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線與設備的距離是多少
① 接的地線太遠會不會有影響 (地線與配電箱距離有個7至8米遠)
用萬用表測量零線與地線之間電壓。看有沒有達到使用設備的要求。如:數碼設備要求低於3V.沒有達標就產用多點接地。
② 地線與機器的距離需要多遠
所有電機金屬來外殼須與保自護零線連接,總配電箱及所有分配電箱必須做重復接地,大型機械也必須做重復接地,接地棒長度2米,間距2.5米,作環形連接,接點應固定牢靠,接地線一律用黃、綠雙色線,不得採用其它顏色作為接地線,線路絕緣電阻應定期檢。
③ 地線接地應多深
按照規定接地線要求埋地2米以下(一般而言,3米以下就是最安全的地線。),用4*40的鍍鋅角鋼或者直徑40的鍍鋅鋼管,接地電阻不大於4歐姆。
家用電器設備由於絕緣性能不好或使用環境潮濕,會導致其外殼帶有一定靜電,嚴重時會發生觸電事故。
為了避免出現的事故可在電器的金屬外殼上面連接一根電線,將電線的另一端接入大地,一旦電器發生漏電時接地線會把靜電帶入到大地釋放掉。另外對於電器維修人員在使用電烙鐵焊接電路時,有時會因為電烙鐵帶電而擊穿損壞電器中的集成電路,這一點比較重要。
(3)地線與設備的距離是多少擴展閱讀
電器中,接地線就是接在電氣設備外殼等部位及時的將因各種原因產生的不安全的電荷或者漏電電流導出的線路。
(1)高壓接地線作用: 高壓接地線是用於線路和變電施工,為防止臨近帶電體產生靜電感應觸電或誤合閘時保證安全之用。
(2)高壓接地線結構: 攜帶型高壓接地線由絕緣操作桿、導線夾、短路線、接地線、接地端子、匯流夾、接地夾。
(3)高壓接地線製作工藝:製作工藝優良-- 導線夾、接地夾是採用優質鋁合金壓鑄成形;操作棒採用環氧樹脂彩色管,絕緣性能好,強度高、重量輕、色彩鮮明、外表光滑;接地軟銅線採用多股優質軟銅線絞合而成,並外覆柔軟、耐高溫的透明絕緣護層,可以防止使用中對接地銅線的磨損,銅線達到疲勞度測試需求,確保作業人員在操作中的安全。
(4)接地線規格:按部頒規定,接地線必須是 25mm 2 以上裸銅軟線製成。
④ 被保護電氣設備與接地裝置間的距離為什麼越短越好
在電氣設備系統中不允許使用黑鐵管或鍍鋅鐵管、埋入地下作為接地裝置。〈鐵管容易回銹蝕〉。在電答力設備接地裝置中應根據所需要保護接地的面積、數量。按「電力設備運行規程」採取多點設置接地裝置形成完整的閉合迴路、〈只能使用、鍍鋅鋼材閥蘭、圓鋼鍍鍍鋅扁鋼、銅芯線等耐腐蝕材料〉。
⑤ 電氣設備與接地點之間的距離應該越少越好,為什麼
因為電氣設備與接地點之間連線的電阻值和距離成正比,當發生漏電時,電氣設備的外殼上面的電壓又和這個阻值成正比,也就是說電氣設備的外殼上面的電壓和電氣設備與接地點之間距離成正比,所以電氣設備與接地點之間距越少越好。
⑥ 人工接地體中,接地極之間距離一般為多少米左右,深度為多少米
這個要根據工程接地電阻要求而定。一般接地極打入地下深度為1.2-3米之間,間距為接地極長度的1.5倍。
為降低跨步電壓,防直擊雷的人工接地網距建築物入口處及人行道不宜小於3m,當小於3m時,應採取下列措施之一:
1、水平接地極局部埋深不應小於1m;
2、水平接地極局部應包以絕緣物;
3、宜採用瀝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網上面敷設50-80mm瀝青層,其寬度不宜小於接地網兩側各2m。
(6)地線與設備的距離是多少擴展閱讀:
接地極的物理特性
設備接地的基本原則,是要在人為環境中能成為危險狀態的安全措施。而現代的接地和搭接系統,應設計成為低阻抗的,以抑制通信和電子系統的雜訊,並對瞬態電壓提供保護。
