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數控怎麼車蝸桿
㈠ 數控車床怎麼車蝸桿啊
把深度和兩邊的棱邊作為3個變數來編宏程序!
㈡ 數控車怎樣車蝸桿
採用宏程序加復工最靈制活,適應能力強。
但是宏程序比較難編。
你可以用autocad畫出蝸桿齒形,把刀具畫進去,
然後復制刀具輪廓到下一刀的位置,得到下一刀的坐標值,
依次得到每一刀的坐標值,
然後用軸向分頭的方法編程即可。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及時採納為最佳答案,謝謝!
㈢ 數控車床怎樣車削蝸桿
程序其實和普通螺紋一樣的,關鍵是做法,應為蝸桿的螺紋形狀類似專T螺紋而且牙高深屬,這種螺紋的螺紋刀是三面吃刀的一般的機器剛性都達不到要求會產生振刀。所以一般是先用挖槽刀加工深度,在用螺紋刀(最好寬度小於蝸桿牙寬)單邊加工。這樣加工出來的光潔度尺寸都比較好!
㈣ 數控怎麼車蝸桿!!!
蝸桿車削過程:下料→粗車→粗車蝸桿螺紋→調質→精車蝸桿→表面處理
㈤ 數控車床車蝸桿怎麼編程序
T01 為35度左右粗車刀(白剛刀或硬質合金)
T02 為35左右精車刀(硬質合金)
最快不到10分鍾
要是用白剛刀粗車
不到20分鍾
cot=20°=1:0.364,既當X方向進給0.1mm時,Z向比上一刀變化0.0364mm,這個0.0364mm是左右方向上的,即先從中間吃一刀,然後左右分別比上一刀的Z向減少及增加0.0364mm,可以先列出如下表所示的數值,以利編程時使用。
N110GOOX55Z10快速定位到車螺紋起點 、N120G92X49.8Z-60F8 車X49.8處第一刀 、N130GO1W-1.42F1改變車螺紋的起點 、N140G92X49.8Z-60F8車左邊 、N150G01Z10F1回到起點 。
N160W1.42改變車螺紋的起點 、N170G92 X49.8Z-60F8 車右邊 、N180G01Z10F1回到Z向起點 、N190G92X49.6Z-60F8車X49.6處第一刀。
(5)普通數控怎麼車蝸桿擴展閱讀:
數控機床編程的主要內容
分析零件圖樣、確定加工工藝過程、進行數學處理、編寫程序清單、製作控制介質、進行程序檢查、輸入程序以及工件試切。
數控機床的步驟
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處理,根據圖樣對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技術要求進行分析,明確加工的內容及要求,決定加工方案、確定加工順序、設計夾具、選擇刀具、確定合理的走刀路線及選擇合理的切削用量等。
同時還應發揮數控系統的功能和數控機床本身的能力,正確選擇對刀點,切入方式,盡量減少諸如換刀、轉位等輔助時間。
數學處理
編程前,根據零件的幾何特徵,先建立一個工件坐標系,數控系統的功能根據零件圖紙的要求,制定加工路線,在建立的工件坐標繫上,首先計算出刀具的運動軌跡。
對於形狀比較簡單的零件(如直線和圓弧組成的零件),只需計算出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的圓心、兩幾何元素的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值。
編寫零件程序清單
加工路線和工藝參數確定以後,根據數控系統規定的指定代碼及程序段格式,編寫零件程序清單。
㈥ 請教高手經濟型數控車床能夠車制蝸桿嗎具體怎樣編程和操作。謝謝
40度半制窩桿吧!
