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控儀器 » 什麼記錄什麼的儀器叫做地震儀

什麼記錄什麼的儀器叫做地震儀

發布時間: 2021-01-15 12:32:00

⑴ 地震了,為啥第一時間就能知道,是用什麼儀器測量的

地震儀都連接有許多靈敏的地震波接受裝置(檢波器),可以檢測到微弱的地震波變化.當有地震發生時,地震波會發生明顯的異常反映.通過地震儀和其它儀器的綜合分析,就可以確定出地震的方位和強度了.

⑵ 地震儀器是什麼

答:一、地震儀器的含義

地震儀是一種監視地震的發生,記錄地震相關參數的儀器。

二、地震儀器的用途

地震儀只能用於測量地震的強度、方向,並不能用於預測地震。

三、地震儀器的類別

在地震研究中使用的地震儀主要有三種,每一種都有與它們將要測量的地震震動幅度(速度和強度)相應的周期(周期指的是擺完成一次擺動所需的時間長度,或者來回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

1、短周期

一般用於研究初次和二次震動,測量移動速度最快的地震波。

2、長周期

使用的擺錘一般需要20秒左右的時間完成一次擺動,可以用來測量跟隨在地殼初次和二次震動後的較緩慢的移動。

3、超長或寬波段

具有最長擺錘擺動周期的地震儀叫超長型或寬波段地震儀。

⑶ 強震儀是什麼東西

地震勘探中用人工爆炸或用其他可控震源激發地震波,並記錄它在地面引起的振動位移的儀器。通過分析地震波在岩石中的傳播規律,確定地震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狀。
地震勘探儀器一般由地震檢波器、放大系統、記錄系統 3部分組成。地震檢波器主要有感應檢波器、壓電檢波器、激光檢波器等幾類。它可直接拾取地震振動,並將振動轉換成能為儀器記錄的能量形式。放大系統的作用是對檢波器輸出的微弱電信號進行濾除干擾和增益放大控制。記錄系統以不同方式將信號記錄下來。檢波器、放大系統、記錄系統 3個基本環節組成一個地震道。地震儀一般是多道的。
按地震波的記錄方式,地震勘探儀器的發展已經歷了 3代。第一代是模擬光點記錄地震勘探儀。這代地震儀大多數由電子管製成。由於光點感光方式的限制,其動態范圍小,僅有20分貝,頻帶寬約10赫茲,採用自動增益控制,記錄結果不能作數字處理。第二代為模擬磁帶記錄地震勘探儀。大多數採用晶體管電路,利用磁帶記錄,可多次回放,並可作多次疊加和數據處理。動態范圍達50分貝,頻帶寬為15~120赫茲,採用公共增益控制或程序增益控制。第三代為數字記錄地震勘探儀器。這代地震儀採用二進制增益控制方式和瞬時浮點增益控制。它把檢波器輸出的信號轉化為數字化信息,記錄在磁帶上。其動態范圍為120~170分貝,頻帶寬為3~250赫茲以上,記錄的振幅精度高達0.1~0.01%。
按使用范圍,地震勘探儀器分為3類:
石油地震勘探儀器。種類很多,一般常用的是數字地震儀。這種儀器是把檢波器輸出的信號數字化,並將數字化的信息按一定格式記錄在磁帶上。這種儀器的特點是動態范圍大、頻帶寬、精度高等。儀器的主體包括3個箱體:模擬箱體、邏輯箱體和磁帶機。另外還有兩個輔助箱體:覆蓋開關(包括電台)和照相記錄儀。60道或120道地震檢波器接收到的地震信號,經過濾波前置放大器,模擬濾波,再經多路轉換開關對各道地震信號進行采樣,瞬時浮點放大和模數轉換,送至控制箱體,經過記錄邏輯系統再送入磁帶機最後記錄在磁帶上。
用於工程地質領域的淺層地震儀。又稱工程地震儀。一般是指勘探深度近數百米范圍內的地震勘探儀器。按其工作原理分計數型、波形表示型和信息增強型 3大類。廣泛用於礦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領域。淺層地震儀常見的有傳真式地震儀。它的記錄方式是只記錄幅度超過一定閾值電平的信號,並用歸一的「短劃」形式記錄在電敏紙上。一方面通過地震波的非線性變換,將連續的地震信號用幅度比較器轉換為脈沖訊號;另一方面用邏輯門對雙信號道的信號利用相關波長濾波技術進行處理,可得到記錄良好的淺\層反射波。計數型淺層地震儀是通過地震波由檢波器1到檢波器2的傳播時間來得知振動速度的。即把地震波到檢波器1、2產生的信號分別作為啟停控制脈沖,並用時鍾電路提供的計時脈沖,將兩個信號的時間間隔數字化,用數字的計時單位直接給出觀測值。波形表示型淺層地震儀主要有光線示波器型和紫外線示波器型、陰極射線管指示器型和傳真摹寫型等。它的波形顯示方式具有直觀顯示特點,能進行續至波記錄,還能提供地震波的動力學特徵。增強型淺\層地震儀是一種採用信號疊加的處理方法來改善檢出信號的信噪比,以增大探測深度或便於在干擾嚴重地區進行有效工作。它測量在同一錘擊點多次激發的地震波,將其到達檢波器的時刻與各地震界面相對應的相同信號疊加在一起,從而使信號得到增強,而相位紊亂的隨機干擾信號隨錘擊次數增加而趨於互相抵消。
用於近場地震研究的強震儀。地震工程中獲得定量數據的儀器。它能記錄較為強烈的地震,由拾震記錄系統、觸發控制系統、時標等部分組成。頻帶為 0~15赫茲或0.06~50赫茲,均採用自動觸發、啟停工作方式。

