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設備 » 設備可用性如何評估

設備可用性如何評估

發布時間: 2021-02-17 23:35:59

❶ 可用性測試的評估方法

(User Test)就是讓用戶真正地使用軟體系統,由實驗人員對實驗過程進行觀察、記回錄和測量。這種方法答可以准確地反饋用戶的使用表現、反映用戶的需求,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用戶測試可分為實驗室測試和現場測試。實驗室測試是在可用性測試實驗室里進行的,而現場測試是由可用性測試人員到用戶的實際使用現場進行觀察和測試。
用戶測試之後評估人員需要匯編和總結測試中獲得的數據,例如完成時間的平均值、中間值、范圍和標准偏差,用戶成功完成任務的百分比,對於單個交互,用戶做出各種不同傾向性懸著的直方圖表示等。然後對數據進行分析,並根據問題的嚴重程度和緊急程度排序撰寫最終測試報告。

❷ 醫療器械可用性工程評估報告怎麼寫

能力評估、興趣評估、性格評估、價值觀評估4面寫範文: 熱情、性格潑朗我理素質待、工作樂專觀向、真誠、坦率善於際屬關系能吃苦耐勞較強適應能力自能力易受外界環境干擾 習我績良獲獎勵習專業課知識同更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工作利用課余間習食品行業相關其內容使所知識能夠與社發展相適應 校期間我直擔任幹部工作責任強較強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及較團隊合作精神 我興趣廣泛喜歡讀書、聽音樂、體育運參加各種文體並各種校院取良績

❸ 什麼叫可用性評價

可用性 是衡復量使用者制體驗質量的尺度。「可用性」也表示產品開發期間改進易用性的各種方法。它整合了多種元素,如設計、功能、結構、信息體系等。他的定義是模糊的,相對的。 我們常說:」××比××好(壞)使」.這就是一種可用性評價,針對人也行。
11月3日是世界可用性日(World Usability Day),該紀念日的意義在於在全球范圍內宣傳和推動可用性工程和用戶中心設計,世界各地的很多城市都會同時舉行一系列的關於鼓勵和推廣可用性的活動,本次世界可用性日的主題是 「Making it easy - World Usability Day」 (讓一切變得容易 – 世界可用性日),

❹ 如何進行可用性測試和用戶研究

可用性測試是一種操作性較強的迭代設計方法。關於迭代設計,還有一種說法叫「MVP"(Minimum Viable Proct,最低可行產品),即快速推出產品,後續不斷改進。
這能有效地降低產品研發周期,快速佔領市場,快速獲得客戶反饋。
很多人對設計的誤解,認為設計師都是些不食人間煙火,深夜案頭苦思冥想閉門幾個月最終憋出來一個驚世設計方案,而當靈感枯竭時則頹廢懶散無所事事的人,
認為設計依賴於捉摸不定的靈感而無法進行項目時間管控。這種觀點更多地認為設計就是臨門一腳的結果。事實上,假如脫離了中場組織和調整,缺少了必要的控球倒腳,臨門一腳往往無果而終。
設計更多是過程,溝通過程。可用性測試提供了這樣一種簡單直接的溝通方式。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用戶反饋,並以此為設計依據迅速調整產品功能乃至產品方向。
如能秉持這種設計即溝通的理念,自然不會將可用性測試僅僅看做是一種無奈之選。
小到一個圖標的辨識,頁面導航,功能使用,大到某項業務的辦理,都可以拿來做可用性測試。
測試對象的選取也沒有過多要求,任何不相關的同事,朋友,甚至路人都可以被請來參加你的可用性測試。除了專業度很高的比如業務處理等,一般性的操作對是否具有真正用戶資質的要求並不高。
原因在於,可用性測試最大的作用是發現明顯的可用性問題(不要懷疑設計師的水平,有太多設計失敗案例是源於看起來簡單愚蠢之極的錯誤),而這些問題多數跟專業無關,只跟常識有關。

具體操作也很簡單,無需拘泥於測試地點,准備材料,等等,一張紙一枝筆足夠矣。
這里操作關鍵的點在, 1. 場景代入,2. 觀察和傾聽。

場景代入是指讓被試者知道大概的背景,比如這個軟體功能是做什麼的,誰會是使用者等,但不告訴具體如何操作(有點小白鼠的意思)。
觀察,靠的不僅僅是眼睛,而是心。只有清楚自己要藉助測試得到什麼,才能不錯過轉瞬即逝的細節。這要求主試者本人對設計有較深的理解。
其他的工作則是為了確保可用性測試順利進行。比如前期需要邀請,需要准備任務清單,提問清單,需要記錄的設備工具,還有一點小意思。
但真正影響可用性測試質量的只取決於主試者自身的經驗和水平。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0418124/answer/25583970
來源:知乎

