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物理測量儀器不需要估讀
『壹』 高中化學中哪些測量儀器需要估讀
不管物理還是化學儀器,取讀數方法上都是一樣的。 刻度尺、量筒等有專刻度且取值連續的儀屬器,都是取最小刻度值為最後可靠數字,最後再在其後估讀一位不可靠數字(估計值),整個數據才是所得的正確的實驗數據。 類似秒錶和一般的電子儀器等,由於讀數是連續的、間斷的,因此不估讀。 游標卡尺特殊,不估讀。 天平一般也不估讀。機械天平取感量(游碼最小刻度)為實驗數據的最後一位數字。一般中學中使用的天平量程不大於200g,感量為0.2g或0.1g不等,度數精確到0.1g就可以了。 燒杯是粗量儀器,一般不作為定量測量用。如果需要讀數,一般到mL。 其它如容量瓶等固定溶劑的儀器,都不需要讀數。 另外,計算時讀數一般不按小數點後幾位數字計算,而是取有效數字。
『貳』 初中物理哪些測量儀器必須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
初中物理中,長度中的刻度尺測量時讀數要估讀,這也是中考物理中經常考的地方,其他的不作要求!
『叄』 物理學中,測量什麼需要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
其實應該都要有估計數字的,但是在初中實驗中,對學生來說只考察長度測量時要求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他器材不作要求。
高中時期要求:最小一格是0.1的要估讀。多用電表測電阻不需估讀,誤差太大(儀器只測粗略值)的無需估讀。
大學時期要求:除了游標卡尺和末尾不是1的測量工具,其餘都要。
(3)哪些物理測量儀器不需要估讀擴展閱讀:
估讀的測量儀器
通過用的測量儀器,十進制的如刻度尺每1cm間劃分為10個分度,每個分度值為1mm;千分尺的可動刻度部分,每十個刻度標記一個數字,每個小分度為0.01mm,是否估讀與最小分度值是多少沒有關系,估讀在習慣上以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之一為單位進行估讀。
如最小分度值為2,則估讀時,先把最小分度劃分為十份,估測待測部分佔幾份,再乘以最小分度值,即為估讀部分。當測量時,大部分要估讀,計算時也要考慮估讀。
在物理學中的估讀:
刻度尺、螺旋測微器、電流表、電壓表、天平、彈簧秤等讀數時都需要估讀。
因為最終的讀數要以有效數字的形式給出,而有效數字的最後一位數字為估計數字,應和誤差所在位置一致,在實際操作中,究竟估讀到哪一位數字,應由測量儀器的精度(即最小分度值)和實驗誤差要兩個因素共同決定。
根據儀器的最小分度可以分別採用1/2、1/5、1/10的估讀方法,一般:
最小分度是2的,(包括0.2、0.02等),採用1/2估讀,如安培表0~0.6A檔;
最小分度是5的,(包括0.5、0.05等),採用1/5估讀,如伏特表0~15V檔;
最小分度是1的,(包括0.1、0.01等),採用1/10估讀,如刻度尺、螺旋測微器、安培表0~3A檔、電壓表0~3V檔等,當測量精度要求不高或儀器精度不夠高時,也可採用1/2估讀。
如學生用的電流表為0.6A量程,分度值為0.02A,誤差出現在安培的百分位,只讀到安培的百分位上,估讀半小格,不足半小格的捨去,超過半小格的按半小格估讀。
(不需要估讀的測量儀器:游標卡尺、秒錶、電阻箱在讀數時不需要估讀)
『肆』 高中物理什麼儀器需要估讀呀,怎麼估讀
刻度尺需要估讀,來其它儀自器,包括量筒、托盤天平都不需要估讀。
刻度尺是以長度單位為標准作刻度記號,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一般為1mm,一般規格的學生量程為10cm、15cm、20cm。
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損,如已磨損則應重選一個刻度值作為測量的起點。
其次看刻度尺的測量范圍(即量程)。原則上測長度要求一次測量,如果測量范圍小於實際長度,勢必要移動刻度尺測量若干次,則會產生較大的誤差。
最後應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代表的長度值不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確程度,而且還涉及到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應從實際測量要求出發兼顧選擇。
一般情況下應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如三角尺的最小刻度是mm,用它測量長2cm的線段,若正好對准在刻度線上時,正確記錄應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確讀出的數,由於無估讀數,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注意: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寫上相應的單位。
『伍』 初中物理哪些測量儀器要估讀
初中物理要估讀的測量儀器:
1、刻度尺
2、螺旋測微器(千分尺)
3、量程為 0-3A 的電流表 0-3v的電壓表。
4、最小刻度為0.1N的彈簧測力計。
5、水銀氣壓計。
