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控儀器 » 智能儀器原理及設計怎麼樣

智能儀器原理及設計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1-02-19 23:04:24

1. 測控技術與儀器到底是干什麼的就業前景如何,不知道的請別亂說呀!別打擊我。呵呵,謝謝了。

本專業主要學習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的基礎理論,學習電子學、信息科學、計算機、測量與控制理論和有關測控儀器及自動控制等專業理論與技能;培養具有良好素質與能力,具有一定經濟管理知識的復合型應用人才。本專業畢業生主要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較扎實的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和一定社會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運用外語的能力,掌握計算機學科的基礎知識和較熟練的上機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會計核算和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知識;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所必須的電路原理、模擬與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及介面技術、自動控制理論、檢測理論與感測技術、精密儀器及測量系統的設計與應用等基礎理論和繪圖、識圖、計算、測試、信息檢索等基本技能。掌握本專業領域所必需的專業知識,了解其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3、掌握必要的相關學科基礎知識,對檢測儀器和檢測系統,現代分析儀器等具體應用領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4、具有較強的工程應用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本教學計劃注重學生基礎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課程設置上安排計算機、電子技術、測控技術、信息處理等方面的課程以拓寬視野;同時增加了實驗與綜合性實踐性環節的內容,設置了自學的課程以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與自學的能力。

主幹課程

電路原理、工程光學、自動控制原理、檢測理論、計算機控制技術、線性電子電路、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智能儀表技術、精密機械與儀器設計、微機原理與介面、感測器及應用

2. 現代測試技術和智能儀器原理與應用選哪個課好

學位委員會辦公室99年學科專業簡介—0804儀器科學與技術

儀器科學與技術是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的源頭。儀器科學與技術是對客事物提供檢測、計量、監測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是為人類社會法制化提供物質技術保障的一門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綜合性學科。隨著高新技術的研究與發展,各類基礎研究與實驗工作,國民經濟建設中的現代國防、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人類的社會生活,都離不開儀器儀表及其技術,因此,儀器科學與技術在國民經濟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儀器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是和物理學的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它以牛頓力學、熱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量為其理論基礎,建立了長度、力學、熱工、電磁、光學、聲學、電子、時間頻率、徽電子、電離輻射等檢測儀器為代表的儀器產業。量子力學與電子學的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如原子能、宇航、微電子、計算機、激光和超導技術的應用,不僅使儀器科學與技術進入量子計量學的階段,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儀器的精度和測量范圍。激光干涉技術、原子頻標、光功率的絕對測量、電單位的復現、溫度的客觀測量以及光電轉換、力電轉換、磁光效應、量子干涉器件等的發展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促進了許多新的檢測方法和儀器的出現。許多新的物理效應,如多普勒效應,超導現象,電子隧道效應和量子化霍爾效應等相繼被人們認識後,即被迅速加以利用,發展成為新的測試計量技術和儀器。微電子、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與需求推動了微位移、精密瞄準,精密定位、精密導航以及微機械技術的發展,使精密儀器及機械提高到新的技術水平。因此儀器科學與技術巳發展成為以精密機械、電子、光電技術、計算機技術為主,逐步形成為與精密儀器及機械、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光電工程、電子學、計算機科學、檢測技術及自動化等學科相互交叉和相互滲透的綜合學科。它包含有許多重要的學科分支,如測控技術及儀器,微型機械與納米技術,智能儀器與虛擬儀器,測試理論與測試技術,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技術,現代感測技術及系統,故障診斷與信號分析和處理,質量工程,慣性測試技術與控制,電磁測量技術與儀器等。 儀器科學與技術包括兩個二級學科;即精密儀器及機械和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兩者在培養目標、業務范圍和課程設置等方面,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有許多相互聯系和共同之處。例如,它們都需要掌握精密機械、電子學、光學、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結構和應用技能;但是精密儀器及機械側重於精密儀器及機械的設計理論與製造技術,微型機電系統的設計理論和製造技術,慣性技術與導航設備,智能儀器與虛擬儀器,智能結構系統等,而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則側重於測試理論與測試技術,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技術,現代感測技術及系統,光電檢測技術及系統、信號分析與處理,動態測試、監控與故障診斷技術,質量控制工程和計算機輔助測控技術等。 本學科的相關學科:物理學、光學工程、機械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等。

