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操作規程應該包含哪些
⑴ 設備操作規程應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應包括來以下十項內源容:
(1)操作設備前對現場清理和設備狀態檢查的內容和要求;
(2)操作設備必須使用的工器具;
(3)設備運行的主要工藝參數;
(4)常見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5)開車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項;
(6)潤滑的方式和要求;
(7)點檢、維護的具體要求;
(8)停車的程序和注意事項;
(9)安全防護裝置的使用和調整要求;
(10)交、接班的具體工作和記錄內容。
⑵ 儀器管理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的要素有哪些
管理過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的都知道,儀器設備種類繁雜數量也多,對儀器設備的管理讓很多實驗室管理員都頭疼不已,更別說那些實驗室新人了。那麼,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究竟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今天,為樂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下。
儀器設備管理到底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儀器設備保管工作
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是非常重要的實驗資源,所以做好儀器設備保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必須有專人負責,並且要做好設備儀器的分類工作,詳細內容包括下面這5點:
1、對精密儀器要分類,各儀器要定期標定檢測。
2、做好各類儀器的使用、移動及檢定記錄。
3、沒通過正常流程和手續任何儀器不得外借。
4、對儀器設備要規范存放,保持清潔整齊。
5、注意在領用和歸還儀器時要檢查有否損壞,發現損壞立即上報,並及時修復。
儀器設備維護工作
對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是保證儀器設備性能、量值穩定、可靠的常用手段。特別是對大型儀器設備要注意防塵、防潮、防霉、防曬。要採取相應有效的措施,確保儀器設備不因外來因素的影響而造成損壞。對於儀器設備維護方面,詳細的預防性維護內容應包括:
1、對外觀檢查
首先,外觀檢查要先看儀器各按鈕、開關、接頭插座有無松動及錯位,插頭插座有無氧化、生銹或接觸不良,電源線有無老化,散熱排風是否正常, 各種接地和管道的連接是否良好。
2、要清潔保養
要定期對儀器表面與內部電氣部分、機械部分進行清潔,包括清洗過濾網及有關管道,對儀器有關插頭插座進行清潔, 防止接觸不良,對必要的機械部分進行加油潤滑。
3、更換易損件
對於已或即將達到使用壽命及性能下降、不合要求的元器件或使用說明書中規定的要求定期更換的配件要進行及時地更換,預防可能會發生的故障問題。對電池充電不足的情況要督促有關人員進行定期充電, 排除設備明顯的和潛在的各種故障。
4、要功能檢查
開機檢查各指示燈、指示器是否正常, 通過調節、設置各個開關和按鈕,進入各功能設置, 以檢查設備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
5、進行安全檢查
(1)檢查機架是否牢固, 機械運轉是否正常,各連接部件有無松動、脫落或破裂現象。
(2)檢查各種引線、插頭、連接器等有無破損,接地線是否牢靠,接地電阻和漏電電流是否在允許限度內。
對儀器設備周期檢定
當實驗室儀器設備使用到一定階段,為了保證儀器設備的准確度和量值可溯源性。要有計劃地組織各使用部門對產品質量檢驗儀器、檢測項目做出各檢測參數的溯源性測量和不確定度值的評定或進行周期檢定加以校準。
1、儀器設備必須制定維修、檢定周期時間表。
2、各種儀器設備必須由實驗室負責人配合檢定人員檢定合格後方能使用,並將合格標識貼於儀器設備的明顯位置。
3、新購儀器設備在入庫前必須檢查,庫存過期的儀器必須重新檢定後方能使用。
4、對於沒有合格證的儀器設備,一律禁止使用。
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管理是實驗室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認真做好儀器設備管理中的每一項工作,才能保障實驗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而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僅靠傳統人工管理肯定不夠,有時會有事倍功半的情況,必須要結合專業的實驗室管理系統才行。為樂信息科技專注實驗室管理軟體多年,
⑶ 儀器設備操作規程和作業指導書編寫區別
作業指導書是指為保證過程的質量而制訂的程序。
-"過程"可理解為一組相關的具體作業活動(如抹灰、砌磚、插件、調試、裝配、完成某項培訓)。
-作業指導書也是一種程序,只不過其針對的對象是具體的作業活動,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對象是某項系統性的質量活動。
-作業指導書有時也稱為工作指導令或操作規范、操作規程、工作指引等。
· 作業指導書的作用
-是指導保證過程質量的最基礎的文件和為開展純技術性質量活動提供指導。
-是質量體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b. 作業指導書的種類
· 按發布形式可分為:
-書面作業指導書;
-口述作業指導書;
-計算機軟體化的工作指令;
-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 按內容可分為:
-用於施工、操作、檢驗、安裝等具體過程的作業指導書;
-用於指導具體管理工作的各種工作細則、導,則、計劃和規章制度等;
-用於指導自動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對獨立的標准操作規范。
c. ISO9000系列標准中對作業指導書的要求
· "如果沒有作業指導書就不能保證5質量時,則應對生產和安裝方法制訂作業指導書"(GB/T19001-ISO9001--9. 1)。
· 生產作業可由作業指導書規定到必要的程度。應對工序能力進行研究以確定工序的潛能。整個生產中使用工藝規定也應寫成書面文件,務個作業指導書中均應引用。作業指導書中應明確規定圓滿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的准則。……(GB/T19004-ISO9004--10. 1. 1)。
· "應按照質量體系的規定對作業指導書,規范和圖樣進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 5)。
2. 作業指導書的內容
常用的作業指導書、工作細則、標准、作業規范通常應包含的內容.
