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氫脫炔的主要設備有哪些
㈠ 什麼叫選擇性加氫
乙炔具有對稱結構,我不是很明白什麼叫前加氫。加成氫氣可得到乙烯,進版而得到乙烷加氫過程權設在脫甲烷塔以前進行加氫脫炔的叫做前加氫。加氫餾分中就含有氫氣,不需要外來氫氣,所以前加氫又叫做自給加氫。 設在脫甲烷塔以後進行加氫脫炔的叫做後加氫。被加氫的氣體中已經不含有氫氣組分,需要外部加入氫氣。 前加氫流程的優點是氫氣可以自給,缺點是氫氣是過量的,氫氣的分壓比較高,會降低加氫的選擇性,增大乙烯的損失。 後加氫的優點是組分少,選擇性高;催化劑壽命長;產品純度高。缺點是能量利用不如前加氫流程,流程也比前加氫流程復雜。
㈡ 脫硫塔脫硫系統中有哪些常見的主要設備
脫硫塔內的設備主要包括攪拌器、氧化風管、噴淋管、除霧器,另外有的設版計還有導流板權或者均布板等。攪拌器位於脫硫塔底部主要是起到漿液擾動的作用,防止石膏等顆粒物沉澱;氧化風管主要是向塔內漿液池注入空氣把亞硫酸鹽氧化成硫酸鹽,配套設備為氧化風機;噴淋管是漿液通過循環泵打至脫硫塔漿液池頁面以上,通過噴嘴進行霧化、分布,從而吸收煙氣中的SO2氣體;除霧器主要作用是除去煙氣中攜帶的液滴,即除水作用。
㈢ 電廠脫硫系統的主要設備有哪些
大了說分來為鍋爐系統源、汽機系統和電氣系統。從生產流程上有:輸煤系統(汽車卸、火車卸、輪船卸等還有俯腸碘段鄢燈碉犬冬華斗輪堆取料機、輸送皮帶)、制粉系統(卸料器、原煤倉、給煤機、磨煤機)、鍋爐系統(鍋爐系統又分為汽水系統(除氧器、高加、低加、汽包等等)和風煙系統(一次風機、送風機、引風機))、除塵系統、脫硫系統,汽輪機系統、冷卻循環系統、化學水處理系統、廠用電系統、勵磁系統、發變組系統、升壓站系統、外送出線
㈣ 對於碳二加氫脫炔過程,為什麼把催化劑用於前加氫
1:來1反應,生成乙烯
1:2反應,源生成乙烷
由於一般的加H2的條件是催化劑Ni,加熱,所以上面兩個反應的發生是同時的,很難控制只生成乙烯
所以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如林德拉催化劑,即催化活性較小的,Pd吸附在CaCO3上,即使H2過量,也可以只生成烯烴了
㈤ 對於碳二加氫脫炔過程,為什麼鈀催化劑不能用於前加氫
乙烯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乙烯工業的發展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有重大意義,所以乙烯工業的發展倍受世界各國的關注,世界各國也付出巨大代價,未來社會是個高速發達的社會,提高乙烯產量已經迫在眉睫。工業上生產乙烯主要是從石油化工中通過裂解加氫分離而得到乙烯,而加氫又分為前加氫和後加氫,所謂前加氫和後加氫是指乙炔加氫反應器相對脫甲烷塔位置而言,前加氫是指乙炔加氫反應器位於脫甲烷塔之前,後加氫是指乙炔加氫反應器位於脫甲烷塔之後。目前全世界乙烯生產能力約為80000噸每年,預計到2000後產量將會超過100000噸每年,從1991年到1998年,我國乙烯產量有1760噸每年增加到3770噸每年,平均年增長率為11.5%,由此看來,乙烯工業正處於生產能力擴展的時期。近年來,裂解技術發展得很快很成熟,物料在裂解爐中的停留時間越來越短,裂解深度加大,因此裂解產物中炔烴的濃度也越大,從而選擇加氫轉化炔烴作為乙烯分離的重要技術之一,倍受重視。目前,要想通過選擇加氫來提高乙烯產量,關鍵在於研製出高效催化劑,這是擺在世界各國科學家的難題,研究指出,未來的乙烯工業發展要朝著高選擇性,低投入,節能降耗,易操作的發展方向發展。 前加氫技術優勢:
六十年代以後建成的大型乙烯裝置基本上都是採用選擇加氫脫除乙炔,選擇加氫又分為:裂解氣選擇加氫,前加氫和後加氫。從經濟上算,裂解氣選擇加氫會損失大量的丁二烯,不合算,又由於丁二烯聚合使催化劑失活,因此該技術在工業上很少見了。加氫工藝不同,進入反應器的原料組成就會不同,之中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前加氫工藝中,進入反應器的物料中含有大量H2和大量CO。後加氫工藝主要應用於美國開發的順序流程為代表的乙烯分離工藝,它是將乙烯裝置中脫乙烷塔塔頂物料引入C2加氫反應器經過篩選加氫之後將乙炔脫離,使其摩爾分數<2x10-6,目前,60%的乙烯裝置採用此工藝。後加氫分離工藝首先將H2和CO及碳原子數相同和相近的烴分離,再將H2和CO重新引入C2H2加氫反應器中,反應剩餘的H2和CO再採用特殊的工藝將其分離,此工藝流程復雜,設備投資大,裝置能耗高。此外,乙炔加氫催化劑的選擇性差,後加氫反應工藝生綠油量大,加氫催化劑再生周期短,影響催化劑的壽命。
由於鈀催化劑成功的用於選擇加氫使催化劑選擇性大有提高,因此,前加氫脫除乙炔被越來越多的裝置所採用,前加氫包含前脫乙烷前加氫和前脫丙烷前加氫,它們催化劑技術和流程基本相似,都是在脫甲烷塔之前通過選擇加氫脫除乙炔,但是,前脫丙烷前加氫進入反應器的原料既有C2餾分也有C3餾分,脫除乙炔時也脫除了大量的丙炔和丙二烯。
