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煤設備怎麼採煤
『壹』 採煤的採煤過程
無論露天開采還是地下開采,都須首先進行地質勘探,查明含煤地層的分布范圍、可采層數、層厚、傾角、儲量,以及地質構造、自燃傾向、水、瓦斯等賦存狀況和開采條件,然後合理規劃礦區的建設規模、礦井數目、產量和建設順序。根據礦區總體設計和礦井設計,逐一建設後移交生產。露天開采包括剝離和採煤作業。首先剝去上覆岩層,使煤層敞露,然後開采(見露天采礦方法)。地下開采則需開鑿一系列井巷(包括岩巷和煤巷),進入地下煤層,然後進行採煤(見地下採煤方法)。 采區是井下生產的基本單元,礦山開拓和采區巷道布置是井下開採的重要組成部分。采區內布置一系列巷道和若干回採工作面,建成從工作面到井下大巷的運輸、通風、供電、壓氣、煤倉等生產系統。視煤層賦存條件,可在單一煤層中布置采區,或在幾個相鄰煤層中聯合布置采區。為維持礦井持續生產,在回採的同時,需及時進行開拓工作和准備新采區,形成新工作面。此外,還要布置聯通井下各采區的開拓井巷,形成全礦性的井下生產系統(見采區巷道布置)。
通過井下運輸系統,將采出的煤和矸石運到地面,把人員、材料、裝備從地面運到井下工作地點。礦井通風系統不斷供給井下新鮮空氣,利用各種通風結構設施,迫使風流到達井下每個作業點,供井下人員呼吸、降溫及稀釋瓦斯等有害氣體;乏風通過回風井巷排出地面(見礦井通風、礦內空氣、礦井熱害)。井下各工作地點所需的電力、壓氣動力、防塵等安全措施及用水,分別以專用管線,從地面變電站、壓風機房以及貯水池輸送到井下去(見礦山動力供應、礦山供電系統);井下涌水則需在井底設集中水倉、水泵房,通過排水管排到地面(見礦山排水);充填、井下防火等特需的充填材料、泥漿須另設專用的設備和輸送系統。露天開采須增設剝離、排土、堆土裝備,以及相應容量的排土場;采深不大時,無需通風措施。 從國內煤機競爭態勢來看,我國煤機製造企業受計劃經濟時代影響發展緩慢,不僅技術水平較低,而且產品單一。雖然近年技術提升很快,但是與國外煤機巨頭相比,我國煤機裝備整機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仍然不強,缺乏行業的頂尖品牌,在資金實力和技術研發能力上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段差距,在露天煤礦採掘設備的生產方面與國外差距較大,大而不強是我國煤機行業當前的真實寫照。這就加重了我們採煤的成本,以及加大採煤中存在的風險 。
國內煤機行業的兼並重組對於採煤行業還是有一定意義的,國內採煤機械的發展對提高採煤行業的效率有重要意義。
『貳』 採煤過程(要具體)
煤過程 無論露天開采還是地下開采,都須首先進行地質勘探,查明含煤地層的分布范圍、可采層數、層厚、傾角、儲量,以及地質構造、自燃傾向、水、瓦斯等賦存狀況和開采條件,然後合理規劃礦區的建設規模、礦井數目、產量和建設順序。根據礦區總體設計和礦井設計,逐一建設後移交生產。露天開采包括剝離和採煤作業。首先剝去上覆岩層,使煤層敞露,然後開采(見露天采礦方法)。地下開采則需開鑿一系列井巷(包括岩巷和煤巷),進入地下煤層,然後進行採煤(見地下採煤方法)。
采區是井下生產的基本單元,礦山開拓和采區巷道布置是井下開採的重要組成部分。采區內布置一系列巷道和若干回採工作面,建成從工作面到井下大巷的運輸、通風、供電、壓氣、煤倉等生產系統。視煤層賦存條件,可在單一煤層中布置采區,或在幾個相鄰煤層中聯合布置采區。為維持礦井持續生產,在回採的同時,需及時進行開拓工作和准備新采區,形成新工作面。此外,還要布置聯通井下各采區的開拓井巷,形成全礦性的井下生產系統(見采區巷道布置)。