精密儀器及機械

一、學科概況
本學科是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中的二級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本學科作為信息的獲取、存儲、處理、傳輸和利用的手段和方法,在國防、工農業和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微機械和微米納米技術的興起,也是本學科的重要發展方向和研究內容,將對國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本學科是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光學、自動控制和計算機技術等學科相互交叉的綜合學科。

二、培養目標
1.博士學位 應具有精密機械、光學、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和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知識結構,掌握本學科領域的堅實而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深入了解精密儀器及機械學科的發展方向和國際學術研究前沿;應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廣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在某一方面取得創造性的研究成果;能勝任本專業及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或管理工作。
2碩士學位 應在精密儀器及機械學科領域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熟練掌握本學科的專門知識,初步具有本學科的科學研究能力,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和掌握一門外國語,可從事專業及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或管理工作。

三、業務范圍

1。科學研究范圍

(1)測控技術及儀器 精密儀器及機械的設計理論與製造技術,動態測試、信號分析與故障診斷技術,光電檢測技術及系統,無損檢測技術,新型感測器技術及其應用,圖像處理技術等。
(2)微機械與納米技術 微型機電系統的設計與製造,微執行器、微細工程及納米技術等。
(3)智能結構系統與儀器 智能機器人技術,智能結構系統的設計與製造,測量自動化與智能化,虛擬現實技術與虛擬儀器等。 (4)慣性測試技術與控制 慣性系統與微型陀螺系統,導航定位與測控技術等。
(5)儀器總體技術 儀器工程設計方法,儀器精度、優化及可靠性設計,人機工程和計算輔助設計技術等。

2.課程設置

(1)博士學位 基礎理論課 現代數學基礎,非線性分析方法,現代信號處理與分析,測控系統的建模。 專業課 現代測試技術,陀螺儀及慣性導航,振動理論及應用,動態測試技術及應用,數字圖象處理,機器視覺,虛擬現實技術與虛擬儀器,微電子機械繫統。
(2)碩士學位 基礎理論課 工程數學基礎,測試信號處理,高等電子學,控制理論,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 專業課 現代感測技術,微機介面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路技術,智能儀器與系統設計,機械繫統動態測試與模態分析,微米—納米技術,慣性導航系統與控制,光電檢測技術,儀器CAD技術,人機工程學。

四、主要相關學科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光學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一、學科概況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屬儀器科學與技術中的二級學科。在自然科學中;人們是通過測量得到對事物的認識,「沒有測量,就沒有科學」,而測試儀器為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作用。從資訊理論的觀點看,測試計量技術是獲取信息的源頭,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測試技術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涉及數學、物理學、微電子學、精密機械、感測器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等學科交叉的新型學科,測試儀器製造業也已逐步形成多學科相互滲透、知識高度密集、技術高度綜合的新型產業。此外,現代測試計量技術正向兩大方向發展,一是測量范圍向兩端延伸。測量精度進一步提高,二是向動態、實時、在線、遙控、多功能、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二、培養目標

1.博士學位 應具有數學、現代光學、微電子學、精密機械、現代感測技術和測試技術、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控制理論、計算機技術和信號處理等方面的知識結構,掌握本學科領域的堅實而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深入了解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學科的發展方向和國際學術研究前沿。應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並在某一方面取得創造性的研究成果。能勝任本專業及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或管理工作。
2。碩士學位 應在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學科領域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熟練掌握本學科系統的專門知識,初步具有本學科的科學研究能力,並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和掌握一門外國語,可從事本專業及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或管理工作。

三、業務范圍

1.學科研究范圍

(1)測試計量理論及其應用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可靠性理論及其應用,量值標定、傳遞與校準,模擬測試技術等。
(2)現代感測技術及系統 感測器理論及其應用,現代感測技術及儀器,光學與光電檢測技術等。
(3)精密測試與質量工程 現代測試技術及系統,納米測試技術,智能化儀器儀表,測試信號分析與處理,故障診斷技術,動態與瞬時測試技術,計算機測控技術與質量工程等。
(4)電磁測量技術與儀器 電磁測試計量理論,電參數的數字化技術,電測信號的分析與處理,自動測試介面技術與系統等。