⑷ 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是

地震儀是一種監視地震的發生,記錄地震相關參數的儀器。世界上第一台地版震儀是中國東漢時代的權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但此地震儀與現今各國使用的地震儀不同,只能稱之為「驗震器」。



候風地動儀是中國古代偵測地震的儀器,也是世界最早的地震儀。由東漢時期,南陽天文學家張衡在漢順帝永建七年(132年)發明。


張衡(78年[1]-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人,中國東漢天文學家。


後漢書記載該儀器曾經測出隴西方向有地震,官員立即上奏皇上,但當時並無地震訊息,立時遭眾臣誹議。三日後六百里加急來報:「甘肅發生大地震」,眾人乃信服。


美國地質調查局使用的強震儀

⑸ 我國著名天文學家發明創造了最早的測量地震儀器——地動儀,比歐洲地震儀早了多少年

張衡,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

這架儀器是銅鑄的,形狀像一個酒樽,四周有八個龍頭,龍頭對著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龍嘴是活動的,各自都銜著一顆小銅球,每一個龍頭下面,有一個張大了嘴的銅蛤蟆。要是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正好對著這個方向的龍嘴會自動張開,銅球恰好落在銅蛤蟆嘴裡。

經過公元134年的甘肅西南部的地震試驗,完全證實了它預報地震的准確性。它比歐洲創造的類似的地震儀早了1700多年。

張衡地動儀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台驗震器,在1700多年前神秘消失,它的外觀和原理長期成為人們心中的謎團。所幸《後漢書.張衡傳》對地動儀作了記載,但總共只有196個字,「……以精銅鑄成,圓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根據這一史料,中外科學家一直試圖復原它。
19世紀末,日本和英國的科學家先後繪制出復原模型。目前家喻戶曉的地動儀模型是中國歷史博物館科技文物專家王振鐸於1951年設計的,其內部結構採用直立桿原理。但是,幾十年來,國內外地震學界一直對它的科學性表示懷疑,因為它不能檢測地震。20世紀70年代後,國內外相繼提出了6種新的復原模型,但這些都屬於概念模型

現在的地震儀

記錄地震波的儀器稱為地震儀(seismograph),它能客觀而及時地將地面的振動記錄下來。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件懸掛的重物的慣性,地震發生時地面振動而它保持不動。由地震儀記錄下來的震動是一條具有不同起伏幅度的曲線,稱為地震譜。曲線起伏幅度與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動的振幅相應,它標志著地震的強烈程度。從地震譜可以清楚地辨別出各類震波的效應。縱波與橫波到達同一地震台的時間差,即時差與震中離地震台的距離成正比,離震中越遠,時差越大。由此規律即可求出震中離地震