通過井下運輸系統,將采出的煤和矸石運到地面,把人員、材料、裝備從地面運到井下工作地點。礦井通風系統不斷供給井下新鮮空氣,利用各種通風結構設施,迫使風流到達井下每個作業點,供井下人員呼吸、降溫及稀釋瓦斯等有害氣體;乏風通過回風井巷排出地面(見礦井通風、礦內空氣、礦井熱害)。井下各工作地點所需的電力、壓氣動力、防塵等安全措施及用水,分別以專用管線,從地面變電站、壓風機房以及貯水池輸送到井下去(見礦山動力供應、礦山供電系統);井下涌水則需在井底設集中水倉、水泵房,通過排水管排到地面(見礦山排水);充填、井下防火等特需的充填材料、泥漿須另設專用的設備和輸送系統。露天開采須增設剝離、排土、堆土裝備,以及相應容量的排土場;采深不大時,無需通風措施。基礎理論 岩石力學 和地壓控制理論一起,是指導採煤生產的重要理論基礎。隨著開采引起的圍岩岩體中應力重新分布,使圍岩、煤體和各種人工支撐物產生變形、塌落、破壞、地表發生沉降等力學現象,直接影響井下巷道和地表建築物的穩定與作業安全。19世紀後期,已有人試圖運用簡單的力學定理,建立各種假說,來解釋一些地壓現象。20世紀30年代開始了以連續介質力學為理論基礎的研究。隨後,又開展了視岩體為連續介質各向異性體的研究,50年代後,開展了視岩體為非連續介質的弱面體研究、有限元法研究和極限平衡條件研究等。與此同時,相似材料模擬、光彈性模擬、數學模擬等各種研究方法和聲、光、電學儀器設備等實驗手段也獲得了顯著進展(見地壓觀測)。這些研究工作為更好地解決工作面支架設計、巷道維護、三下採煤以及具有沖擊地壓、煤、岩與瓦斯突出危險煤層的開采等各種實際問題,提供了理論基礎。
系統工程學 在煤礦開采應用方面的研究也取得顯著進展。首先在露天開采中應用,目前已擴展到地下開采,但都還處於初期階段。煤炭生產是個復雜的大系統,它是由採煤、掘進、運輸、提升、通風、排水、動力供應、地面生產系統等許多生產環節組成的,各環節間具有獨立性,在工藝技術上、材料上、動力上、信息上又具有相關性,在整體上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約。運用運籌學、電子計算機等工具,對大系統的要素、組織結構、信息交換和反饋控制等進行分析研究,達到最優設計、最優控制和最優管理的目標,保證產量或成本費用最低,技術經濟指標最好(見計算機在采礦工業中的應用)。
礦山地壓及其控制,系統工程在採煤中的應用,以及其他有關學科理論研究上的進展,已促使煤礦設計、生產管理更好地和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採煤學科的內容和體系進入了大幅度更新期。術發展地下採煤 生產的發展,推動了採煤技術的進步,18世紀以來,地下採煤技術經歷過兩個發展階段:
①第一個發展階段 18世紀肇始於英國,使採煤從手工生產過渡到單一生產工序的機械化生產。首先以蒸汽為動力的提升絞車、水泵、扇風機,取代了轆轤提升、水斗戽水和自然通風。20世紀初到40年代後期,陸續出現了風鎬、電鑽、 鑿岩機、 鏈板輸送機、氣動裝岩機、電動裝載機、帶式輸送機、自動卸載礦車等採掘設備和大功率的電動絞車、水泵、扇風機等技術裝備,但採掘工作面仍以使用電鑽的爆破落煤技術和鑿岩機為主。中國自1875年起,相繼建立了基隆、開平兩個煤礦,實現了礦井提升、礦井通風、排水等幾個主要輔助生產工序的機械化作業,這是中國近代採煤工業的開始。
②第二個發展階段 採掘工作面從單一生產工序的機械化,發展為全部工序的綜合機械化。20世紀40年代後期至50年代,英國、蘇聯分別研製出用於地下長壁工作面的聯合採煤機,可同時完成落煤、裝煤兩道繁重工序的作業。與摩擦式或液壓式單體支柱,以及稍後研製出的可彎曲輸送機一起,構成了配套的普通機械化採煤設備(即普通採煤機組)。至60年代初,液壓自移支架取代了單體支柱,構成了綜合採煤機組,從而使工作面生產的採煤、裝煤、運煤、支護、采空區處理等所有工序,實現了連續、協調一致的綜合機械化。到1982年,採煤綜合機械化程度:聯邦德國為98%,英國為92%,蘇聯為67%,波蘭為77.8%。
