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設備范圍包括哪些
① 請問固定資產管理中說的電子設備的范圍是什麼
你說的這些,其中電話機是不算的!電話機屬於低值易耗品就可以了!通常能列到固專定資產的電子屬設備,國有企業機關單位一般原值要大於800元,私營企業公司,一般原值要大於2000元!當然,你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列分,比如顯示器壞了,買一個才1000元,但還是要列為固定資產電子設備的!
② 什麼是電子產品都包括什麼
電子產品是以電能為工作基礎的相關產品。
電子產品主要包括:手錶、智能手機、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箱、激光唱機(CD)、電腦、游戲機、移動通信產品等。因早期產品主要以電子管為基礎原件故名電子產品。
第一代電子產品以電子管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誕生了第一隻半導體三極體,它以小巧、輕便、省電、壽命長等特點,很快地被各國應用起來,在很大范圍內取代了電子管。
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塊集成電路,它把許多晶體管等電子元件集成在一塊硅晶元上,使電子產品向更小型化發展。集成電路從小規模集成電路迅速發展到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從而使電子產品向著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穩定、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2)電子設備范圍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電子產品所需環境條件:
1、氣候環境條件
通常所用的試驗嚴酷度等級是:
①溫度(℃):-80、-65、-55、-40、-25、-15、-5、+5、+15、+20、+25、+30、+40、+55、+60、+70、+85、+100、+125、+155、+200。
②溫度變化速率 (℃/分):0.1、0.5、1、3、5,溫度變化速率(℃/秒):1、5。
③相對濕度(%):10、50、75、90。
④壓力(毫巴):300000、50000、10000、5000、2000、1300、1060、840、700、530、300、200。
⑤壓力變化速率(毫巴/秒):1、10。
⑥周圍介質(水、空氣等)與產品的相對移動速度(米/秒):0.5、1、3、5、10、30、50。
⑦降雨(毫米/秒):0.3、1、2、3、6、15。
2、生物環境條件
①黴菌:對電子產品危害最大的菌種有黃麴黴、黑麴黴、土麴黴、出芽茁霉、宛氏擬青黴、繩狀青黴、赭色青黴、光孢短柄帚霉、綠色木霉、雜麴黴、球毛殼霉等。這些黴菌最適宜的發芽溫度為20~30℃,相應的相對濕度為80%~90%。
②昆蟲:對電子產品危害最大的昆蟲有白蟻、蠹蟲、木蜂、蟑螂等,在熱帶地區尤為嚴重。
③動物:對電子產品危害最大的動物有鼠、蛇、鳥等,在熱帶地區尤為嚴重。
3、機械活性物質環境條件
在熱沙漠區、砂質海濱區、和乾旱內陸區都會發生吹砂現象。
在通常情況下,砂粒直徑為 0.01~0.1毫米,在砂質荒漠區砂粒平均直徑為0.18~0.30毫米。吹塵主要發生在工業煙灰區和乾旱風區。灰塵的平均直徑在0.0001~0.01毫米間,在多灰塵的極端情況下,濃度可達6×10-9克/厘米3。
4、電氣環境條件
①雷電:濕熱帶地區雷暴頻繁,如印尼爪哇的茂物市年雷暴日(即出現聞雷聲或雷雨現象的天數)達 322天。
②電氣設備的電磁場和機動車輛點火系統產生的電磁場,在距干擾源10米處測得40~1000兆赫頻率范圍為40分貝(微伏/米)。帶電機的電器產生的干擾電壓在 0.15~30兆赫范圍為66分貝(微伏);在30~300兆赫范圍為55分貝(微伏)。
當電機功率加大時,干擾電壓也將隨之增大。高頻設備產生的電磁場,在距干擾源 100米處測得的0.15~1000兆赫范圍的場強為34~54分貝(微伏/米)。
③ 固定資產中電子設備和辦公設備都包括哪些
1、固定資產分類中的電子設備主要包括:電腦、列印機、程式控制交換機、網路伺服器內、掃描儀,傳真容機、復印機、投影儀、一體機、數碼相機、手機、攝像機、錄音設備等。
空調、冰箱、微波爐、洗衣機屬於電氣設備,不是電子設備。
2、固定資產中的辦公設備包括:碎紙機、考勤機、裝訂機等。
④ 營業執照中的經營范圍,銷售電子產品,具體指哪些電子商品,要標准答案,模稜兩可的不需要
我國消費類電子產品是指用於個人和家庭與廣播、電視、通信有關的音頻回和視頻產品,主要包括:答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響、激光唱機(CD)、電腦、移動通信產品等。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則把電話、個人電腦、家庭辦公設備、家用電子保健設備、汽車電子產品等也歸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隨著技術發展和新產品新應用的出現,數碼相機、手機、PDA等產品也在成為新興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開始,融合了計算機、信息與通信、消費類電子三大領域的信息家電開始廣泛地深入家庭生活,它具有視聽、信息處理、雙向網路通訊等功能,由嵌入式處理器、相關支撐硬體(如顯示卡、存儲介質、IC卡或信用卡的讀取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以及應用層的軟體包組成。廣義上來說,信息家電包括所有能夠通過網路系統交互信息的家電產品,如PC、機頂盒、HPC、DVD、超級VCD、無線數據通信設備、視頻游戲設備、WEBTV等。音頻、視頻和通訊設備是信息家電的主要組成部分。從長遠看,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也將會發展成為信息家電,並構成智能家電的組成部分。
⑤ 固定資產的機器設備和電子設備包括哪些
1、固定資產分類中的電子設備主要包括:電腦、列印機、程式控制交換機、網路伺服器、掃描儀,傳真機、復印機、投影儀、一體機、數碼相機、手機、攝像機、錄音設備等。
空調、冰箱、微波爐、洗衣機屬於電氣設備,不是電子設備。
2、固定資產中的辦公設備包括:碎紙機、考勤機、裝訂機等。
⑥ 電子產品都包含哪些
電腦、筆記本、電視機、手機、相機(照相、攝像)、視頻音樂播放器(MP3、MP4、
MP5
……)、
剃須刀
、視頻監控器、……
⑦ 公司經營范圍:銷售電子產品、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通訊設備。請問電子產品主要包括哪些詳細說明!