⑹ 記錄什麼的儀器叫做地震儀

記錄什麼的儀器叫做地震儀

地震

地震儀是一種監視地震的發生,記錄地震相關參數的儀器。我國東漢時代的科學家張衡,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

⑺ 地震測試儀器能預測多久的地震

最早的地震儀:地震儀是一種監視地震的發生,記錄地震相關參數的儀器。我國漢朝的科學家專張衡屬,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現代地震儀: 記錄地震波的儀器稱為地震儀,它能客觀而及時地將地面的振動記錄下來。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件懸掛的重物的慣性,地震發生時地面振動而它保持不動。由地震儀記錄下來的震動是一條具有不同起伏幅度的曲線,稱為地震譜。曲線起伏幅度與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動的振幅相應,它標志著地震的強烈程度。從地震譜可以清楚地辨別出各類震波的效應。縱波與橫波到達同一地震台的時間差,即時差與震中離地震台的距離成正比,離震中越遠,時差越大。由此規律即可求出震中離地震台的距離,即震中距。值得注意的是,地震儀只能用於測量地震的強度、方向,並不能用於預測地震。

⑻ 世界上公認的最早的地震預測儀器叫什麼

地震儀。
簡介:
世界最早地震儀是張衡發明的。地震儀是銅鑄的,形狀像一個酒樽,四周有八個龍頭,龍頭對著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龍嘴是活動的,各自都銜著一顆小銅球,每一個龍頭下面,有一個張大了嘴的銅蛤蟆,儀器的內部中央有一根銅質「懸垂擺」,柱旁有八條通道,稱為「八道,還有巧妙的機關。經過公元134年的甘肅西南部的地震試驗,完全證實了它檢測地震的准確性。它比歐洲創造的類似的地震儀早了1700多年。可惜的是東漢地動儀早已失傳,我們看到的地動儀都是後人根據史籍復原的。
地震儀製成後,安置在洛陽。在公元138年的一天,京都和往常一樣,周圍並沒有什麼動靜,但是小鋼球卻異乎尋常地從龍口裡吐了出來,落到蛤蟆嘴裡。激揚的響聲,驚動了四周,人們紛紛議論,大地並沒有震動,地震儀為什麼會報震呢?大概是地震儀不靈吧?誰知過了沒有幾天,隴西(今甘肅省西部)發生地震的消息便傳來了,事實生動地證明了地震儀是何等的靈敏、何等的准確!
由於地動儀只是記錄了地震的大致方向,而非記錄地震波,所以相當於是驗震器,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地震儀。張衡發明的地震儀開創了人類使用科學儀器測報地震的歷史。對此,長期以來中外科學家一直給予極高的評價。認為它是利用慣性原理設計製成的,能探測地震波的主沖方向。在科學技術還很落後的2世紀初能做到這一點,是極其難能可貴的。它和國外類似的地震儀相比,早了1千多年。
近代的地震儀在1880年才製成,它的原理和張衡地動儀基本相似,但在時間上卻晚了1700多年。
中國第一個地震觀測台是1930年由著名地震學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鷲峰。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奮斗,中國地震台由一個發展到幾百個,已擁有全國基本台網,大地震速報台網,都可以由地震儀記錄下來,並報送到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使中國地震觀測技術處於世界前列。
希望幫助到你,謝謝

⑼ 張航發明的地震儀是世界上什麼測定方向的儀器

應該是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是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向的儀器。

⑽ 地震波接收器的原理是什麼

唐山與南京雖遠隔千里之外,但記者從南京基準地震台了解到,30年前唐山發生地震的那一瞬間,該地震台的DD1式、基式和維歇爾式3種地震儀器不僅監測到了地震,而且還接收到了地震波。
由於震級比較大,DD1式和維歇爾式地震儀的記錄「筆」先後都被震飛了,只有基式地震儀完整地記錄了當時發生地震的全過程。