(1)電流分布
因為土壤中的電流密度趨向於均勻分布,所以每條電流線都可以認為是從接地極發出並與其表面垂直。接地極和土壤的接觸面,由於接觸可能不良,夯實不夠,土壤乾燥或冰凍,以及導電率不良等原因,是按地系統中最關鍵的部位。
距離接地極愈遠,通過土壤的傳導通路截面積就愈大,因此電流密度愈低,直到趨近於零。
(2)按地體間的電流途徑
在多數情況下,發電廠的接地裝置是由許多導體組成的接地網;導體的眾多節點使接地電流可以選擇人地途徑。
如果不存在干擾,電流將自行在所有的導線中均勻分配。不過,電流的頻率、相鄰載流導體的接近程度、接地極和相鄰金屬物體的品種以及接地電流傳導途徑的阻抗,都會影響接地電流的途徑。
(3)按地電阻的影響
各種土壤對電門流通都存在電阻,它的大小與其本身的電阻率成反比。電流通過土壤時,由於接地電阻而產生高於正常地電位的電位升。升高的電位用歐姆定律計算。
高導接地極
高導接地極產品利用導電性能及土壤親和性良好的天然礦物、磷片石墨及電解質材料,經國外最先進技術工藝及專用機械設備高壓冷凝製作而成,此產品是活性接地的環保新型復合式專用接地體。
⑦ 接地線要多少長度
電子設備一般都要求有一個良好的接地系統,做好接地系統既是設備穩定、可靠工作的需要,
也是保障設備和人身安全的需要。電子設備的接地系統一般包括直流地、功率地、工作地,三種接
地線在某一公共點接在一起後再通過等電位連接帶接到接地體。一個良好的接地系統除了必須有良
好的接地體以外,接地線的長度和用材規格是極其重要的方面。實際工作中不同設備對接地線的長
度和用材規格要求不一樣,不同的參考資料給出的接地線長度、用材規格也往往不同,使工程技術
人員容易混淆。因此,從理論上估算與校驗顯得非常重要。
1
接地線長度
1.1
為防止雷電流或故障電流所產生的高電位對設備的損害,
要求接地線長度盡可能短。
實際工
作中,由於設備與接地體相對距離的存在,接地線允許長度對技術人員來說才有實際意義。由公式
(
1
)可以用來估算接地線允許長度。
Umax=UL=L0
·
L
·
di/dt
(
1
)
由上式得:
L=Umax/
(
L0
·
L
·
di/dt
)(
2
)
式中
Umax
—設備能承受的最高電位(
kV
);
UL
—雷電流或故障電流流過接地裝置時引下線上的電感電壓降(
kV
);
L0
—引下線的單位長度的電感(
μ
H/m
),一般取其等於
1.5
μ
H/m
;
L
—引下線長度(
m
);
di/dt
—雷電流或故障電流陡度(
kA/
μ
s
);雷電流徒度按一類為
di/dt=I/T1=20kA/
μ
s
,二類
為
15kA/
μ
s
,三類為
10kA/
μ
s
,按規范,
I
為雷電流幅值,一類為
200kA
,二類為
150kA
,三類為
100kA
;
T1
為波頭時間(
μ
s
),取
T1=10
μ
s
;故障電流則按實際估算。
考慮到引下線的電感對設備電位的影響,引下線除了盡可能短以外,還要盡可能避免彎曲、繞
圈。
1.2
對於高頻電子設備還必須考慮引下線高頻阻抗和表面射頻電阻對設備的影響。
為了減少接地
引下線的高頻阻抗和接地引下線的射頻電阻,對接地線到公共接點的距離有一定要求。
Z=Rrƒ
√
L+
(
tg2
π
·
L/
λ
)
2
(
3
)
Rrƒ=0.26
×
10-6
√
μ
ƒ/G
·
L/b
(
4
)
式中:
Z
—接地引下線的高頻阻抗(
Ω
);
Rrƒ
—接地引下線表面的射頻電阻(
Ω
);
L
—從電子設備至接地體間的引線長度(
m
);
λ
—電子設備工作頻率的波長(
m
);
μ
—接地引下線相對於銅的導磁率;
G
—接地引下線相對於銅的導電率;
ƒ
—設備的工作頻率(
Hz
);
