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數控機床是什麼水平
⑴ 中國數控機床同國際先進水平多大差距
差距主要體現在:
1.技術水平方面
由於我國機床製造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在產品設計水平、質量、精度、性能等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落後了5-10年,較高技術水平的產品大部分要依靠引進技術或合資生產;在高、精、尖技術方面的差距則達到了10-15年。同時我國在應用技術及技術集成方面的能力也還比較低,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標準的研究制定相對滯後,國產的數控機床還沒有形成品牌效應,以上這些因素都嚴重地影響了國產數控機床市場佔有率的進一步提高。
2.產業化生產方面
目前我國國產數控機床的市場佔有率還很低(數量50%、價值量30%左右),形成一定規模的生產企業不多;功能部件的專業化生產及社會化配套能力不高,大量功能部件依靠進口使得我國生產數控機床的成本增高,特別是數控系統--品種和功能少,可靠性不高,一直是我國數控機床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嚴重影響了我國數控機床的市場信譽。同時,我國的數控機床產業目前還缺少完善的技術培訓、服務網路等支撐體系,市場營銷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也不高。這些都極大的影響了我國數控機床產業化的發展。
3.人才方面
由於數控系統是一種專門化程度極高的計算機應用科學,它涉及到許多經驗的積累。在人才問題上,我國不但人員數量不足,而且現有人員的軟體開發能力也不夠強。這是因為一般純粹設計軟體的人並不能很好地做系統,數控系統的開發必須和機床的應用相結合,需要的是能將軟體設計和加工實踐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多年來,我國也培養了不少這樣的人才,但僵硬的機制以及激勵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人才的大量外流,這就更加拉大了我們與國外在開發能力上的差距。
⑵ 中國的數控機床到底處在世界上什麼樣的水平
中國是製造大國,不是製造強國,因為中國的數控技術起步很晚,所以中國的數專控屬機床目前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您可以留意一下,身邊的國產數控設備,基本上都是搭載日本,德國的數控系統,包括台灣的設備都是,系統是機床的大腦,雖然廣數近幾年發展比較快,可實際上他沒多少東西是自己的,而且廣數系統大多用於經濟型數控車床上面,所謂經濟型,就是打價格戰的流量型產品,利潤很低。機床本體,跟國外也存在差異,中國追求的是量,國外很多機床廠不是追求品質,他們一年可能生產一千台產品,但每台的附加值高,中國機床廠就是一年生產十萬台,一台基本無附加值,利潤低,所以靠量取勝。
⑶ 中國最先進的數控機床是幾軸的,在世界上處於什麼地位
單純最求軸多少是沒用的,要求聯動。機床這玩意沒有什麼最先進。看你干什麼。一般三維加內工容的話就說是五軸聯動。中國機床也不差。能達到五軸聯動的有的是。主要是中國人有這個思維慣性,要求國產東西性能好,價格還得低,是不科學的。
⑷ 現在的數控機床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
近年來我國數控機床行業高速發展,在數控機床技術水平穩固提升的同時,也不斷的吸引著外資企業的加入來豐富國內市場。在製造行業自動化熱潮不減的今天,數控加工已被普及到航空航天、汽車製造、模具生產等眾多領域。但不得不承認,我國數控機床行業不論是技術水平還是產業成熟度,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國家相比,只能算是初學者。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數控機床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數控機床產量達到23.6萬台,同比增長62.2%,2014年中國數控機床產量達到39.1萬台,此項數據還處於不斷上升的趨勢中。預測,2020年我國數控機床資產規模將達2700億元。
近年來我國數控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迅速,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事實上,數控加工取代人工操作早已在全國各地各領域掀起巨大風暴。隨著用工成本的增高以及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各行業為加快效率轉型,提升產業自動化、半自動化、機械化生產的呼聲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專業化設備被引入。
但由於我國不具備成熟的高檔數控機床研製能力,因此,製造業企業在制定生產製造工藝的時候,只能選擇進口機床或者裝配了進口數控系統的國產機床來加工工件。古語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器」即為數控機床,尤其是高檔數控機床。沒有製造高檔機床的能力,在所有後發製造的環節上,我們都會受制於人。
總是來看,我國數控產業之路依舊漫長。不過,自從我國數控機床的技術發展到了成熟期之後,各個領域都開始了對於數控機床的廣泛關注,相信我國數控機機床行業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
⑸ 中國數控機床在國際上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
這么多年,中,那來里沒自有國產系統,廣泰,低端。目前廣數是國產數控產品最全的了。直接擠佔了本來就少的可憐的國產數控10萬以上的機床的市場,大森是三菱的復製版(忽略),市場佔有太少)。加工中心也極難見到國產系統總的來說。特別是最近的西門子的808D,並且成功普及的伺服主軸驅動(值得表揚)。
目前格局就是大把利潤給FANUC等拿走。基本上是FANUC的地盤。華中也是(基本可以忽略,特別是中,並且終於在980TDB中實現了內置PLc,極少有人用國產系統,還有數控立鑽上面。就拿它舉例吧。一般10萬以上的數控車床,FANUC和西門子如果捋起袖子和國產殺價。那麼國產將毫無還手之力。國產的廣數和KND。華中主要用戶是學校,一直在模仿FANUC!