礦井生產的日趨集中,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推動了礦井運輸、礦井提升等環節的進一步技術改造。一些裝備正朝著大型、強力、高速的方向發展。已出現了2000噸/時的鋼芯強力帶式輸送機,35噸的提升罐籠,有效載重達50噸的箕斗,以及每秒供風量為300米3的扇風機等。 在地下採煤方法方面,世界上大多數產煤國家採用長壁工作面採煤法(見壁式採煤法)。美國由於煤層平緩,頂板堅硬,適宜用連續採煤機開采,主要用工作面短的房柱法採煤(見柱式採煤法),效率高,但煤炭損失多。
露天採煤 19世紀70年代,出現了勺斗容積為3~4米3的動力鏟和以鐵道或汽車配合使用的采、裝、運設備,20世紀30年代,在軟岩露天礦發展了能力大、效率高的連續開采新工藝,50年代得到推廣。60年代以來,露天採煤規模、技術裝備發展迅速,各種工藝方式都已形成配套的設備組合和系列,單機設備能力不斷提高,並陸續出現了容量更大、生產能力更高的超重型裝備:斗容137米3、卸載半徑近100米的機械鏟;斗容168米3、卸載半徑為180米,並已用電子計算機監控的吊斗鏟;日產20餘萬米3的輪斗鏟;載重達200~350噸系列的自翻車和自卸汽車;以及帶寬3.6米,最長作業線98.65公里,最大生產能力每小時達48000米3的帶式輸送機等。系統工程和電子計算技術開始用於露天礦的單機控制、系統監控、全礦以至全公司的組織管理,使全世界露天採煤佔全部煤產量的百分比,由60年代的30%提高到1980年的40%,蘇聯為32.6%,美國達55.3%,中國也正在大力發展露天採煤。
『叄』 採煤方法有哪些
目前世界主要產抄煤國使用的採煤方法,總的劃分為壁式和柱式兩大類.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採煤方法,無論從採煤系統,還是回採工藝都有很大的區別. 壁式採煤法的特點是煤壁較長,工作面的兩端巷道分別做為入風和回風,運煤和運料用,采出的煤炭平行於煤壁方向運出工作面,我國多採用壁式採煤法開採煤層.柱式採煤法的特點是煤壁短呈方柱形,同時開採的工作面數較多,采出的煤炭垂直於工作面方向運出。
『肆』 回採工作面如何實現自動化採煤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大,一下子是回答不上來的。先要有自動採煤的設備,然後設定程序等
『伍』 採煤機的工作原理
本身採煤機就要好多種分類方式,不知道樓主想了解哪種採煤機呢
目前國內的主流綜采工作面都用的基本是電牽引(液壓牽引的已經很少見了)雙滾筒採煤機,也就是常說的長壁式採煤機,不過神華集團的部分煤礦和美國的大部分煤礦也用連續採煤機,屬於短壁式採煤機。本身採煤機機構比較多,希望問題詳細點。
先給樓主介紹下目前國內的主流採煤機——電牽引雙滾筒採煤機。
簡單說呢,採煤機主要分為截割部和行走部,其他的就可以說是輔助部件了。截割部就是常說的搖臂加滾筒,其實就是一個獨立的減速器,通過搖臂上自帶的電機輸出動力,最後經減速由滾筒(也就是刀具)完成割煤,裝煤,落煤。(煤落在刮板機上,運走)
而牽引部其實也是這個過程,只不過最後的輸出部件是銷軌輪,通過與刮板輸送機上的銷排嚙合完成行走的動作。
至於其他的電控箱,顧名思義就是控制採煤機的動作的,和一些其他輔助動作的完成。
調高系統就是要完成搖臂的上下擺動,實現目標采高的動作,他是由輔助系統里的調高泵產生高壓油從而推動油缸活塞桿,實現搖臂的升降。
採煤機還有些 噴霧冷卻系統啊,高壓箱部分啊,某些採煤機還有檔桿裝置和破碎裝置。
如有需要了可以繼續留言,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下面是從網路里查的一些資料,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滾筒採煤機