2·課程設置

(1)博士學位 基礎理論課:現代信號分析與處理,最優控制理論,線性系統,非線性數字分析,現代測控導論,智能材料與結構引論。 專業課 現代測試技術,智能測試系統設計,動態與振動測試與分析,現代時域測量,智能多媒體技術,動態參量計量與測試進展。
(2)碩士學位 基礎理論課 :工程數學基礎,測試信號處理,高等電子學,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 專業課 智能儀器設計,微機介面原理及應用,幾何量測控技術,現代感測器原理及應用,激光及光電測試技術,質量工程。四 主要相關學科 精密儀器及機械,機械電子工程,光學工程,檢測技術及自動化,計算機應用技術。

3. 智能儀器程序設計

開定時器,定時改變DA的輸出值,在50us間從0累加到255

4. 研究生智能儀器原理及設計》設計任務書

題目不錯,應該還要加上成本控制要求,就更好了。

5. 智能儀表的萬能輸入是怎麼設計的

通過本課程的學復習,制使學生全面了解智能儀器的發展現狀,
掌握常規智能儀器儀表及智能測控設備的工作原理及設計方法,
針對電氣專業學生的特點,突出數據採集系統設計及測量數據處理方法的重點,為學生在以後的研究和工作中,使用和設計智能儀器及測控設備奠定必要的基礎。

6. 下學期要教《智能儀器原理與設計》,誰能給列個計劃,越詳細越好

這種老師.......下面這個是我們學校的課程計劃,你參考下
一、課程名稱: 智能儀器原理與設計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Intelligent Instruments
二、課程編碼:
三、學時與學分:
四、先修課程: 微機原理與介面、電子技術、檢測技術
五、課程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全面了解智能儀器的發展現狀,
掌握常規智能儀器儀表及智能測控設備的工作原理及設計方法,
針對電氣專業學生的特點,突出數據採集系統設計及測量數據處理方法的重點,為學生在以後的研究和工作中,使用和設計智能儀器及測控設備奠定必要的基礎。
六、適用學科專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七、基本教學內容與學時安排
智能儀器的設計基礎 (2學時)
智能儀器中的數據採集系統(1) (2學時)
信號與放大:放大器的選擇應用
多路開關及控制
智能儀器中的數據採集系統(2) (4學時)
采樣與保持
ADC及介面控制
智能儀器中的數據採集系統(3) (2學時)
CPU對ADC的控制
數據採集系統的形式
D/A轉換器及函數波形發生器 (2學時)
DAC原理及性能
DAC及介面控制
函數波形發生器工作原理
智能儀器的介面設計(1) (2學時)
開關、鍵盤及介面控制
LED介面及控制
智能儀器的介面設計(2) (2學時)
LCD介面及控制
微型列印機介面及控制
智能儀器中的自動化技術 (2學時)
自動量程切換
自動校準技術
自動診斷技術
智能儀器中的數據處理技術 (4學時)
數值與非數值處理
測量結果的處理方法
1)對系統誤差的處理方法
2)對隨機誤差的處理方法
智能儀器的可靠性及抗干擾設計 (4學時)
電磁兼容設計(硬體)
軟體的抗干擾設計
可靠性設計基礎
可靠性保障基礎技術
虛擬儀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2學時)
匯流排及VXI匯流排
虛擬儀器的基本組成
虛擬儀器的軟體設計
虛擬儀器的應用
習題課 (2學時)
其它 (2學時)

八、教材及參考書:
李昌禧,《微機化儀器儀表設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
趙新民,《智能儀器原理及設計》,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林君,《微型計算機卡式儀器原理、設計與應用》,國防工業出版社。
於海生,《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

九、考核方式:
考試

7. 測控儀器與技術好不好,學些什麼,將來就業如何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就業還是不錯的

本專業招收理工類學生,學制4年。

設2個專業方向。

方向一: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方向;

方向二: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方向。

測控技術及儀器專業是儀器科學與技術和控制科學與技術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綜合性學科。

方向一以集電子技術、先進控制理論、計算機控制技術、自動檢測技術、光電技術以及網路技術於一體為特色,以生產過程的機電裝備運行狀態及其信息為研究對象。本方向旨在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知識面廣,外語綜合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人文社會科學綜合素質較高,具有開拓創性意識,能夠從事工業過程式控制制理論與裝備、計算機輔助測試系統、信息處理與狀態識別等領域的研究開發、設計製造和運行管理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方向二以光—機—電—儀器—計算機技術一體化為特色,以感測器技術、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自動化精密機械以及智能儀器儀表為主要研究對象。本方向旨在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知識面廣,外語綜合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人文社會科學綜合素質較高,具有開拓創性意識,能夠從事測控儀器、信息技術以及測試計量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開發、設計製造和運行管理方面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能力