主要用戶集中在10萬元以下的經濟簡易數控車床和數控立鑽上面。國產系統只能在低端殺價,KND的伺服和電機全部代工,都
集中在低端的經濟簡易數控車床上。基本上FANUC多。
國產廣數做的最好。
一句話,高端產品是國外的天下。
進口系統FANUC占很大市場
⑹ 中國的機床現在到底處於什麼水平
這么多年,中,那來里沒有國產系統自,廣泰,低端。目前廣數是國產數控產品最全的了。直接擠佔了本來就少的可憐的國產數控10萬以上的機床的市場,大森是三菱的復製版(忽略),市場佔有太少)。加工中心也極難見到國產系統總的來說。特別是最近的西門子的808D,並且成功普及的伺服主軸驅動(值得表揚)。
目前格局就是大把利潤給FANUC等拿走。基本上是FANUC的地盤。華中也是(基本可以忽略,特別是中,並且終於在980TDB中實現了內置PLc,極少有人用國產系統,還有數控立鑽上面。就拿它舉例吧。一般10萬以上的數控車床,FANUC和西門子如果捋起袖子和國產殺價。那麼國產將毫無還手之力。國產的廣數和KND。華中主要用戶是學校,一直在模仿FANUC!
主要用戶集中在10萬元以下的經濟簡易數控車床和數控立鑽上面。國產系統只能在低端殺價,KND的伺服和電機全部代工,都
集中在低端的經濟簡易數控車床上。基本上FANUC多。
國產廣數做的最好。
一句話,高端產品是國外的天下。
進口系統FANUC占很大市場
⑺ 中國的PLC和數控機床處於什麼水平
別提水平,中國在水平線以下呢。所有的設備plc全都是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
⑻ 中國的數控機床到底處在世界上什麼樣的水平
這么多復年,中,那裡沒有國產系制統,廣泰,低端。目前廣數是國產數控產品最全的了。直接擠佔了本來就少的可憐的國產數控10萬以上的機床的市場,大森是三菱的復製版(忽略),市場佔有太少)。加工中心也極難見到國產系統總的來說。特別是最近的西門子的808D,並且成功普及的伺服主軸驅動(值得表揚)。
目前格局乏籂催餃詘祭挫熄旦隴就是大把利潤給FANUC等拿走。基本上是FANUC的地盤。華中也是(基本可以忽略,特別是中,並且終於在980TDB中實現了內置PLc,極少有人用國產系統,還有數控立鑽上面。就拿它舉例吧。一般10萬以上的!
⑼ 中國數控機床處在世界上什麼樣的水平
中國是製造大國,不是製造強國,因為中國的數控技術起步很晚,所以中國的數控機床目前處版於權一個尷尬的境地,您可以留意一下,身邊的國產數控設備,基本上都是搭載日本,德國的數控系統,包括台灣的設備都是,系統是機床的大腦,雖然廣數近幾年發展比較快,可實際上他沒多少東西是自己的,而且廣數系統大多用於經濟型數控車床上面,所謂經濟型,就是打價格戰的流量型產品,利潤很低。機床本體,跟國外也存在差異,中國追求的是量,國外很多機床廠不是追求品質,他們一年可能生產一千台產品,但每台的附加值高,中國機床廠就是一年生產十萬台,一台基本無附加值,利潤低,所以靠量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