前加氫技術使乙烯分離流程簡化,節能降耗,前加氫的優點主要有:一,分離流程簡化,設備投資少節能降耗;二,不需補充H2和CO來調節碳二 加氫的選擇性,比後加氫少了「巴氏精餾塔」或第二脫甲烷塔;三,生產的乙烯純度高;四,綠油量少,催化劑壽命高;五,減少塔釜的結垢。
就是由於前加氫的工藝具有投資省,費用低,能量利用率高等優點,所以新建的大型乙烯裝置都採用前加氫技術。但前加氫技術也有些缺點,如它對反應器的控制手段沒後加氫的控制手段多,物料中含有大量H2,反應床層存在飛溫的危險。
碳二前加氫的工藝特點 前加氫具有如下工藝特點: 1.操作簡化
前加氫工藝正常操作中無需注入氫氣和CO,因為前加氫物料中含有H2和CO,不用因裂解爐的操作波動進行加氫操作大調整,正常操作時,只需根據反應器出口炔含量來調整進口溫度。縮短了產出合格乙烯時間。綠油量生成少,催化劑壽命長。 2.安全性好
乙炔加氫為放熱反應後加氫工藝易產生飛溫,容易引起分解爆炸,而碳二前加氫工藝因反應器位於裂解氣壓縮機末端的最小循環迴路之間,無論裝置負荷多少,反應器的操作空速能保持在比較平穩的水平上工作,物料的停留時間短。當床層溫度過高(350)時,催化劑可對碳二加氫反應自動冷卻,防止進一步升溫,避免乙烯分解爆炸(420) 3.簡化工藝流程
由於碳二前加氫產生的綠油量少,從而省去了綠油塔。前加氫工藝中無需備有專門的H2和CO的注入設施,物料中已含有CO和H2,前加氫C2餾分中不含氫氣和甲烷,取消了分離系統中巴氏精餾塔或甲烷汽提塔。 3.催化劑的發展
在裂解制烯烴的過程中,烯烴中含有微量的雜質烴,雖然它們含量少,但必須出去,這些雜質在後加工特別是聚合過程中危害很大,而消除這些雜質最經濟簡便的方法便是將這些雜質加氫生成烷烴。因此高選擇性的催化劑 成為關鍵,即只對雜質加氫而不對目的產物加氫,同時也要求催化劑活性好,使用壽命長,反應溫度低。
㈥ 雙鹼法脫硫工藝主要設備有哪些
你這個問題問得比較大,我只能簡單敘述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1、雙鹼法脫硫主要工藝內設備:脫容硫塔(內部有噴淋裝置、清洗裝置),鹼液漿管道,鹼液輸送泵,清水泵,氧化風機,攪拌器,脫泥機等,還有很多工藝設施。
2、一般雙鹼法脫硫系統中,除法器在脫硫系統之前,具體能否用布袋除塵器,要根據煙氣性質決定。
如還有需要,可以再問。
㈦ 脫硫塔有哪些主要設備各設備的作用是什麼
脫硫塔內的設備主要包括攪拌器、氧化風管、噴淋管、除霧器,另外有的設內計還有導流板或者均布板等。攪容拌器位於脫硫塔底部主要是起到漿液擾動的作用,防止石膏等顆粒物沉澱;氧化風管主要是向塔內漿液池注入空氣把亞硫酸鹽氧化成硫酸鹽,配套設備為氧化風機;噴淋管是漿液通過循環泵打至脫硫塔漿液池頁面以上,通過噴嘴進行霧化、分布,從而吸收煙氣中的SO2氣體;除霧器主要作用是除去煙氣中攜帶的液滴,即除水作用。
㈧ 石膏脫水系統主要用到哪些設備
石膏水脫水系統主要包括:水力旋流器,石膏漿液緩沖箱,真空皮帶脫水機,氣液專分離器,真空泵,濾布屬沖洗泵,濾餅沖洗泵,濾液水箱,石膏倉等設備。
如果想具體了解相關方面的知識,可以參考《現代機械》2008第六期雜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㈨ 富炔加氫的 原料都是什麼化學物質
乙烯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乙烯工業的發展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有重大意義,所以乙烯工業的發展倍受世界各國的關注,世界各國也付出巨大代價,未來社會是個高速發達的社會,提高乙烯產量已經迫在眉睫。工業上生產乙烯主要是從石油化工中通過裂解加氫分離而得到乙烯,而加氫又分為前加氫和後加氫,所謂前加氫和後加氫是指乙炔加氫反應器相對脫甲烷塔位置而言,前加氫是指乙炔加氫反應器位於脫甲烷塔之前,後加氫是指乙炔加氫反應器位於脫甲烷塔之後。目前全世界乙烯生產能力約為80000噸每年,預計到2000後產量將會超過100000噸每年,從1991年到1998年,我國乙烯產量有1760噸每年增加到3770噸每年,平均年增長率為11.5%,由此看來,乙烯工業正處於生產能力擴展的時期。近年來,裂解技術發展得很快很成熟,物料在裂解爐中的停留時間越來越短,裂解深度加大,因此裂解產物中炔烴的濃度也越大,從而選擇加氫轉化炔烴作為乙烯分離的重要技術之一,倍受重視。目前,要想通過選擇加氫來提高乙烯產量,關鍵在於研製出高效催化劑,這是擺在世界各國科學家的難題,研究指出,未來的乙烯工業發展要朝著高選擇性,低投入,節能降耗,易操作的發展方向發展。 前加氫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