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康復評定系統儀器有什麼
Ⅰ 康復評定的目的是什麼
1、初期評定
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功能狀況和障礙程度,以確定康復目標和制定康復治療計劃。
2、中期評定
在康復治療中期進行。目的是經過康復治療後,評定患者總的功能情況,有無康復效果,分析其原因,並據此調整康復治療計劃。中期評定可進行多次。
3、末期評定
在康復治療結束時進行。目的是經過康復治療後,評定患者總的功能狀況,評價治療效果,為重返家庭和社會或做進一步康復治療的提出建議。
(1)平衡康復評定系統儀器有什麼擴展閱讀:
康復評定相關術語:康復醫學
康復醫學的三項基本原則:功能鍛煉、全面康復、重返社會。
美國心理學家Maslow在50年代提出了需要的理論,這一理論認為人有五種需要:
①生理需要,包括食、渴、性、睡眠。
②安全需要,包括對自身的安全和財產安全方面的需要,如要求社會安全,生命和財產有保障,有較好的居信環境,老有所養。
③社交需要,包括對愛情,友誼,集體生活、社交活動的需要。
④尊敬的需要,包括自我尊敬與受人尊敬兩個方面,由自尊產生對自我的評價,個人才能的發揮,個人的成就動機等。受人尊敬產生對名譽、地位的追求以及對權利的慾望等。
⑤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是一個人實現自己理想抱負的需要,是人的高級需要。
按這五種基本需要的重要性排列成不同層次,首先是生理需要,而後依次是安全、社會、尊敬、自我實現需要。殘疾人也有同樣需求有能停留在中間某個階段、因此對殘疾人需要進行全面的康復,不僅需要進行功能訓練,而且要在生理上、心理上、職業上和社會生活上進行全面的整體的康復,最終重返社會。
Ⅱ 康復評定的內容包括哪些
康復評定:
1.初期評定
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功能狀況和障礙程度,以確定康復目標和制定康復治療計劃。
2.中期評定
在康復治療中期進行。目的是經過康復治療後,評定患者總的功能情況,有無康復效果,分析其原因,並據此調整康復治療計劃。中期評定可進行多次。
3.末期評定
在康復治療結束時進行。目的是經過康復治療後,評定患者總的功能狀況,評價治療效果,為重返家庭和社會或做進一步康復治療的提出建議。
具體內容:
1.運動功能評定
包括肌張力評定、肌力評定、關節活動范圍評定、步態分析、神經電生理評定、感覺與知覺功能評定、平衡與協調功能評定、反射的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評定等。
2.精神心理功能評定
包括智力測驗、情緒評定、心理狀態評定、疼痛的評定、失用症和失認症的評定、痴呆評定、認知評定、人格評定等。
3.語言與吞咽功能評定
包括失語症評定、構音障礙評定、語言失用評定、語言錯亂評定、痴獃性言語評定、言語發育遲緩的評定、吞咽功能評定、聽力測定和發音功能的儀器評定等。
4.社會功能評定
包括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社會生活能力評定、生存質量評定、職業能力評定等。
5、電診斷
包括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神經反射檢查、誘發電位、低頻電診斷等。
Ⅲ 康復評定的內容包括哪些
康復評定的內容
1.描述個體或人群的疾病特徵,即精神病理學上的水平,精神症狀出現的頻度及嚴重度,可作為生理康復衡量參數。
2.評估患者在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心理過程,心理因素對疾病過程的影響,對遭遇不同應激事件的心理反應和應對能力,可作為心理康復的指標。
3.評估個體或人群的社會經濟狀況,家庭結構及家庭成員的互動關系,社會交往能力,家庭職能,日常健康行為習慣,婚姻關系及精神文化生活的享受等等社會學特徵。可作為社會康復的標准。
4.評估患者個體對醫囑依從性的狀況,對精神疾病具有特殊意義,特別是精神分裂症之類的重精神病,常缺乏自知力,拒絕或不配合治療。患者是否按時服葯,在多大程度上執行醫囑等可作為醫療康復的參考因素。
5.評估患者職業行為的恢復程度,以病前工作水平作參照,其職業性質、種類、強度、職業人群間的協調性等,作為職業康復的指征。
6.評估患者的人格特徵,疾病對其興趣愛好的影響,康復恢復過程的狀況,對自身的信度,目前生活狀況的滿意程度等等,可作為人格是否健全,或重塑人格的康復效果的指標之一。
7.評估患者生活、學習、工作以及全面的社會功能,包括構成健康諸要素的整體水平,可作為綜合衡量患者康復總水平的整體標准。
Ⅳ 康復評定的內容包括哪些
1.運動功能評定
包括肌張力評定、肌力評定、關節活動范圍評定、步態分析、神回經電生理評定、感覺與知覺功答能評定、平衡與協調功能評定、反射的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評定等。
2.精神心理功能評定
包括智力測驗、情緒評定、心理狀態評定、疼痛的評定、失用症和失認症的評定、痴呆評定、認知評定、人格評定等。
3.語言與吞咽功能評定
包括失語症評定、構音障礙評定、語言失用評定、語言錯亂評定、痴獃性言語評定、言語發育遲緩的評定、吞咽功能評定、聽力測定和發音功能的儀器評定等。
4.社會功能評定
包括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社會生活能力評定、生存質量評定、職業能力評定等。
5、電診斷
包括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神經反射檢查、誘發電位、低頻電診斷等。
這個??