3. 作業指導書的編號與管理
a. 基本要求
· 內容應滿足
-5W1H原則
任何作業指導書都須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
Where:即在哪裡使用此作業指導書;
Who:什麼樣的人使用該作業指導書;
What:此項作業的名稱及內容是什麼;
Why:此項作業的目的是干什麼;
How:如何按步驟完成作業。
-"最好,最實際"原則
最科學、最有效的方法;
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綜合效果。
· 數量應滿足 -不一定每一個工位,每一項工作都需要成文的作業指導書;
-"沒有作業指導書就不能保證質量時"才用;
-描述質量體系的質量手冊之中究竟要引用多少個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就根據各組織的要求來確定;
-培訓充分有效時,作業指導書可適量減少;
-某獲證企業質量手冊中引用的作業指導書清單,詳見附表16。
· 格式應滿足
-以滿足培訓要求為目的,不拘一格;
-簡單、明了、可獲唯一理解;
-美觀、實用。
b. 編寫步驟
· 見作業指導書編寫流程圖
· 流程圖說明
-作業指導書的編寫任務一般由具體部門承擔;
-明確編寫目的是編寫作業指導書的首要環節;
-當作業指導書涉及其它過程(或工作)時,要認真處理好介面;
-編寫作業指導書時應吸收損操作人員參與,並使他們清楚作業指導書的內容。 c. 作業指導書的管理
· 作業指導書的批准
-作業指導書應按規定的程序批准後才能執行,一般由部門人負責人批准;
-未經批準的作業指導書不能生效。
· 作業指導書是受控文件
-經批准後只能在規定的場合使用;
-嚴禁執行作廢的作業指導書;
-按規定的程序進行更改和更新。
⑷ 化驗室各個儀器操作規程怎麼寫
你好
儀器都有使用說明書的,操作規程可按照說明書來寫,但要簡練,易讀易記。
逐條列出操作步驟。
⑸ 化驗室儀器操作規程
下面這個是個基本格式,也不知道你的儀器的准確名稱,不過下面這個可以參考:
1. 目的
規范分析人員的儀器操作,確保分析儀器的正常使用。
2. 范圍
本操作規程適用所有的該型號的分析儀器。
3. 基本操作
3.1儀器的開啟
3.1.1接通電源(在儀器全關閉狀態)
3.1.2接通載氣
3.1.3打開氫氣和空氣發生器的開關。
3.1.4打開儀器控制按鈕,儀器自檢並自動打開柱溫箱加熱器。
3.1.5調用化學工作站Instrument 1 online,雙擊工作站快捷鍵,電腦自動與儀器聯機。
3.2 分析方法的編輯
3.2.1在工作站Method and Run Control狀態下,單擊Method菜單,選擇「Edit entire method」子菜單,進入方法編輯狀態。
3.2.2進入Edit Method畫面,單擊OK,在Method comments下的框中輸入對方法的描述,單擊OK。進入Select Injection Source/Location畫面,如果是手動進樣在選項中選Manual,自動進樣選GC Injector,繼續向下選擇Front,Back,Dual,單擊OK。
3.2.3進入Instrument Edit 畫面,出現參數設置菜單。
單擊「Inlets」畫面,在Mode中選擇分流方式,Gas中選擇載氣,Heater中填入汽化室溫度,Ratio中填入分流比並在左框中選定,在右方方框中選擇前後口。
單擊「Columns」畫面,在Column選擇1或2號色譜柱,Mode中選柱流量恆流或恆壓方式,同時在下框中輸入壓力或流量的設定值(注意:1和2號色譜柱都要有載氣通過,流量≥0.2)。點擊右方Change,出現Change Column 1菜單,在其中選擇相應的色譜柱。
單擊「Over」畫面,輸入程序升溫的各項參數。
單擊「Detectors」畫面,輸入檢測器溫度,氫氣、空氣及尾吹氣體的設定流量,在參數前的小框點中。右方框中設置前後口。