方向一的畢業生應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和社會科學基礎及較強的英語與計算機應用能力以及較強的創新意識;系統地掌握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專業方向的基本理論與技術,主要包括電工電子技術、自動檢測技術、工程光學、測控儀器電路、工業過程式控制制、微機控制技術等基本理論基礎;掌握光、機、電、計算機控制相結合的現代測控技術和實驗研究技能;具備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

方向二的畢業生應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和社會科學基礎以及較強的英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的創新意識;系統地掌握本專業所需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主要包括電子技術、工程光學、精密機械學、感測器技術、控制工程等基礎知識;掌握光、機、電、計算機相結合的現代測控技術和實驗技能,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

主要課程

方向一: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自動檢測技術、工業過程式控制制、計算機控制技術、精密機械與儀器設計、儀器製造技術基礎、工程光學、計算機輔助測試、信號分析。

方向二:電子技術、工程力學、控制工程基礎、微機原理及應用、精密機械與儀器設計、儀器製造技術基礎、感測器與檢測技術、智能儀器設計、精密測量技術、工程光學、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

就業領域

方向一畢業生可以在中外合資、獨資企業、科研院所等部門從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領域的理論研究與技術開發,從事自動化監測、控制或生產系統的設計開發、運行管理等工作;從事機電、測控、儀器儀表、通信、家電等行業的商貿工作;在高等院校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教學研究工作;也可以考取碩士研究生,在國內外高等院校繼續深造。

方向二的畢業後可以在中外合資、獨資企業、科研院所等部門從事自動化精密科學儀器、生產過程自動化檢測與控制系統的開發研究、設計製造以及生產運行管理工作,精密測試計量與精度理論研究;從事機電產品精度分析與質量管理方面的工作;在高校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教學研究工作;也可以考取碩士研究生,在國內外高等院校繼續深造。

8. 智能儀器原理及應用的試題

《智能儀器原理及應用》測試題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

1、模擬量輸入通道包括 、 。

2、為了將A/D轉換器中的運算放大器和比較器的漂移電壓降低,常採用 技術。

3、克服鍵抖動常採用的措施 、 。

4、匯流排收發器的作用 。

5、最基本的平均濾波程序是 ,改進型有 、 、 。

6、多斜式積分器有 ,其優點是 ,還有一種是 ,其作用是 。

7、在通用計算機上添加幾種帶共性的基本儀器硬體模塊,通過軟體來組合成各種功能的儀器或系統的儀器稱為 或 。

8、ADC0809,假定REF+=+5V,VREF-接地,則模擬輸入為1V時,轉換成的數字量為 ,若REF+=+2.5V,VREF-接地則模擬輸入為1V時,轉換成的數字量為

9、數字存儲示波器可預置四種觸發方式 、 、 、 。

10、智能儀器自檢方式有三種 、 、 。

二、簡答(每題5分共35分)

1、 簡述自由軸法測量原理。

2、 系統誤差的處理方法。

3、 簡述三線掛鉤過程及作用。

4、 智能儀器的設計要點 。

5、 若示波器屏幕的坐標刻度為8×10div,採用10位A/D,2K存儲器,則該示波器的垂直與水平解析度各為多少?

6、 簡述線路反轉法原理。

7、簡述D/A雙極性輸出電路原理

三、綜合

1、(20分)在一自動控制系統中,有溫度、壓力、流量三個待測量,試設計一測量電路,要求使用8位A/D,4位LED及相關邏輯電路。

(1)畫出硬體連接圖

(2)寫出器件型號(CPU、A/D)

(3)根據連接圖,寫出三通道的地址。

(4)簡述測量過程。

2、(20分)下圖為某一通用計數器框圖

(1) 要測量10Hz的信號,試計算應選用的時標及閘門時間。

(2) 簡述測量過程

(3) 其最大計數誤差是多少?

(4) 為減小誤差,應採用什麼方法?

