入痢特靈連喂3天,停喂2天再喂3天,待糞便正常停喂。可在飼料中加入土黴素連喂6天,或用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拌入飼料內連喂3天,停2天再喂3天。

③脫肛和難產

由早產或產蛋期營養不良等引起,防治方法保持飼料營養全面,防止母鵪鶉過肥和預防輸卵管疾病。難產時要用手輕按腹部助其產蛋。脫肛時,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肛門直腸,然後輕輕送回體內。

(4)養殖鵪鶉需要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種蛋的保存

1、適宜溫度

蛋產出母體外,胚胎發育暫時停止,隨後,在一定的外界環境下胚胎又開始發育,當環境溫度偏高,但不是胚胎發育的適宜溫度時,則胚胎發育不完全和不穩定,容易引起胚胎早期死亡。

當環境溫度長期偏低(0℃),雖然胚胎發育處於靜止狀態,但胚胎活力嚴重下降,甚至死亡。一般種蛋保存適宜溫度為13℃~18℃,保存時間長,採用溫度下限,保存時間短,採用溫度上限。

2、相對濕度

種蛋蛋殼上約有7500個直徑為1.5~15微米的氣孔,種蛋保存期間蛋內水分通過這些小孔不斷蒸發,其速度與貯存的濕度成反比。一般相對濕度保持在75%~80%,此外不要讓陽光直射和穿堂風直吹種蛋。

3、保存時間

種蛋即使保存在適宜的環境下,孵化率也會隨時間的延長而下降。隨著保存時間的延長,蛋白殺菌的特性下降。蛋內水分蒸發增多,改變了蛋內的酸鹼度,引起蛋黃系帶和蛋黃膜變脆。

由於蛋內各種酶的活動,引起胚胎衰弱及營養物質變性,降低了胚胎生活力,殘余細菌的繁殖危及胚胎,導致孵化率下降。一般認為種蛋保存時間為5~7天為宜,不要超過2周。

Ⅳ 養殖一萬只鵪鶉需要多大的地方

1.投入少。養殖鵪鶉佔地面積不大,房前屋後皆可養殖,即使大規模養殖,所佔用土地回、房舍也大大低於養殖答其他家禽。由於舍內採取多層籠養設備,飼養密度又大,所以建築、設施、資金投入都比養殖其他家禽低得多。養殖鵪鶉對勞動力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不需要繁重的體力勞動。另外,鵪鶉的適應性和抗病力強,用於防疫的葯物開支也很低。 2.產出多。無論蛋用型鵪鶉還是肉用型鵪鶉,40~50天都可成熟。肉用型42日齡體重可達到220克,僅耗飼料700克;蛋用型全年產蛋大約270枚,總重量達3000克,為其體重的20倍。 3.資金周轉快。由於鵪鶉的飼養周期短,而且資金投入也少,每隻所佔流動資金不超過1.6元,所以相對於其他家禽來說,資金周轉要快得多。 4.風險小。因養殖鵪鶉具有以上三個優點,所以在經營時就不易造成經濟損失,也不用擔太大的風險。 由此可見,養殖鵪鶉是一項投資規模小、產值高、資金周轉快、經濟效益高的項目。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國際養禽業公認其必將成為21世紀養禽業的支柱產業

Ⅵ 養殖鵪鶉,需要辦理野生動物養殖手續嗎

養殖鵪鶉,需要辦理野生動物養殖手續,
(一)申請人需提交的材料
1、申請人的書面申請報告;
2、身份證明材料;
3、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證明材料;
4、經營場所使用證明及必需的設施條件材料;
5、資金信用證明;
6、管理和安全保障的證明文件或材料;
7、證明陸生野生動物合法來源的有效文件和材料;
8、申請表(申請經營數量、種類等);
9、法人代表照片1寸2張,2寸1張;
10、縣級林業局的現場查驗報告;
11、縣級林業局的正式上報文件。
以上材料一式四份。
(二)申辦程序
1、申辦單位或個人須向所在地縣級林業局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供需要經營利用的陸生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動物來源、場地、設施及有關技術、資金等書面情況。
2、經當地縣級林業局派員對經營場所和設施等進行實地調查核實,並對調查核實情況寫成書面調查報告;
3、由申辦單位或個人填寫《經營利用許可證申請表》,並經當地縣級林業局審核簽署擬辦意見和蓋章,對符合條件的以正式文件上報我局,經審查合格的,報自治區林業局批准,向申請人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審查不合格的,由市林業局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告知復議或者訴訟權利。
(三)完成時限
20日內(不含上報自治區林業局審批時限)。經批准可延長10日。