單擊「Signals」畫面,選中Det,選中需要保存的譜圖。
單擊「Options」畫面,選1#色譜柱在前口,2#在後口。單擊OK。
3.2.4出現菜單繼續單擊OK,回到初始界面。點擊Method菜單中Save Method As在Name中輸入方法名,單擊OK,完成方法的保存。
3.2.5做樣前應調用分析方法,在工作站主畫面「File」菜單下,選「Load」子菜單中的「Method」激活方法。
3.2.6儀器進入備用狀態,儀器顯示屏此時顯示「Ready」。此時可以進行樣品分析。
3.3 樣品信息編輯
手動進樣,在「Method and run control」狀態下單擊「Run control」,選擇「Sample- info」進行樣品信息編輯,單擊白色方框後,在框內輸入操作者姓名,單擊「Prefix/counter」前的O,確定樣品數據存檔方式,在Sample name中輸入樣品名稱,如果進行外標分析,在Sample amount中輸入樣品的濃度,如進行內標分析,還要在ISTD Amount內輸入內標物濃度。在Comment中輸入樣品批號等信息,單擊OK待系統平衡後,用進樣針吸取樣品扎入。拔針後同時按「Start」,儀器開始運行,工作站開始採集數據。
3.4 數據處理
分析完畢後,譜圖會自動保存。單擊View菜單,選擇Data analysis進入,在Data analysis狀態下,單擊File菜單,打開Load signal,選擇所需譜圖.
3.4.1 如果是歸一化分析,點擊在File name下打開Graphics菜單,選擇Signal option,在Ranges選項中選擇適當屏幕尺寸,點擊Integration,打開Integration Events,選擇合適的積分參數,確認後積分,直接打出譜圖。
3.4.2 如果是內外標分析,單擊Calibration菜單,點擊New calibration table選項,進入Calibrate編輯畫面。單擊Level右側的白色方框,輸入1,進入1級校正,單擊OK,進入Calibration table畫面,選擇overview,進入1級校正表的編輯。單擊組份的單元格,使其變成蘭色,輸入組份含量和名稱,如果是內標定量,還要輸入內標物的濃度,並將ISTD選為YES,伴隨組份含量的輸入,Calibration table右側的坐標會給出
響應的一級校正曲線,單擊OK完成。在Load signal中的File name中調用下一張譜圖在Calibration中選擇Calibrate點擊Average選中,點擊OK,完成同一樣品的平均校正曲線表。調用待測樣品譜圖,將Report下的Specify report中的calculate項選為ESTD%(內標為ISTD%),樣品含量會直接輸出。
3.5 數據保存
單針進樣:所有單針譜圖保存在工作站目錄下E:\GC-7890\2009年譜圖(2009為年份),每年需更改年份\進樣口代碼(其中F代表前口,B代表後口)+流水號。
4 關機
儀器使用完畢,將OFF方法調用出來,平衡後關閉主機電源,化學工作站,最後關閉空氣、氫氣發生器開關及氦氣閥
⑹ 應當建立實驗室儀器什麼操作規程
實驗室安全操作規程來 由於實自驗室設備大多為用電設備,因而由於操作不慎可能導致人身安全與設備安全受到損害。為了保證實驗工作的順利展開,為師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的實驗環境,在本實驗室操作者都必須遵守以下的安全操作規程:一、不準穿拖鞋進入實驗室,注意保持實驗室的清潔衛生;二、嚴格的按照儀器操作規程,正確操作儀器;三、實驗室內不準使用明火,就座後不得隨意來回走動,以免觸碰電源、電纜等;四、實驗時若發現儀器設備出現故障或異常情況(如:有異味、冒煙等)時,應立即關閉電源開關,撥掉電源插頭,並及時向實驗室管理人員報告。遇到此類情況,實驗者不得擅自處理、或不報告就擅自更換儀器,否則後果自負;五、實驗完畢,要關閉設備的電源、關好門窗、整理好儀器設備,並打掃衛生;六、實驗者還必須服從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管理和安排及《實驗室管理制度》中有關安全操作的規定;上述有關規程實驗者必須嚴格執行,如有違反,一經發現,按國家或學校相關條例進行處理並向有關領導報告,重者追究其法律責任。