9. 電子信息類專業考研就業前景怎麼樣

2010-11-03 17: 電子信息類專業就業前景 電子信息產業是一項新興的高科技產業,被稱為朝陽產業。根據信息產業部分析,"十五"期間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預計電子信息產業仍將以高於經濟增速兩倍左右的速度快速發展,產業前景十分廣闊。 未來的發展重點是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等產業;新興通信業務如數據通信、多媒體、互聯網、電話信息服務、手機簡訊等業務也將迅速擴展;值得關注的還有文化科技產業,如網路游戲等。目前,信息技術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術故障、設備和顧客服務、硬體和軟體安裝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統操作、監視與維修等四類人才最為短缺。此外,電子商務和互動媒體、資料庫開發和軟體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相關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對抗技術、信息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等。 (一)電子信息工程的就業前景 電子信息工程已經涵蓋很廣的范圍。電話交換局裡怎樣處理各種電話信號,手機是怎樣傳遞我們的聲音甚至圖象,我們周圍的網路怎麼樣傳遞數據,甚至信息化時代軍隊的信息傳遞中如何保密等知識。我們通過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認識這些東西,並能夠進行維護和更先進的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 你首先要有扎實的數學知識,要學習許多電路知識,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計算機控制原理,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等基本課程。自己還要動手設計、連接一些電路以及結合計算機的實驗。譬如自己連接感測器的電路,用計算機自己設置小的通信系統,還會參觀一些大的公司的電子和信息處理設備,對整體進行了解,理解手機信號、有線電視是如何傳輸的等,並能有機會在老師指導下參與大的工程的設計。 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日益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多個層面,社會需求量相當大。現在是一個熱門專業。 畢業後干什麼--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應用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深入,各行業大都需要本專業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可成為: 電子工程師--設計開發一些電子,通信器件,起薪一般2000 元--6000 元/ 月; 項目主管--策劃一些大的系統,經驗、知識要求很高,起薪一般4000 元/ 月以上; 還可以繼續進修成為教師,進行科研項目等。 專業是個好專業:適用面比較寬,和計算機、通信、電子都有交叉;但是這行偏電,因此動手能力很重要;另外,最好能是本科,現在專科找工作太難了!當然大蝦除外 本專業對數學和英語要求不低,學起來比較郁悶要拿高薪,英語是必需的; 考研英語寫作《寫作160 篇》是第一本考研英語話題寫作,連續五年命中寫作原題,2010 年再 次命中,是一本很不錯的考研英語寫作書。 吃技術這碗飯,動手能力和數學是基本功當然,也不要求你成為數學家,只要能看懂公式就可以了,比如微積分和概率統計公式,至少知道是在說些什麼而線性代數要求就高一些,因為任何書在講一個演算法時,最後都會把演算法化為矩陣計算(這樣就能編程實現了,而現代的電子工程相當一部分工作都是編程) 對於動手能力,低年級最好能焊接裝配一些小電路,加強對模擬、數字、高頻電路(這三門可是電子線路的核心)的感性認識;工具嗎就找最便宜的吧!電烙鐵、萬用表是必需的,如果有錢可以買個二手示波器電路圖嗎,無線電雜志上經常刊登,無線電愛好者的入門書對實際操作很有好處 另一塊是單片機、CPLD/FPGA、DSP 其中單片機是必會的,51 系列單片機就可以,因為這個用得最多;找塊51 開發板(比較便宜)自己動手編編程序就可以了ARM 單片機、FPGA、DSP 開發板都比較貴,不過這是趨勢,有條件就玩玩吧 編程方面:c/c++是要會的,實際上單片機/DSP 應用系統就常用c 語言來開發數據結構和操作系統是計算機軟體專業最核心的課程(北大老師認為,學過這兩門課就認為是學過計算機了)大型單片機(比如ARM 系列經常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統(比如uCLinux),因此除了windows 編程外,有機會可以玩玩Linux 編程 另外計算機專業的資料庫原理(資料庫現在太重要了,最好能學學大型的比如說SQLServer、Oracle,也可以學MySQL、Access)、軟體工程、計算機體系結構(如果你微機原理的底子厚也可不學)、編譯原理(夠難的) windows 編程:初學者還是用vb 吧,真正開發用Delphi/C++Builder 比較多,學vc 花的代價太大,至於Java/C#現在離底層開發還比較遠 底層方面還有一塊是寫驅動(WDM 或Linux 驅動),不過這些都比較專業,要對操作系統有很深的認識 電子工程的課程另一大塊就是信號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基礎,這些課程用到很多數學,學起來比較痛苦而且我覺得本科很難把這些課程學明白(因為你的數學基礎不夠),不過在理論上能搞明白一些總比稀里糊塗強.它的就業方向包括應用電子和信號與處理兩個方向. 1.應用電子方向: 1)電子測量技術 現代化的電子測量是本專業學生必備的技術素質。《電子測量技術》課作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技術基礎課,其主要任務和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現代電子測量實踐中所遇到的電子學量的基本測量原理和方法,具備一定的測量誤差分析和處理測量數據的能力。對現代新技術在電子測量中的應用有一定的了解。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對於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方法,解決現代生產和科研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都是很重要的。也是為後續的生產實習,畢業設計和專業課實踐,打下一個良好的技能基礎。 