Ⅶ 在農村搞養殖鵪鶉需要辦理什麼手續嗎

需要取得《排污許可證》。

畜禽養殖場排放污染物,不得超過國家或版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權准。在依法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區域內,畜禽養殖場必須按規定取得《排污許可證》,並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規定排放污染物。畜禽養殖場排放污染物,應按照國家規定繳納排污費。

向水體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排放標準的,應按規定繳納超標准排污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本轄區范圍內的畜禽養殖場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現場檢查,索取資料,採集樣品、監測分析。被檢查單位和個人必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資料。


(7)養殖鵪鶉需要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排污許可證辦理規定:

1、排污許可證由正本和副本構成,正本載明基本信息,副本載明基本信息、許可事項、管理要求等信息。

2、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縣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被調整為市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派出分局的,由市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組織所屬派出分局實施排污許可證核發管理。

3、縣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實施簡化管理的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其餘的排污許可證原則上由地(市)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核發。地方性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Ⅷ 在家裡怎樣養鵪鶉

籠可用木製,高160-180厘米,長90-100厘米,深40厘米,每層籠高15厘米,承糞板空間10厘米,每層可養鵪鶉-80隻。中間可隔成2-4個小籠,籠底用粗鐵線,間距0.5厘米,以便漏糞。籠底後高前低,向前稍有傾斜,產蛋後可自動流出到前面檔板,以便飼養員在籠外撿蛋。籠子四周用細鐵線制,間距2.2-2.4厘米,外掛料槽和飲水槽,便於鵪鶉頭頸伸出吃料飲水。
母鵪鶉全價混合飲料配料百分比:玉米42、豆餅33、魚粉10、麩皮3、草粉5、貝殼粉6、骨粉1,粗蛋白為27-28%,鈣磷比4:1,再加適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日喂乾料3-4次。每隻母鵪鶉喂粗料20多克,蛋料比約1:2,產蛋鵪鶉亦喜吃半干濕糊狀飼料,喂濕料比乾料的產蛋率高,但喂濕料費工麻煩,夏季飼料易變質,因此喂乾料另給飲水,比較方便。
加強光照管理,可提高產蛋率。通常每20-25平方米面積,在2米高處懸掛一隻60瓦的電燈,或在每層籠內吊電燈,每晝夜要求保持16小時光照,其餘時間可改為弱光燈泡,以防黑暗驚擾鵪鶉,影響產蛋。
產蛋的母鵪鶉食慾旺盛,每隻鵪鶉每天需要採食20克精飼料。精飼料配方為:玉米面53%、豆餅22%、麩皮3.5%、魚粉12%、微量元素1%、骨粉2%、貝殼粉3.8%、細沙1.2%、多種維生素1.5%。青飼料要切碎打成漿,與精飼料按1∶1的比例加水混合飼喂,濕度以不糊嘴為准。每天喂5次(其中午後喂3次),飼喂時要注意做到定時、定量,不要隨意改變飼料品種。
幼鵪鶉養40天後便可上籠,應讓其盡快適應新環境以利於其早產蛋。產蛋開始頭60天為旺盛期,要加強飼養管理。
鵪鶉一般很少發病,流行性傳染病也不多見,但一旦發病,往往造成全窩死亡,因此精心防病很重要。鵪鶉籠舍要保持通風、乾燥、清潔,並定期用3%~5%來蘇兒消毒。每周對鵪鶉進行一次腸道消毒(可在飼料中拌入土黴素鈣鹽、金黴素添加劑),以防傳染病的發生。大量飼養鵪鶉時要對鵪鶉進行預防接種,接種方法與雞的接種方法相同。