Ⅳ 什麼是康復評定
康復評定的概念:
Ⅵ 作業療法中的康復評定和功能評定有什麼區別
在康復醫學實踐中,Evaluation和Assessment是兩個不同的概念Evaluation是指為制定修改治療計劃和制定出院計劃所進行的信息採集分析以及解釋數據和資料的一個連續過程,是檢查者在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對障礙進行綜合判定的過程Assessment則是指在Evaluation過程中所採用的具體檢查或測量項目和方法,是對具體障礙特徵的定性定量評估
康復評定(rehabilitationevaluation)是收集評定對象的病史和相關資料,並提出假設實施檢查和測量,對結果進行比較綜合分析解釋,最後形成結論和障礙診斷的過程
作業療法中的功能評定是一個獲取患者作業能力信息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治療目標和計劃的過程在作業療法發展早期,由於缺少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評定方法,常忽略作業能力的評定或用臨床醫療評定方法來代替,隨著作業療法的發展和完善,人們對作業治療中患者作業能力(occupationalability)目標活動(purposefulactivities)作業角色(occupationalrole)作業表現(occupationalperformance)的分析和評定逐漸加以重視,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作業療法評定體系,它與臨床評定物理治療等其他評定緊密相關,同等重要,不可分割,是康復評定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Ⅶ 康復評定的內容包括哪些
康復評定: 1.初期評定 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功能狀況和障礙程度,以確定康復目標和制定康復治療計劃。 2.中期評定 在康復治療中期進行。
Ⅷ 康復評定的內容包括哪些
康復評定
1、軀體功能評定
一般包括關節活動功能評定、肌肉力量評定、上下肢功能評定、步態分析、神經電生理評定、痙攣與弛緩的評定、感覺與知覺功能的評定、協調與平衡功能的評定、姿勢反射與原始反射的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評定、上下肢穿戴假肢或矯形器的能力評定、穿戴脊柱矯形器能力的評定等等.
2、精神心理功能評定
一般包括情緒評定、殘疾後心理狀態評定、疼痛的評定、失用症和失認症的評定、痴呆評定、非痴獃性認知障礙(注意力、記憶、思維)的評定、人格評定等。
3、語言功能評定
一般包括失語症評定、構音障礙評定、語言失用評定、語言錯亂評定、痴獃性言語評定、言語發育遲緩的評定、吞咽功能評定、聽力測定和發音功能的儀器評定等.
4、社會功能評定
一般包括社會生活能力評定、生活質量評定、就業能力的醫學評定等。
(8)平衡康復評定系統儀器有什麼擴展閱讀:
康復評定的分期
1、初期評定
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功能狀況和障礙程度、致殘原因、康復潛力,據此確定康復目標和制定康復治療計劃。
2、中期評定
在康復治療中期進行。目的是經過康復治療後,評定患者總的功能情況,有無康復效果,分析其原因,並據此調整康復治療計劃。中期評定可進行多次。
3、末期評定
在康復治療結束時進行。目的是經過康復治療後,評定患者總的功能狀況,評價康復治療的效果,提出重返家庭和社會或做進一步康復治療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