⑺ 儀表安全規范操作規程是什麼
1 目的
為加強自動化儀表維護檢修的安全、規范、科學,提高儀表設備的檢修、維護水平,保障儀表設備安全經濟運行,制定本規程。
2 適用范圍
本規程適用於儀表部從事儀表維護、檢修、安裝、檢定等工作的員工。
3 儀表的概念
本規程所稱儀表設備是指在我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類檢測儀表、自動控制監視儀表、執行器、分析儀器儀表、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及其輔助單元等。
4 職責
4.1當班人員負責本班的安全、文明生產。
4.2負責控制相應的技術參數。
4.3做好巡迴檢查,發現異常現象應及時處理,處理不了應及時上報。
4.4做好儀表的維護、保養及計劃檢修工作,確保設備完好運行。
4.5及時消除儀表職責范圍內的跑、冒、滴、漏。
5 一般安全規定
5.1 儀表工應熟知所管轄儀表的有關電氣和有毒害物質的安全知識。
5.2 在一般情況下不允許帶電作業。
5.3 在塵毒作業場所,須了解塵毒的性質和對人體的危害採取有效預防措施。作業人員應會使用防毒防塵用具及穿戴必要的防毒塵個人防護用品。
5.4 非專責管理的設備,不準隨意開停。
5.5 儀表工作前,須仔細檢查所使用工具和各種儀器以及設備性能是否良好,方可開始工作。
5.6檢修儀表時事前要檢查各類安全設施是否良好,否則不能開始檢修。
5.7 現場作業需要停表或停電時,必須與操作人員聯系,得到允許,方可進行。電氣操作由電氣專業人員按制度執行。
6 儀表維修
6.1 檢修或排除故障時,須與工藝操作人員聯系,並落實安全措施,填寫好《檢修工作票》,密切配合。對重要環節、聯鎖控制系統等危及裝置停車者,須與車間和調度聯系後方可進行工作。
6.2 儀表維修過程中,要使用專用工具和專用校驗台。
6.3 處理自動控制系統故障時,若有聯鎖必須先切除,將調節器由「自動」切至「手動」,但不得將調節器停電或停氣,以保證「手動」正常工作。
6.4 若確定故障是出自調節器或執行機構本身,按前項規定的程序處理完畢,即讓操作工進行現場手動操作,然後進行故障排除。
6.5 維修人員必須對工藝流程、自動系統、檢測系統的組成及結構清楚,端子號與圖紙全部相符,方可進行處理。故障處理前要做好安全准備,重大故障排除必須經調度或車間值班人員批准,並研究好方案,方可施工。
6.6 正常維修或進入控制盤時,必須精心操作,輕拿輕放,輕推輕拉,不得碰掉任何導線、插頭或儀表部件。正常開車時嚴禁敲擊,防止聯鎖、按鈕或繼電器接點動作發生故障。
6.7 使用電烙鐵,要放在隔熱支架上。不用時要拔掉電源插頭,下班前,切斷所有試驗裝置的電源後,方可離去。
6.8 對各種帶壓、帶料管線、閥門處理時,必須關掉儀表閥門,放掉壓力,卸盡物料以後方能拆裝,拆裝時均應該在側面。處理現場問題時,所有管線應該按有壓對待。
6.9 如發現儀表運行異常,尚未查出原因時,儀表又自行恢復工作,必須查出原因方可使用,否則禁用。若該表直接威脅生產,又不能停表,要與生產總調度聯系。
6.10 檢修儀表要做好儀表防凍、隔熱等工作,防止儀表凍壞、嚴重發熱造成事故。
6.11 檢修、拆卸、檢查易燃、易爆、有毒介質設備上的儀表必須兩人作業,其中一人為安全監護人,並應在清洗或泄壓完畢之後進行。要動火時,必須辦理動火手續,並在監護人員監護下進行工作。
6.12 在蒸氣系統進行工作時,應防止燙傷和儀表過熱。與氧氣、乙炔接觸或在附近工作時,嚴禁油脂、煙火。
6.13 現場修校工作完畢,應恢復原來的管線,交付使用,並將《檢修工作票》填寫齊全,方可離開現場。
7 儀表安裝