❺ 可用性測試的測試的方法

所謂可用性評估,即是對軟體「可用性」進行評估,檢驗其是否達到可版用性標准。目前權的可用性評估方法超過20種,按照參與可用性評估的人員劃分,可以分為專家評估和用戶評估;按照評估所處於的軟體開發階段,可以將可用性評估劃分為形成性評估和總結性評估。形成性評估是指在軟體開發或改進過程中,請用戶對產品或原型進行測試,通過測試後收集的數據來改進產品或設計直至達到所要求的可用性目標。形成性評估的目標是發現盡可能多的可用性問題,通過修復可用性問題實現軟體可用性的提高,總結性評估的目的是橫向評估多個版本或者多個產品,輸出評估數據進行對比。網站可用性測試包含的步驟有:定義明確的目標和目的,安裝測試環境,選擇合適的受眾,進行測試和報告結果。

❻ 產品設計可用性或易用性評價的一般標准有哪些

易用性(Usability)指的是使用者能夠使用某樣工具來達到某個特定目標的容易程度,常見的中內文翻容譯有優使性、使用性、易用度、易用性、好用性、可用性等等,其中較常見的為優使性和可用性。優使性感覺上像是優越的使用、還是優化過的使用,在詞彙上模稜兩可有模糊地帶;可用性的說法則像是僅分成可以用和不能用兩種狀況。可用性 是衡量使用者體驗質量的尺度。

「可用性」也表示產品開發期間改進易用性的各種方法。它整合了多種元素,如設計、功能、結構、信息體系等。他的定義是模糊的,相對的。
一、系統狀態的能見度( Visibility of system status)
二、系統與真實世界的關聯性(Match between system and the real world)
三、使用者的操控自由(User control and freedom)
四、一致性和標准(Consistency and standards)
希望採納 謝謝~~~~~~~

❼ 什麼是設備的可用性及可維護性,如何理解

可用性:產品在規定的條件和規定的時刻或時間區間內處於可執行規定功能狀態的能力。他是產品可靠性、可維修性及可維護性的綜合體現。通常的指標有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即MTTR(mean time to repair)。
可靠性: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功能的能力。通常的指標有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可擴展性:易於擴大規模,應用和業務的屬性。通常是指界面友好,易於擴展,模塊化的設計即符合這個理念。

❽ 如何進行可用性啟發式評估

可用性評估,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找出可用性方面的問題,即用戶能否很好地使用產品的各項功能。 用戶研究是製作原型和可用性評估的基礎和前提,只有通過用戶研究,設計人員才知道用戶對界面的特定需求和使用特點,才能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製作原型,同時在對原型評估時,也必須根據用戶自身及使用時的特點來對原型的好壞進行判斷。 根據在評估過程中是否有用戶參與,可用性評估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沒有用戶參與的評估方法,第二類是用戶參與進行評估的方法,為什麼會存在沒有用戶參與的方法呢?以下是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 用戶以及用戶的時間都不是的、何時想要何時就能得到的一種資源,大部分用戶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他們只能抽出很少的時間來幫助你進行可用性評估。因此,即使是不考慮經濟方面的成本,有些時候你仍可能無法找到用戶來進行評估。 第二,有時請用戶進行評估也並不總是能發現所有問題的,這仍是因為可供測試的用戶數量有限,只有很少功能能被評估工作覆蓋到。另一方面,用戶的熟練程度也決定了只有特定的問題會被發現。例如,新手用戶進行評估很可能發現產品在易學習性方面的問題,但卻不容易發現使用效率方面的問題,而熟練用戶的情況則相反,如果由設計人員進行評估,就可以系統地對所有的功能在可用性的所有方面進行評估。 下面我們首先來討論兩種不需要用戶參與評估的方法:認知走查和啟發式評估。 認知走查(Cognitive Walkthrough) 認知走查法試圖想像出人們在第一次使用某個產品時的想法以及所採取的動作,它的大致流程是這樣的,你已經有一個原型或對於界面的詳細描述,或者就是一個真正的產品。同時,你知道可能的用戶是誰。此時,你可以選擇產品所能支持的某個功能來進行評估。評估的具體過程就是把用戶在完成這個功能時所做的所有動作進述成一個令人可以信服的故事。為了使得這個故事可信,針對於用戶所做的每一個動作,你必須要能夠證明,根據用戶的知識水平以及界面上的各種信息提示及反饋,用戶做出該動作是合情合理的。 認知走查前的准備工作: 需要有一個可供評估的原型或真正產品,或者對於界面使用方法的詳細描述,產品的使用手冊也可以,這些描述或使用手冊越詳細越好,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發現更多的問題。 需要一個對於要完成的任務的描述,這個任務最好是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的典型任務。 需要有一個用戶在完成上述任務時所執行的一系列動作的完整而詳細的描述。 有關用戶自身生理、心理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和經驗的描述。 怎樣在認知鼠查中發現可用性問題? 在上述准備工作的基礎上,認知走查的核心部分就是對假定的用戶所採取的每一個動作進行質疑,看看它的發生是否合乎情理,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考慮: 第一、用戶能否想到去做某個動作。 第二、用戶能否找到執行某個動作的控制項在哪裡。 第三、用戶能否看出操作控制項可以產生他們想要的效果。 第四、在用戶執行操作後,界面是否提供了適當的反饋,用戶能否較好地理解這些反饋來有效地指導的後續的操作。