『陸』 初中物理中哪些測量儀器讀數時需要估讀
只有
刻度尺
簡單地說,只有精確的測量才需要估讀。
試題中可能會涉及到
量筒量杯、溫度計、電壓表電流表、彈簧測力計等均不需要估讀,中考試題中一般都是正對某一刻度線
『柒』 高中化學中哪些測量儀器需要估讀
太多了,在高中化學中沒有不需要估讀的儀器。量筒,托盤天平,酸式、鹼式滴定管都需版要權估讀。不需要估讀的儀器在高中的學習范圍裡面只有游標卡尺了,甚至電表也是要估讀的(判斷方法是:量程/格數,若得數尾數為1,則再往後估讀一位,若不是1,則不需估讀。此方法適用於電流電壓表,U-I圖像等。)
『捌』 物理實驗器材的使用,保留幾位有效數字怎麼看,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電流電壓表,米尺,太平測質量估讀
在物理中,來刻度尺、螺旋測微自器、電流表、電壓表、天平、彈簧秤等讀數時都需要估讀。因為最終的讀數要以有效數字的形式給出,而有效數字的最後一位數字為估計數字,應和誤差所在位置一致,在實際操作中,究竟估讀到哪一位數字,應由測量儀器的精度(即最小分度值)和實驗誤差要兩個因素共同決定。
根據儀器的最小分度可以分別採用1/2、1/5、1/10的估讀方法,一般:
最小分度是2的,(包括0.2、0.02等),採用1/2估讀,如安培表0~0.6A檔;
最小分度是5的,(包括0.5、0.05等),採用1/5估讀,如伏特表0~15V檔;
最小分度是1的,(包括0.1、0.01等),採用1/10估讀,如刻度尺、螺旋測微器、安培表0~3A檔、電壓表0~3V檔等,當測量精度要求不高或儀器精度不夠高時,也可採用1/2估讀。
(不需要估讀的測量儀器:游標卡尺、秒錶、電阻箱在讀數時不需要估讀)
『玖』 初三物理所用儀器的讀數方法
1.確定儀器、儀表的讀書位數的原則和方法。
1.1一切測量結果都是近似的,近似值應當用有效數字表示:測量中把帶有一位不可靠數字的近似數字,叫做有效數字。按照規定,有效數字只保留一位不可靠的數字,其最後一位可疑數字是有誤差的。一般誤差只取一位有效數字,所以測量結果,其最後一位要與誤差所在的一位對齊。儀器、儀表的讀數中應當只保留一位不可靠數字即誤差出現的位置。因此,儀器、儀表的讀數誤差出在那一位,讀數就讀到那一位為止。
1.2 儀器(表)測量的准確程度決定了儀器(表)的誤差:誤差的大小決定了他的最小分度,儀器(表)最小分度顯示它每次測量的絕對誤差的大小,可以粗略地認為每次測量的絕對誤差是它最小刻度的一半,哪一位出現誤差,就讀到那一位為止。這種讀法俗稱「半格估讀」。按照這個讀法,中學階段一般可根據測量儀器的最小分度來確定讀數誤差出現的位置,對於常用的儀器可按下述方法讀數:
如圖(1)所示安培表指針位置,若用0~0.6A量程時,讀數為0.36A;若用0-3A量程時,讀數為1.80A;如圖(2)所示伏特表指針位置,若用0-3V量程時,讀數為1.93(或1.94)V;若用0-15V量程時,讀數為9.3(或9.4)V。
2.下列情況下是不估讀的。
2.1秒錶:對秒錶讀數時一般不估讀,因為機械表採用的齒輪傳動,每0.1s指針跳躍1次,指針不可能停在兩小格之間,所以不能估度讀出比最小刻度更短的時間。如圖(3)所示,此秒錶的讀數為100.5s。
2.2游標卡尺:對游標卡尺的末位數不要求再做估讀,如遇游標上沒有哪一根刻度線與主尺刻度線對齊的情況,則選擇靠最近的一根線讀數。有效數字的末位與游標卡尺的精度對齊,不需要另在有效數字末位補「0」表示游標最小分度值。如圖(4)所示,此游標卡尺的讀數為35.26mm。
①最小分度為「1」的儀器,測量誤差出現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讀。如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按照「半格估讀法」測量誤差出現在毫米的十分位上,估讀為十分之幾毫米。
②最小分度為「2」和「5」的儀器,測量誤差出現在同一位上,同一位分別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讀。如分組實驗用的電流表的0.6A量程,最小分度為0.02A,每次測量的絕對誤差大約是它最小刻度的一半,即絕對誤差大約為0.01A,其誤差出現在安培的百分位,只讀到安培的百分位,估讀半小格,不足半小格的捨去,超過半小格的按半小格估讀,以安培為單位讀數時,百分位上的數字可能為0、1、2、……9;量程為15V的電壓表最小分度為0.5v,每次測量的絕對誤差大約是0.25V(半格估度法),其測量誤差出現在伏特的十分位上,只讀到伏特十分位,估讀五分之幾小格,以電壓為單位讀數時,十分位上的數字可能為0、1、2、……9。用下表可以說明上述兩種情況的讀數方法。
2.3 當被測量本身的不確定性超過測量儀器的精度時,以被測量的不確定決定讀數的位數:
①體溫表。人體各部位的溫度差最大達到l℃以上,在這種情況下把體溫表估讀到攝氏度的百分位就毫無意義了,所以體溫表不估讀,只讀到攝氏溫度的十分位,如36.60℃,39.80℃等等。
②跳遠成績。起點和落點位置具有不確定性,雖然用的皮尺的最小刻度是cm,讀數只讀到cm即可,如跳遠成績為4.56m,5.24m。
③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擺長是指從懸點到球心的距離,由於零刻度難以接觸懸點,球心位置也不準,所以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mm,也不估讀,讀到毫米即可。