2EDA 技術 本課程是電子類和電子信息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術課程,通過本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EDA 技術的基本內容,掌握EDA 的基本過程,能夠運用EDA 軟體和硬體描述語言VHDL 設計實用的數字電路,並能用大規模可編程器件組成實際電路,同時配合實驗,加強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為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本課程理論講授為 30 學時,實踐訓練為 30 學時。本課程應在學習了電子線路、數字電路及計算機操作課程後進行本課程的學習。 3)廣播電視接收技術 《廣播電視技術》是一門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的實踐性課程。作為理論學習部分,通過有關知識的學習,能使學生以已學的電子學理論、電磁學理論為基礎,在分析、理解電視信號的產生、發送和接收過程中,將這些知識融為貫通,以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進一步培養學生對各類電器的維護能力。結合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今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4)智能儀器及儀表 本課程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專業課,它介紹了智能儀器的基本組成、功能特點、發展趨勢,重點講解如何利用微處理器系統使電子儀器實現智能化,包括有關原理及具體軟硬體設計方法。主要任務是使學生理解智能儀器的功能特點、構成形式及發展,掌握智能儀器設計中常用的軟硬體技術。掌握三類(電壓、頻率、示波器)最具代表性的智能儀器的原理及設計方法,從而建立起智能儀器的整機概念。熟悉基於圖形編程的虛擬儀器的基本設計思想及方法。 2.信號處理方向 1)信號檢測與處理 《信號檢測與處理》是本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動態測試與信號處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培養正確選用分析測試裝置及系統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研究和解決工程中的動態測試問題打下基礎。學完本課程之後,學生應對動態測試中的基本概念、問題、理論、方法、環節、手段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並能初步運用於常見動態機械量的測試。 2)隨機信號分析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應能掌握隨機過程的基本概念、其統計特性的描述、隨機信號通過系統分析以及電子系統中常見的窄帶、正態隨機信號的分析,而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得離散隨機信號分析成為本課程的重點要求掌握內容。 3)資料庫技術 使學生掌握資料庫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熟練掌握SQL;培養學生學會使用關系資料庫方法和SQL 設計資料庫應用系統的後台資料庫的能力。 4)數字通信 本課程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術課,它是通信原理等課程的後續課程。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能夠掌握有關數字通信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知識,解決通信中的一些共性問題,為進一步學習、掌握和了解各種通信和電子系統的知識奠定基礎。 (二)通信工程就業前景及方向如何 通信技術在我國開展雖然較早,但起步較慢,通信電纜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各種設備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很不完善,全國通信工程大學很多,不過通信工程大學排名大家未必都了解,相關公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國家大力建設通信技術,因此此專業的人才需求量大,特別是3g 技術的在我國研發,再一次加大通信技術人員需求量.就業前景比較樂觀。通信工程大學排名都有哪些大學呢?哪所大學好呢?上通信工程專業的朋友這邊來,下面詳細介紹通信工程就業前景及方向如何2010 通信工程大學排名一覽。 通信工程大學排名 通信工程大學排名1、清華大學 信號與信息處理、信息與通信工程、工學 通信工程大學排名2、北京郵電大學 信號與信息處理、信息與通信工程、工學 通信工程大學排名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信號與信息處理、信息與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大學排名4、東南大學 信號與信息處理、信息與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大學排名5、電子科技大學 信號與信息處理、信息與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大學排名6、天津大學 信號與信息處理、信息與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大學排名裡面顯示的大學大家想必都知道了,信號與信息處理是必修專業,通信工程專業跨電子、計算機專業,所修課程兼有兩者的特點,需要較好的數學、物理基礎以及較強的動手應用能力。一些課程,如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資料庫等屬於計算機類,另一些,如信號處理、高頻電路、電路原理等屬於電子類,還有本專業基礎的通信原理等課程,所學范圍比較寬。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特別適合那些理解力強、善於分析的同學。專業劃分比較細的時候,本專業可"軟"可"硬",分別傾向於計算機與電子兩個方向。 通信工程大學排名中可以看出都是名牌大學,通信電纜市場調研顯示,通訊工程專業確實是絕對的熱門,基本上都是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之一。在眾多高校中,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的通信工程專業相當熱,如果考生對自己的實力充分自信,那麼選擇本專業不僅不會讓你失望,在畢業的時候還會覺得分外地驕傲。 通信工程大學排名通信工程就業前景方向 通信技術研發人員 職業通路:研發員→研發工程師→高層市場或管理人員 前幾年通信行業處在春天,研發領域提供了很多高薪職位,即使是今天,像華為、中興、ut 斯達康等知名企業的研發崗位的待遇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但這樣的公司和崗位相對我們每年不斷增加的本專業畢業生來說,太少了。 通信工程大學排名大學都知道了,關於學習英語。