一種銑削式淺截深採煤機,由截割部分、牽引部分和動力部分組成。截割部分包括工作機構和減速器,牽引部分包括行走機構(鏈輪、牽引鏈及其拉緊裝置)和液壓傳動裝置,動力部分包括電動機和電氣控制箱。另外,還有輔助裝置,包括底托架、電纜架、噴霧裝置和信號照明等設備。滾筒採煤機適於在煤層厚度變化小、無夾石、地質構造簡單、煤層傾角 15°以下、頂板易於管理的條件下使用。傾角較大時,需裝防滑裝置。滾筒採煤機騎在可彎曲刮板輸送機上工作,沿工作面往返運行。螺旋式滾筒上裝有按一定規律排列的截齒。滾筒轉動時,截齒按一定順序在煤體上先後截出很多溝槽,使溝槽之間的煤體破落,通過滾筒旋葉和弧形擋煤板裝入輸送機。滾筒直徑為測量到截齒齒尖的截割直徑,各製造廠有各種不同的系列,根據采高選定。滾筒寬度相當於截深,有0.6、0.8、1.0、1.2m等幾種規格。 滾筒採煤機分單滾筒和雙滾筒兩種:
單滾筒採煤機
進刀方式有三種:①先進刀後移機頭,一般採用斜切進刀,這種方式簡單易行,但進刀時間長;②先移機頭後進刀,能充分利用工時,但開缺口工作量大;③進刀同時移機頭,進刀簡單,時間短,但需強力推移輸送機的設備。 割煤方式有兩種:①單向採煤,採煤機上行進一刀割煤,下行裝煤。優點是能充分利用機器裝煤,效率高,但工作面割一刀時間長,頂板懸露時間長,一般適用於頂板穩定、采高較大、裝余煤量大的煤層。②雙向採煤,往返各進一刀。優點是能提高工時利用率,工作面生產能力大,支護頂板及時,工序緊湊,但采高大時清浮煤工作量大。
雙滾筒採煤機
一次采全厚,採煤機兩端各有一個滾筒。前滾筒在上割頂煤,後滾筒在下割底煤。兩滾筒一般相背旋轉,司機左側滾筒用左螺旋,司機右側滾筒用右螺旋。也可相向旋轉,司機左側滾筒用右螺旋,司機右側滾筒用左螺旋。一般採用雙向採煤,先進刀後移機頭的斜切進刀方式;也可採用進刀同時移機頭的正切進刀方式。
『陸』 採煤機的工作流程
採煤機的工來作過程是源:
左右截割滾筒旋轉的同時,採煤機順著煤壁向左或者向右移動,採煤機不斷的移動、截割滾筒不斷的旋轉,便不斷的將煤從煤壁上割下來,落到採煤機底部的刮板輸送機上,刮板輸送機將割下來的煤輸送出去,由於截割滾筒割下來的煤塊有時候太大,刮板輸送機無法運輸,所以在採煤機上還有一個破碎滾筒,用於將大的煤礦破碎。由於煤層的厚薄不一,有時候可能還要調高或者調低前後的切割滾筒,以便切割不同厚度的煤層。
上面所說的採煤機工作過程,是採煤機必須具備的幾個主要功能,採煤機要完成這些動作,必須要為其提供機械動力,而這些動力都是由電動機提供的,所以,控制採煤機動作,就是控制電動機的旋轉、變速、換向與停止的過程。
我們來說說為這這幾個主要動作提供動力的電動機:
1、左截割滾筒旋轉由電動機M4提供動力
2、右截割滾筒旋轉由電動機M5提供動力
3、採煤機左右移動,由左右牽引電機M2、M3完成
4、破碎滾筒旋轉的動力由電機M7提供
5、左右截割滾筒的升高與降低,是有液壓系統完成的,液壓系統的動力由電機M6提供
採煤機電控系統的主要工作,就是對這些電機的控制以及其他的一些保護功能。
『柒』 採煤機的工作流程是什麼
採煤機的工作過程是:
左右截割滾筒旋轉的同時,採煤機順著煤壁向左或者向右移動,採煤機不斷的移動、截割滾筒不斷的旋轉,便不斷的將煤從煤壁上割下來,落到採煤機底部的刮板輸送機上,刮板輸送機將割下來的煤輸送出去,由於截割滾筒割下來的煤塊有時候太大,刮板輸送機無法運輸,所以在採煤機上還有一個破碎滾筒,用於將大的煤礦破碎。由於煤層的厚薄不一,有時候可能還要調高或者調低前後的切割滾筒,以便切割不同厚度的煤層。
上面所說的採煤機工作過程,是採煤機必須具備的幾個主要功能,採煤機要完成這些動作,必須要為其提供機械動力,而這些動力都是由電動機提供的,所以,控制採煤機動作,就是控制電動機的旋轉、變速、換向與停止的過程。
『捌』 煤礦一般是怎麼開採的靠什麼工具
我們是用鎬頭開采!蠟燭照明!挖遠了還有點好玩,會嘣的一聲巨響!