電子產品包括手錶、智能手機、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版、收錄機、組合音箱、權激光唱機(CD)、電腦、游戲機、移動通信產品等。
第一代電子產品以電子管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誕生了第一隻半導體三極體,它以小巧、輕便、省電、壽命長等特點被各國應用起來,取代了電子管。
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塊集成電路,它把許多晶體管等電子元件集成在一塊硅晶元上,使電子產品向更小型化發展。集成電路從小規模集成電路迅速發展到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從而使電子產品向著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穩定、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7)電子設備范圍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對企業的經營范圍有以下要求:
1、企業的經營范圍由公司章程規定,不能超越章程規定的經營范圍申請登記注冊。
2、企業的經營范圍須進行依法登記,也就是說,企業的經營范圍以登記注冊機關核準的為准。企業應當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3、企業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限制的項目,在進行登記之前,須依法經過批准。
⑧ 電子設備包括哪些
主要包括:電腦、空調、冰箱、洗衣機、微波爐、列印機,傳真機、一體機等。最低折舊年限為3年,公司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參照此來掌握。
電子設備是指由集成電路、晶體管、電子管等電子元器件組成,應用電子技術(包括)軟體發揮作用的設備,包括電子計算機以及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人、數控或程式控制系統等。
電子設備也應理解為電子生產設備,例如貼片機,自動焊接,JUKI貼片機由福好運提供國內技術支持。
(8)電子設備范圍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電子產品是以電能為工作基礎的相關產品,主要包括:手錶、智能手機、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箱、激光唱機(CD)、電腦、移動通信產品等。因早期產品主要以電子管為基礎原件故名電子產品。
教育電子產品第五代戰斗機,以黃岡中學網校出品的太奇Pad為代表,需在「硬體配置」「學習平台」、「資源體系」、「學習服務」四大方向達到以下標准:
第五代標准一:3D互動激勵學習平台
第五代標准二:領先ipad的硬體設備
第五代標准三:成體系的黃岡中小學課程
第五代標准四:24小時學習答疑
由於電子產品的絕緣材料受潮氣會降低絕緣度,產生漏電流形成雜訊。因此,保管或放置電子產品的場所,一定要乾燥,要有足夠的防潮措施,要避免放在高度潮濕或混凝土牆腳處。
由於電子產品的靜電作用易吸取灰塵,造成電子元件絕緣度降低和溫度升高,因此對電子產品要經常進行清潔除塵。
電子元件金屬部分和空氣接觸會發生氧化,生銹,改變電阻,造成接觸不良,形成雜訊。怕生銹的金屬或焊接處,要塗上瓷漆來保護。另外,焊接時用的酸性焊劑,用後不清除仍然會使電子元件的金屬部分腐蝕,造成接觸不良。在有腐蝕氣體的地點要有充分防腐措施。
設備所處環境由於某種震盪或沖擊易形成雜訊,對設備元件安裝或布線固定等方面,要有防震和沖擊措施。使用時避免草率、粗暴操作。搬運時不要碰撞、注意輕放。
⑨ 電子設備都包括什麼呀
電子設備是指由集成電路、晶體管、電子管等電子元器件組成,應用電子技術(包括)軟體發揮作用的設備,包括電子計算機以及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人、數控或程式控制系統等。
主要包括:手錶、智能手機、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箱、激光唱機(CD)、電腦、游戲機、移動通信產品等,因早期產品主要以電子管為基礎原件故名電子產品。
(9)電子設備范圍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電子設備對環境的條件要求
電子產品在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經常受到周圍環境的各種有害影響,如影響電子產品的工作性能、使用可靠性和壽命等。
影響電子產品的環境因素有:溫度、濕度、大氣壓力、太陽輻射、雨、風、冰雪、灰塵和沙塵、鹽霧、腐蝕性氣體、黴菌、昆蟲及其他有害動物、振動、沖擊、地震、碰撞、離心加速度、聲振、搖擺、電磁干擾及雷電等。
對環境因素的研究主要解決兩個基本問題:
①如何取得這些環境因素的客觀數據;
②如何處理這些數據。客觀環境因素的數據通常可以部分地從氣象環境保護部門取得,但更多的必須通過實測獲得。要使實測數據既具有可靠性又有典型性,除需要有完善的調查測試方案外,還必須有能連續、快速和多點記錄的儀器。所取得的客觀環境數據,如有足夠長的記錄時間,則可按出現頻率進行統計分析。
對於要求特別可靠的產品可取客觀環境數據的極值,甚至是統計推斷的極值,以保證產品在使用中萬無一失。對於要求可靠性高的產品,可取客觀環境數據出現概率為 1%的數值。對於一般要求的產品,可取客觀環境出現概率為 5%,甚至為10%的數值。
如客觀環境數據記錄時間不夠長,就要運用數理統計知識對其進行處理。例如,小氣候實測調查資料可用相關法延長而推算出歷史上可能有的數據;又如,機械振動實測調查資料,可採用包絡線法、功率頻譜分析法或用時間序列建模法,推算各種概率數值的可能性,然後根據產品的可靠性要求程度取所需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