唐山發生地震時南京3種測震儀器是如何進行記錄的?記者采訪了南京基準地震台辦公室主任馬林,並且有幸親眼目睹了當年記錄地震波的3台儀器。
維歇爾式
地震儀:「記錄筆」被震飛了
維歇爾式地震儀由一大一小兩個圓柱形組成,占據了近20平方米的面積。與普通的地震儀相比,給人的感覺就是超大無比。
馬林解釋說,較大的儀器是專門測量水平地震,較小的則是測量垂直地震。
「維歇爾式地震儀當時德國僅生產了3台。其中,一台留在了德國,一台留在了
墨西哥
,還有一台就在中國,但現在只有我國這台不僅完好無損而且依然能夠監測地震。」
馬林告訴記者,這台維歇爾式地震儀擺錘重達1200公斤,擺動部分重達20噸,固有周期為1.5秒—4秒,可放大倍數為150—200倍,短周期內可測量1000公里以內的地震情況,長周期則可測量全球內的震情。
記者注意到,地震儀左側一根細長的「記錄筆」居然會在垂直的黑紙上不停的工作,隨著滾軸上下來回地旋轉,「記錄筆」就在黑紙上留下了一道道細細的白線。
為何黑紙上會留下一道道白線呢?「這卷紙原本是白色的,是在經過了煤油燈煙熏的特殊處理後才變成黑色的。」馬林所,維歇爾式地震儀有一個保持平衡的擺錘,只要地面發生一點點「晃動」擺錘就會運動,其產生的動力也會隨之傳到「記錄筆」上,從而完整地記錄整個地震波。
雖然能夠24小時記錄,但如何區別地震發生的時間呢?馬林指著「記錄筆」上的一根黑線說,這根線與地震儀旁一台天文鍾相連,每隔一個時段「記錄筆」就會在紙上畫一條長符號,以此來區別地震發生的時間。「唐山發生地震時,由於震級超出了『限幅』太大,維歇爾式地震儀的『記錄筆』都被震飛了。」
DD1式地震儀:用「筆」畫出地震波
與維歇爾式地震儀相比,DD1式地震儀則顯得小巧玲瓏,該地震儀呈長方形,儀器內裝有一個白色的滾筒卷紙,在卷紙的右上方裝有一支短小的記錄筆。
「這個筆只是記錄最後收到地震波的情況,測量地震的3要素完全依靠它的測量儀器。」馬林告訴記者,這個長方形的機器只是DD1地震儀的數據接收器,在大地基岩上則按照不同的方向擺放有3台測量地震波的儀器。
「其中,兩台儀器專門負責測量水平方向的地震波,一台儀器則負責測量垂直方向的地震波。」馬林告訴記者,測量水平方向地震波的兩台儀器中,一台是測量沿直線行走的縱波,另一台則測量走曲線的橫波,根據兩種波形的走勢來判定地震發生的時間和位置。而負責測量垂直方向的儀器所測的是面波,以此波形主要用來判定震級的尺度。
「只有通過儀器所測量縱波、橫波和面波的准確數據,才能判斷出地震的3要素。」馬林告訴記者,當年唐山發生地震時,DD1式地震儀也在第一時間內收到了地震波的信號,並將收到的信息及時通過「筆」記錄在白色的卷紙上。但由於後來儀器所測到的震級太大超出了儀器的記錄范圍,使得記錄的地震波並不是很准確。
基式地震儀:「拍」下地震波全過程
基式地震儀看上去就像一個長方形的大鐵盒,它是如何「拍」下了整個地震波?馬林解釋說,基式地震儀是由信號接收器、記錄儀和監測器組成。長方形的大鐵盒就是記錄儀,裡面放有一卷滾筒相紙。如果監測器收到地震波的信號時,就會將信息傳輸到信號接收器上,然後就利用相機拍照的原理,通過信號接收器將地震波不斷地傳輸到記錄儀的相紙上。
隨後,工作人員就將相紙取出,按照沖洗照片的方式將地震波全部「印」在相紙上。然後,工作人員就可以通過相紙上的記錄來判斷地震波變化的情況。
「這台基式地震儀當時可是立了大功,由於震級超出了限幅,維歇爾式與DD1式地震儀都沒有記錄下完整的地震波,只有它全程對唐山地震進行了監測,並且把所監測到的數據完整的記錄下來。」
馬林告訴記者,工作人員就是通過這張地震波圖紙進行了分析,准確迅速地判斷出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和震級,然後向中國地震局進行了匯報。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