10. 儀器科學與技術主要是學什麼的畢業後就業如何開設本學科的大學排名如何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99年學科專業簡介—0804儀器科學與技術

儀器科學與技術是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的源頭。儀器科學與技術是對客事物提供檢測、計量、監測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是為人類社會法制化提供物質技術保障的一門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綜合性學科。隨著高新技術的研究與發展,各類基礎研究與實驗工作,國民經濟建設中的現代國防、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人類的社會生活,都離不開儀器儀表及其技術,因此,儀器科學與技術在國民經濟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儀器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是和物理學的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它以牛頓力學、熱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量為其理論基礎,建立了長度、力學、熱工、電磁、光學、聲學、電子、時間頻率、徽電子、電離輻射等檢測儀器為代表的儀器產業。量子力學與電子學的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如原子能、宇航、微電子、計算機、激光和超導技術的應用,不僅使儀器科學與技術進入量子計量學的階段,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儀器的精度和測量范圍。激光干涉技術、原子頻標、光功率的絕對測量、電單位的復現、溫度的客觀測量以及光電轉換、力電轉換、磁光效應、量子干涉器件等的發展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促進了許多新的檢測方法和儀器的出現。許多新的物理效應,如多普勒效應,超導現象,電子隧道效應和量子化霍爾效應等相繼被人們認識後,即被迅速加以利用,發展成為新的測試計量技術和儀器。微電子、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與需求推動了微位移、精密瞄準,精密定位、精密導航以及微機械技術的發展,使精密儀器及機械提高到新的技術水平。因此儀器科學與技術巳發展成為以精密機械、電子、光電技術、計算機技術為主,逐步形成為與精密儀器及機械、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光電工程、電子學、計算機科學、檢測技術及自動化等學科相互交叉和相互滲透的綜合學科。它包含有許多重要的學科分支,如測控技術及儀器,微型機械與納米技術,智能儀器與虛擬儀器,測試理論與測試技術,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技術,現代感測技術及系統,故障診斷與信號分析和處理,質量工程,慣性測試技術與控制,電磁測量技術與儀器等。 儀器科學與技術包括兩個二級學科;即精密儀器及機械和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兩者在培養目標、業務范圍和課程設置等方面,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有許多相互聯系和共同之處。例如,它們都需要掌握精密機械、電子學、光學、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結構和應用技能;但是精密儀器及機械側重於精密儀器及機械的設計理論與製造技術,微型機電系統的設計理論和製造技術,慣性技術與導航設備,智能儀器與虛擬儀器,智能結構系統等,而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則側重於測試理論與測試技術,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技術,現代感測技術及系統,光電檢測技術及系統、信號分析與處理,動態測試、監控與故障診斷技術,質量控制工程和計算機輔助測控技術等。 本學科的相關學科:物理學、光學工程、機械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等。

080401 精密儀器及機械

一、學科概況
本學科是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中的二級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本學科作為信息的獲取、存儲、處理、傳輸和利用的手段和方法,在國防、工農業和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微機械和微米納米技術的興起,也是本學科的重要發展方向和研究內容,將對國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本學科是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光學、自動控制和計算機技術等學科相互交叉的綜合學科。