Ⅸ 我想問,飼養一萬只鵪鶉需要多大面積的房子需要多少資金需要多少籠具鵪鶉是不是很難養鵪鶉蛋怎樣

1.投入少。養殖鵪鶉佔地面積不大,房前屋後皆可養殖,即使大規模養殖,所佔專用土地、屬房舍也大大低於養殖其他家禽。由於舍內採取多層籠養設備,飼養密度又大,所以建築、設施、資金投入都比養殖其他家禽低得多。養殖鵪鶉對勞動力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不需要繁重的體力勞動。另外,鵪鶉的適應性和抗病力強,用於防疫的葯物開支也很低。 2.產出多。無論蛋用型鵪鶉還是肉用型鵪鶉,40~50天都可成熟。肉用型42日齡體重可達到220克,僅耗飼料700克;蛋用型全年產蛋大約270枚,總重量達3000克,為其體重的20倍。 3.資金周轉快。由於鵪鶉的飼養周期短,而且資金投入也少,每隻所佔流動資金不超過1.6元,所以相對於其他家禽來說,資金周轉要快得多。 4.風險小。因養殖鵪鶉具有以上三個優點,所以在經營時就不易造成經濟損失,也不用擔太大的風險。 由此可見,養殖鵪鶉是一項投資規模小、產值高、資金周轉快、經濟效益高的項目。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國際養禽業公認其必將成為21世紀養禽業的支柱產業