❾ 如何進行可用性評估

可用性評估,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找出可用性方面的問題,即用戶能否很好地使用產品的各項功能。 用戶研究是製作原型和可用性評估的基礎和前提,只有通過用戶研究,設計人員才知道用戶對界面的特定需求和使用特點,才能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製作原型,同時在對原型評估時,也必須根據用戶自身及使用時的特點來對原型的好壞進行判斷。 根據在評估過程中是否有用戶參與,可用性評估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沒有用戶參與的評估方法,第二類是用戶參與進行評估的方法,為什麼會存在沒有用戶參與的方法呢?以下是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 用戶以及用戶的時間都不是免費的、何時想要何時就能得到的一種資源,大部分用戶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他們只能抽出很少的時間來幫助你進行可用性評估。因此,即使是不考慮經濟方面的成本,有些時候你仍可能無法找到用戶來進行評估。 第二,有時請用戶進行評估也並不總是能發現所有問題的,這仍是因為可供測試的用戶數量有限,只有很少功能能被評估工作覆蓋到。另一方面,用戶的熟練程度也決定了只有特定的問題會被發現。例如,新手用戶進行評估很可能發現產品在易學習性方面的問題,但卻不容易發現使用效率方面的問題,而熟練用戶的情況則相反,如果由設計人員進行評估,就可以系統地對所有的功能在可用性的所有方面進行評估。 下面我們首先來討論兩種不需要用戶參與評估的方法:認知走查和啟發式評估。 認知走查(Cognitive Walkthrough) 認知走查法試圖想像出人們在第一次使用某個產品時的想法以及所採取的動作,它的大致流程是這樣的,你已經有一個原型或對於界面的詳細描述,或者就是一個真正的產品。同時,你知道可能的用戶是誰。此時,你可以選擇產品所能支持的某個功能來進行評估。評估的具體過程就是把用戶在完成這個功能時所做的所有動作進述成一個令人可以信服的故事。為了使得這個故事可信,針對於用戶所做的每一個動作,你必須要能夠證明,根據用戶的知識水平以及界面上的各種信息提示及反饋,用戶做出該動作是合情合理的。 認知走查前的准備工作: 需要有一個可供評估的原型或真正產品,或者對於界面使用方法的詳細描述,產品的使用手冊也可以,這些描述或使用手冊越詳細越好,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發現更多的問題。 需要一個對於要完成的任務的描述,這個任務最好是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的典型任務。 需要有一個用戶在完成上述任務時所執行的一系列動作的完整而詳細的描述。 有關用戶自身生理、心理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和經驗的描述。 怎樣在認知鼠查中發現可用性問題? 在上述准備工作的基礎上,認知走查的核心部分就是對假定的用戶所採取的每一個動作進行質疑,看看它的發生是否合乎情理,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考慮: 第一、用戶能否想到去做某個動作。 第二、用戶能否找到執行某個動作的控制項在哪裡。 第三、用戶能否看出操作控制項可以產生他們想要的效果。 第四、在用戶執行操作後,界面是否提供了適當的反饋,用戶能否較好地理解這些反饋來有效地指導的後續的操作。

❿ 可用性測試和可用性評估是一回事兒嗎

前者是一個可用性的測試過程,後面是可用性的一個猜想或預估。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