二、培養目標
1.博士學位 應具有精密機械、光學、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和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知識結構,掌握本學科領域的堅實而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深入了解精密儀器及機械學科的發展方向和國際學術研究前沿;應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廣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在某一方面取得創造性的研究成果;能勝任本專業及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或管理工作。
2碩士學位 應在精密儀器及機械學科領域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熟練掌握本學科的專門知識,初步具有本學科的科學研究能力,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和掌握一門外國語,可從事專業及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或管理工作。

三、業務范圍

1。科學研究范圍

(1)測控技術及儀器 精密儀器及機械的設計理論與製造技術,動態測試、信號分析與故障診斷技術,光電檢測技術及系統,無損檢測技術,新型感測器技術及其應用,圖像處理技術等。
(2)微機械與納米技術 微型機電系統的設計與製造,微執行器、微細工程及納米技術等。
(3)智能結構系統與儀器 智能機器人技術,智能結構系統的設計與製造,測量自動化與智能化,虛擬現實技術與虛擬儀器等。 (4)慣性測試技術與控制 慣性系統與微型陀螺系統,導航定位與測控技術等。
(5)儀器總體技術 儀器工程設計方法,儀器精度、優化及可靠性設計,人機工程和計算輔助設計技術等。

2.課程設置

(1)博士學位 基礎理論課 現代數學基礎,非線性分析方法,現代信號處理與分析,測控系統的建模。 專業課 現代測試技術,陀螺儀及慣性導航,振動理論及應用,動態測試技術及應用,數字圖象處理,機器視覺,虛擬現實技術與虛擬儀器,微電子機械繫統。
(2)碩士學位 基礎理論課 工程數學基礎,測試信號處理,高等電子學,控制理論,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 專業課 現代感測技術,微機介面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路技術,智能儀器與系統設計,機械繫統動態測試與模態分析,微米—納米技術,慣性導航系統與控制,光電檢測技術,儀器CAD技術,人機工程學。

四、主要相關學科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光學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080402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一、學科概況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屬儀器科學與技術中的二級學科。在自然科學中;人們是通過測量得到對事物的認識,「沒有測量,就沒有科學」,而測試儀器為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作用。從資訊理論的觀點看,測試計量技術是獲取信息的源頭,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測試技術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涉及數學、物理學、微電子學、精密機械、感測器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等學科交叉的新型學科,測試儀器製造業也已逐步形成多學科相互滲透、知識高度密集、技術高度綜合的新型產業。此外,現代測試計量技術正向兩大方向發展,一是測量范圍向兩端延伸。測量精度進一步提高,二是向動態、實時、在線、遙控、多功能、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二、培養目標

1.博士學位 應具有數學、現代光學、微電子學、精密機械、現代感測技術和測試技術、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控制理論、計算機技術和信號處理等方面的知識結構,掌握本學科領域的堅實而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深入了解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學科的發展方向和國際學術研究前沿。應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並在某一方面取得創造性的研究成果。能勝任本專業及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或管理工作。
2。碩士學位 應在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學科領域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熟練掌握本學科系統的專門知識,初步具有本學科的科學研究能力,並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和掌握一門外國語,可從事本專業及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或管理工作。

三、業務范圍

1.學科研究范圍

(1)測試計量理論及其應用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可靠性理論及其應用,量值標定、傳遞與校準,模擬測試技術等。
(2)現代感測技術及系統 感測器理論及其應用,現代感測技術及儀器,光學與光電檢測技術等。
(3)精密測試與質量工程 現代測試技術及系統,納米測試技術,智能化儀器儀表,測試信號分析與處理,故障診斷技術,動態與瞬時測試技術,計算機測控技術與質量工程等。
(4)電磁測量技術與儀器 電磁測試計量理論,電參數的數字化技術,電測信號的分析與處理,自動測試介面技術與系統等。

2·課程設置

(1)博士學位 基礎理論課:現代信號分析與處理,最優控制理論,線性系統,非線性數字分析,現代測控導論,智能材料與結構引論。 專業課 現代測試技術,智能測試系統設計,動態與振動測試與分析,現代時域測量,智能多媒體技術,動態參量計量與測試進展。
(2)碩士學位 基礎理論課 :工程數學基礎,測試信號處理,高等電子學,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 專業課 智能儀器設計,微機介面原理及應用,幾何量測控技術,現代感測器原理及應用,激光及光電測試技術,質量工程。四 主要相關學科 精密儀器及機械,機械電子工程,光學工程,檢測技術及自動化,計算機應用技術。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