b
—接地引下線的寬度(
mm
)。
從式(
3
)、(
4
)可以得出接地線應盡可能短,並且由於
L=
(
2n+1
)·
λ
/4
時
tg2
π
·
L/
λ
=
∞,
Z=
∞所以引下線應該避開
L=
λ
/4
及
λ
/4
奇數倍附近的長度。
一般情況下,接地支線長度應小於
3m
,而接地干線應小於
15m
。我們在確定引下線長度時,必
須對設備要求,如耐高電位能力、功率、工作頻率以及接地地網的情況了解清楚。由於設備與接地
體相對位置是客觀情況要求,有時不能減少接地干線的長度時,應採取其他措施。
2
接地線的用材規格
接地線的用材規格(截面積)有多種,如
1mm2
、
1.5mm2
、
4mm2
、
16mm2
、
35mm2
、
100mm2
等等,
實際應用中應兼顧安全和經濟兩方面的要求。對於不同設備及地網條件,在保證安全的條件下,選
擇較小截面積的接地線。接地引下線的最小截面積一般根據其材質的熱穩定度來確定。
S
≥
I/C
·√
t
(
5
)
式中
S
—接地線的最小截面積(
mm2
);
I
—流經引下線的最大雷電流或故障電流的穩定值(
A
),與設備和接地網有關;
t
—電流持續時間(
s
)。
C
—為與材質有關的熱穩定系數,鋼取
70
,銅取
210
,鋁取
120
。
一般情況下,對中、小型設備,接地線一般取支線為
16mm2
,接地干線為
35mm2
,對於較大型的
設備取支線為
35mm2
,接地干線為
100mm2
。選擇接地引下線的截面積應該用(
5
)式進行校驗,達不
到上式要求的要選擇更大截面積的材質。
推薦一家永安防雷。一般接地線埋入地下2米
⑧ 機房直流系統接地與防雷接地之間距離應大於多少米
直流工作接地(直流零、邏輯接地),接地電阻按機房具體要求確定,接地 電阻≤回1Ω,直流邏輯地極與答建築物接地極的距離應大於20米。
防雷保護地主要是用來向大地引泄雷電流的,目的在於保護人員和建築物的安全。防雷保護地與計算機中心建築物採用的避雷措施有關,由於雷電流產生的電磁感應現象,造成巨大的電磁場,對計算機中心及相關設備具有極大的破壞作用,要求防雷地線裝置與所有其他電器設備之間保持足夠的距離。因此防雷保護措施是不可忽視的。
⑨ 地線地樁距離要多少米才適合
系統各接地點之間距離不小於3米所有地樁如果距離太近效果沒有相應專拉開距離所獲得的土屬地等效電容好而已。換句話說,一大塊金屬與分開各個點的金屬等效的接地面積所得到的土地面積、含水層等摺合的接地電阻而得到的等效電容。
接地樁要打地下(2-3米)深。
在做接地時,系統各接地點之間距離不小於3米,垂直敷設時,垂直打入地下的深度不應小於2米,一般為3米,水平敷設時,埋設深度不應小於0.7米。而且,接地體應鍍鋅或鍍銅,嚴禁塗漆。採用截面不小於25平方毫米的銅線,其電阻不大於1歐姆。地線做好後,一般接地電阻小於4歐姆。一般用熱鍍鋅角鋼,一頭削尖作為接地極;熱鍍鋅扁鋼作連接。
接地樁的應用:可以利用原廠房的接地裝置,經過測試若接地電阻符合要求,可以焊接接地扁鐵引至試驗位置。若原廠房接地裝置不能滿足接地電阻要求,可另行設置人工接地體,採用2.5米長50*5角鐵焊接接地圓鋼(焊接長度6D)引出,將角鐵打入地下,測試接地電阻符合規范要求即可用作人工接地體要求。相應的規范要參照05D10-47,,GB50057-2010的5.4項。
注意用電安全。
⑩ 電力系統的接地距離建築物的最小距離是多少。
這個沒有規定,因為發電廠和變電所都是採用接地網,電氣設備接地和建築物接地是連在一起的。也許你是指線路桿塔接地點距離你家的房子很近,想了解是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