『玖』 採煤方法分幾種
井 下 采 煤
1. 開采順序和方法
對於傾角10°以上的煤層一般分水平開采,每一水平又分為若干采區,先在第一水平依次開采各采區煤層,采完後再轉移至下一水平。開采近水平煤層時,先將煤層劃分為幾個盤區,立井於井田中心到達煤層後,先採靠近井筒的盤區,再采較遠的盤區。如有兩層或兩層以上煤層,先採第一水平最上面煤層,再自上而下采另外煤層,采完後向第二水平轉移。
按落煤技術方法,地下採煤有機械落煤、爆破落煤和水力落煤三種,前二者稱為旱采,後者稱為水采,我國水采礦井僅佔1.57%。旱采包括壁式採煤法和柱式採煤法,以前者為主。壁式採煤法工作面長,一般100~200 m,可以容納功率大,生產能力高的採煤機械,因而產量大,效率高。柱式採煤法工作面短,一般6~30 m,由於工作面短,頂板易維護,從而減少了支護費用,主要缺點是回採率低。
2. 生產系統
包括採煤系統、掘進系統、通風系統、排水系統、供電系統、輔助運輸系統和安全系統等。
採煤系統包括工作面的落煤、裝煤,將煤由工作面運往井底車場,直到提升至地面。主要井巷包括採煤工作面,采區順槽、采區上山、水平運輸大巷、石門等。主要設備有採煤機、運輸機械,支護設備及提升機等。
掘進系統是為了保證生產的持續進行,即在當前生產同時,要開掘出新的工作面、采區及生產水平以備接替。其包括掘進工作面、矸石運至井底車場由副井提升後送至堆放地。主要設備包括掘進、支護、運輸、提升等所用的設備以及風動鑿岩機、空氣壓縮機及其管路等。
通風系統由進風井巷、回風井巷、通風機和井下通風設施如風橋、風門等構成。
排水系統由巷道中的水溝、水倉、水泵峒室、水泵及排水管路組成。
供電系統要求不得中斷、以保安全,因此供電電流為雙迴路,同時進入采區和回風道的電器設備都必須採用礦用防爆型,防止瓦斯爆炸。
輔助運輸系統包括人員上下和材料,設備的運輸。
安全系統包括預防瓦斯爆炸、瓦斯突出,以及井下火災和水災所需要的救治設備、設施、器材、儀表和監測系統。
3. 採掘工作面
採煤工作面是地下採煤的工作場所,隨著採煤的進行,工作面不斷向前推進,原來的采場即成為采空區。長壁工作面採煤的工序為破煤、裝煤、運煤、支護及控頂等五項;短壁工作面只有前四個工序。以滾筒式採煤機為主,組成長壁工作面綜合機械化設備,可以完成五個主要工序,稱為綜合機械化採煤,簡稱綜采,此工作面稱綜采工作面。
掘進工作面是井巷掘進的工作場所,分為岩巷、煤巷和半煤岩巷三種。掘進工序分破岩、裝運和支護三項。掘進方法分兩種,一為鑽爆法,二為使用掘進機。前者應用范圍廣但機械化程度低,後者包括全斷面岩巷掘進機及懸臂式掘進機兩種。煤礦一般廣泛使用懸臂式掘進機,包括掘進機、轉載機、運輸機和支護設備共同組成掘進綜合機械化,完成三道主要工序,稱為綜掘。
4. 採煤機械化分級
按中國煤礦的地質情況及實際生產狀況,將機械化分為三級:
普通機械化採煤,簡稱普采,採煤工作面裝有採煤機、可彎曲鏈板輸送機和摩擦式金屬支柱、金屬頂梁設備,可完成前三工序機械化,但功率較小,一般工作面年產量15~20萬t。