可以車 具體要看你刀磨得怎麼樣了
因為窩桿牙比絲桿深
數控車窩桿不怎麼好車 轉速不穩定就會打刀
轉速變動不能超過一圈
可以用G92 車
㈦ 數控車床車蝸桿怎麼車
T01 為35度左右粗車刀(白剛刀或硬質合金)
T02 為35左右精車刀(硬質合金)
最快不到10分鍾
要是用白剛刀粗車
不到20分鍾
cot=20°=1:0.364,既當X方向進給0.1mm時,Z向比上一刀變化0.0364mm,這個0.0364mm是左右方向上的,即先從中間吃一刀,然後左右分別比上一刀的Z向減少及增加0.0364mm,可以先列出如下表所示的數值,以利編程時使用。
N110GOOX55Z10快速定位到車螺紋起點 、N120G92X49.8Z-60F8 車X49.8處第一刀 、N130GO1W-1.42F1改變車螺紋的起點 、N140G92X49.8Z-60F8車左邊 、N150G01Z10F1回到起點 。
N160W1.42改變車螺紋的起點 、N170G92 X49.8Z-60F8 車右邊 、N180G01Z10F1回到Z向起點 、N190G92X49.6Z-60F8車X49.6處第一刀。
(7)普通數控怎麼車蝸桿擴展閱讀:
數控機床編程的主要內容
分析零件圖樣、確定加工工藝過程、進行數學處理、編寫程序清單、製作控制介質、進行程序檢查、輸入程序以及工件試切。
數控機床的步驟
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處理,根據圖樣對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技術要求進行分析,明確加工的內容及要求,決定加工方案、確定加工順序、設計夾具、選擇刀具、確定合理的走刀路線及選擇合理的切削用量等。
同時還應發揮數控系統的功能和數控機床本身的能力,正確選擇對刀點,切入方式,盡量減少諸如換刀、轉位等輔助時間。
數學處理
編程前,根據零件的幾何特徵,先建立一個工件坐標系,數控系統的功能根據零件圖紙的要求,制定加工路線,在建立的工件坐標繫上,首先計算出刀具的運動軌跡。
對於形狀比較簡單的零件(如直線和圓弧組成的零件),只需計算出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的圓心、兩幾何元素的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值。
編寫零件程序清單
加工路線和工藝參數確定以後,根據數控系統規定的指定代碼及程序段格式,編寫零件程序清單。
㈧ 在數控上能否車蝸桿怎麼車在普通車床上怎樣掛輪
好一點的數控加工個蝸桿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精度估計不會太高吧,表面估計得挺粗糙.光潔度不夠.不知道什麼叫掛輪
㈨ 數控車怎麼車三頭蝸桿
一般用徑向分頭的方法,如果空間允許,還可以用軸向分頭的方法。
㈩ 普通車床加工蝸桿的方法
如今伴隨著數控車削工藝的盛行,操作起來更加方便,操作效率更高,節省勞動力,但在精車時也有一定的難度,且對刀也沒有專用車床快捷,且相較於專用車床其操作性也較差,同時還存在一些不可預見性的問題,使得操作起來非常困難且很難控制,故始終無法完全取代普通車床加工,該文結合蝸桿的結構特點,通過對車削蝸桿加工的技術難點進行分析,並結合大模數蝸桿和多線蝸桿的加工技巧分析,旨在探討保證蝸桿質量的同時,提高車削速度和技術的方法。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1/view-5660053.htm
關鍵詞:普通車床 車削蝸桿 加工技巧
中圖分類號:fG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c)-0135-01
在對蝸桿進行車削加工時,由於線數相對較多且模數相對較大,所以在加工的時候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多線和大模數的蝸桿的mx通常保持在3 mm以上,若需要進行大切削深度或大走刀的強力切削,勢必對夾具、機床或操作技術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且切削時掌握起來也非常難[1]。鑒於此,本文重點對大模數蝸桿和多線蝸桿的車削技巧以及工藝重難點進行探討,分析通過有效措施,在保證質量的同時能夠大大提高車削技術和操作效率。
1 車削蝸桿的技術難點
1.1 螺旋升角對車刀側刃後角的影響