Ⅹ 怎樣養殖鵪鶉

飼養技術
一、鵪鶉飼養
出殼鵪鶉:育雛室必須經過嚴格消毒,進前2~3天觀察雛室溫度是否正常,溫度控制(1~5天)39~40℃(5~10天)36~37℃,10天以後溫度33~35℃在適宜條件下,經1~2小時後,用高錳酸鉀飲水(淡黃色為宜),同時開始添加飼料,15天以後上籠飼養,以防上鵪鶉過大過小,造成不良現象,可參考以下幾種葯,阿莫西林、環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諾少星等任選限可(特注狗、貓、鼠等襲擊)。
亞成鵪鶉:鵪鶉上籠後室溫控制在27℃左右為宜,可清理母鶉數量,便於耗料多少及望後產蛋狀況,注意溫度、通風、光照、濕度是否正常,可防止疾病發生,有利於產蛋率的提高應做到室內定期消毒,搞好室內清潔衛生,保持槽內有水有料,控制好飼養密度。
產蛋鵪鶉:鵪鶉40日左右即可開產,不得隨便更換飼料,室內溫度控制在25左右為宜,溫度不能忽冷忽熱,便於鵪產蛋率穩狀態,定期清理糞便,注意糞便顏色、形狀、氣味,以及保暖和通風、光照是否正常,觀察鶉群對產蛋減少及病死鶉應加強檢查,如有問題及時投葯治療,保持槽內水料不能中斷,特別預防貓、鼠、狗襲擊。
二、投食要點
鵪鶉飼料可分植物性和動物性兩大類。植物性飼料包括:玉米、小麥、碎米、米糠、麥鼓、花生餅、大豆餅清萊等。動物性飼料有魚粉、無機鹽等。
飼料的配合應注意以下幾點:
根據鵪鶉不同的生長期配合飼料。1~35日齡其飼料配方為:豆餅25%、魚粉15%、鼓皮4.5%、骨粉1.5%,成熟鵪鶉飼料配方為:玉米55.5%、豆餅22%、魚粉14%、骨粉2%、槐樹粉6.5%。
飼料多樣性。動物植物飼料適當搭配,要保持飼料的相對穩定,不要變化太大,因鵪鶉對飼料變化敏感性強。自喂養方法應干濕結合,每次配合飼料不能使用過長,以免變質,影響鵪鶉生長發育或中毒死亡。
家庭養鵪鶉或專業養鶉,都要有一定的鵪鶉舍,它的形式和結構各異,既要經濟實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又要符合鵪鶉的生長發育繁殖需要。鶉舍可按飼養量分為小型、中型、大型三種。小型能養500~800隻,適於家庭飼養,正面寬3.6m、長1.8m,前面高2.4m、後面高2.1m。舍內隔為大小兩間,大間寬2.7m,長1.8m,作飼養室,剩下小間作存放工具及飼料用。舍頂可用鋅鐵皮。石棉瓦或瓦片蓋成,開有兩個排氣孔,舍四周設有窗戶,可將四個六層飼養籠放入鶉舍內飼養。中型舍可養1000~3000隻,適於農村專業戶,正面寬5.4m、長3.6m,用6.6㎡飼料房,13.2㎡作飼養室,室內設有工作室、育肥室、育雛室、種鶉室、孵化室,均有窗戶和排氣孔。大型養鶉場一般飼養5000隻以上。其結構與中型舍相似,但面積較大。
三、繁殖要點
要選擇優質抗病力強的鵪鶉留種,母鵪鶉應挑選腹腔容積大、產蛋力強,公鶉應選體型較大、爪必須完全伸開、有利交配繁殖的留種。雄雌比例應為1:2或1:3,種蛋應選顏色鮮艷、斑點明顯、大小中等,這樣的蛋孵化率高。家養鵪鶉已失去孵蛋的習性,因此孵化鵪鶉時採取兩種形式。
①自然孵化。利用母雞孵鵪鶉蛋,但每次只能孵7~8個蛋。
②採用母雞孵蛋,要挑選體型適中的母雞,使其孵化20~30個蛋,幼鶉出殼後要立即取走,這樣可連續孵3~4窩。
③人工孵化。種類多,有缸孵法、桶孵法、平箱或立箱孵化法等。桶孵法是將桶四周用紙糊幾層,將炒熱的稻穀裝入麻袋內,作為熱源,蛋也用麻袋裝好,一層蛋一層稻穀,放入桶內,孵卵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掌握孵化規律,才能獲得高孵化率。平箱孵化法,一般適合中小養鶉場,構造簡單,容易製造和操作,箱高157cm,長96cm,寬80cm,用5×5cm木方做四周的支架,四周及門用兩層纖維板,中間夾有玻璃纖維,起保溫作用。平箱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孵蛋室,下層為熱源室,兩層之間用0.3cm厚鐵板隔開,熱源室留一火門,用木炭、煤油或500W電爐供熱。在孵化室內放有溫度計和放蛋筐及翻蛋架,孵化室應保持20~24℃,相對濕度60~65%,以利提高孵化率。孵蛋第三天後,每天翻蛋兩次,每次涼蛋幾分鍾,孵到11天後,進行驗蛋,蛋是紅色或黑色,光線不能透過,則是正常發育蛋。孵到15天後,將蛋放入雛蛋盤,一般經過17天孵化,受精蛋就發育成雛鶉,雛鶉出殼1~2小時絨毛已干,取出放入育雛室飼養。
鵪鶉孵化溫度溫度38:30℃ 濕度55~60RH%,出雛時提高到65~70%,鵪鶉孵化天數18天。
世界上多採用自製電孵器,其外殼和平箱,結構進行了改進,熱源採用電源,用電爐絲加熱,用電子繼電器連接電接點溫度計,自動控制溫度,自製電孵器操作方便,效果很好。
四、疾病防治
鵪鶉生長快,成熟期短,繁殖迅速,飼養鵪鶉比較簡便,是農家致富的好門路。但是,鵪鶉在飼養過程中,容易發生疾病,要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飼養管理,搞好日常的衛生防疫和檢疫工作,提高群體的抗病力,杜絕和減少發病機會。鵪鶉
常見的疾病有雛白痢、球蟲病、潰瘍性腸炎、白喉病等。現介紹其防治方法如下:
①雛白痢
雛白痢是常見危害大的細菌性傳染病。病鶉精神萎靡。糞便呈白色漿糊狀。在病鶉飼料中添加0.4%磺胺嘧啶或0.1%磺胺喹惡林均有一定效果。籠舍要保持清潔乾燥,溫度穩定,防止過密擁擠。
②球蟲病
此病為腸道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流行性疾病,病鶉羽毛松亂,糞便帶血。可將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2%的比例拌入飼料或溶於飲水中。連服4~5日即可見效。
④潰瘍性腸炎
這是家養鵪鶉的一種具有高度傳染能力的疾病。鵪鶉弓背,雙目緊閉,拉稀,雙氫鏈黴素,泰樂菌素均為較好的治療葯物。四環素,呋喃類也有一定療效。
④白喉病
此病多發生在梅雨季節,病鶉眼腫流淚,食慾不振。可將0.1%的二甲氧基嘧啶鈉粉拌喂或溶水飲用。同時還應把病鶉的頭在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清洗消毒,效果更好。
⑤馬立克氏病。
馬立克氏病也是鵪鶉常發的一種病毒性疾病,病鶉表現為精神不振,癱瘓,貧血,兩翅下垂,排綠色稀糞。剖檢時常見內臟型,表現為心臟、肺、腺體、胃、肝、腎、睾丸及卵巢出現單個或多個腫瘤。本病無特效葯物治療,以預防為主。對初生鶉皮下注射馬立克疫苗效果較好。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