7.1 安裝現場儀表,至少須兩人作業。
7.2 拆卸粉塵、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險介質儀表時,必須在清洗置換合格後方准施工。
7.3 嚴格執行有關易燃、易爆物品的領用、保管和存放管理制度。
7.4 儀表安裝過程中如需使用機械設備、焊接設備及風動、電動工具時,應遵守有關設備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7.5 儀表安裝就位後應立即緊固基礎螺栓,防止傾倒。多台儀表盤並列就位時。手指不得放在連接處。
7.6 嚴禁在盤頂和儀表上放置工具等物件。用開孔鋸開孔時,盤後不得有人靠近。
7.7 在高空安裝作業時,必須搭設架子或平台,不準坐在管子上開孔和鋸管。禁止在已通介質及帶壓力的管道上開孔。
7.8 施放電纜,支架要穩固,轉動要靈活,防止脫杠和傾倒,木軸筒上的釘要打彎或拔掉。在轉彎處操作人員應站在外側,防止擠傷。
7.9 試車前應對儀表進行二次調校及系統試驗,並應對信號、聯鎖裝置進行通電試驗。
7.10 儀表安裝竣工後,根據有關規程和設計要求,檢查合格後,方可聯動試車。全部儀表及自動控制裝置試車合格後,未經驗收批准,嚴禁隨意動用。
8 儀表檢定
8.1 儀表檢定是指使用國家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依照有關規定進行量法傳遞的工作,儀表檢定需由經過專業培訓並取得檢定資質的人員操作,以保證量傳的准確、可靠、統一。
8.2 檢定標准器具使用維護
8.2.1 凡未經專業培訓或對計量標准性能不了解的人員嚴禁使用計量標准器具。
8.2.2 計量標准器具應按周期進行檢定,不得超過周期使用,對超周期或不合格的計量標准器檢定人員有權拒絕使用。
8.2.3 對計量標准器具應定期進行維護保養,使其經常處於良好技術狀態。
8.2.4 使用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查明原因,防止量傳事故的發生,並填寫使用記錄。
8.2.5 標准儀器及設備不對外借,特殊情況需經儀表部經理批准並由專業人員跟隨使用,凡私自出借者,視情況嚴重處以考核。
8.3 檢定事故管理
8.3.1 檢定人員在工作中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工作,並向檢定室負責人報告,待故障排除後方可使用。
8.3.2 使用標准計量器具及設備,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因違反操作規程造成的儀器設備及人身傷害事故,應向室內提出補救措施和處理意見,上報儀表部進行處理。
8.3.3 計量檢定人員必須認真執行檢定規程,保持數據的准確性,凡屬檢定人員造成的工作失職,給被檢一方造成重大損失者,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8.3.4 由於工作質量造成的事故,由儀表部經理或檢定室負責人及時對有關人員或儀器進行檢查分析或復核。
8.3.5 對於出現的檢修設備事故要有記錄,並將處理結果存檔備查。
8.4 檢定記錄、證書管理
8.4.1 每個專業項目必須有兩名人員取得「計量檢定員」證件從事檢定與復核工作。
8.4.2 計量檢定人員在填寫原始記錄時,必須按檢定規程要求逐項填寫,不得遺漏,更不得偽造數據,字跡要清晰工整,不得塗抹修改,計量單位要符合國家法定計量單位。
8.4.3 原始記錄要按規定編號,出具檢定證書要依據原始記錄,兩者編號要統一。
8.4.4 復核人員要對原始記錄進行認真復核並簽字;填寫一律用鋼筆或圓珠筆,嚴禁用鉛筆填寫。
8.4.5 原始記錄要妥善保存備查,保存期限為三年。
8.4.6 出具證書(包括:合格證、檢定證書等)要按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