高檔普通機械化採煤,簡稱高檔普采。採煤工作面裝有採煤機,可彎曲鏈板輸送機,液壓支柱和金屬頂梁,可使前三工序機械化。由於有液壓支柱,因此頂板維護狀況良好,支護和控頂雖為手工操作,但勞動強度大為減輕,功率亦較大,年產量為20~30萬t。
綜合機械化採煤,簡稱綜采。可完成五個工序的機械化。當前性能不斷改進,能力不斷增大,操作日益簡化,應用范圍也進一步擴大。最高記錄為山西潞安礦務局王莊礦綜采一隊工作面,年產量達253萬t。
露 天 采 煤
移走煤層上覆的岩石及覆蓋物,使煤敞露地表而進行開采稱為露天開采,其中移去土岩的過程稱為剝離,采出煤炭的過程稱為採煤。露天採煤通常將井田劃分為若干水平分層,自上而下逐層開采,在空間上形成階梯狀。
1. 主要生產環節
首先用穿孔爆破並用機械將岩煤預先松動破碎,然後用採掘設備將岩煤由整體中采出,並裝入運輸設備,運往指定地點,將運輸設備中的剝離物按程序排放於堆放場;將煤炭卸在洗煤廠或其他卸礦點。
2. 主要優缺點
優點為生產空間不受限制,可採用大型機械設備,礦山規模大,勞動效率高,生產成本低,建設速度快。另外,資源回採率可達90%以上,資源利用合理,而且勞動條件好,安全有保證,死亡率僅為地下採煤的1/30左右。
主要缺點是佔用土地多,會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而且生產過程需受地形及氣候條件的制約。在資源方面,對煤賦存條件要求較嚴,只宜在埋藏淺,煤層厚度大的礦區採用。
3. 中國露天開採煤概況
中國最早的露天礦為撫順西露天,建於1914年。新中國成立後至今已建成露天礦共78處,總設計規模5 085萬t/a,其中最大的為安太堡露天礦,規模1 533萬t/a,其次為霍林河礦,規模1 000萬t/a。正在建設的大型露天礦還有準噶爾黑岱溝,規模1 200萬t/a,元寶山規模500萬t/a,伊敏規模500萬t/a等。露天礦產量約占煤炭年產量的5%左右,比例偏低,隨著大型露天採掘設備的研製,預計2000年露天礦年產量可望達到1億t。
『拾』 採煤工藝有哪幾種
我國目前普遍使用的採煤工藝有四種。
(1)爆破採煤工藝。在長壁工作面用爆破方法破煤和裝煤、人工裝煤、輸送機運煤和單體支柱支護的採煤工藝叫爆破採煤工藝(簡稱炮采)。
(2)普通機械化採煤工藝。用機械方法破煤和裝煤、輸送機運煤和單體支柱支護的採煤工藝叫普通機械化採煤工藝(簡稱普采)。
(3)綜合機械化採煤工藝。在長壁工作面用機械方法破煤和裝煤、輸送機運煤和液壓支架支護的採煤工藝叫綜合機械化採煤工藝(簡稱綜采)。
(4)水力採煤工藝。水力採煤各生產環節有機結合的總稱叫水力採煤工藝。
(10)採煤設備怎麼採煤擴展閱讀
工藝特點
炮采工藝特點:由於炮采工作面採煤和支護這兩項主要工序基本上依靠的是繁重的人工勞動,所以工人勞動強度大、支護工作不安全、日產量及勞動生產率低、材料消耗量大。但在地質構造復雜區域仍需使用,因此,其使用范圍較為廣泛。
水力採煤工藝特點:水力採煤使一般機械化採煤的多工序、多環節的生產過程得到了簡化。它具有流程單一,設備簡單,勞動強度低,效率高,安全性好等顯著優點,還有煤損大,電耗高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