在車削蝸桿加工的過程中,由於螺旋升角的問題,故非常左右切削的基面和平面位置,使得在進行車刀操作時其前後角與靜止時前後腳之間存在較大的誤差,如圖1。
1.2 螺旋升角對車刀兩側前角的影響
車削蝸桿加工時,當出現螺旋升角時,使得基面位置因此出現變化,進而導致靜止前角與車刀兩側前角的角度數值出現變化,進而導致兩者之間出現誤差,若車道兩側切削刃均為0 °,那麼切削過程就非常容易(如圖2)。因蝸桿的牙槽非常深且較寬,故在加工時,往往通過左右分層車削的方式來進行處理,例如:在切削加工中,當工作前角成為負前角,這就加大了切削難度,同時也使得排屑工作受到了較大影響,特別在遇到螺旋升角較大的情況時,該問題更為突出。為了使上述情況得到有效改善,應在刃磨粗車刀時,對車道兩側前角以及排屑進行充分考慮,使切削右側面的車刀工作前角盡可能趨近於0 °,以便於切削和排屑操作的開展(如圖3)。
2 車削蝸桿的工藝分析
在普通車床上進行車削蝸桿的加工,車床必須保持非常充足的剛性,同時刀具也應以強度適合的為最佳,由於蝸桿牙齒相對來說較深,故保證工件的剛性也非常重要,可通過一端夾一端的方式來進行工件的安裝,工件表面則應當採用薄銅片進行包裹,再運用三爪自定心卡盤將其夾緊。而在對刀前則應對中滑板的間歇、床鞍以及小滑板的間歇進行調整,在刃磨車刀時,需注意螺旋升角對車刀角度所造成的影響。刃磨精車刀進行時,需對刃磨兩把車刀分別對左右兩側面進行車削,例如:精車右側面車刀可將其刃磨為20 °前角,而左側面車刀則可將其刃磨為15 °的前角,這就解決了切削和排屑的難題,同時也可大大提高左右側面工作前角的一致性,尤其是遇到蝸桿螺旋升角較大的情況時,其給車削加工前後角造成的影響更大,主要是由於車削加工的過程中,螺旋升角使得車刀沿進給方向一側的後角逐漸變小,故導致另一側的後角不斷變大,要控制該情況,就應當盡可能地控制牙側和車刀後面受到干涉,使切削開展更加順利,讓車刀沿進給方向一側的後角加上螺旋升角,與此同時,要保證車刀強度,則應對車刀背著進給方向一側的後角加上螺旋升角。
我們知道在對蝸桿進行加工時,由於切削的深度不同其難度也有所不同,且難度隨著深度的深入呈正比發展,同時切削深度越大其切削的量也越大,空間就非常容易被這些殘留的切屑堵塞,而此時若切削力突然增加,勢必會導致「扎刀」現象的發生[2]。通過分層切削法來進行處理,則完全避開了這一情況,例如:以m3=3 mm的模數,三頭蝸桿為例,由於蝸桿牙型的高度達到了6.6 mm,故可將其分為四層來進行加工,第一層深度為2~3 mm;第二冊的深度則為1.5~2 mm,第三層則深度則控制在0.5~1mm,第四層為0.5~0.8 mm,若操作者的技術有限,且操作技術不夠熟練,則還可適當調整層數,選取以技術相近的加工深度和層數。分段切削則主要是指通過粗車、半精車和精車三大環節來進行蝸桿的加工,例如:將第一層、第二層作為粗車,第三層作為半精車,而第四層則作為精車,再結合不同層,取與之相符的切削用量,使切削的操作效率和加工質量均能夠得到有效提高。
3 多線蝸桿的車削技巧
筆者認為多線蝸桿車削加工技巧主要是車削步驟與分線方法之間的充分協調,並認為分層分段切削法是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難度,根據前面所提到的按照牙型的高度將其分為基層,再通過逐層處理的方法來開展,在整個蝸桿加工的過程中,分別通過粗車、半精車和精車三大環節來進行加工。粗車多線蝸桿加工的過程中,嚴禁出現擰緊一個螺旋槽車後,再進行另一個螺旋槽的擰轉,主要是由於先將一個螺旋槽擰緊,然後再通過粗、精車去擰緊另一條螺旋槽,這非常容易導致分線精度受到影響,致使工件因此報廢,故在粗車時,必須保證全部粗車。在粗車完成後精車開展前,應通過左右切削法和直進法切削法開展一次螺旋槽半精車,這就需要在粗車時,為半精車保留0.3 mm的牙形兩側與槽底的餘量,使槽的兩側餘量能夠保持均勻,而半精車過程中,則需要為精車保留0.3 mm的牙形兩側與槽底的餘量,該環節對各線精車時的加工餘量非常關鍵,同時也有助於蝸桿精度的提升。在經過半精車的處理後,蝸桿螺紋基本已初見模型,只要再稍微保留小量的餘量為精車所用即可,此時可通過斜進法、直進法、左右進給法相互配合來完成精車處理。在進行多線蝸桿精車處理前,對先精車某一個側面需要有所選擇,在確定先精車哪個側面之前,首先對牙型進行測量,找出齒頂寬最小的那個,再通過測量找到相對較寬的螺旋槽,將齒頂寬最小且螺旋槽最寬的側面作為精車的側面,也就是以餘量較小的牙型側面作為精車的開始。在確定了這個牙型側面,使其能夠滿足粗糙度,再對螺距(周節)進行精確移動,通過這種方法可有效避免餘量不足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